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构怒道:“你以为我和张浚之间谈话的内容是谁传出去的?你以为是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要重用张浚的?”
  王纶一愣,抬起头愕然看着赵构。
  “陛下,您……”
  “糊涂!太糊涂了!”
  赵构站起了身子走到了王纶面前,盯着他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北伐有多危险多麻烦?你以为我不知道张浚在想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用张浚会有什么危险?
  当年富平之败,还有淮西军变,一幕幕我都记在心里,当初我说宁愿亡国也不用张浚不是在开玩笑,但是你们好歹给我多一点选择啊!
  但凡有个可靠的人,我都不会用他!但是只有他才敢为我带兵北上抗敌,我倒是希望你们能站出来,你们能吗?你们敢吗?怕不是到时候我被金主擒获,你们一个个都跪在地上做大金忠臣了!”
  赵构越说越生气,说到最后简直就是在吼叫。
  王纶悚然一惊,被吓得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臣对大宋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绝无二心啊!”
  “我什么时候说你有二心了?”
  赵构翻了个白眼,叹息道:“我只是告诉你,你以为的事情,我都知道,并且清楚的很。”
  “那……”
  王纶抬起头,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赵构:“陛下,张德远的事情……”
  “连你这个枢相都不愿意让他成事,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赵构叹了口气,走回了自己的皇位上坐下:“张浚在朝中没有根基,拥趸虽然不少,却不掌握重权,我一番试探,你们一个个的都慌了,毛手毛脚的,生怕他北伐成事。
  执掌枢密院的你尚且如此,其他人又会如何呢?会有多少人配合他?会有多少人阳奉阴违,暗中坏他的事?有你们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德言,你说呢?”
  看着赵构似笑非笑的表情,王纶只觉得自己的心头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这话像是在承认他们的业务能力,但是怎么听怎么有种骂人的感觉在里面。
  皇帝在骂我?
  王纶不想承认,但是也不敢有什么反应。
  少顷,他哂笑道:“陛下说的是。”
  “去吧。”
  赵构摆了摆手:“记着,若金主南下,至少在张浚击退金主之前,不要生事。”
  “臣……知晓。”
  王纶再拜,然后缓缓退出了宫殿。
  出了宫殿,迎面一阵寒风吹得王纶不由自主地紧了紧身上的官服。
  快走了几步,走到宫门口,王纶的脚步慢了下来。
  一种奇怪的感觉开始渐渐弥漫在他的心底深处。
  他意识到,张浚在赵构的心里就是一件工具,一件应急的工具,若不是此番金军逼迫太甚,数十万大军南下威逼让赵构实在是太害怕,他根本不会让张浚回来。
  张浚从来都不是他所需要的那个人,只是不得以,不得不稍微利用一下张浚丰富的军事经验。
  尽管如此,他对张浚也是非常的小心谨慎,任命之前,先给予枷锁,让所有人都警惕他,做好坏他事的准备,还把自己给完全摘了出去。
  这位皇帝陛下能在数十年风风雨雨之中坐稳皇位站稳脚跟,到底还是有点本领的,即使这心思实在是太阴了一点。
  可怜的张浚,还以为自己梅开二度,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可是他不清楚,他的再度起复从头到尾都是个阴谋,也是个悲剧。
  想到这里,王纶越发感觉寒风凛冽,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加快了离去的脚步。
  就在此之后的第二天,赵构颁布命令,任命功勋老臣张浚担任参知政事,与陈康伯搭档,进入南宋最高决策层。
  一天之内,张浚从一个流放边远之地的边缘人一步登天,完成华丽的逆袭,成为大宋帝国数得着的权势人物。
  赵构在寸土寸金的临安城内为张浚赐下宅邸,赐下专业奴仆、园丁、管家、厨子,给他配备好了顶级的生活设施,就等着张浚一家子拎包入住,成为那座宅子的主人翁,享受幸福生活。
  而当张浚一家子乘车来到宅邸门口的时候,看着奢华高档的宅邸,看着气派的正门和挺胸抬头的看家护卫,又如何能不感慨呢?
