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吃好喝好,然后认真训练,这就是强军之道,所以一日三餐,还有定时定量的训练,我认为都是必须的。
我统兵的时候,不甚在意这些,士兵是否吃饱,是否得到妥善的训练,我都没有太关注,我想这就是我最终战败的原因。”
“这样当然没错,但是不仅如此。”
苏咏霖摇了摇头:“胜捷军如此强大的原因,不单单是吃好喝好严格训练,还有极为严明细致的、真正可以落到实处管到每一个士兵和军官的军法。”
“这……”
“很多军队的军规军法都是花架子,唬人的,根本不顶用的,为什么,一者士兵不认字,没有专人教,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军规军法,不知道军规军法到底有多少条多少款。
不单单是士兵,很多军官也未必知道,上面人没有心思往下传播军规军法的具体内容,下面人不知道,只能自发的形成一套下面人自己的军规军法,而这套军规军法运行起来,可就不是咱们这样的长官说了算了。
我指挥胜捷军战斗,胜捷军就像我的手臂一样,我想做什么,他们都能立刻办到,这就是因为我把军规军法交给了每一个士兵,他们都知道相关内容,军队是军规军法说了算。
这样的军队,士兵会有归属感,会觉得这支军队特别的公正严明,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被长官欺负,不用担心自己会小命不保,他们会非常喜欢这支军队。”
听了苏咏霖的解释,孙子义有些感触。
“胜捷军就是如此严明军规军法,然后才能力战金贼吗?”
“的确如此,若不严明军规军法,使士兵心无旁骛,没有后顾之忧,又怎么能得到士兵效死力呢?任何一触即溃的军队,都是军法不严明的军队,军法严明的军队,无往而不利。”
苏咏霖一番讲解之后,孙子义的想法发生转变,表态愿意支持苏咏霖的行动,不会站在那群人那边帮他们说话,给他们出头。
孙子义这边的问题解决掉了,兵团上层的意见统一了,苏咏霖就可以敞开手脚开始办事了。
于是苏咏霖指示兵团军法司介入,开始大规模抓捕闹事军官、士兵,进行全面调查。
军法司中的军法吏全面出动,拿着铁索到处拿人,中途有遭遇抵抗的,苏咏霖直接调动虎贲营亲兵协助办理案件,不听话的拳头伺候。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第一批抓捕结束,全军一共抓了五百多名中下层军官、士兵进行深入调查。
这一次带头闹事闹得最厉害的是武毅军,各级军官和指导员之间发生冲突的也多发生在武毅军。
包括武毅军正将武振清在内的多个军官都曾经公开或者半公开的表明自己和指导员不对付,对指导员的存在非常不愉快。
不过这几个明面上的高级军官倒是没有动手,他们顾虑着军队内的影响和苏咏霖的威望,不敢带头动手。
但是底下中下层的军官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多有动手的,而且背后就有这些高级军官的影子。
第一个对指导员动手的军官是武毅军下辖某营的营指挥使武良吉。
就是他第一个带人偷袭了正在给士兵讲解军法并且顺带扫盲的营指导员周星,引发了拥护周星的士兵和武良吉的亲信们之间的群殴,导致重伤两人,轻伤二十多人,震动全兵团。
之后他们还恬不知耻的说是周星侮辱武良吉,众目睽睽之下出言不逊,武良吉忍受不住这种侮辱,忍无可忍之下才决定出手。
之后接二连三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原神武军下辖的五个军都开始发生军官和指导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言不合就打起来的也不在少数。
打人的理由千奇百怪,什么侮辱本人的,侮辱父母兄弟的,出言不逊的,故意挑衅的,总而言之全都是指导员率先挑事,这些军官才忍不住出手,捍卫自己的尊严。
而苏咏霖第一批出手逮捕的就是这群动手的。
动手毕竟是有风险的事情,军规严厉禁止军队内部斗殴,这一点连旧军队也知道。
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就算被打的犯了错,打人的也会受到一些惩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最后手段。
所以敢于动手的人要么就是猪油蒙了心,要么就是有所依仗,别有用心,情况极为恶劣。
立刻逮捕,没有任何好说的。
军法司雷厉风行的逮捕行动在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不少军官私下里都在犯嘀咕,觉得苏咏霖难道真的要对大家伙儿那么多人动手?
