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光复军军力强盛,若是苏咏霖野心膨胀不可控制,西夏和南宋都不至于因为没有协助而被各个击破。
任得敬于是秘密组织可靠人手开始进行条约内容的拟定,准备等关中一平定就开始行动。
如果苏咏霖只是打算再建一个金国,当然万事大吉。
可如果苏咏霖并不仅仅只是打算再建一个金国,那么,他的准备也不是毫无意义。
第583章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任得敬为自己的未来筹谋划策的时候,关中方面,光复军高歌猛进,行动迅速,不断击破金军地方守备部队,不断获得胜利。
而金军方面则是进退失据,不能抵抗,面对光复军的迅猛进击,曾经无敌于天下的女真正兵兵败如山倒,就如同刚出生的羔羊一般脆弱无力。
北路,苏海生统领大军在攻克庆阳府和延安府之后直接向镇戎州进军,准备和镇戎州聚集的两万金军展开最终决战。
单纯的军事问题只需要单纯的军事手段来解决,而论及暴力——对不起,光复军表示,在这个时代,你们都是垃圾。
在这个时代,光复军就是东亚大陆上最强的军队,没有之一。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南路倒是有些麻烦。
但是主要问题不是在光复军自己身上,而是出在张中彦和他统领的四万军队的身上。
张中彦亮相长安城外加速了城内金军的崩溃,也算是为攻克长安城立下了功劳,所以张越景一开始还挺感谢张中彦的。
但是光复军攻克长安之后没几天,城外突然出现了数量很大的流民,几乎等于是尾随着张中彦的军队而来,全都向长安城聚集。
他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张口就问长安城的光复军要粮食吃,搞得张越景和光复军诸将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情况?
一番打听之后他们才搞清楚,原来张中彦的军队在进军长安城的途中充分发挥了传统封建军队的优良传统,打砸抢烧一样不落下,把沿途村落、防御不及时的村镇抢掠一空。
不仅抢,还杀人,还劫掠妇女,还放火焚烧村落,还毁坏田地,无恶不作,完美的贯彻了【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这句话。
对于老百姓来说,兵和官比土匪要可怕得多。
这些失去生计的流民聚集在当地,试图向当地县城寻求帮助,但是完好的城池全部关闭城门,不愿意让流民们进入。
流民们被拒之门外,不得进入,心里也有火气,地方官为了避免发生武装冲突,就觉得张中彦惹出来的事情让张中彦解决,就告诉他们长安有粮食吃,让他们去长安。
反正张中彦往长安去了。
这样一来,愿意去长安的就可以去长安,不愿意去长安、死活都要赖在当地的就派兵攻击他们,把他们驱赶向长安。
流民们饥肠辘辘,也没有武装,不成规模的话也不是地方小股武装部队的对手,只能被逼着往长安城的方向前进。
于是数量庞大的流民队伍拖家带口踉踉跄跄的往长安行进,一路上已经累死、饿死、病死了不少人,活着抵达长安的一个个面黄肌瘦,瘦弱的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
他们的模样实在是太凄惨了,于是光复军士兵们自发的拿出自己的口粮给他们煮粥喝,让他们好歹填填肚子,不要继续出现饿死的情况。
张越景得到部下的汇报之后怒火中烧,差点就没拔刀去把张中彦给砍了。
但是作为全军主将,张越景强行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他忍住了要去找张中彦算账的冲动,想着眼下不能和张中彦翻脸,于是只能召集部下将领和书记官们,一起商量如何应对这件事情。
“难民数量初步统计就有五六万之数,数量不小,嗷嗷待哺,且精神状态普遍不好,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民变。
据他们所说,沿途县府都不想承担责任,把他们往长安城驱赶,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抵达长安,那是无论如何都不想离开了,而且咱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陷阵军书记官苏佳年把自己掌握的具体情况在会议上作了通报,一脸无奈。
会场陷入了一阵沉默。
少顷,周至狠狠一拍桌子,怒道:“凭咱们自己也能收拾关中,就不该接受张中彦的投降!此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司令,只要你下令,我今天晚上就把张中彦的脑袋摘下来给你。”
周至杀气腾腾,一脸要把张中彦给做掉的凶悍表情。
老战友陈乔山赶快站出来舒缓他的情绪。
“接纳张中彦是中都做出的决定,是苏帅决定的,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咱们不可违背苏帅的命令!而且张中彦的确帮了我们不少忙,他直接动摇了长安守军的决心,若不是他,咱们还要花更多天,耗费更多兵力才能打下长安城,这也是事实。”
“但是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关中局势!”
