然而现在,这是大家都遵守的规矩,你一上来就要变更规矩,虽然说新朝新气象吧,但是也不至于变得那么大,让大家毫无准备吧?
于是孔拯代表礼部上表,请求苏咏霖将这一规则延后执行。
因为他知道他阻止不了苏咏霖,所以他试图打感情牌,讲述科举士子为了科举考试皓首穷经,就是为了通过科举为国效力,寒窗苦读十余载,结果朝廷忽然变了考试科目。
士子们会接受不了的,会疯掉的。
所以他请求苏咏霖能否延缓执行这一策略,缓行三年,这一次科举考试就按照原来的规矩取士,下一次科举再按照新的规矩取士,这样一来,大家都能接受。
苏咏霖看了孔拯的奏表,还是挺赞许他的,因为这一策略以退为进,不仅顾虑到了苏咏霖的想法,也照顾到了他自己人的利益。
可谓是双赢。
然而苏某人不答应。
双赢,不是他和孔拯一起赢,而是他要赢两次。
科举事关重大,他的改革计划不能有任何波折。
而且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新皇帝登基怎么着也要烧个三十把火,怎么能第一把火就被孔拯一泡尿给浇灭了呢?
这不符合他的强权人设。
于是苏咏霖驳回了孔拯的建议——
新朝新政,不能拖延,如果士子不愿参加,可暂缓三年准备妥当再来考试,大明绝不会关停科举。
好家伙,用魔法打败魔法了属于是。
孔拯头晕目眩,无计可施,只好召集部下们商讨对策。
第617章 苏咏霖:我又给改回来了
部下们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再次上表给皇帝。
他们希望皇帝考虑距离洪武二年科举开试只有五个月的现实,不要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做更改,否则真的会有士子疯掉的。
这并不符合大家的利益。
然而苏咏霖接到上表之后依然不准。
他亲自写了手谕给礼部。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间万物不断变化,天下之大,日新月异,若连区区科举之变革都不能承受,此等庸人,大明取之何用?】
这属实是魔法战争了,苏咏霖熟练运用儒家经典的内容对礼部展开魔法攻击,礼部对此应对乏力,不知道该怎么对抗。
不仅如此,苏咏霖还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对科举考试的制度也进行修改,本准备将大明科举改革为县试、州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五轮,因为考虑到士子一时间难以承受大量变革,已经酌情将其延后到洪武五年第二届科举考试。
皇帝已经做出让步,你们还打算怎么样?
不准!
礼部众臣第一次接到苏咏霖的手谕,只能大眼瞪小眼,除了干瞪眼,啥也办不到。
接着他们更是惊闻皇帝准备改革科举考试制度,要把科举考试增加到五轮选拔!
皇帝不仅要把科举考试分科取士的规矩拉回来,甚至还要就考试规则进行一些革新。
夭寿啊!
孔拯差点没晕过去,左侍郎周江眼疾手快,赶快扶住了孔拯。
“部堂,可还好?”
“不好,一点都不好!”
孔拯满脸仓惶与挫败,思来想去无可奈何,面对强权皇帝苏咏霖又实在是硬不起来,只能选择妥协。
但是这种话不能让自己一个人说,必须要让全体礼部官员一起背锅,避免未来自己成为整个礼部的牺牲品。
背锅,要大家一起背,你们这帮混蛋,一个都别想逃!
于是孔拯打算向众人要个准话。
“陛下已经让步,吾等若再是强求,恐惹陛下不快,陛下若不快,便是吾等罪过,诸君,你们以为呢?”
孔拯遍观与会的部下,发现除了耶律瑾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其余人都眉头紧锁。
孔拯一阵气苦。
“耶律侍郎,你以为呢?”
耶律瑾本来不打算说话,只打算看孔拯等人的笑话,以报复他们自从礼部开府办公以来对自己的无视。
现在他正开心着,冷不丁听到孔拯的问话,耶律瑾愣了一下,立刻装出一副苦恼的表情。
“部堂,属下以为,陛下高兴,陛下愿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方面,若是吾等和陛下意见相左,实在是……部堂,吾等已然尽力了。”
孔拯气得牙痒痒,只能再看向其他的部下。
“子长,你以为呢?”
