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气当然是孔茂捷的态度让他很不爽。
  他在前朝怎么着也是个公爵,也是受人尊敬的大人物,就算现在金国完了,但是等新的国家一建立,不还是要用他孔氏的名号笼络天下读书人?
  你一个小小的副秘书长怎么就敢和我这样说话?
  而且谁不知道你们光复军从金国手上榨了几百万两黄金和几千万两白银?
  还有各种珠宝古玩怕是整个皇宫都装不下,各种文物估计已经堆成了山,就那么大一笔财富,你们还嫌不够,还嫌少?
  当然害怕也是真的存在的。
  孔拯也害怕孔茂捷距离苏咏霖太近,稍微说两句坏话就足以给他的目的蒙上一层阴影,让他的目的不能得到好的实现。
  他可是听说了,苏咏霖正在大量提拔自己人做地方官和中央官,也在大量选拔原先金国的官僚加入光复军的政治体系。
  眼下的情况就是燕云汉人大量加入光复军政府,甚至连部分契丹人和奚人都被接纳了。
  比如原先金帝国的高官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都被纳入了总务局,作为金国契丹人高官加入光复军政府的象征。
  而作为燕云汉人的代表,原蓟州刺史韩先令与原儒州刺史侯良哲也加入了总务局,加入了光复军政府,成为象征。
  契丹人、奚人就不说了,属于非我族类的一部分,肯定尿不到一个壶里。
  苏咏霖的旧部们也就不说了,将来苏咏霖做了皇帝,这些人都是元从,大家走不到一路上。
  单说燕云汉人,那就和中原汉人比较不对付。
  作为最早脱离中原帝国统治的汉人群体,在被金国再度纳入同一个统治体系之下的时候,燕云汉人和中原汉人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偏见。
  多亏宋徽宗一套骚操作把北宋的颜面和逼格败的一干二净,让燕云汉人看到了中原汉人是何等的懦弱无能,以及他们作为被征服者的丑态。
  所以一段时间以来,燕云汉人对中原汉人那是相当的看不起。
  而中原汉人倒也嫌弃燕云汉人久和胡人杂居,身上一股胡味,完全不像是他们的同胞。
  所以两伙人彼此之间互相鄙视搞地域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虽然眼下作为中原汉人政权代表的苏咏霖政权凭借纯粹的暴力碾压了金帝国,灭了金帝国,还狠狠地羞辱了金国皇室,公审了金国权贵,这一系列行为大大震撼了燕云汉人。
  这使得燕云汉人发现中原汉人还是武德充沛的,所以对中原汉人也稍有改观,觉得中原也是有豪杰的,他们服。
  但是彼此之间数百年的不同处境所带来的差别,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弥合的。
  天降猛男苏咏霖能凭借超强的武力和威望同时压服各个族群群体,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但是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绝对不小。
  中原汉人士大显然不会把燕云汉人官僚当做自己人。
  如此一来,孔拯骤然发现留给他们山东本地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继续等下去,说不定也只能捞到别人不要的边角料了。
  新的国家尚未建立、科举制度尚且没有决定要恢复之前,地方士绅们可是吃不香也睡不好的。
  孔拯此来的目的,不仅是要向苏咏霖毛遂自荐,也是要向苏咏霖进言、也算是试探,请他恢复科举制度,试探他对中原地区的汉人士大夫的态度如何,究竟有没有称帝的准备和计划之类的。
  而现在形势如此紧张,很多重要的中央职位都被人给占据了,孔拯能不着急?
