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下手重一点,多占据一些土地,那么他就能顺理成章的攻打这些金人村寨、控制更多的土地和农民了。
其实就苏咏霖来看,他是乐于看到更多的金人霸占更多的村庄和土地的。
首先,这样可以逼的更多地主豪强起来造反,造反的人越多,他们的压力就越小,金国的压力就越大。
这样苏咏霖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把这些土地上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可靠的兵员补充地和后勤物资的来源地。
土地和人口在这些地主豪强手里的时候,只是满足他们私人欲望的工具罢了。
苏咏霖却能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反抗金国的强大力量。
然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很有意义。
这些被金人霸占的村庄对于苏咏霖来说是比较好运气的。
因为这里没有传统地主乡绅。
作为实际上把持基层权力的乡绅都被作为外来征服者的金人干掉了。
这就很有意思。
第36章 素质教育漏网之鱼
作为过去宋政府对广大农民施以精神枷锁和肉体控制的主要执行者的地主乡绅,在村庄内,已经被金人肉体消灭了。
取而代之以后,金人除了武力威慑之外,尚未进化成能对农民进行精神控制的有文化的地主乡绅。
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用文化进行精神统治的能力,没有成为农民心中不可触碰的存在。
他们没能确立真正的统治。
被金人控制的农民们只是恐惧,而并没有麻木,没有像宋的农民那样从心底里感觉读书人老爷们是神圣高贵而不可侵犯的。
统治他们的是蛮夷,是凶残暴虐的蛮夷,他们有恐惧,更有怒,更有掀翻他们重获自由的动力。
所以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农奴的农民们,相对于被传统地主乡绅们控制的农民来说,精神上的枷锁早已被金人摧毁。
南宋乡村之中普遍存在的宗族意识和连朝廷都不能随便干涉的宗族宗法权力,三纲五常等束缚人心的那一套,在这里反倒不复存在了。
换句话来说,这些被金人村寨控制的农奴村庄,就好像是宋朝时期的“素质教育漏网之鱼”。
被宋朝统治者用三纲五常牢牢压制的农民们在这里却反到拥有了一定意义上精神自由。
说来也是讽刺。
文化没有用来开化,却被用来愚民弱民,搞出一套纲常束缚人心。
朝廷的压迫和地主乡绅的压迫组成双重压迫,双重封锁,让有宋一代朝廷的对内统治力尤为强悍,两宋的农民起义遂难上加难。
而在金国,被金人控制的村庄里,只有一重压迫,就是金廷的武力压迫。
他们还没学会精神压迫这一招。
这倒也算是金人无意之中干的一件好事儿,省了苏咏霖现在就和地主乡绅们翻脸的必要。
不仅不需要翻脸,还能暂时成为朋友。
事实上苏咏霖选择金国开局也正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他一度考虑过在南宋发动起义,直接掀翻赵构,重整山河,发动北伐,走一遍朱元璋的路子。
然后他到处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判断这种政策的可行性。
接着他很快就被南宋强大的对内镇压力震撼了。
他发现,每当南宋内部发生农民起义的时候,最激动的不是南宋官府,而是作为基层权力实际把持者的地主乡绅。
每当发生农民起义的时候,起义队伍首先就要遭到地主乡绅武装的不断袭击。
然后才是朝廷大军的威慑。
比起被记入档案的需要朝廷大军出动的农民起义,更多的农民起义还在初期没能成势的时候就被地主乡绅们瓦解掉了。
地主乡绅们往往会不断的用曾经的宗主关系拉拢分化农民起义队伍,对领导人许以重利,财物诱惑,美色诱惑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农民起义队伍就是被内部瓦解掉的。
