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读书习字的动力就更足了。
有了这样的基础,当军官们向他们传授行军打仗安营扎寨的基本知识的时候,他们都能听进去,用笔头记住,进行学习,体会,了解。
他们有了成为后备军官干部的资格。
而且苏咏霖也不是什么光打嘴炮不动手的嘴强王者,这边学了东西,那边马上就有可以运用到的地方——雄州霸州的轮战战场。
各军都会在战场上充分运用学到的知识,轮战结束下来休息整顿的时候,苏咏霖会亲自带高级军官召开研讨会,复盘这场战斗,商议此战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谁指挥军队指挥的好,伤亡很小而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苏咏霖会亲自表扬。
而谁指挥的不好,军队伤亡较大,苏咏霖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分析完了之后,大家一起做笔记,牢牢记在心里,争取下一次不犯错误。
然后高级军官回去召集自己部下的军官开会商讨,也来一波复盘,就战斗期间自己传达的命令是否被很好执行的问题展开研讨。
他们做的事情大体上和苏咏霖做的一样。
执行任务执行的好,就表扬,记功,执行任务有问题,就把他的问题拿出来,细细的分析,记过,争取下一次不犯类似的错误。
这些军官学习检讨完毕,回到各自的部队之后,就开始和基层士兵接触,再来一波小规模的复盘,把之前经历的战斗拿出来研讨一下。
他们检讨自身执行上级任务的时候的得失,以及士兵执行自己的命令的时候所做的事情,还有犯下的错误。
谁没有很好地执行命令,谁犯了错,谁做得好,弥补了错误,以及之后该怎么改进,如何确保不犯这样的错误。
这些军官需要和自己的士兵进行充分的探讨、研究和确认。
如此不断总结经验,并且反思错误,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检讨、反思。
很快,整个兵团从上到下都快速形成一种战斗之后必然召开战术研讨会议、复盘战斗的习惯,学习和反思的氛围非常浓厚。
第343章 撒八的无奈
将军队带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以后,苏咏霖就明显的感觉到军队的氛围更好了。
那些出身贫苦的军官的素质提高了,有了明显的专业趋势。
新兵们也不再畏手畏脚或者混日子,眼中有光,脑袋里有东西。
再次开始作战的时候,同样一支军队发起进攻的时候就会和之前不同,兵种之前的配合会更加流畅,针对对方还击的防御也会相当及时。
不说原先胜捷军的五大主力,就算是并入兵团之后才进行整训的武毅军、武策军、神锐军、神捷军和威烈军这五个新军都打出了不错的战果,战绩喜人。
战果最好的武毅军在傅宏达的率领下一个军打下两座营垒,斩首金兵九百余,俘获金兵一千余。
五月下旬开始,整个兵团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显著的肉眼可见的提升。
武毅军和玄甲军分别在雄州与霸州战场上突破了易水河、滹沱河防线,直接威胁到瓦桥关和益津关,金军的营垒防御体系被直接打穿了一半,剩下另外一半苟延残喘。
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苏咏霖当即奔赴前线,分别接见了魏克先和傅宏达,亲自褒奖他们,给他们记功,又接见了立下功劳的士兵,也给他们记功。
他非常高兴的发现他的军队在军容上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整个军队的精神面貌都是昂扬向上的。
不说胜捷军的老部队,原神武军的五个军也在精神面貌上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是一个大跨步的飞跃。
这支军队正在进化,正在不断的朝一支真正军队的方向进化。
思想方面,专业技能方面还有文化方面,这支军队正在全面进化。
如果说改组之前和改组之初苏咏霖面对完颜亮的大举南下还会怀有战败的忧虑,会考虑万一战败了要不要奔赴太行山打游击,或者干脆扬帆出海另外寻找根据地再反攻中原。
可是现在,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拥有一支能学习、会学习,且可以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成长的军队,他就有底气和完颜亮的举国之兵掰掰腕子。
