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金帝国的东京,辽阳府还是很有政治意义的,苏绝很想把辽阳府攻下来,作为光复军在辽东的军事政治中心,为未来攻略、经营辽东奠定基础。
  一番侦查之后,苏绝写了军事报告给苏咏霖,认为金军新败,不足以抵抗光复军的攻势,尽快拿下辽阳府作为光复军在辽东的驻军点和支撑点是很有必要的,对接下来的辽东攻势也很有意义。
  也因此,苏绝向苏咏霖提出了军事物资和骑兵的援助请求。
  苏绝前后两次往中都派人,第一拨押运李石和部分战俘的人抵达中都的时候是五月初十,金帝国被苏咏霖宣布停止存在的第三天。
  当时苏咏霖埋头于繁重的政务之中,骤然得知这样一个好消息,顿时大喜过望。
  于是他亲自见了李石,还拿到了苏绝亲笔书写的审讯报告,得知在四月初七日,完颜雍居然就称帝了,还说什么让金国重生。
  可当时金国还没有覆灭呢。
  这不是搞笑吗?
  而且完颜雍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战就被苏绝联手魏克先打败了,于是苏咏霖对完颜雍的军事水平下调了一个威胁层级,觉得完颜雍本身军事就不算多好,损兵折将之下,更加无法成为真正的威胁。
  再给他五年他都别想重整旗鼓了。
  辽东方面的威胁已经不大了,可以稍微缓一下,让自己这边喘口气,把燕云和已经占据的土地整理整理,理顺行政和军事体系,为下一步建国奠定基础,暂时就不要大动干戈了。
  怀着如此的想法,苏咏霖把失去价值的李石和那一群高级俘虏全部下发给指导司和复兴会,让他们带着去各处游街示众,号召群众观看,然后公审,处决。
  到五月底苏绝的请求再一次抵达中都的时候,苏咏霖已经累计公审、处决了一百三十二名金国皇族、高官显贵,新建了超过六百个新农村,成果斐然。
  而整个燕云地区除了寰州和朔州还在进行无谓的抵抗之外,已经全部收复,中原汉人的势力时隔二百余年再一次回归到了燕云之地。
  胜利的天平已然落地,再也无法更改。
  这里头,韩景珪立功很大。
  他率领的西征军在苏咏霖攻克中都前三天也攻克了金国的西京大同府,也就是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
  自从上一任西京留守萧怀忠战死之后,完颜亮一直没来得及任命新的西京留守,就让大同府尹暂行西京留守之事,但是西京被调走了太多兵马,军事实力严重不足。
  韩景珪带领天雄军向大同府发起进攻之后,大同府那边抵抗力量不足,坚持了一阵子,还是被攻破了,周边几个州一看没了指望,光复军杀过来的时候也就认了怂,全部投降了。
  也就是女真官员担任节度使和防御使的寰州和朔州没有放弃,坚持抵抗,于是韩景珪派兵包围了寰州和朔州,切断了二州互相之间的联络,并且往城内投放招降文书,号召城内的士兵们反抗长官,加入光复军,然后就能吃饱肚子。
  两州城防眼看着就不稳了。
  念及此处,苏咏霖觉得如果可以在辽东获取一个稳定的长期驻防之地用于经营军事力量,增强军事辐射,从而影响到整个辽东的局势,那么这样做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
  而且辽阳府是金国的东京,政治意义非凡,现在光复军已经攻占了金国的南京中都和西京,就差一个东京就能实现四杀,就能完成对金国的全方位碾压,多好的政治意义?