  也就是苏咏霖答应接见他,说明苏咏霖心里还想着他们,否则孔拯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该举族南下投奔南宗去了。
  稍微收拾了一下精神,整理了一下思绪,孔拯恢复了冷静。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的,也很清楚自己能给出什么价码,只要能谈拢,孔氏在新朝的地位必然可以得到张扬,说不定还能恢复到唐太宗时期孔颖达带领孔氏的那种辉煌。
  苏咏霖答应接见孔拯的时间是午后,放到往日,那是苏咏霖吃过午饭之后稍微小憩一会儿的那段时间。
  不过今日,他决定把这段时间用来接见已经被他晾了一个多月的孔拯。
  他知道孔拯的来意,无非就是那么些事情,之前没见他是因为有些事情没做完,有些职位没有分配完,但是现在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可以给孔拯来一波极限施压,向他索取更大的利益了。
  苏咏霖现在没有称帝的打算,但是在不远的未来,他是要称帝的,现在实际上他就是在做着皇帝的事情,靠着军功和威望拥有着不亚于皇帝的权力,只是没有名头而已。
  但是建立国家和政权的一些先期准备也是要做好的,比如未来朝廷的雏形——总务局就要在这个时候搭建起来,到时候时机一到,直接扩建成朝廷,就地转型,完成改变。
  在不能贸然改变主要矛盾和针对对象的当下,他必须要接纳这些精英士大夫们进入他的政权帮他分担行政压力。
  但是考虑到这样做的某些不可遏制的危害,他有感觉自己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遏制危害所造成的影响。
  不能让中原的汉人士大夫们成为未来朝廷里的主流,甚至压过了他的复兴会本部们。
  所以必须要引入其他的政治团体来相互制衡打擂台,最大限度的压制中原汉人士大夫。
  虽然他们可以依靠科举实现人数的暴力,但是那需要时间,有那个时间,苏咏霖自己都能收拾他们。
  而在复兴会本部尚且稚嫩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帮手来帮忙一起遏制中原汉人士大夫们在朝廷里的势力扩张。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咏霖注意到了燕云地区的复杂形势和金帝国遗留给他的另一种意义上的遗产。
  一种可以靠着肉眼可见的划分方式划分政治团体的余裕。
  一种依靠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达成互相制衡的平衡局面的操作手段。


第505章 他苏某人的性格也是相当恶劣
  在进入中都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苏咏霖敏锐的洞察了光复军主导中原局势之后所形成的各政治势力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主要矛盾。
  他排除了复兴会和光复军做为苏咏霖基本盘的矛盾和影响,发现剩下来的主要政治矛盾可以分成三种。
  渴望独掌大权的汉人政治势力与渴望继续生存的非汉人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
  这是民族矛盾。
  燕云汉人官僚政治势力与中原汉人士大夫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
  这是长期的政治割裂继而引发的全面的地域矛盾。
  金帝国旧臣政治势力和过去未曾出仕金帝国而现在想要出仕苏咏霖的新臣子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
  这是立场带来的新旧矛盾。
  洞察了这三个矛盾之后,苏咏霖意识到了自己的复兴会基本盘在夹缝之中求生存的机遇,也意识到了自己利用这些矛盾分化上等人阶层的机遇。
  利用这三个目前主要的政治矛盾,苏咏霖决定广泛吸纳各个群体的相对清白的优秀人才们加入他的总务局,并且组成联合政府,接着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达成政治平衡。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暗中发展复兴会基本盘的政治势力——苏咏霖想要竭力掩盖的第四个主要矛盾,就是复兴会基本盘与所有其他政治势力之间的阶级矛盾。
  这个矛盾在复兴会基本盘拥有足够实力之前,是不能上升为主要矛盾的。
  在此之前,苏咏霖必须要用自己的权力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操作,把其他矛盾打扮成主要矛盾,以此掩盖真正的矛盾。
  当然了,也多亏金帝国留下来的盘子够烂,矛盾够多,所以留给苏咏霖可以使用的分化瓦解的手段才够多。
  在旁人看来一团乱麻非常棘手的政治局面,在苏咏霖眼里却是机遇多多,到处都是可以操作的入手点。
  苏咏霖可以利用渴望在光复军政权内获得地位从而继续生存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等族群与汉人之间的矛盾。
