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祥来到沂州一带负责武装征兵的时候和地方大族交好,多有接触,某次酒宴上,这个事情就被当做笑话说了出来。
  说赵作良这位大公子非常喜欢赌博,刚刚还清欠款,结果又开始赌了,不知道下一次又要瞄准哪个州的抚恤金和赏金了。
  赵祥当时就感觉机会来了。
  “咱们这位族兄弟别的没有跟着乃父学会,赌运也不行,倒是这捞钱的本领无师自通,那叫一个下手麻利啊,哈哈哈哈哈!”
  赵祥哈哈大笑,惹得赵开河也笑了出来。
  “哈哈哈,好啊,好啊,这老匹夫,我早就想狠狠地收拾他一下了!让他倚老卖老给我难堪!这一次,我就用他的儿子给他来一招狠的!”
  “妙哉!”
  赵祥和赵开河相视一笑,心中满是得意。
  两人紧锣密鼓筹备阴谋的同时,赵开山终于攻克了南乐城。
  原因很简单,城中因为缺粮爆发了内乱,一支饿坏了的军队打开了城门,让光复军攻入城中。
  到最后,南乐城也不是被光复军主动攻取的,而是被城里人出卖的。
  赵开山围城措施非常坚决,围了快三个月,愣是不愿意撤围,期间还击退了几次小规模援军,于是城中很快就缺粮食了。
  城中军兵几乎把能吃的全都吃掉了。
  粮食吃完以后就吃马,马吃完了以后就开始吃狗和其他的牲畜。
  等这些都吃完了以后就开始吃草根树皮,城中有限的野果子也被吃得一干二净,到最后终于找不到吃的,开始有军兵饿死。
  那些饿急眼了的军兵也开始不管不顾,向饿死的同伴的尸体下手,苟延残喘。
  赵开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围城进攻,与此同时也把南乐城逼到了极限,无论是守城兵器还是守城士兵的意志力都被消耗到了极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有一支军队不愿意坐以待毙,他们偷偷打开城门,迎接光复军入城,然后被气急了眼的光复军士兵们连同城内所有人等一起杀光。
  金兵给逼到了极限,光复军何尝不是在痛苦中奋力挣扎。
  几个月的折磨,也几乎把光复军折腾疯了,城破之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入城烧杀抢掠,而赵开山则明智的没有做任何阻拦。
  可惜城内实在没有多少活人可供杀戮,倒是有不少钱,所以得了钱的光复军士兵们一把火把南乐城烧的干干净净之后,终于恢复了理智。
  赵开山从头到尾就没有入城,高级军官们也几乎没有入城,这场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才在一场冬雨的侵袭之下缓缓熄灭。
  南乐城化作一片废墟,城中所有人死的一干二净。
  赵开山在事后也没有追究士兵和那些基层军官的责任,对此事避而不谈,就当没发生过。
  光复军终于得偿所愿,拿下了南乐县城,打通了前往大名府的道路。
  但是赵开山没有满足,他下令军队立刻往大名府城方向前进,准备攻打大名府城,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大名府。
  这引起了军中的极大不满。
  因为不久之后就是新年年节,惯例来说就算是战争时期,年节都是要休战一日不打仗,还要让士兵吃一顿好的。
  现在临近年节,很多人都想着打完这一战,带着战利品回家和家人团员,过个年节,结果居然还要打仗?
  别说普通士兵了,连军官们都有很多对此感到极为不满。
  很多军将都向他进言,要求他多少给士兵休养数日,多吃点好吃的,最好再放个年假。
  否则现在士兵厌战情绪相当高涨,如果强行驱使军队前进,可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赵作良也觉得这样不可以,于是拿出当年宋太宗北伐北汉之后立刻要求军队北上伐辽而造成惨败后果的事情劝阻赵开山。
  “当年宋国的太宗皇帝率领大军北上讨伐太原的汉国,军队苦战很久,终于攻克太原覆灭汉国之后,太宗皇帝没有让军队休息,而是继续带领军队北上讨伐辽国。
  军中有将领进言,认为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久战,应当让他们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未来讨伐辽国,但是太宗皇帝不愿意,于是继续北上伐辽,结果在幽州城下惨败。
  眼下,我军围城将近三个月,大家都已经被逼到了极限,体力也好,神智也好,是真的需要休息的,现在更是临近年节,你这边马不停蹄,很快就会有士兵脱离军队逃回家中。
  我以为,至少要让士兵过个年节,吃顿好的,或者给士兵回家探亲的机会,如此才能鼓舞士气,让士兵愿意继续战斗,而不是这边刚打完,那边就要继续北上。”


第245章 我必须要尽快攻克大名府
  赵作良的劝阻让赵开山略有些犹豫。
  赵光义北伐失败的事情他幼时也偶尔听人说起,基本上大家都是一边觉得唏嘘一边觉得这是个笑话,私下里嘲讽赵光义,认为他无能。
  现在发生了几乎一样的事情,赵开山感觉自己如果一意孤行继续北上的话,的确会造成军心不稳。
  而且年节临近,的确会有很多人想着过年和家人团聚,想着奋斗到头一整年总该和家人一起享受享受,而没有战斗的想法。
  可要是不趁此机会巩固战果的话,万一北面苏咏霖和孙子义完蛋了,金军有大部队南下支援大名府,那么这么久的心血不是就都白费了吗?
  这样的事情如何能接受?