  于是苏咏霖想了想,就指示刚刚抵达中都开始办公的林景春想办法,拨付军费,提供军需和马匹,以支援苏绝攻克辽阳府。
  同时,苏咏霖也决定把燕云兵团一分为二,单独成立一个辽东兵团,专门应付辽东方面的战事,而燕云兵团则主要负责燕云一带的边防、长城防务,作为首都卫戍部队一样的存在。
  这段日子随着各主力部队相继抵达燕云之地,苏咏霖就开始筹划进行军事方面的整编,把因为金军南侵和光复军北伐而略显混乱的各军编制重新整编一下。
  也可以顺便把各军小山头重新打散,恢复原初状态,以便于新加入光复军的新兵能够更快的融入这个大集体。
  所以军队的重新整编势在必行。


第503章 孔拯激动的热泪盈眶
  苏咏霖的整军计划是根据眼下的军事形势来的。
  眼下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向北进攻,向南防守,不和南宋率先开战,所以南边有一个张越景率领河南兵团十万大军镇守已经足够了。
  苏咏霖把南京路的防务全部委托给了河南兵团,让河南兵团一边练兵,一边整顿防务,把对于南宋的边防搞定。
  攻克中都之后,苏咏霖也得知张越景完成了任务,攻克了整个南京路,将金兵大部分歼灭,少部分被他们逃到了关中之地。
  所以张越景还打算向西进攻到洛阳一带,争取能夺下潼关,将关中金军锁死在关中,让他们无法威胁到初生的光复军政权。
  对于这一构想,苏咏霖表示支持。
  另外,齐鲁兵团、河北兵团和燕云兵团已经全面北上燕云,在燕云驻扎,熙熙攘攘一大堆,编制不明确,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整编军队的时机已经到了。
  苏咏霖就下令把目前总人数已经突破五十万的光复军进行一波精简和整编,把吸纳进来的老弱病残做处理,留下精锐增强战斗力。
  同时来一波文化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强化,让军队的思想觉悟水平维持住,不至于因为太多的新加入者而导致军队的思想性下滑。
  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眼下的军事形势对光复军并不是特别有利,但是军事安全尚且能得到保证,四方一时之间都不会有什么战事,所以整军可以顺利进行。
  燕云兵团一分为二成为定局,所以光复军的四大兵团就成为了五大兵团。
  齐鲁兵团,河北兵团,燕云兵团,辽东兵团和河南兵团。
  其中河南兵团已经整编完毕,已经驻守在南京路一带承担起了防守和开拓的使命,目前运行的很不错,证明苏咏霖没有看错人,没有办错事,兵团的建制是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可行的。
  于是苏咏霖很有信心的下令将剩下全部的军队进行整编,并且六月初一的时候颁布了整军令,宣布整军正式开始,原有军队编制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他下令,以兵团为军队的最高编制,整个光复军下设五个兵团,另外还有苏咏霖本人直属的禁卫军性质的虎贲军。
  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每个军三万人,另外保留一支一万人编制的骑兵队,作为每个兵团的兵团直属部队,增强兵团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机动能力。
  各级军官按照原先的编制,能留用的留用,立下功勋的提升,没有功勋反而还犯错的则降职。
  这次整编也是一次军事方面的人事大调整,把能力强的提上去,把能力弱的降下来,光复军面对的敌人凶残,且数量很多,需要非常精干的军官,平庸的不能做高级军官,只能做基层军官和士兵。
  军事整编从六月初一开始,因为实际需求,则率先从辽东兵团和苏咏霖直属虎贲军开始整编。
  为辽东兵团和虎贲军精选全军较为精锐的士兵,以帮助辽东兵团和虎贲军尽快形成战斗力和对敌威慑力。
  苏咏霖一下令,虽然初建但是为了表现自己所以非常高效的光复军行政团队立刻就协助军事方面的人物开始了行动。
  辽东兵团且不说,苏咏霖本人直属的虎贲军当然要是最强的,还是全骑兵阵容,上马能奔驰下马能步战,必须是最全能的军队。
  虎贲军也是军级编制,三万人的额度,全骑兵阵容,一人双马是标配,必然是光复军最强的骑兵阵容。
  军正将当然还是苏勇这个铁憨憨,副将由立下战功的姜良平出任,军级书记官由原衡水城指导员莫良出任。
  辽东兵团方面则以苏绝为首任司令官,立下功勋的魏克先为副司令官,兵团书记官由原静安城指导员文天瑞出任。
  辽东兵团和虎贲军的框架很快就搭建完成了,苏咏霖专门抽出了一些时间专门负责这件事情,给这两支部队添砖加瓦,加快完成这两支部队的编制。
  在这个没有敌人可以威胁到光复军的短暂窗口期,苏咏霖竭尽全力完成军队整编的同时,也终于抽空见了孔拯一面。
