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跟着完颜阿骨打一路拼杀过来的四朝老臣……
完颜亮还真的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了。
杀又杀不得,打也打不得,又臭又硬的老东西真的是最让人感到无奈的。
沉默良久,完颜亮气呼呼的扔下了手中刀。
尽管事实上拿他没办法,但是完颜亮并不愿意让群臣认为是他输了。
“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当今天下,南有宋,西有夏,东有高丽,我大金国固然国势强盛,可谓霸主,难道天下所有人都认为大金国是正统吗?
只要还有一国存在,大金国就不是真正的正统,我就不是真正的皇帝,令君老了,也不曾读书,不知道这样的道理或许还能理解,但是你的儿子乙迭读书,你可以问问他是不是这样一回事!”
温敦思忠只是冷笑。
“当年老臣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根本连文字都没有,族人甚少读书,不也照样覆灭辽国、打败宋国?如今老臣老了,年逾七十,事务繁忙,乙迭乳臭未干,有什么好问的?”
这是指桑骂槐呢!
你骂谁呢老东西!
完颜亮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温敦思忠,咬牙切齿,呼吸粗重,群臣都担心完颜亮一个控制不住真的把温敦思忠给杀了。
这可是四朝元老,不能杀啊!
第259章 对契丹人征兵
完颜亮持刀而立,面色凶狠,大有一言不合就要挥刀杀人的架势。
群臣震怖,被吓得大气不敢出一口,极为惊慌地注视着场上的局势。
而作为风暴中心,温敦思忠却根本不受影响,他合上眼睛站在完颜亮面前,一脸平静,似乎正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完颜亮终究拿温敦思忠这位元老没有任何办法。
难道真的能当堂杀死吗?
那他这个皇帝可就真的别做了。
于是他只能怒气冲冲的拂袖而去,当晚据说还把服侍自己很久的两个内侍活活打死了。
看来的确是气的不轻。
尽管温敦思忠正面硬刚完颜亮不落下风,可也仅仅只是他这个四朝元老一个人的待遇,群臣也不会认为自己也能拥有温敦思忠一样的待遇。
真要学,明天就是一具尸体了。
所以面对完颜亮的催命指令,他们不敢反驳,依旧推动着完颜亮的命令。
第一,动员河北以北各路兵马往中都齐聚,关中兵马则做好动员准备,等待下一步命令。
第二,要求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兵马各自集结,小心谨慎防范光复军向西进攻,未得到命令之前不准出击,以防守为己任。
第三,大力打造兵器、战船,集合全部原料、工匠于中都,埋头苦干,积蓄足够的军械物资。
第四,相关营建人员需要绕开河北,往开封府而去,协助南京留守孔彦舟营建开封宫室。
又因为南京留守孔彦舟上书给完颜亮,表示自己支持完颜亮南下伐宋,于是完颜亮大喜,赏赐给孔彦舟很多东西。
并且下令孔彦舟动员、统领整个南京路的猛安谋克兵马,给予签发签军的权力,在大军南下之前,力保南京路不失。
孔彦舟是汉人,更是南宋叛将,有不光彩的经历,完颜亮的这一命令激起很多女真朝臣的反对。
但是完颜亮力排众议,坚决把这个权力交给孔彦舟,并且斥责群臣根本不懂孔彦舟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他却最懂孔彦舟。
没人比我更懂孔彦舟!
孔彦舟得知此事,非常感动,决定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报答完颜亮的信任。
他以南京留守的身份下达动员令,然后准备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来回应完颜亮的信任。
光复军西征的时候曾经把属于南京路管辖的曹州和单州夺走了,作为后勤通道的保障,当时孔彦舟都不知道这个事情,等知道以后一直都想夺回这两地。
之前缺少军队和调度兵马的权力,没有得到枢密院的命令,他也不方便打。
现在他该有的都有了,不打一场胜仗来展现一下自己的“才能”,实在是对不起完颜亮如此的信赖。
于是孔彦舟厉兵秣马,雄心勃勃,准备对曹州和单州发起反攻,捅光复军的腚眼儿,看看他们能怎样。
他之前通过情报探知光复军围攻南乐县差不多三个月才终于攻破,认为光复军并不强大,他有把握能和光复军过过招。
这样也能钳制光复军北上的脚步,给完颜亮减轻压力不是?