虽然在整体实力上他依然居于劣势,可是完颜亮又不是一个地位稳如泰山的皇帝,他发挥不出他全部的实力。
不说战胜,哪怕只是取得战略相持的战果,和完颜亮打僵掉,都足以把完颜亮送上天,让他死在自己人手里。
只要再多一点点的时间。
让他的士兵再多一点的时间成长,再多一点的时间学习,再多一点的时间训练。
那么金国这座已经摇摇欲坠的摩天大楼就到了该轰然崩塌的时候了。
看着面前这批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的年轻军官们,苏咏霖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之后,苏咏霖通过情报得知辽东战场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契丹光复军兵分两路斩断金国臂膀的战略没有成功,相反在辽阳和临潢府都遭到了挫败。
于是撒八决定从金军防守更加严密的辽阳府撤军,会合正在临潢府的另一支光复军,争取合兵一处攻占临潢府,以临潢府为根基大力训练骑兵,和金国进入战略对峙阶段。
撒八认识到金国的实力依然强大,他小胜一两次并不足以彻底掀翻金国的统治,想要掀翻金国的统治,需要长期斗争,于是撒八果断做出了战略收缩的决定。
这一决定得到一些支持,却也遭到一些反对。
反对者坚持认为辽阳府是金国东京,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都十分重大。
攻克辽阳府就能基本上切断金国燕云地区和辽东地区的联系,孤立燕云,从而有将金国拦腰截断的可能,不能放弃这场围城作战。
但是撒八认为契丹光复军目前的实力并不足以攻克辽阳,所以他认为必须要撤退,会合另外一支军队,两军合力拿下临潢府,这才是正确的作战方式。
但是反对者认为辽阳已经在被攻克的边缘,只要再努把力,就一定可以攻克之。
撒八不能压服这些反对者。
反对者以左军总管括里为首,宁愿和撒八分头行动也坚决不要半途而废。
契丹光复军的编制参考了汉人光复军的编制,编制了前后左右与皮室这五支军队。
皮室是契丹语,汉语的意思是金刚,皮室军曾是辽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精锐军队。
撒八身为契光复军领袖,隐隐有成为契丹共主的趋势,就选择皮室为军号,亲自统领一支军队。
他的大起义是多方联合的成果,本身的直属军队并不多,五支军队里,真正以他为主的就是皮室军和前军,总共不到四万人,剩下三支军队都是苏咏霖麾下的独立营一样的性质。
这次分兵行动,他带来攻打辽阳府的除了皮室军,就是左军和右军两支,现在左军和右军要和他闹分家,他顿时十分被动。
他可没有时间和想法跟苏咏霖一样搞军队的改组,也没有时间理清军队的归属问题,尽管他现在意识到需要这样做了,却为时已晚。
他多方劝说各军话事人,终于劝动了一部分人,但是剩下一部分无论怎么劝都劝不动。
撒八无可奈何,只好任命括里为辽阳府尹,让他带领左军和右军当中不愿意走的两万四千多士兵继续攻打辽阳府,而撒把自己带着两万六千多人向临潢府方向前进。
正好,他们不愿意走还能起到一个殿后的作用,护着撒八撤退。
撒八撤退的事情很快被城内金军得知。
确定此事没有乌龙之后,乌延蒲卢浑和完颜雍很高兴,觉得契丹人这个时候分兵实在是太愚蠢了,于是果断组织军队出城和剩下的契丹光复军大战。
括里不认为自己不是金兵的对手,于是率领大军气势汹汹的和金兵交战,试图一举击溃金兵,趁势夺下辽阳,以此来嘲讽撒八那个没有胆量的家伙。
但是情况出乎他的想象,金兵非常坚韧、善战,与他从上午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午后,完全没有溃散的迹象,而自己这边的士兵眼看这就要撑不住了。
括里情急之下决定亲自领兵出战,他整理了一支骑兵部队,准备和金军本阵两翼的骑兵对决,试图击溃金军骑兵,进而动摇金军本阵,并且趁机冲入辽阳城,一举获得胜利。
他想的很好,执行任务也相当坚决,整顿数千骑兵亲自冲锋,和金军骑兵大战。
而金军方面,因为契丹军的攻势猛烈,乌延蒲卢浑身边的战将都已经上阵督战了,于是完颜雍顶盔掼甲,准备亲自带领骑兵部队上阵。
乌延蒲卢浑对此并不赞同。
“以你的身份,不应该亲自领兵出击,危险太大了。”
“以太祖皇帝的身份,以梁王的身份,也没有必要亲自领兵出击,也很危险,但是他们都那样做了。”
完颜雍毫不退缩:“身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没有理由回避贼将的挑战!”
