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起来!”
  “汉人还是女真人?”
  光复军士兵的问话非常凶狠,田丰收给吓了一大跳。
  看着那明晃晃的刀尖,顿时也顾不上疼了,嘴里喊着【别杀我】,就要往别的地方跑。
  但是他跑不动,身上疼,又使不上劲儿,结果看起来就跟夏日午后被从土里翻出来直接面对太阳暴晒的蚯蚓一样。
  听他说的汉话,还有手无寸铁的凄惨模样,周世光和张猛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就放下了刀。
  “周围全是死人,就他一个活着的,当了签军还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大气运啊。”
  “作为战败方,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都是顶顶的好运气,求不来的,搭把手吧,沾沾运气,说不得咱们以后也用得上。”
  “得,搭把手,运气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多。”
  两人笑了笑,收刀入鞘,走上前一人一边拉着田丰收的手,把他提溜了起来。
  田丰收大为恐惧。
  “别杀我!别杀我!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要回家!!”
  他又开始扭动。
  周世光直接一巴掌拍在了田丰收的脑袋上。
  “喊什么?谁要杀你?老实点!你现在是俘虏!”
  “俘虏?”
  周世光这一巴掌把田丰收拍醒了,田丰收放眼望去,这才发现四周可谓是尸积如山,遍地都是死尸,死状极惨,吓得他叫出了声。
  这显然这是仗已经打完的场景。
  “叫唤什么?第一次见死人啊?”
  “不……不是的……”
  “那不就得了,你小子运气是真好,仗打完了得有两个时辰了,咱们找了一圈,愣是没别人活着,就你一个活人……也不一定,搞不好还有其他活着的没醒过来,就你醒过来了,还给咱们碰上了,你说你运气好不好?”
  田丰收一愣。
  “仗打完了?”
  “嗯,打完了,你们延安府尹拒不投降,已经被杀死了,延安府的金军被全歼,现在可以说延安府已经是光复军的延安府了,你小子运气不错,熬到这个时候了,你叫什么?”
  张猛看着田丰收。
  田丰收咽了口唾沫。
  “田丰收,田里面丰收的田丰收。”
  张猛呵呵一笑。
  “哟,还真是直白的名字,老周,比你的名字直白,田丰收,好啊,田地里就是要丰收才好,咱们才有粮食吃,才能吃饱。”
  周世光摇了摇头。
  “得了,你懂什么?我那叫有文化,这可是指导员亲自给我取的名字,比你的好,猛来猛去的,有啥意思?一辈子猛到底呗?”
  “嘿,你这什么意思?找练?”
  “怎么的?谁怕谁?你想跟我练?”
  “行!下回营里面大比武,咱们登对练练,谁输了谁就学小狗,在地上爬三圈,学三声狗叫。”
  “一言为定!看我怎么练你!”
  听着两个俘虏了自己的光复军士兵旁若无人般的商量起了未来的事情,田丰收混乱的脑袋好像也变得清醒起来了。
  他们……
  好像没有要杀我的意思?
  这仗打完了,我做了俘虏……但是我好像可以活下去了?