孔拯问向了周江。
周江支支吾吾半天,看着实在躲不过去,只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新朝初立,新帝登基,第一道颁布天下的政令就是科举相关,眼下满朝堂的眼睛都盯着礼部,礼部若是出了岔子,丢了脸,让外人以为礼部和陛下不和,问题就大了。”
孔拯长叹一声,觉得周江说的实在是有道理。
他怎么能让外人觉得他礼部和苏咏霖不和呢?
那不是找抽吗?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权势最大,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对不住了,天下士子,孔某人尽力了!
于是孔拯决定上表遵命,然后要求周江和耶律瑾一起联署。
耶律瑾没心没肺的第一个上去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边签边长吁短叹,好像自己多不情愿似的,但是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落下,很快就把名字签署好了。
周江一看耶律瑾上去了,暗骂一声【不要脸的蛮子】,然后无可奈何地跟着去签署了自己的姓名,签的时候十分犹豫,但最终还是写上了。
左右侍郎都签署了,这个事情也就是礼部认定的事情了。
礼部决定妥协,向皇帝苏咏霖妥协。
苏咏霖接到了礼部的上表之后,冷笑一阵,把礼部的奏表递给了前来奏事的田珪子。
“珪子,你看看吧,礼部这帮孔圣人的门徒们到底也挡不住刀枪的威胁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权势。
至于圣人教诲,那算什么?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亦或是可以保住他们的性命?都不能,所以他们才不在意。”
田珪子接过了苏咏霖递来的奏表,略微看了看。
“礼部的妥协是理所当然的,阿郎是开国帝王,声威震天,外人皆以阿郎为天上人,根本不敢违抗阿郎的命令,所以礼部所为,不过是象征性的反对而已,终究还是要妥协的。”
苏咏霖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话是这样说,我也必须要靠这份力量办事,但是说到底,我个人是并不太希望有什么天上人之类的说法,把我捧得和神一样,我明明不做天子,不要神圣,结果却比天子更天子了,珪子,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苏咏霖看着田珪子。
田珪子低头想了想。
“正如阿郎之前所说,当下,需要皇帝的人更多,不需要皇帝的人太少了,阿郎能成为说一不二口含天宪的皇帝,就能做更多的事情,推动更多变革,因此我以为,这是好事。”
“不,算不得好事,只能说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苏咏霖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地开口道:“越没有人敢质疑皇帝,皇帝就越神圣,我分明是想要让天下万民放弃对皇帝的盲从,可偏偏却加强了他们对皇帝的服从。
为了办大事,为了集中力量,我不得不这样做,但是这终究是违背我的本意,也不利于我未来的行动,未来,肯定要再起波澜,而那一阵子波澜能否平复,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田珪子听了,思考了一阵子,感觉苏咏霖说的有道理。
“阿郎思虑周全,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阿郎这边,绝不更改我的志向。”
“那就好。”
苏咏霖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两人商议了一阵都察院办事的规则和注意要点,田珪子才准备告辞,告辞之前,田珪子看着苏咏霖书房内正在忙着搬运物件的内侍,好像想到了什么。
“阿郎,我听说之前宣徽院使陶临曾上表说宫内内侍数量不足,希望增加内侍的数量,但是您没有允许,是吗?”
“嗯,是的,我不打算继续用阉人了。”
苏咏霖看了看正在忙里忙外的内侍们,开口道:“这些都是原来金廷内供职的年轻内侍,数量大约有三百多,眼下内宫也需要人手,我就先用着他们,但是继续招募是不需要的了。
好端端的男人偏偏要阉割掉,变得男不男女不女,心理变态都是常事,这样的人能干出什么事情,咱们也都知道,所以我就不打算再用了,就从我这儿把阉人废黜吧。”
第618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听苏咏霖说从他开始罢黜阉人,田珪子固然觉得自己不该反对,但是有些事情他觉得他还是要说,以免苏咏霖考虑不周。
“没有内侍,内宫的事情……难道全用女人吗?”