一个有名望有势力的地方家族,可以控制很多土地、农民甚至商铺,而在这些区域内,官府是不能插手的。
大家族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朝廷干涉不了,赵官家说话都不好使。
这个权力,就是私人的、宗法的权力,大家族内部靠这个权力压迫族人、农户和其他产业人口,形成一个事实上的私人王国。
什么打板子、活埋、浸猪笼之类的,都属于宗族的宗法权力,家族族长掌握在手,以此控制他可以控制的人。
这些人当然不会对南宋这个朝廷带来什么帮助。
当然,这对于南宋朝廷来说并非全是坏事。
朝廷虽然也有说话不好使的地方,但是这样一来,行政成本也大大缩减了。
所以赵官家表面上和士大夫共天下,实际上是和这些掌握宗法私权的家族族长们共天下。
造反,发动农民起义,首先面对的肯定是这帮家族族长,他们才是造反者的第一敌人。
这一阶段,赵官家可以躲在后面,享受民脂民膏、坐观成败。
除非起义规模实在太大,领导人又很有骨气,灭不了,朝廷才会投入正规军,联合地主武装一起剿灭起义军。
在这个结构之下,南宋的赵官家们固然要面临土地兼并、收税减少、权力缩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他面临的内部统治压力也大大减轻。
有些时候平定农民起义的都不是官方,而是那些族长们,都不需要官方动手。
这才是造反最难解的一环。
在南宋起义,不仅要对付高高在上的临安朝廷,还要面对地方上无数的私人王国,他们狡猾,奸诈,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己的私人王国,不惜一切代价。
还有文化上的优越属性,让不识字的泥腿子们对他们天然的崇拜、畏惧,打心眼儿里觉得他们不可触碰,不能冒犯……
儒家发展到这一步,越来越有了儒教的味道。
打破肉体枷锁容易,打破精神枷锁难。
与之相反,金国完成封建化以前,被它统治越久的、被农奴化越久的地区,就越没有这一类的精神枷锁,农奴们在精神上层面上就越是容易被拯救,想要发动起来反而没有那么难。
更重要的是暂时不会触动本土地主乡绅们的利益,让苏咏霖有了发育的时间,甚至可以伪装起来和地主乡绅们联手反金。
黑锅金人背,好处苏咏霖笑纳,这等好事,古今难寻!
等撕破脸皮的时候,应该已经是图穷匕见的时候。
那个时候,匕首在手,生死可能就由不得那些地主乡绅们了。
而这个发育的时间,南宋那些貌若潘安心如董卓的地主乡绅们,是绝对不会留给苏咏霖的。
一旦要在南宋发动这种形式的起义,一定会被周边那些地主乡绅们死命镇压。
从这一点上来说,在南宋起义才是地狱开局。
在完颜雍以前的金国起义,最多是个困难开局,视情况而定,甚至可以是普通开局。
那么好的、几乎被金国拱手让给自己的机会,苏咏霖当然要牢牢抓住。
但是每每想到完颜亮仅仅只用猛安谋克户控制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农户,他就感到十分的不愉快。
为什么不能更多的掌控一些呢?
为什么不能更多的杀掉地主乡绅呢?
你们的刀不够快吗?
完颜亮还是不够强,没有更凶残的逼迫地方官员们,以至于地方官员们下手还是不够狠、不够快。
废物!都是废物!
苏咏霖暗自腹诽。
第37章 等我创业成功,一定给你五星好评
话虽如此,苏咏霖还是有点喜欢完颜亮的。
如果不是完颜亮做皇帝,上来就是那个路子比较稳的完颜雍,估计他就不会选择这条路来收拾金国了。
到时候南宋无法开局,金国的路子也很难走不通,那他估计就真要走海贼王路线了。
但是人家西方搞海贼王路线是有坚实的大后方和经营几百年的殖民地还有配套制度、科技,绑在一起才能把垂暮之年的带清打成筛子。
而他既没有后方也没有殖民地,当了海贼王也只能发育,占据那些无人之地搞殖民,然后自己烧脑攀科技树什么的。
那需要的时间就太长了。
要是活得足够长,说不定能熬死完颜雍,熬到他儿子,再找个机会出手闹腾。
要是运气不够好,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那……
所以说,还是要感谢完颜亮,给了他这个千载难逢逆天改命逆转乾坤的宝贵窗口期。
谢谢!