周至大声道:“他的军队一路烧杀抢掠,严重影响了各州府的局势,严重影响了咱们日后对关中的治理!相比于他的用处,害处明显更大!这件事情触犯到咱们光复军的底线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就此放过他!司令,还请上表苏帅,除掉张中彦!以安民心!”
破敌军书记官严星海闻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若是一早就不接纳他,除了也就除了,现在已经接纳了他,再除掉他,就叫做过河拆桥,极易引起关中已经投降的金国文武官员的恐惧,会促使他们再起反叛,于我稳定关中局势的需求极为不利,不能这样做。”
“这……这都算什么事啊!”
周至气冲冲的坐了下来。
他倒也知道大局重要,所以不敢乱来。
一直没说话的张越景看着周至气冲冲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开口道:“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我们所愿意看到,但是苏帅接受张中彦,本就是要利用张中彦的名声,促使关中文武速降,方便咱们更快的占领关中。”
张越景指着背后的关中地形图,开口道:“关中不是中原,四面高地夹着关中平原,除了关中平原之外,四面都是险要地势,且接壤夏国、宋国,若是战事拖延日久,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变数。
苏帅最担心的就是沿边地势险要的各州府会因为咱们的赶尽杀绝而投降夏国、宋国,届时把夏国和宋国拉入关中大局,情况更加不好处理,所以苏帅想着,接纳一个张中彦,可以让关中本地文武速降于我,而不去考虑宋国、夏国。”
“咱们需要怕他们吗?”
周至不满道:“宋国和夏国若敢犯境,咱们绝对不需要手软!大军进击,宋国和夏国难道能阻挡吗?”
“话是这样说,但现在不是时候,关中不稳,又和宋国、夏国为敌,平白增添诸多变数,敌军据守险要地势与我为敌,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吗?”
张越景这样一说,周至想了想,话到嘴边,到底也没有说出来。
看着周至不说话了,张越景缓声道:“虽然现在有些问题,但是张中彦能让咱们快速占据沿边重要军事据点,完成对宋国和夏国的军事防御,把关中彻底吃进肚里。
等关中吃进肚里,把关中局势稳定住,安抚好流民百姓,咱们才有算账的余裕,这是欲成大事之前必须要做到的隐忍,咱们已经很强了,更多的强硬并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与会众人很久都不说话,显然已经被张越景说服了。
看到这个局面,张越景意识到内部已经稳定了,于是他说道:“这件事情我会去处理,你们不要插手,不要与张中彦有什么接触,也不要公开说他什么不是,这个时候,他是最敏感也是最害怕的,明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无可奈何的点了头。
第584章 张越景的惩戒
张越景猜得不错,此时此刻,张中彦的确是惶恐不安,非常敏感,颇有些惊弓之鸟的模样。
他甚至暗中把亲卫军队调集到自己的身边,准备一旦光复军要问罪或者做点什么不好的事情,他就立刻反抗。
虽然不敢保证什么,但是至少要保住性命,保证自己可以跑路。
他没听说过光复军军纪严明的事情,以为光复军和自己的军队差不多,只是多了“军纪严明”而已。
但是亲眼目睹之后,他发现光复军不只是军纪严明,甚至还有点岳家军的风范,对长安城秋毫无犯,甚至拿出自己的军粮安抚城内民心。
于是他沿途烧杀抢掠引来的流民出现在长安城之后,他听到了光复军军中颇有一些对他不满的声音。
什么张中彦这样做是罪大恶极,需要处理。
什么张中彦的军队军纪败坏,需要严惩,决不能轻易放过。
这都算是温和的,甚至还有些不堪入耳的言论说的更加激进,更有攻击性,这让他感到惶恐不安。
光复军军力强盛,这是他看在眼里的,金军精锐也不是对手,和光复军一交战,立刻就溃败了,一点精锐的风范也没有。
精锐尚且如此,就凭他手上的臭鱼烂虾,欺负老百姓是一把好手,临阵打仗百分之百要跪。
如果光复军决定因此而问罪他,对他不利,他几乎没有反抗成功的希望。
到那个时候,估计只能逃跑了。
于是把他亲卫精锐军队集中起来,交给两个儿子统领,随时准备跑路。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两个儿子前来汇报,说大军司令官张越景带着两个卫兵前来他的军营,要和他商议事情。
两个卫兵?