  也可以利用彼此之间互相看不惯的燕云汉人官僚和中原汉人士大夫之间的矛盾。
  更可以利用原金国官员和非原金国官员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随便找一个都可以让苏咏霖大做文章,从中获利,引得两派鹬蚌相争,而他可以渔翁得利,逐渐发展自己的基本盘,把复兴会的盘子越做越大。
  所以他早就想通了,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把以孔拯为代表的中原汉人士大夫拉入他的联合政府之中,给他们一席之地,给这场政治角逐增加第三个选手代表队。
  晾着他们还是为了极限施压,从当前来说最富有的他们的身上榨取最多的好处,不仅是钱,更想弄到一些土地人口,继续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于是当秘书沈格告诉苏咏霖孔拯已经到了的时候,刚刚吃完饭正在消食的苏咏霖便点了点头,让孔拯进来见他。
  时隔很久再次见到苏咏霖,孔拯发现苏咏霖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年的那种狂傲之气,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就是——匪气。
  当年苏咏霖持刀横在他脖子上逼着他做官的时候,他是真的觉得苏咏霖像个纯粹的土匪,一点不讲道理,纯粹的暴力压制。
  当然,这种纯粹的暴力压制也给孔拯留下了至今为止都不能忘怀的心理阴影。
  可是现在看上去,苏咏霖简直是个面如冠玉的贵公子,能用【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来形容,和当初的样子天差地别。
  一开始孔拯还有些奇怪,但是稍微想想也就明白了——
  他本身就相貌堂堂,现在地位高了,不用自己亲自上阵搏杀,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贵气,少了几分煞气,有如此观感,也是自然。
  而且他这个时候忽然想起来,苏咏霖目前也就二十三岁。
  天上人啊,简直是天神下凡来收拾金国人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于是孔拯收起全部的心思,集中精神应对这一场并不轻松的会面。
  “元济,好久不见了。”
  苏咏霖端坐在桌案之前,看起来并没有站起来的打算。
  “将军才是,许久未见,将军英姿勃发,神采飞扬,真乃天上人也!”
  孔拯站在苏咏霖面前,深深一礼。
  苏咏霖哈哈一笑。
  “免礼免礼,不必如此,请坐,看茶。”
  “多谢将军。”
  孔拯走向左边第一个位置缓缓坐下,姿态正规,目不斜视。
  方才通报的秘书沈格端着一杯茶送到了孔拯面前,孔拯谢过。
  沈格离开之后,苏咏霖端起自己的茶碗稍稍饮了一口。
  “听说元济已经在中都住了一个多月了?”
  “是。”
  “哟,那可真是我的不对了,我太忙了,一直没想起见你,对不住啊。”
  “不不不,是在下不通事理,一别经年,许久未见将军,只知将军奔波劳碌,不知将军身体可还好,所以带了很多滋补食材和珍贵药材前来拜见将军,不曾想耽误了将军办理正事,在下有罪,有罪!”
  孔拯诚惶诚恐的模样让苏咏霖没来由的感到一阵舒爽,同时也意识到孔氏作为历代政坛不倒翁,除了名头响亮之外,也是有点真本事的。
  比如说话的艺术就掌握的很好,能让听到的人很舒服。
  可惜这个技能苏咏霖始终掌握不好,他最擅长的还是阴阳怪气和直接怼人,要是做官,肯定没办法和同僚相处愉快,所以注定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官僚。
  说白了,他就是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没有孔拯这种家学渊源之下学到的柔软身段。
  唉!技不如人啊!
  怀着微微的遗憾和强烈的愉悦,苏咏霖咧嘴笑了笑。
  “元济何罪之有呢?元济还能记得我,就很好咯,孔氏这偌大的名头,我越是往中都走,就感受越深,等我进了完颜亮的皇宫,才恍然惊觉,当年我的行为是何等的失礼啊!”
  苏咏霖这样说着,满脸都是遗憾:“元济啊,我得向你陪个不是啊。”
  孔拯微微一愣,然后脸上堆满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哪里哪里,若没有当年将军的果断,孔氏怕也没有如今能与将军见面的从容了。”
  “呵呵呵,那倒也是。”
  苏咏霖脸上的遗憾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于是孔拯更加尴尬了——说是陪个不是,没有动作也没有表情,这语气怎么听怎么像是在嘲讽人。
  他要不是光复军真正的主人,要不是五十万大军的领导者,要不是未来的皇帝,孔拯是真的很想一巴掌甩他脸上的。
  可惜,孔拯打不过他,所以不敢,只能唾面自干,任由他阴阳怪气。
  苏咏霖看着孔拯的表情,就很开心。
  他也别喜欢看到这种看他不爽却又干不掉他的表情。
  尤其对方还是身段柔软家学渊源的孔氏,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