等我创业成功,一定给你五星好评!
为了感谢完颜亮提供的宝贵窗口期,苏咏霖更要分秒必争,加速急行军,不断催促部队用更快的速度向费县前进。
当然,虽说是急行军,但是也没有到完全不能休息的地步,经过一天的奋战,苏咏霖对金国基层的虚弱和腐败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完全不担心这帮庸碌无能的地方官和军官能有什么特别的建树,面对起义军有心算无心的进攻,他们不可能胜利。
但是话又说回来,金国的体量放在那儿,它就是那么强大,一旦它反应过来,还是可以用绝对的实力碾压起义军的。
所以无论如何,起义军都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强大自己。
很明显的是,经过一天的胜利,很多义军士兵的心理出现对金国和金军的轻视——从最开始的戒备与略微的恐惧到现在的轻视,这个过程转变是挺有意思的。
但是这两个心态都是不对的,起义军要正视金军的强大,不能轻视,也不能恐惧。
于是苏咏霖在休息的时候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
赵玉成及其所部军官也要求加入,作为旁听。
会议上,苏咏霖提出了之前作战的时候义军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军官们并没有带领好部下根据演练的战术作战,同时也做了自我批评,表示是因为他首先没有做好表率,所以才导致全军乱打一气。
苏勇这个憨憨带头对此表示不解。
“阿郎,咱们不是打赢了吗?两个谋克的金贼都被咱们干掉了,而咱们自己只有二十多个弟兄战死,这是大胜啊。”
苏咏霖眼睛一瞪,苏勇顿时一个哆嗦,低头不说话了。
“那是因为我们占尽先机,奇袭,而金贼腐朽至极!如果这样还不能取胜,我们干脆也不要造反了,直接全部自杀算了!”
苏咏霖环视所有军官一圈,表情非常严肃。
“我们现在面对的金贼都是一群自甘堕落的废物,甚至没有提前准备迎战!但是你们不要以为金贼就没有会打仗的!我们赢了是赢了,但是我们是在和金贼的军队面对面决战吗?
我们终有这样一天,如果不能和金贼决战获胜,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战果都会被全部夺走!不趁现在的机会演练战术,积累经验,等面对金贼正规军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苏勇被苏咏霖怼的说不出话来,其余军官们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赵玉成举起了手。
“雨亭叔,金贼的正规军有多强?”
“现在多强我不知道,但是当年最强的时候,他们十七个骑兵追着两千宋兵打,还打赢了,宋兵损伤惨重,死了几百人。”
整个场面就变得十分安静,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难以置信。
“不相信吧?对付之前的那些金贼,我也不敢相信他们就是当年能十七个人追着两千人打的精锐,但是事实如此,无可辩驳,否则,宋国怎么会被打的只剩下半壁江山?”
苏咏霖严肃地说道:“总而言之,你们要牢记之前训练的战术,不要以为猛冲猛打就很勇猛,毫无章法的猛冲猛打遇到训练精良的军队,简直就是送死!
我现在下令,之后哪怕是进攻村寨的时候,也要结阵前进,冲入村寨之后,根据地形散开,组成咱们练习过的巷战阵型,听清楚没有?”
底下稀稀拉拉的传来几声“喏”,大部分人面露难色。
苏绝直接举起手。
“阿郎,咱们也知道军阵好,但是训练时间不够,咱们很难把握好。”
苏绝说的情况倒也是真的,一点也不假。
为了应对攻城战之后的巷战,苏咏霖带着军队演练过那种专门用在巷战里的小军阵,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套战术只练习了两次,算是让大家都混个眼熟。
至于效果怎么样……
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苏咏霖叹了口气。
“不要觉得我在逼你们,咱们是起事,是造反,是要命的事情,我想给你们足够的时间,但是金贼不会给咱们足够的练兵时间,时间不在我们这里,所以,战斗就是练兵。”
这话说的就很实在,大家都听懂了,表示认可。
“喏!”
这一次回应的人就更多了。
当然也有不懂的——赵玉成和他的军官们对此一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