张越景亲自来了?
张中彦颇有些惶恐,但是又觉得很奇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赌一把,亲自出营迎接张越景。
不管张越景要做什么,张中彦都觉得自己事先做好了准备,可以确保自己的老命不丢。
至于其他的……
听天由命吧!
但是见到张越景之后,张中彦发现张越景的表情很差劲,见到他就是一句【张将军,你干的好事!】
不知为何,张越景上来就斥责他的行为反而让他心头宽松了起来。
“张司令,这……”
张越景挥手打断他的话。
“那么多流民是怎么回事?行军途中为什么不约束军纪?现在闹得事情那么大,那么多人对你不满,你让我怎么做?你让我的部下如何看待我?如何看待你?”
张越景劈头盖脸一顿怒斥,把张中彦骂的狗血淋头。
“张司令,这是有原因的!”
张中彦忽然不再感觉惶恐,他不由自主的急切的希望解释。
张越景脸色很不好的站在他的面前双手抱胸,听他解释。
“你说。”
张中彦松了口气,立刻开始编……陈述自己之前的经历。
“之前徒单合喜因为兵力不足,所以授权我签发本地壮丁参军,想着增加兵力对抗大军,做困兽之斗,可是他下了命令,却不给我足够的军费,军队组成了,军费没了。
我三番五次问他要军费,他却让我凤翔府暂时先垫着,可是凤翔府素来穷困,财政从来也没有富裕过,我哪里有钱能垫的上军费?
他不管,又要军队,又不给军费,就差直言让我纵兵去抢掠了,我左右为难之际,您带着大军杀入关中,要我带兵去会合,我怎么可能违背您的命令呢?
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带兵上路,上路之后军队果然因为没有军饷和食粮不够而闹事,我无可奈何,只能让士兵就地取粮。
您也知道,没有粮食和军饷的军队有多可怕,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兵变,到时候我死于乱军之中是小事,坏了张司令和光复军的大局才是大事,我又如何敢耽误大事呢?”
他连珠炮似的把早就组织好的理由倾泻而出,说的张越景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人都说人老成精,这真不是假话,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摘出来,变成无辜的绵羊,徒单合喜与他张越景才是罪魁祸首,他一点错都没有,错的是其他人。
这口才,不去当言官真是国家巨大的损失。
张越景都不得不佩服他开口说疯话的本事,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些官场老油条到底是怎么说话办事的,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但是事情不会因此消失。
张越景只能强忍心中怒火,摆出一副皱眉苦思的表情。
“徒单合喜不给你军费?”
“很早以前,各地军费就没有足额拨付过,上表给朝廷也没用,朝廷和地方反正就是互相推却责任,实在逼得没办法了,给军费了,那也是东扣扣西扣扣。
经常性的要一万给五千,要五万给三万,就算钱拨付下来了,从上到下层层盘剥,上官拿大头,底下人拿小头,落到咱们这些带兵的手上,就只剩下一点点,真是无奈。”
张中彦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