  田丰收被左右两个壮汉架着往战俘营的方向去,心里却好像有了些庆幸的感觉。
  他可以活下去了,并且有极大的可能活的比过去还要好,能比过去吃得饱一点,运气好一些,还能吃上肉,穿上新衣裳。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而眼下的乐盘镇之战,是以光复军大获全胜而告终的。
  战斗进行不到半个时辰,金军就开始溃败,姜良平指挥骑兵左右包抄,很快击溃了金军骑兵,威胁到金军大后方,金军正规军军阵也开始崩盘。
  最后,光复军大将姜良平亲自冲锋,阵斩延安府尹高景山,高景山及其麾下二百亲卫全部战死,无一存活。
  一万金军正规军被光复军歼灭一千多人。
  两万签军死的比较多,死了三千多人,多是战时失去秩序互相践踏而死,真正死于战斗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于是这一战光复军俘获了金军两万余,缴获金军全部的粮食和辎重,参与抵抗的金军全军覆没,延安府被彻底占据只是时间问题。
  乐盘镇之战以后,姜良平没有停止进攻,他快速整顿军队,在大战之后的第三天就率军北上,轻取延安府首府肤施县。
  攻占肤施县之后,姜良平所部四散而出攻城略地,将当地金军设下的军寨、军镇全部攻取。
  七月初,姜良平攻入绥德州,击破绥德州三千余金军守军,破灭全部的军寨、军镇,将金军沿边军事防御设施全部占据,改旗易帜,宣布此处为光复军占据。
  于是,几乎是同时的,姜良平和苏海生两路军队都扫清了各自负责区域的金军边军,占领了边境的军事设施,正式代表光复军与西夏接壤。
  苏咏霖决定光复军进军的时候并未告知西夏,因为他决定自己独立收拾关中金军,以展现光复军的赫赫武功,用以震慑南宋和西夏。
  所以直到光复军派人告知西夏边军这件事情的时候,西夏方面才知道光复军已经攻入关中,并且即将席卷关中了。
  西夏的实际统治者任得敬比皇帝李仁孝更早知道这件事情,因为这方面的军事情报系统被他把持,直接向他负责,李仁孝想要知道什么,都要经过他的渠道,得到他的允许。
  李仁孝所知道的天下事都是被任得敬筛选之后的天下事,他被封锁在深宫里,就像个无助的吉祥物,吃喝不愁。


第582章 南联宋国
  要任得敬来说,他也觉得李仁孝宽仁有余,手腕和胆魄严重不足。
  当了那么多年皇帝,愣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亲信,也没有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技巧。
  他年轻的时候皇族重臣李察哥掌握兵权,李仁孝没有兵权,眼睁睁看着李察哥耀武扬威,嚣张跋扈,一直也都没有与他对抗。
  于是任得敬借着讨好李察哥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一步一步进入西夏中央,掌握重权。
  好不容易熬死了李察哥,李仁孝刚准备喘口气,任得敬后来居上,接过了李察哥的权势,还更进一步,掌握了实际政权,把李仁孝手中的权力一点一点的抢了过去。
  期间,也不是没有党项人臣子试图对抗任得敬,保护李仁孝的权力,李仁孝也有意纵容。
  但是当任得敬稍微展露一下自己的军事威势给李仁孝看的时候,李仁孝立刻就软了。
  他罢免了试图帮他说话的臣子,试图换取任得敬的理解,然而这只是让愿意帮他的人不再敢帮他,生怕被他卖掉。
  他对任得敬处处忍让,处处优容,加官进爵到了楚王的地步,也并没有让任得敬有什么改变,只是让他更加看穿了李仁孝懦弱怕事的本质。
  于是任得敬就彻底架空了李仁孝,留给李仁孝的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宣称权力和外交权力。
  殿前太尉任得聪是任得敬的弟弟,掌握宫廷禁卫。
  首都兴庆府的府尹任得恭也是他的弟弟,控制整个兴庆府的行政和兵权。
  族弟任得仁为南院宣徽使,掌管宦官、内侍及所有进出宫廷事宜。
  侄子任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代表任得敬控制军事机构枢密院的上传下达。
  这只是任得敬任人唯亲的一小部分具体表现。
  朝堂上的实权职位清一色都是任得敬的人,掌握主要军事权力和后勤权力的也都是任得敬的人,任得敬几乎等于西夏国的“站皇帝”。
  李仁孝呢?
  缩在内宫里,能做的也只有派人趁着外交使节团抵达中都的时候向苏咏霖求助,请求苏咏霖帮他收拾任得敬,就和当初辽国帮着他爹李乾顺收拾小梁太后一样。
  无能至此。
  现在就连李仁孝身边的伺候宦官都是任得敬的人,全天候无死角监视李仁孝的一举一动,让他永远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日子过的不比汉献帝轻松到哪里去。
  任得敬堂而皇之的以楚王的身份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光复军消灭边境金军、从关中地区和西夏接壤的事情也是任得敬最先知道的。
  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任得敬正在兴庆府处理日常国政,刚处理完向边境地区运送粮秣以支持演武行动的事情,他就得到了光复军的照会。
  关中金军被光复军打的兵败如山倒,眼看着就要失去关中。
  而光复军将会席卷关中,占据关中。
  光复军方面知会西夏方面,感谢他们的边境演武行动,现在演武可以结束了,不需要继续耗费钱粮了。
  任得敬叹了口气,下令把之前的命令截回,又重新写命令让边境军队撤回到原先驻地,不需要继续演武了。
  护送消息给他知道的是他的弟弟,兴庆府尹任得恭,见任得敬的一系列行动,任得恭很是惊讶。
  “兄长,关中难道已经被光复军拿下了?”