  张浚红了眼眶,眼含热泪,朝着皇宫的方向、在家人的搀扶下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颤声道:“臣张浚,多谢陛下天恩,陛下如此厚待于臣,臣怎敢不为陛下效死力?”
  接着张浚全家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向皇宫跪下谢恩,把政治姿态摆的足足的,然后才在与张浚志同道合或者敬仰他的主战派人士的簇拥之下,一起进入了这座豪华宅邸。
  当天中午,张浚就在大客厅内举办了宴会,招待与会的主战派人士。
  他们或者年迈,或者年轻,对于主战和北伐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此时此刻,就完颜亮侮辱南宋、威胁要攻打南宋的当口,他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坚决反击,捍卫大宋和所有仁人志士的尊严,让金主完颜亮知道,大宋群臣不是孬种!
  有了张浚的带领,仁人志士们觉得自己仿佛走上了人生巅峰,与会者中有文采飞扬者当场挥毫泼墨写下诗篇,称赞此番主战派的盛会将是大宋国运走上辉煌之路的转折点。
  张浚非常高兴,哈哈大笑,喝了不少酒,最后烂醉如泥。
  相关的消息送到皇宫里,赵构知道了之后,只是笑了笑,并不以为意。
  而相关的消息送到其他朝廷机构里,当然也是一派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局面。
  枢密院内,叶义问和周麟之就对此颇有点酸酸的。
  “因为罪过降职,左迁十数年,刚一回朝没多久就直接担任参知政事,位列宰辅,陛下对张浚的宠幸未免也太过了。”
  叶义问一边批阅上报到枢密院的文书,一边对此表态,言辞之中满是酸酸的味道。
  周麟之也好不到哪里去。
  “参知政事估计还不是最后的结果,咱们都知道官家希望张相公能带兵打仗,指不定还要给他一个更高的职位,退一步说,执掌枢密院怕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咱们三人怕不是要退位让贤咯!”
  这话说的阴阳怪气,任谁也能嗅出里头的柠檬味。
  这两人一人一句酸言酸语说个不停,但是正儿八经的知枢密院事王纶却没有什么表态,只是一副出神的样子,叫另外两人很是意外。
  “枢相?”
  “枢相?”
  叶义问和周麟之奇怪地看着王伦,出身询问。
  王纶这才回过神来。
  “啊?怎么了?”
  “枢相,张浚备受恩宠,一日之间一步登天,那可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您就不担心吗?官家喊张浚回来是为了打仗的事情,吾等三人不习兵事,怕不是要退位让贤啊!”
  周麟之一脸不爽的看着王纶,大有一种【你家都要被偷了你还不在乎】的架势。
  可是他没想到王纶的反应却非常的淡薄,只是微微点点头,叹息了一句【雷霆雨露具是天恩】,就埋头继续处理枢密院的事情了。
  搞得叶义问和周麟之一脸疑惑,不明所以。


第511章 他们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接下来几天,一切都像是顺着叶义问和周麟之的猜测在走。
  赵构除了正常的朝会之外,还多次召见张浚,有时一日一两次,有些时候一个上午就要召见两次,甚至还要和张浚谈到深夜,还拉着张浚不让他离开。
  这就让有些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整个人都像是泡在柠檬水里一样,浑身上下都是酸味儿。
  张浚也是春风得意的模样,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刚刚从东华门外唱名获得功名的新科“好男儿”呢。
  根据朝廷里流传的消息,赵构询问了张浚很多整理军备需要做的事情,询问了张浚该如何应对金军的进犯,询问张浚金军的弱点,以及宋军取胜的关键之所在。
  赵构俨然是把张浚当做了自己唯一的顾问,冷落了其他所有的臣子,专宠张浚一人。
  三日一小赏,五日一大赏,赏钱赏物,要不是看张浚年龄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怕是女人也不会少赏。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张浚感到不满,其中不乏同为主战派的人士,他们都觉得张浚有点过了。
  他们都觉得张浚有点过了,就更别说汤思退、沈该这一群和张浚非常不对付的人了。
  所以当张浚在大朝会上提出整理军备、备战金军南侵的一系列建议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唱反调。
  张浚舌战群儒,每一天都要和自己的对手们爆发激烈的争吵,双方吵的不亦乐乎。
  深知内情的王纶冷眼旁观这一切,觉得一切都在按照赵构的剧本往下走,张浚逃不出皇帝的五指山,逃不出这张正在编制的大网。
  或许他现在春风得意,想什么来什么,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已经不可能完成的时候,他又该作何想法呢?