  孔拯自打苏咏霖进入中都开始就不断求见苏咏霖,但是苏咏霖一直很忙,没时间见他,就一直拖着。
  孔拯也不气馁,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见到苏咏霖,为此甚至花了不少钱在中都租了一套房子,专门住进去就等着苏咏霖的接见——眼下这个情况,想要在中都租到一套合适的房子,那可真是费了老牛鼻子的劲儿了,钱也花了不少。
  就这样,孔拯从五月份一直等到了六月中下旬,把带来的书全都看完了,然后又看了一遍,总算是等到了苏咏霖答应见他的时候。
  孔拯得知苏咏霖决定见他的时候,激动的眼泪水都要滴下来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啊。
  于是他赶快换上得体的服饰,整顿衣冠,给前来宣布苏咏霖要见他的光复军官员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
  前来告知这件事情给孔拯知道的秘书处副秘书长孔茂捷对此感到莫名的不快。
  “孔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那一盘子堆放在一起金灿灿银晃晃的“心意”,面色不快。
  孔拯悄悄打量了一下孔茂捷的神色,发现他的确不是很开心的样子。
  这让孔拯有点担心。
  孔拯这段日子待在中都,也不是傻傻等着,他也做了不少功课,对光复军进行了一番研究。
  他没少打听苏咏霖占据中都之后建立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组织,然后和几个亲信一顿研究,感觉苏咏霖虽然没称帝,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做了不少。
  虽然没有立刻建国,但是他设置了一个总务局作为临时处理整个光复军控制区日常事务、军务的头部组织,整个燕云、河北、山东之地的全部事物都要听从这个总务局的处置。
  总务局下设军务处,政务处,财务处,刑事处等多个部门,分别负责一个门类的事务,彼此分担协作,把整个占领区内的事情给承担起来。
  部门不多,规矩也不多,但是基本上的模样还是有的,类似于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尽快稳定局面而颁布的约法三章,要的就是一个高效率,要的就是尽快的稳定。
  至于其他的可以稍微往后排排。
  这在孔拯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朝廷的雏形。
  而且作为这个总务局的总负责人,苏咏霖本人就靠着这个职位总揽全部的权力,就好像直接把远在山东的光复军领帅赵作良忘记了,就当他不存在似的。
  苏咏霖以此控制整个光复军占领区的局势,左右着数千万人的生死存亡。
  而且这一次,苏咏霖也终于不再躲在赵作良的背后,而是直接出面直接掌权,直接宣示自己对中都对最高权力的掌握。
  看起来,苏咏霖也终于要正式走到台前、把自己的一切展示给天下人看了啊。


第504章 金帝国的遗产
  据孔拯所知,孔茂捷担任的职位是秘书处的副秘书长。
  这个秘书处没有和其他几个具体办事的部门并列,级别不高,但是很重要。
  因为苏咏霖总揽大权,所以总务局每天都有大量的政务需要苏咏霖决断和处理,导致苏咏霖政务繁忙、分身乏术。
  于是他设立秘书处,挑选精明能干的部下进入秘书处帮他一起处理日益繁重的政务。
  秘书处人数不多,十来个人的样子,职位也不高,职权也不是很重,但是因为伴随在苏咏霖身边,是苏咏霖的身边人,所以自然很受人看重。
  这个与他同姓的孔茂捷作为副秘书长,一看就是很受苏咏霖信任的人,要是能与之搞好关系,之后他在苏咏霖耳朵边上美言几句,好处自然是受用不尽。
  孔拯是这样考虑的,所以甚至想着利用两人都姓孔这个要点和他拉拉关系,大不了来个认祖归宗什么的,也好近水楼台。
  但是情况似乎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这个孔秘书长好像真的很不喜欢他所做的事情一样,对这些金银很是厌恶。
  “孔秘书长,这……只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而已……”
  “心领了,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再做了吧,如果孔先生觉得钱多,可以把这些钱捐献出来交给总务局,总务局现在正愁没有足够多的钱去安抚民众呢。”
  孔茂捷阴阳怪气地说完,简单行了一礼,就离开了。
  留下孔拯又是生气又是害怕。
  生气当然是孔茂捷的态度让他很不爽。
  他在前朝怎么着也是个公爵,也是受人尊敬的大人物,就算现在金国完了,但是等新的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