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你主动挑衅我,逼着我如此。”
  苏咏霖冷着脸,漠然地看着赵开山:“我如果想取代你,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之所以留着你,是觉得比起取代你,留着你更有意义。
  可是你千万不要觉得我留着你是在畏惧你,你千万不要有类似的误会,不是的,请你认清楚现实,我真的没有畏惧你。”
  苏咏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赵开山。
  “或者说,你有什么资格值得我畏惧你?是因为你的兵力比较多?还是你比我更能打?”
  “苏……苏咏霖!!!”
  赵开山双手狠狠地捶在桌面上:“安敢辱我!!!!我要杀了你!!!!”
  赵开山一副冲上来要把苏咏霖吞吃掉的模样,看上去相当凶狠,很有几分霸主的感觉。
  “那你来啊。”
  苏咏霖面不改色,摘下自己的佩刀放在桌子上,指着佩刀冷笑道:“你现在就把刀拔出来,杀了我,然后你看看你会有什么下场。”
  赵开山愣在当场,看着桌上的刀,伸手也不是,不伸手也不是,左右为难。
  看到他这副样子,苏咏霖冷笑连连。
  “刀都拿不起来,还敢说要杀我?赵开山,我言尽于此,你安分守己,自往西去,我不拦你,你若敢犯我分毫,就是把刀拱手送给我,那个时候我能做出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说完,苏咏霖没有了继续和赵开山谈天说地的性质,他直接拿起了桌上的刀,转身离去。
  走到自己的战马边上,翻身上马,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脸呆滞的赵开山,苏咏霖摇了摇头,策马而去。


第303章 他们想光复辽国
  苏咏霖觉得他和赵开山之间的问题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没什么好继续讲下去的,将更多的也只是无用功。
  对付赵开山,说这些就够了。
  再往后,只要赵开山没有精神错乱,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阿郎,问题解决了?”
  跟在他身边的苏勇好奇地询问道:“你们好像吵起来了,问题严重吗?会不会打起来?”
  苏咏霖冷哼一声。
  “他敢主动犯我,就是找死,他虽然蠢,也不至于蠢到那个地步,放心吧,这个色厉内荏的蠢货再也不敢北上了。”
  苏勇沉默了一会儿。
  “这会儿,算是咱们彻底掰扯清楚了?”
  “他心里清清楚楚,就是不太愿意承认,只是需要有个人帮他承认罢了,现在我帮了他,他已经承认了。”
  苏咏霖叹了口气:“回去吧,准备婚礼去,结了婚,成了家,我也就心无旁骛了,咱们可以好好筹备和金贼最后的大战了。”
  谈到大战,苏勇就开心起来了。
  “好!最后之战,必须要打赢!”
  一群人策马奔腾,奔驰在广阔无垠的大平原之上,面前是一片坦途。
  赵开山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于是转过身,看了看稍远处候命的自己带来的五十名卫士迈开脚步。
  一步,两步,三步。
  然后眼前一黑,身子软软地就摔在了地上,吓了卫士们一跳。
  卫士们赶快冲上前去扶起赵开山,又是掐人中又是大声呼喊,于是赵开山才悠悠转醒。
  “撤。”
  就说了那么一个字,赵开山的面色忽然变红,一口血呕了出来,然后他再次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领帅!领帅!领帅!!”