至于南宋方面……
他往南宋方面派了很多密探打探消息,按照南宋那种稀烂的保密能力,只要有北上的可能,他肯定很快就能得知。
而目前并没有任何风吹草动,所以差不多可以得知南宋短期内没有北上的打算。
如此,他就可以放心调遣部队进攻曹州和单州,以此威胁光复军侧后方,迫使光复军停止北上的道路,给完颜亮减轻压力。
孔彦舟准备出动了。
进入到新的一年之后,整个中原呈现一派风起云涌的态势,整个局势正在朝着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
而作为这一时间段唯一有机会控制局势的人来说,完颜亮主观上并不是想要让这个局面更加的糜烂下去,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造成了这一结果。
比如他下令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动员,四个月内实现大军南下。
而枢密院上表称两个月内实在难以完成全面动员,有些偏远地区的兵马光是集合就要不止两个月,按照完颜亮的要求,六个月内完成动员已经很不容易了。
完颜亮对此感到十分恼火,非常不满,招来纥石烈良弼以及仆散忽土,对着他们一顿痛斥。
仆散忽土不敢说什么,纥石烈良弼却非常刚。
他说办不到就是办不到,有些事情不是完颜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如果他一定要达成这个目标的话,那干脆就把他撤职,另外选择贤能上台来办就好了。
完颜亮被气得不轻,左思右想也找不到问罪他的理由,他也知道有些事情的确不是他一味强求就能解决的,人被逼迫的太狠只会产生反效果,所以他暂时只能生闷气。
但是气着气着,他又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契丹人征兵。
女真人不够或者距离太远来不及,那就用契丹人来代替,征召山前山后的契丹人参军,和女真人一个待遇,全部壮丁随军,一个也不准留,给老子打仗去!
这个消息传出来,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契丹人官员,表情都是怪怪的。
但是反应最大的还是温敦思忠,他拄着拐杖亲自来见完颜亮,打算劝阻完颜亮,让他不要乱来。
“陛下,老臣希望陛下不要尽调猛安谋克壮丁,如果壮丁全部抽调走,那么一旦出现盗贼、小规模叛逆,又该怎么办呢?”
“契丹诸部也不能全部抽调,尤其是山后诸部,其紧邻草原,和蒙兀诸部多有龃龉,一旦抽调过多,必然使其无力对抗草原骑兵,必将使其恐慌,不利于契丹诸部的稳定!”
完颜亮对温敦思忠连珠炮一样的问责感到非常不满。
“令君过虑了,我朝大军齐聚,威势震天,宵小之辈根本不敢作乱,至于契丹人,他们早已臣服,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造反!”
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迷之自信,温敦思忠感到非常不快。
“陛下没有任何根据,为什么敢于说出如此肯定的话语?陛下,叛贼可不会因为陛下三两句话就消失不见,之前也没有人觉得汉人会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造反!”
“老令君,你一定要与我分个高下吗?”
完颜亮失去了耐心,看着温敦思忠:“您是四朝元老,长者,德高望重,我不希望与您之间出现任何的不愉快。”
温敦思忠盯着完颜亮看了好一会儿,才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走到宫殿门口。
当完颜亮以为他会就此认怂离开的时候,温敦思忠忽然在宫殿门口跪了下来。
“太祖皇帝!老臣尽力了!奈何子孙不肖,不能接纳忠言,老臣竭尽全力也不能改变局势,老臣对不住您啊!!!”
温敦思忠仰天长啸,然后重重的对着地面叩首,叩的完颜亮心慌慌。
于是他立刻派人上前拉住温敦思忠——可不敢让他在这里晕过去或者满头血,那可就真的要出事儿了。
这老家伙,忒的不识好歹,居然搬出太祖皇帝来对付自己!