他不怕有人真的掀了桌子和他对着干?
他这边刚刚打了胜仗,根基不稳,不笼络人心做出妥协,难道要和那么多人斗到底?
他哪里来的底气?
武振清当然是最惊讶的一个。
反正他是没想到苏咏霖真的会对那么多人出手,一口气逮捕五百多军官和士兵,做出了决不妥协的姿态,誓要把这件事情查到底。
剩下来的一些未被逮捕的亲信对此都非常担心,纷纷找到他表达担忧。
武振清想了一想,坚持自己的判断。
“我就不信他姓苏的真的敢对那么多人出手,真要这样弄,他就不怕我们造反吗?我们手上也有刀!再说了,他一个反金的反贼不杀金贼,却要对自己人动手,他不怕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亲信们都觉得武振清说得有道理,于是都放下心来,等着接下来的情况发展。
武振清判断,这是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苏咏霖只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到时候肯定是要放人和大家妥协的。
可是事情并不是如同武振清的预料那样发展。
五百多名军官、士兵被逮捕之后,军法司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查出了不少连带关系。
其中最严重的当属武良吉。
第268章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
第一个动手攻击指导员的军官武良吉的身份比较特殊。
他是武毅军正将武振清的远房侄子,两人沾亲带故,结果就是他第一个攻击指导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然后才掀起了大批军官和指导员翻脸的事件。
可以说没有他的带头,没有他当出头鸟,其他那些没什么身份背景的小鱼小虾敢不敢冒头出来干点什么还真不好说。
要说这里头没点关系,让大家不要产生一些奇怪的联想,那还真不好服众。
军法司立刻要求武良吉交代这件事情的经过,问清楚是不是武振清交代他攻击指导员的,但是武良吉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并不配合。
“有胆子你们直接去问我们将军,别问我,我什么也不会说,你们怀疑我们将军,去问他啊!你们有胆子吗?欺软怕硬的东西!”
武良吉的态度十分恶劣,完全不配合军法司的询问。
于是军法司主簿、苏家老人出身的杜永安决定用刑。
武良吉大概是没有预料到军法司真的敢于用刑,被绑上邢架的时候还一脸震惊。
“你们敢对我用刑?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姓武!”
杜永安亲自坐镇,指示军法吏对武良吉用刑。
“对罪人用刑难道有什么不可以吗?不交代,就要用刑!管你姓什么!用刑!”
然后就是一阵皮鞭打、盐水浇,把武良吉打的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这家伙也没什么骨气,纯粹是狗仗人势,一次用刑之后就招了,说这就是武振清安排他们做的。
武振清需要他做一个领头的,表示武振清绝对不会出卖大家给自己谋利益,以他这个武家人带头,然后发动了其他感到不满的中低层军官一起出手。
大家一起出手,用人数上的优势给苏咏霖施加压力,试图让苏咏霖放弃指导员进入军队的政策,维护他们原本的利益。
那么多军官一起出手,就等于整个武毅军在反抗。
你苏咏霖难到敢与一整个武毅军对抗吗?
武振清出自密州大族武氏,加入光复军的时候本就是作为孙子义的朋友、盟友而加入,地位就和苏咏霖孙子义想对于赵开山而言的地位,也属于带资进组。
武毅军自打雏形开始就是武振清自己带起来的,可以说是起家老部队了,一直都是武振清自己做主,孙子义也只是指挥他的部队发起军事行动,不曾干预内务。
结果苏咏霖一来就要在他的军队里掺沙子。
整编一下、精简人手倒还可以,武振清可以接受,但是掺沙子、搞新的军规军法,让外人来干涉武毅军内部的事情,甚至要阻拦他们获取利益,不让他们吃兵肉喝兵血,这就是明摆着的不给他武某人面子。
武振清不知道其他几个军的长官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但是他本人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他托人向孙子义问话,询问孙子义的意见,孙子义却避而不谈这件事情,一味地装鸵鸟,这让武振清尤为生气。
“还以为他苏雨亭是豪杰,结果不曾想却如此不堪!”