  卫兵们惊慌失措的呼喊着,可是赵开山没有任何反应,面色惨败,气息微弱。
  等苏咏霖知道赵开山生病的消息之时,已经是婚礼前三天的事情了。
  根据情报,赵开山好像在率军回师的路上就病倒了,病的好像还挺厉害的,但是各方面消息还挺杂,一时间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
  不过苏咏霖暂时无暇关注赵开山病倒的消息,除了结婚需要他这个新郎官去做的事情之外,他现在主要的精力放在两件事情上。
  一件是水师的建立和训练,一件是北边契丹大起义的事情。
  水师需要尽快的建成,然后快速北上实现苏咏霖的目标,顺便演练战术,快速成军,给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且还能顺带从完颜亮那边薅来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大缓解他自己这边的工匠不足。
  这是最重要的。
  当然,水师这边是可控的,契丹大起义是不可控的。
  契丹大起义发展的如何,苏隐在那边能起到的作用其实也不大。
  不过根据情报来看,契丹大起义目前初步站稳了脚跟,以咸平府为中心,成功和讨伐进军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双方在攻防战上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金军的确很想一口气吞掉契丹光复军,但是契丹光复军很坚韧,而且骑兵力量比较强大,对金军的后勤威胁很大,金军无法全力施为。
  于是双方目前还在对峙。
  让苏咏霖感到有兴趣的是契丹起义军领导层接受了光复军的军号,也愿意成为光复军的一份子,为了反抗金国而奋战。
  眼下苏咏霖并不清楚他们的最终诉求是什么。
  但是根据苏隐传递回来的情报分析,契丹人想要夺回契丹人的故乡临潢府,并且初步有了重新建立属于契丹人的国度的想法。
  他们想光复辽国,想要在契丹人的故乡建设一个全新的辽国,最终光复辽国曾经的辉煌。
  辽国最辉煌的时候,是一个称霸东亚的军事大帝国,在中原分裂的时代无比嚣张,甚至可以影响中原局势。
  当初,他们的皇帝耶律德光甚至入主开封,在开封城内公然宣称要来做汉人的皇帝。
  比起金国也是不遑多让的战绩。
  从反金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在金国的北边,当然不是坏事,可以极大的钳制金国南下的主力,为苏咏霖分担压力。
  但是从反金之后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比较大了。
  光复军的共同理念是反金,除此之外就没有了,更不存在什么联合建国之类的需求。
  所以反金之后,双方共同的敌人消失了以后,必然会出现一些“小小”的争端。
  苏咏霖要的是燕云十六州,以及辽东,这是他最低限度的需求。
  接下来他还需要完整的长城防线,还需要夺取关中,和西夏对线,收复河套,把完整的长城防线夺回来。
  他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北方防线,以此为跳板和前进基地,进一步向草原进攻,剿灭草原上尚未成型但是已经有相当规模的蒙古人势力,把草原变成他的后花园。
  为了这个需求,临潢府为中心存在的契丹人政权毫无疑问是有极大威胁的。
  因为他坚决不能允许在他的后花园边上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游牧帝国存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而且契丹人对于燕云十六州也是有需求的,契丹人认为燕云十六州就是他们的,只要他们发展到了一定的势力和规模,肯定想要燕云十六州。
  这个需求其实很合理。
  从法理上来说,燕云十六州是五代末期由石敬瑭这个儿皇帝正式割让给辽国的,辽国是正大光明合理合法的拥有了燕云十六州,治理了燕云十六州,也是凭实力从北宋手里守住了燕云十六州。
  的确是光明正大。
  金国则是从辽国手上夺取了燕云十六州,继承了这一片地区的统治权和所有权。
  而这整个过程都没有中原汉人什么事情,苏咏霖当然也不会宣称他继承了石敬瑭乃至于更早的几个割据政权的法统,所以要拥有燕云十六州。
  真要那样也太过于搞笑了。
  所以契丹人一旦建立了政权,获取燕云十六州作为“故土”,也是极为正常的需求。
  但是这就触犯了苏咏霖的核心利益。
  燕云十六州也是苏咏霖的核心需求,是他必须要得到的。
  想到这一点,苏咏霖就觉得也不能过分帮助契丹光复军。
  让他们作为工具人的存在帮自己吸引火力、争取时间是可以的,但是在推翻金国政权这件事情上,契丹光复军的存在反而是问题。
  金国政权一旦垮台,共同敌人一旦消失,则苏咏霖和撒八之间的矛盾会立刻凸显,双方不立刻反目成仇都算是有教养的。
  打击敌人固然重要,但是怎么能让打击敌人成为培养另外一个敌人的方式呢?