完颜亮担忧之余,也气得够呛。
他左思右想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便决定直接一点,把温敦思忠送回家里,下令让温敦思忠在家里休养身体,最近没事儿就不要出来乱晃了。
等于换个名目把他软禁了。
为了确保他不出来乱晃,他的家门口也被完颜亮的亲兵驻守,无事不得外出,温敦思忠的家人不能反抗,只能接受。
于是温敦思忠最后的努力也失效了。
第260章 撒八感到十分忧虑
四朝元老的努力也没有成功,这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温敦思忠都办不到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没有把握相信自己能办到。
于是满朝文武内心凛然,不得不按照完颜亮所说的全力施为,整个朝廷鸡飞狗跳,和谐友好的局面不复存在。
养尊处优已久的官僚们被逼无奈,在皇帝的强制命令下进行着自己完全不习惯的高强度工作。
九九六都是奢望,零零七成了日常,很多官僚的身体吃不消,为此得病倒下的都有不少。
完颜亮对此十分恼火,下令把生病倒下的人全部革职,换上另外一批人来干活。
在他看来,这群养尊处优的混蛋稍微干点事情就要死要活,还有什么资格占据高位?
这下可把满朝文武吓得不轻,高强度工作的同时也让家人想方设法寻求补身体的高级补品,吊着一口气也要在这场高强度的工作进程当中撑下去,绝对不能倒下。
渐渐的,这一波工作进程简直有了军备竞赛的趋势。
虽然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人道,也让完颜亮大失人心,但是客观上完颜亮的行动精简了臃肿低效的金廷中央,裁撤了一批庸碌无能或者身体孱弱的官僚,提拔了一批精干的官僚上台。
这批精干的官僚为了获得皇帝的信任,自然会努力办事,客观上增强了金廷的办事效率,使得完颜亮的命令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执行。
这倒是意外之喜。
于是金廷动员全国兵马的进程又被推进了一大步。
完颜亮可绝对不是什么坐以待毙之徒,为了尽快平叛、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加紧扩军,女真正兵数量不够,他甚至还把手伸到了契丹人那边。
契丹人自从被征服之后,日子过得也不是那么顺心,除了少部分契丹贵族被女真权贵接纳并且进入朝堂之中,大部分契丹人甚至回归了祖先的放牧生活。
沿着燕山山脉分割出的山前山后之地,有七八个群牧,普通契丹人就在这里生活、牧马,喝风吃沙,生活质量比起当年肯定是大大的下降了。
当然,纯粹的放牧生活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大部分契丹人在辽国也不见得就活的多好,也一样要被辽国权贵剥削。
但是至少不是二等公民,脑袋上只有契丹权贵而已。
然而在金国,契丹人成了二等公民,政治地位下降了。
更因为契丹人曾经狠狠压制过女真人,欺负过女真人,所以女真人对契丹人的态度也不是多好。
如今大部分契丹平民主要生活在金帝国的北部草原地区,在这里放牧生活,顺便成为金帝国和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之间的缓冲。
为了金帝国的西北边防,契丹人还真的付出了不少,多次和草原上的游牧骑兵战斗,所以付出了不少牺牲,也杀死了很多游牧部落的骑兵,与之有很深的仇怨。
动员令送到西北路招讨司的时候,一个名叫撒八的契丹人最先得知了此事。
撒八是西北路招讨司中的译吏,通晓女真、契丹诸文字,平时专门为不懂契丹文字和语言的女真上官服务,也负责帮女真长官转达朝廷对契丹人部落的命令,算是个普通的公务员。
因为职位低微,还时常遭到女真长官的不公平对待,要说他对金国有什么归属感,倒也是纯粹的开玩笑。
他做金国的公务员,主要是能混口饭吃,多少也能比其他人更早一点知道金国政策的变动,从而带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有效规避那些政策里的坑,甚至还能获取一些利益,改善一下生活。
所以撒八在亲朋好友的群体之中还是挺有声望的。
大家都觉得撒八是个可靠的好朋友,比较信任他,宣扬他的声望,一来二去,周边的契丹人也就都知道了撒八的名声。
之前金帝国虽然也有一些比较过分的政策,但是多少留有余地,没有太过于刺激契丹人,契丹人想要和平安稳的生活,基本上能忍的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