乌延蒲卢浑闻言大为惊叹。
“这样做真的很危险,稍有不慎,你会战死。”
“我不是主帅,就算战死了也不会影响大军指挥,当然我不希望战死,不希望给老将军带来麻烦。”
完颜雍笑了笑,纵马而去,留下乌延蒲卢浑守在中军。
乌延蒲卢浑暗自感叹完颜雍身上有一种他在这个家族很久都没有看到过的大无畏的尚武精神。
这种精神,是完颜家族之所以可以成为金国皇族的重要原因,是完颜阿骨打可以带领女真族人四两拨千斤战胜辽国的重要原因。
只可惜后来这种精神他看不到了。
直到今日,这种精神重新出现在了完颜雍的身上。
如果没记错的话……
他应该是太祖皇帝的孙子吧?
乌延蒲卢浑看着很快消失不见的完颜雍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
如果当今皇帝是他,或许,他们本不该走到这一步……
不知为何,乌延蒲卢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得他暗自期待完颜雍大胜归来。
第344章 水上攻势
完颜雍真的大胜归来了。
而且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这一战,他不仅击败了契丹骑兵,还带领金军骑兵杀死了这支契丹军队的主将括里,引发契丹步军的大崩溃。
随后金军全面反击,将辽阳城下的契丹光复军一举击败。
契丹光复军四处奔逃,互相推攘、践踏,互相残杀,最后两万多人只有一千多人成功北逃,一万多人死在这里,一万多人做了战俘。
血流满地,尸积如山。
这是契丹大起义以来契丹光复军的第一次大败,也是大起义以来金军的第一次大胜,一举扭转了契丹大起义以来金军的颓势,使得金军士气大振。
而金军在获得大胜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在完颜雍的强烈建议下,乌延蒲卢浑决定出兵作战,追击契丹溃兵,并且打开局面。
他率领大军离开辽阳府,向北出击,一路攻击前进,成功收复了被契丹光复军占领的国土。
金军一路前进,再次攻克咸平府、韩州、信州等地,把这些地方重新收归金国官府控制。
紧随其后,乌延蒲卢浑下令大量屠杀当地追随撒八造反的契丹人,发现多少杀掉多少,以此震慑人心,让契丹人不敢再造反。
表面上他是这样说的。
金兵于是放纵,没有人管束。
他们在数日之内杀死三万余契丹人,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完颜雍对此非常不满意。
他强烈反对乌延蒲卢浑这样的屠杀之举,认为这样将激起契丹人对女真人的仇恨,使得他们更加激烈的反抗,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撒八周围,难以分化瓦解。
如此一来契丹大起义想要彻底镇压下去就会难上很多,就算打败了主力部队,余者还是会不断尝试起义,不断反抗,他们想要最终平定辽东还是会非常困难。
乌延蒲卢浑却不这么看。
“我这样做,陛下一定会很高兴,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他们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只有恐惧,根本不可能成事。”
完颜雍听了之后,默然无语。
于是金军一路前进一路杀掠,且不仅杀戮契丹光复军的人,也杀戮平民百姓,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咸平府、韩州、信州等地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百姓拖家带口的外逃,试图躲避金军残酷的追杀。
可想而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地区都难以恢复到战前状态。
但是金军进攻顺利,收复了除隆州以外的全部失地。
他们在隆州遭到了当地契丹人和契丹光复军的顽强抵抗,一时间难以前进,不过这种抵抗并不能持久,乌延蒲卢浑调集军队猛攻当地,很快就把当地的契丹反抗势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