  任得敬点了点头。
  “差不远了,光复军六月初出兵,眼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攻破了潼关和大庆关,席卷半个关中,延安府和庆阳府都被拿下,金军残部兵败如山倒,若我所料不差,再有两个月,关中必然易主。”
  任得恭倒吸一口冷气。
  “据说光复军起事至今不过三载,哪来那么强的战力?金军何其能打?在光复军面前怎么就和纸糊的一样?”
  任得敬倒是冷静的多。
  “当年神宗皇帝时,宋国的西军一样能把夏人打到惨败,开疆拓土,那个时候西军是何等威势?然后呢?西军在金人面前不也跟纸糊的一样,有区别吗?”
  任得恭听他这样一说,倒也觉得有道理,便不再纠结这个事情。
  “兄长,现在关中局势已变,光复军席卷中原取代金国已经是注定的,不可能发生什么变动,咱们是不是要做点准备?”
  任得敬看了任得恭一眼。
  “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以下犯上,苏咏霖虽然出身造反贼军,但越是如此,恐怕越是反感以下犯上者。”
  任得恭一愣,疑惑道:“兄长,之前他不是收下了咱们给他的礼物了吗?那么明显的暗示,苏咏霖看不出来?”
  “不怕他看不出来,就怕他看出来了,却什么也不表示,那不就等于变相的拒绝吗?”
  “可他不是收了咱们的东西吗?”
  “那是见面礼,一国之归属,难道几万只牲畜就决定了?”
  任得敬翻了个白眼:“他是中原霸主,难道会因为几万只牲畜就允许以下犯上之事?换做是你,你会吗?”
  任得恭不说话了。
  良久,任得恭又小声道:“那兄长打算怎么办?继续这样下去,怕是不妙,若是没有合适的名目,咱们很难一直把持朝政,迟则生变,朝中,还是有不少心向皇帝的人。”
  “我知道,我这不是在想办法吗?”
  任得敬闭上眼睛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少顷,他低声道:“事到如今,也只能以我们同为汉人这一理由去说动苏咏霖,一个汉人属国,总比一个夷狄属国要看得舒服吧?
  苏咏霖起事,打着【驱逐胡虏,光复中华】的旗号,可见其人还是在乎中华正统的,夏国疆土本属中华正统,如今为党项人把持,苏咏霖的心里未必痛快,但是换做咱们,就不一样了。”
  任得恭想了想,感觉任得敬说的有道理。
  “妙啊,以中华名分向苏咏霖称臣纳贡,说不定就能换取苏咏霖的接纳了,这样一来……等一下,兄长,光复军席卷关中势头那么猛烈,他们会不会对咱们有……”
  任得恭的意思,任得敬是明白的。
  “不能说没有,如果说没有,我也不相信,但是我以为,光复军大抵会和金国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且不说咱们,南面还有宋国,金国当初何等威势?席卷天下势不可挡,最后不还是划江而治了?”
  任得恭点了点头。
  “话是这样说,但是兄长,防人之心不可无,谁也不知道他苏咏霖到底怀着什么想法,咱们总要有两手准备。”
  “有道理,你想怎么办?”
  “南联宋国吧,金国亡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宋国不会不明白。”
  “宋国……”
  任得敬沉默了一阵子,缓缓开口道:“如果不是没有选择,我是不太想和宋国联手的。”
  “兄长,宋国虽然军力不强,好歹是大国,光复军有此掣肘,咱们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同时,如果光复军图谋我们,宋国也一定会做出反应,不是吗?”
  任得恭的劝说让任得敬仔细的思考了一阵子,然后他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他们决定等关中彻底平定之后,就组织商队以南下四川向宋人购买蜀锦为理由,暗中和宋国商讨联盟之事。
  他们可以瞒着光复军,达成一个域外联盟,一旦光复军对一方动手,另一方必然出兵相助。
  唇亡齿寒,光复军军力强盛,若是苏咏霖野心膨胀不可控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