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苏绝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勤断绝的情况之下,金军主力怎么可能战胜苏咏霖?
  当年苏咏霖顶着劣势兵力和一马平川的绝境尚且能带着军队硬怼完颜阿邻的骑兵,更何况如今这个场面?
  苏绝从不怀疑苏咏霖会战败,若他真的战败,苏绝觉得自己就算是死在燕云也无所谓。
  于是在正月中下旬,完颜亮还没死的时候,战况还不明朗的时候,孙子义和苏绝就出兵了。
  这是自赵光义、赵佶的失败之后,第三次有汉人军队进入燕云进行战略行动,意义非凡。
  处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孙子义和苏绝都感到了莫名的压力和动力。
  他们进行了分工。
  用兵较为稳妥的孙子义去攻打、围困中都,切断中都内外交通,把燕云之地金国的政治军事枢纽围困起来,让周边金国官方机构全都变成无头苍蝇。
  用兵大胆且善于奔袭的苏绝则带兵直接冲着渝关而去,把这个重要关卡夺取,然后再往西慢慢攻打平州、滦州等地。
  拿捏住这两个要点,燕云之地的金国官方力量就是无头苍蝇,根本无法妥善指挥各地留守金军对光复军发起反击。
  行军过程其实很顺利,顺利地让孙子义和苏绝都觉得很吃惊。
  他们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敢于抵抗或者说抵抗的非常激烈的金军精锐。
  燕云一带金军和金国统治机构因为光复军的突然北伐而大为震恐,纷纷认为金军主力已经在河北山东覆灭,光复军主力已经开始北伐。
  数十万大军的主力都被打败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万念俱灰之下,很多女真人撒丫子就往中都跑,不敢投降,生怕被强烈针对女真人的光复军杀死。
  剩下来不是女真人的官僚、军官也跑了很大一部分,据事后统计,大约跑了五分之四,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没跑。
  上等人的屁股一直都做的很正,对光复军宣传的政策也一直保持怀疑,所以他们宁愿跟着女真人一起跑,也不要留下来迎接光复军。
  至于剩下的五分之一就没有跑,他们觉得金国没有前途了,跑回中都不过是给女真人做嫁衣,有觉得光复军前途可期,本身也足够真诚,所以决定赌一把,留下来迎接光复军。
  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底层女真人跑不了,就干脆谎称自己是汉人或者是契丹人,更改姓名,改头换面,伪装身份一起投降,试图以此活命。
  孙子义一路北伐,连破新城、范阳、万宁、良乡,过卢沟河,兵临中都城下,一共也不过用了八天。
  新城、万宁、良乡三地金军在光复军大旗面前全部投降,没有做任何抵抗,乖乖交出了城池。
  范阳因为守将是女真人,所以试图抵抗,但是在光复军围城两个时辰之后,城内发生兵变。
  汉人士兵认为金国要完蛋了,不愿意为金国殉葬,于是就联合起来杀掉了女真守将,把不愿意一起投降的汉人长官也杀了,打开城门,迎接光复军入城。
  孙子义入城之后尽诛城内女真人、主要军官,继续提兵北上。
  光复军兵锋锐利,声势浩大,沿途女真人、汉人契丹人高官更加不敢抵抗,纷纷抛弃职位、守地选择逃跑,再也没有敢于抵抗的。
  他们都跑了,还有什么人会坚守呢?
  万宁、良乡在光复军抵达之前就决定投降了,城内汉人、契丹人等民众纷纷组织起来迎接光复军,大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之举措。
  光复军兵锋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发生,大军一路前进光靠缴获就足以提供军需,连后勤都省了。
  正月二十七日,孙子义在宛平遇到金军抵抗,人数约在两万,步骑都有,看上去气势汹汹,领兵的金将排兵布阵试图野战。
  孙子义派遣姜良平带兵与之对战,双方对峙。
  但是当光复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孙子义才发现这支金军不过是银样镴枪头。
  姜良平作战勇猛,指挥步兵军阵正面硬怼金军军阵,又率领少数骑兵亲自冲击金军的骑兵阵,步步向前。
  而金军则步步后退。
  双方野战不过半个时辰,这支金军就土崩瓦解了,被光复军正面击溃,战死一千多人,被俘获一万五六千,也就两三千的样子狼狈逃回了中都城,宛平被攻破。
  中都前最后一道屏障被光复军拿下了。
  金军已经虚弱到了这个地步吗?