话虽如此,武振清地位比较高,不方便和苏咏霖公开撕破脸对着干,但是又不能忍受苏咏霖用军法约束,就暗中指示军中中低层军官进行针锋相对的捣乱行动。
他打算用事实向苏咏霖表明自己的态度。
别来触碰我的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一旦受损,那可真没什么好说的,不立刻翻脸都算是有素质的了。
通过军法司的审查得知了个中内情之后,苏咏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孙子义,想问问孙子义有什么想法。
孙子义表示十分无奈。
“武氏与孙氏世代相交,关系不错,此番起事武氏也是第一个起兵响应的,所以我一直都很信任武氏,所以这件事情……”
“军队要想打胜仗,要想在金国重压之下打胜仗、坚持下去,就不得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苏咏霖的态度很坚决,孙子义则是左右为难,优柔寡断的性格暴露无遗。
苏咏霖见状,无奈的叹了口气,感觉孙子义选择与他合并真的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了。
他这样带兵,要是作为之后并肩作战的友军,苏咏霖会和二战战场的元首一样,为了支援意大利吃尽苦头。
军队这种组织怎么能用个人情感作纽带呢?
“这件事情我来处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子义兄,都与你无关,你什么都不用做了。”
孙子义知道苏咏霖这是避免让他感到尴尬,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承,闭口不言。
于是苏咏霖授意军法司把武振清暂时解除职务,带回军法司审查,交代完所有问题之后,根据军法判刑,一切走程序。
杜永安也是头铁,无所畏惧,带着军法吏和少量卫兵就亲自前往武毅军的军营,要求把武振清带走调查。
武振清最开始是惊讶,然后是愤怒,最后是嘲笑。
“就你们几个人,想把我带走?就算他苏总帅自己不来,也该让我那好兄弟孙子义过来见见我吧?就你们几个小鱼小虾,也配跟我说话?快点滚,我不想动粗!”
“军令如山,杜某身兼总帅命令,不能违抗,还请武将军配合调查,不要让杜某为难。”
杜永安丝毫不退让。
武振清眯起眼睛,怒气上涌。
“难道苏总帅真的以为武某是好欺负的软蛋?”
“这与欺负无关,与军法有关,总帅也好,杜某也好,都是一片公心!还请武将军不要误会,跟我们走一趟,对谁都好。”
杜永安还是不退让。
武振清深吸一口气,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孙子义都不敢这样对我说话!他苏咏霖别以为打了胜仗就能骑在所有人头上作威作福!武毅军是我的军队!姓武不姓苏!左右,与我拿下,丢出去!”
武振清怒不可遏,下令左右卫士上前把杜永安一行十数人缴了装备,抬了起来,直接从军营里扔到了军营外。
营内看笑话的人很多,看到杜永安一群人被扔出军营的时候更是无比的兴奋,拍手叫好,欢呼雀跃,像是在看一场大戏一样。
而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苏咏霖。
“公然违抗总帅命令,置军规军法于不顾,若不处理,我有何颜面统御军队?”
苏咏霖决定重拳出击。
孙子义十分为难,试图劝说苏咏霖和武振清好好谈一下。
“都是反金义士,何至于此?雨亭啊,你若冲动,事态一旦无法挽回……雨亭,我实话跟你说,神武军不是你的胜捷军那么听你的,投靠你之前,我都快控制不住他们了!
我没你那么能征善战,那么有威望,他们都是看在过往的情分上跟着我,跟着我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跟着你也是一样的,想得到更多的好处,可是你现在……这是要他们的命啊!”
苏咏霖叹了口气,失望地看向了孙子义,感觉他面对金国正规军打败仗真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强硬的手段还没学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