  苏咏霖很想来一波微操,但是隔着金国防线,他鞭长莫及,伸手也伸不过去。
  而且细细想想,让人家作为他推翻金国的工具人、推翻金国的那一刻就原地爆炸,怎么想怎么是一种奢望。
  怀着这样的想法,苏咏霖感叹着未来大概率是要和契丹人干一仗的。
  为了燕云,为了辽东,为了完整的长城,为了给两百多年前的先人补交作业。
  还是用实力见真章吧。
  苏咏霖日思夜想着怎么对付契丹光复军的时候,金人只会比苏咏霖更想要对付契丹光复军,尤其是萧秃剌。
  开战一个多月以来,萧秃剌的进展相当有限,或者干脆说就没什么进展。
  自己损失了不少兵力,而契丹叛军那边的损失也不见得就比他多多少。
  如果这还不算什么的话,更要命的问题就在于他为了安抚皇帝的急促心理,说了很多谎。


第304章 高存福十分矛盾
  说谎这种事情是很有讲究的,说的好了,很有规划的说谎,就真的可以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
  但是如果做的不好,死都不是最惨的结果。
  萧秃剌深谙其中的道理,但是他掌握不好说谎的尺度,说谎的水平不到家。
  一开始还是小谎,小打小闹无所谓。
  后来皇帝的胃口渐渐不能满足。
  因为得知南边的南京留手孔彦舟打了个胜仗,把光复军十万主力打败了,完颜亮的期待值更高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萧秃剌拿一个大胜仗让他开心。
  为此,他必须要撒更大的谎言来应付。
  比如在他的军报里,他已经打了两次大胜仗了,一次歼灭叛军三千人,一次歼灭叛军五千人,都是大胜仗。
  他现在已经把叛军压制在咸平府动弹不得,叛军面对他的攻击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完颜亮一边调兵遣将准备南征,一边非常高兴的等待着叛乱最终被平息的消息。
  他算了算,感觉前前后后契丹叛军已经被杀了快两万人,怎么着也该到了平定叛乱的时候。
  可是这个消息迟迟不来。
  他去问,也只能得到再次大胜或者再次小胜的消息,然后接着打。
  这些叛军未免也太能坚持了,屡次被击败却愣是可以坚持下来不覆灭……
  完颜亮眼瞅着自己手上可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实在不能忍耐这边的平叛战争继续下去,于是决定派使者到前线观察真实情况,然后向他汇报真实情况。
  要是情况属实,那就督促萧秃剌发起全面进攻,尽快结束掉这场战争。
  如果情况不对劲。
  哼哼!
  使者很快就出发了,而消息也先一步传到了东京副留守高存福那边。
  高存福对这件事情是十分担忧的。
  原因无他,萧秃剌很久没有军事上的进展这件事情不仅关乎他自己,也关乎高存福的功劳。
  高存福负责为大军转运粮草,提供后勤支持,对前线的消息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在战争进程的问题上,高存福却被萧秃剌蒙骗了一次,配合了一次萧秃剌的谎言,得知以后他很生气,亲自到前线质问萧秃剌。
  萧秃剌跪在地上请求高存福的原谅和帮助,哭诉他上有老下有小,实在不敢对皇帝说实情,说皇帝喜怒无常,对战争胜利要求极高,如果知道他长久没有进展,一定会治罪,他怕了。
  当时高存福很生气。
  “那就更应该第一时间把真实情况告知陛下,你这隐瞒来隐瞒去,终有不能隐瞒的时候,到那个时候真相大白,你只会被更重的治罪!还要牵连我!”
  萧秃剌跪在地上痛哭失声,哭的非常凄惨。
  “留守还请见谅!我实在是怕的不行,本身我不愿意来统兵作战,只是不能推辞,陛下要求我一个月平定叛乱,可是叛军声势浩大,那里是一个月能平定的?
  当时陛下让人来问,我一时鬼迷心窍就说了谎,现在骑虎难下,实在是没有退路,还请留守帮忙回护一二,我一定尽快解决这里的战事!我打了好几个胜仗了,绝对没问题的!”
  萧秃剌苦苦哀求,又把自己在战场上缴获的金银珠宝送了一大批给高存福。
  高存福喜欢黄白之物,没坚守住自己的原则,接受了萧秃剌的礼物,被他拉上了贼船。
  但是当时高存福不知道契丹光复军的真实情况,相信了萧秃剌的花言巧语,等他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契丹光复军人数一开始不多,但是增加的速度非常之快,军队是越打越多。
  这边刚刚打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