  大军总指挥孙子义深吸一口气,一挥手,四万光复军向中都城进军。
  正月二十八日,孙子义包围了中都城,开始围城,中都守军进行了较为顽强的抵抗,光复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中都。
  当然了,孙子义也没想过能立刻拿下中都城,这里是金国帝都,要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还得了?
  但是他这样做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政治姿态,标示着光复军已经拥有击败金国并且取而代之的力量,意义非凡。
  所以在围城之后,孙子义就十分感慨的对姜良平表达了自己的激动。
  “出征之前,雨亭对我说,我要是可以主动进攻燕云,并且取得优势,进取中都,在中都城下和金军交战,我就等于做到了当年赵光义做到的事情,我若是可以攻克中都,那我就做到了连赵光义都做不到的事情。”
  姜良平点点头,也是非常感慨。
  “我听过军中的指导员们说起燕云的过去,这是从当年宋国还没有立国的时候就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领土,因为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得以跨过长城,直接威胁中原。
  而中原大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拦不住北方骑兵,于是宋国为了燕云十六州大动干戈数次,也没能成功,赵光义之后,赵佶还曾经想要北伐燕云,但是……他连快要亡国的契丹人都打不过。
  到最后,不仅没有拿下燕云,甚至连半壁江山都丢了,可以说是丢人至极,无能至极,所以说,自石敬瑭割让燕云之后,燕云沦为夷狄之土已经二百余年了。”
  “咱们要是成功了,就能一雪前耻,收复燕云,做到二百年来都没有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做不到,咱们也不比赵光义强到哪里去。”
  孙子义笑了笑,说道:“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雨亭和赵光义不一样,和赵佶更不一样,有雨亭,光复军一定可以称霸中原。”
  “我从未怀疑过。”
  姜良平把目光投向南方:“自从在真定城,阿郎带着咱们面对面打败了金贼骑兵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怀疑过阿郎能不能打败金贼,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第465章 混乱的金廷
  姜良平那么一说,孙子义便想起了苏咏霖于此战之前那一场最牛逼的战绩。
  用数量相当的步军硬怼骑兵获取胜利,把金军成建制的骑兵吃掉,反杀成功。
  就是那一战让他对苏咏霖统兵的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投靠他,还愿意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指挥。
  现在看起来,虽然过程之中有些波折,但是结局无疑是非常好的。
  跟着苏咏霖,他能一路走到这里,走到中都城下,看着曾经遥远不可及的金国首都大发感慨。
  若是没有跟着苏咏霖而是坚持自己一路征战,或许他根本活不到现在,就要被金国的金兵打败,身死。
  他做对了选择。
  果然,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要看个人素质,还要看历史进程。
  毫无疑问的是,孙子义站在了历史进程的风口上,跟着苏咏霖一起飞了。
  感慨之余,看着中都城墙上忙忙碌碌慌慌张张的金兵,孙子义又有些小小的优越感。
  “良平,你说,城里面那些金国的权贵们,现在都在干什么呢?”
  姜良平想了想。
  “大抵还是在想怎么活下去吧?话说回来,咱们进兵到这里他们也不逃跑,就那么待在这里,也不怕咱们真的攻克中都?”
  “或许他们还寄希望于辽东金军吧?”
  孙子义笑道:“之前不是说为了讨伐契丹叛军,完颜亮派了几万人去辽东作战,打败了契丹人,正在围剿残部,所以他们或许认为还有翻盘的希望,并不想撤退。”
  “可是咱们宣扬完颜亮已经死掉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了中都,他们不会不知道吧?”
  “那就不好说了。”
  孙子义摇了摇头:“反正他们若是愿意守,咱们就围着,一边围着,一边等待雨亭来,顺便要是可以的话,再分兵攻取其他地方,真的把中都变成一座孤城,你说呢?”