  赵构的天罗地网,把整个南宋的群臣都给网罗其中,谁也逃脱不了他为南宋设下的上限,他为此感到十分得意。
  可是,他所能做主的地方,也仅仅只是南宋实际掌控的这一片土地。
  而在此之外,就不是他可以影响的了。
  他自以为自己的权术精妙绝伦,可以主导天下走势,却不曾想到北方大地上正风起云涌,局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他再怎么阴险毒辣,终究只能影响南宋这一隅之地,只要超脱于其外,自力更生,摆脱他的影响,那么赵构就什么也不是。
  正如在苏咏霖的眼里,赵构只是一个丑陋的人而已。
  二月底,正当南宋群臣还在为了张浚提出的全面整顿三大战区军事战备的建议而争论不休的时候,正当绍兴三十年科举考试阅卷正在紧张进行的时候,从淮北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金主完颜亮身死,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光复军取得全胜。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一瞬间就把南宋朝堂上的全部争论终结了,连赵构看着满朝文武百官争论不休时脸上那抹得意的笑容也瞬间凝固。
  什么?
  完颜亮死了?
  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了?
  达成这一壮举的是那支造反起事的光复军?
  开什么玩笑?
  南宋君臣在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间就全部愣住了,然后发自内心亦或是发自本能的要求皇帝严查、严惩传出这一消息的消息源。
  就连正在等待科举考试第二场成绩放榜的文人士子们也发自内心的不相信这个消息,纷纷向“消息灵通人士”寻求更加可靠的消息来源。
  他们不相信,不相信北方那支造反起家的光复军可以打败完颜亮和他的五十万大军,他们不相信一群造反的反贼可以做到连大宋帝国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不相信。
  如果这是真的,不就意味着威压大宋三十年、夺走大宋半壁江山的金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吗?
  不就意味着那支让大宋军队束手无策的铁骑彻底消失了吗?
  而做到这一切的,居然是一群反贼?
  他们不信。
  这一点,南宋倒是从上至下的贯彻落实了。
  赵构前所未有的积极出面要求枢密院等重要军事机构立刻全面安排人员北上查探消息,务必要把准确无误的消息带回临安,若有丝毫缺漏差异,定斩不饶。
  皇帝一句话,臣子跑断腿,整个南宋的对外情报搜索机构被逼着结束了咸鱼摆烂的环节,被逼无奈地向北前进,积极地向北探查重要的情报消息。
  他们必须要知道完颜亮到底怎么样了,金国到底怎么样了,以及光复军……到底怎么样了。
  一系列的行动吩咐下去之后,赵构再次召集了自己的最高执政团队,把宰相们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全部召集过来,跟他们一起开了个会。
  首先被问询的就是张浚。
  因为赵构之前询问张浚关于光复军的事情时,张浚言之凿凿的认为光复军十有八九扛不过去,会被完颜亮撕碎了吃掉,然后完颜亮携大胜之威南下攻宋,大宋需要进行战备。
  赵构打那时候就开始做心理建设了,觉得无论如何要保住自己的皇位。
  结果这一家伙给赵构整不会了,感觉所有的心理建设都白费了。
  别说赵构了,连群臣都感觉他们这一个多月以来的争吵和内心的折磨都白费了,变得毫无意义。
  他们的一切争论都来自于金国,都起源于金国的南侵,金国南侵,才有他们的争论,金国要是完蛋了,他们争论来争论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很多人的矛头就一起指向了定言【金宋之间必有一战】的张浚。
  “德远,你说说吧,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赵构面色不善地看着张浚。
  张浚其实也非常尴尬,或者说,他尴尬癌都要犯了,可是他也觉得自己很冤枉。
  谁能想到完颜亮居然那么浪?
  五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