田珪子皱了皱眉头:“阿郎,虽然我不该说这些,但是历朝历代选用阉人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之前读书,读到曾有帝王也不愿意使用宦官,所有就在内宫选用女官。
一开始还好,但是时间长了,宫内女官生活封闭,容易寂寞,一旦寂寞,就容易和进出宫廷的臣子、侍卫等私通。
一旦私通,有了私情,她们就管不住嘴巴,就容易泄露宫禁秘闻,这就不利于皇宫中的安全,所以最后,历朝历代还是选用了宦官服侍皇家。”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的宫廷能有什么秘闻呢?我又不打算纳妾,家里就两人……快有三个了,有什么秘闻值得泄露出去的?我未出生的孩子会尿床?这算什么?”
苏咏霖笑了笑。
田珪子有些吃惊。
“您……不打算纳妾了?”
苏咏霖点头。
“嗯,不打算了,我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治国理政上,没那么多功夫应付太多女人,而且我与皇后感情甚笃,皇后为我立业付出太多,我得回报她。”
田珪子闻言,缓缓点头。
“这样啊。”
“而且你忘了我的志向吗?我根本就不打算传承什么皇位,对子嗣也没有什么刚性需求,所以没有纳妾的必要性。
内宫里没有太多的女人,也就没有什么争端,没有争端,就可以少些伺候的人,和寻常人家一样,一些婢女一些仆役足够了,省点事情,省点钱,把更多的钱和精力放在国务上。”
田珪子听了苏咏霖的话,心中对他的敬佩是更上一层楼了。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阿郎,您既然这样说,我就有些事情得告诉您了。”
“什么?”
苏咏霖放下了笔。
“咱们那群老兄弟们现在一个个的都年龄也不小了,之前战事多,没时间,现在时候到了,您也娶妻了,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娶妻了。”
田珪子把这个事情一说,苏咏霖一拍脑袋。
“哎哟,这事儿一忙,我还真给忘了!对对对,这是个大事,可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
苏咏霖站起身子走到田珪子身边,琢磨了一阵子,开口道:“我不希望他们和那些旧官僚旧士绅结亲,结了亲,就很容易出事,但是寻常人家没有好看的女儿,以他们现在的心气,估计也看不上。
所以我想着,珪子,咱们之前不是把金国权贵的女眷都给俘获了吗?现在都在劳动改造呢,这样,这个事情你去负责,挑选其中年轻、涉世未深、未出嫁的贵女,找些相貌优秀的,给他们安排一场相亲吧。”
田珪子眨了眨眼睛,问道:“这样能行吗?”
“我觉着是可以的,到底是权贵女眷,肯定读过书,受过教育,且相貌和身段也不会差就是了,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没问题。”
苏咏霖低声道:“更重要的是,她们已经没有牵绊了,她们的牵绊都被咱们斩断了,所以她们背后没有任何势力,不会产生任何牵扯,这一点很重要,不是吗?”
田珪子思考一阵,觉得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
“确实,从这方面来考虑的话,确实很合适,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类似的想法了。”
“其实那些女眷我也没打算让她们一直干活,时候到了就可以放出来,到时候一身贵气打磨掉了,就剩下安稳度日的心,咱们军中那么多优秀的小伙子,配上她们也算不错,你说呢?”
苏咏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得到了田珪子的赞同。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准备一下,把个中道理跟他们讲明白了,色字头上一把刀,他们可得注意着点儿。”
田珪子点了点头:“那阿郎,我们这边的问题好解决,都是行伍中人,没那么多避讳,但是您这边的问题……恐怕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您不要宦官,估计高兴的人很多,您不要妾侍,估计就不一样了,您现在是皇帝,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牵扯。”
“这方面我清楚的,我也没有打算强行让其他人学我,也不会强制他们不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