  姜良平点头认同。
  “副帅所言极是,趁此机会扫荡周边,叫中都成为孤城,不失为良策。”
  孙子义这边定下了之后要做的事情,而同一时刻,中都城内相当的不平静。
  这是当然的,贼军兵临城下了,要攻城了,城内能够平静才是咄咄怪事。
  事实上从数日之前,光复军北伐以至于益津关、瓦桥关失守的消息传到中都的时候,中都就已经发生了剧烈的震动。
  完颜亮南征,带走了绝大部分的军事力量和一半的朝廷官员为他办事、维持朝政运转,中都此时剩下来主事官员并不算多,主要负责辅政的文武官员是徒单贞和仆散忽土。
  两人都曾经被完颜亮贬斥过,但是后来,随着局势的恶化,完颜亮深感可以信任的人不多,于是将被贬斥的徒单贞和被降职的仆散忽土召回,重新委以重任。
  眼下,两人一文一武辅佐年仅十岁的皇太子完颜光英治理朝政,维持朝廷的运转。
  完颜光英年仅十岁,当然不会治理朝政,平时也就是起到一个象征性的意义,带着一个监国太子的头衔让徒单贞和仆散忽土可以执掌权力,颁布命令。
  他本人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除了当吉祥物,就是跟在一些老学究身后读书习字,增长学识,接受帝王教育。
  天下大事无论如何也不是他一个十岁的孩子可以玩得转的。
  剩下来的官员们则各司其职,完颜亮的后宫也少见的安分下来,一个个的都在等着完颜亮胜利归来。
  完颜亮出发之前夸下海口,说要大获全胜,打败光复军和南宋,然后带她们去杭州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搞得后宫里的女人们非常期待。
  尤其还有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后妃,那更是少女心泛滥,整日里就想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了,想着到时候和她们英武的夫君一起在荷花池里遨游享乐,那该是何等的快意?
  她们就这样做着一宿又一宿的春梦。
  忽然间,梦碎了。
  光复军北伐的消息传来,随之而来的是完颜亮身死和金军主力全军覆没的消息。
  整个中都就像是遭遇了八级地震一样,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之中,震惊于皇帝身死大军覆没的消息。
  皇帝怎么会死?
  大军怎么会全军覆没?
  这不可能啊!
  强大的皇帝,还有四十多万大军,怎么会输给区区叛军呢?
  中都先是震惊,然后是疑惑,随着越来越多的女真难民逃入中都,疑惑渐渐开始向恐慌转变,随后很多女真官僚和军队也开始往中都逃跑,神色仓惶,于是疑惑彻底变成恐惧。
  种种迹象显示,皇帝真的死了,大军真的覆灭了,光复军真的打过来了。
  要是皇帝安然无恙,大军进展顺利,光复军又怎么可能派兵攻打燕云?他们不担心后勤吗?
  唯一的解释就是,完颜亮南征大军真的败了,败得一塌糊涂,全军覆没,所以,光复军才有了进攻燕云的胆子。
  于是上至宫廷,下至官衙,整个中都的行政官僚体系都为之大乱起来。
  官员们逮着人就问具体情况,问皇帝的死,问大军的覆灭,问光复军到了什么地方,问朝廷有什么对策,问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所有人都更无头苍蝇一样嗡嗡嗡的乱飞。
  底下大头兵也是乱作一团,听外面跑进来的人说着光复军的凶神恶煞还有对女真人的恐怖政策,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官方如此,民间更是如此。
  但凡住在中都的,相当一部分平民都和官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家远亲近邻也不少,听了传言之后震恐不已,纷纷找官面上的人物寻求真相,希望得到准确的答复。
  然而相当一部分官面上的人物自己都不知道相关内容,还怎么给远亲近邻们准确的答复呢?
  他们也慌着呢!
  那么此时此刻,谁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呢?
  答案是没有,就连金廷眼下最高权力的掌握者仆散忽土和徒单贞都没有准确的答案可以给到皇太后徒单氏与皇太子完颜光英,就更别说其他什么人了。
  眼下金廷所能掌握的情报真的是非常有限。
  皇帝死没死,大军败没败,南征状况到底如何,汉人光复军为什么会出现在燕云对燕云发起反攻,这些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都城里除了完颜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