  赵开山犹豫不决之际,一个重要的情报传来,让他手忙脚乱之余,更是觉得心慌慌,乃至于有些恐惧。
  之前,北面的确传来了消息,说金军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南下平叛,对北方苏咏霖所部和孙子义所部造成巨大的威胁。
  虽然不曾得到这两人的求援,但是赵开山也暗暗做好了这两人完蛋的心理准备。
  他会觉得这两人要是完蛋了,他也会很危险,但是多少去了心腹之患,以后整个中原的反抗者只能期待自己,自己是最后的救世主。
  这样多少还有一战之力,要是输了,大不了直接跑路,跑到南宋去,隐姓埋名,安度晚年,总归不会死的很难看。
  但是最新得到的消息却显示,这场仗,光复军打赢了。
  准确的说,是苏咏霖打赢了。
  他率军和金军铁骑正面对决,面对面击溃了金军铁骑,歼敌过万,把金军平叛的骑兵解决掉了,一举解除了河北之危。
  河北局势立刻变得明朗起来。
  现在整个河北都听从苏咏霖的号令,而苏咏霖也堂而皇之的把之前赵开山许诺给他的那个河北总管的名号给带上了,自称河北总管,全权负责整个河北的军政要务。
  他已经正大光明的做起了河北总管,而且是那么的名正言顺,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不合适。
  而根据进一步的情报探查得知,孙子义所部已经成建制编入苏咏霖的指挥之下,胜捷军与神武军已经合流。
  孙子义让出主导权,以苏咏霖为主,听从他的号令,放弃了自己独立作战的想法。
  整个河北都在颂扬苏咏霖和胜捷军的勇武,对于原先光复军的名号和开山赵的大名则没有什么人在意。
  赵开山对此感到十分震惊,无所适从,一度认为这些情报出现了纰漏,不愿意相信。
  直到苏咏霖的捷报送来,他自称光复军骠骑将军、河北总管,以这个身份向赵开山祝贺胜利并且请功的时候,赵开山才最终确定苏咏霖真的已经超乎他的想象了。
  他彻底慌了。
  别说他,赵作良都慌了。
  在整个军队内部都开始流传苏咏霖大破金军两万铁骑成功占据河北的消息的时候,在军队里的将领、士兵几乎不分籍贯,都在夸赞苏咏霖,乃至于对他表现出尊敬崇拜的情绪的时候,赵作良觉得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赵开山急匆匆的找到赵作良向他问计,想要从他这边得到一个妥善的应对方案,但是赵作良对此又能如何呢?
  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苏咏霖既然能正面怼翻金军两万铁骑,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和赵开山已经不是一个等级了。
  就算他的兵力还不算太多,但是军队的质量,还有他个人的能力,和赵开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赵开山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个情况。
  或者说的更加直接一点。
  苏咏霖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势力,已经有超过赵开山的迹象了,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是已经超过了,苏咏霖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强,不是赵开山可以应对的。
  两军正面开打,赵开山必败无疑。
  他这次以光复军骠骑将军和河北总管的身份向赵开山请功,表现出他依然愿意以赵开山为主的态度,但是从各种迹象上来看,赵开山对他已经没有任何的节制能力了。
  他翅膀硬了。
  拥有整个河北和山东一部分作为底气的他,已经不需要通过赵开山得到什么东西了。
  他还愿意打着光复军的大旗,还愿意以光复军骠骑将军的身份自居,可能是他对赵开山最后的温柔,以及他顾全大局的格局的体现。
  他不愿意和赵开山撕破脸皮对着干,所以对他多有忍让和顾忌,但是并不会在军事和政治上让他几分。
  大概就是如此了。
  看着赵开山一脸忙的茫然无措,赵作良甚至感觉苏咏霖击溃金军这个消息比苏咏霖全军覆没的消息更难以让赵开山接受。
  可是现在这个局面直接糊脸,他想不接受都不可以,所以赵开山心中的担忧、恐惧、不爽和混乱可想而知。
  他需要有人帮他捋一捋如今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赵作良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只能尽力而为。
  “眼下这个局势,已经容不得咱们做更多的事情了,开山,苏雨亭已经有了正面击败金贼铁骑的能力,他的实力一览无遗,胜捷军的实力一览无遗,那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可以撼动的。
  未来,苏雨亭唯一的敌人,唯一可以威胁他的敌人大概就是金主了,只有金主动员举国之兵南下讨伐苏雨亭才能让苏雨亭认真对待,而一旦苏雨亭连这一关都能闯过去……”
  赵作良没有把之后的话说完,但是他相信赵开山是明白的。
  “闯过去的话,金国就完了,苏咏霖就真的可以推翻金国,真的做到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赵开山像是在对赵作良说话,但更像是在窃窃私语。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咏霖展现出来的实力和能力完全超乎了赵开山的想象范畴。
  他本来以为苏咏霖虽然能力强,也就强在一定限度之内,但是苏咏霖这一次展现出来的强大,却是实打实打出来的,一点水分都没有的彻彻底底的强。
  这种强,将在这个乱世之中成为很多人争相投靠他、甚至是投资他的重要依据。
  因为他强,他比其他势力更能维护支持他的人的利益。
  这些人会心甘情愿的向他提供赋税、粮食和钱财,甚至是女人,看起来付出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可以得到的会更多,会更有意义。
  如果苏咏霖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那么他们简直是血赚。
  现在的些许投入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很显然,整个河北的汉人地主豪强们必然在短时间内快速倒向苏咏霖,掀起一轮又一轮起义高峰,这将极大地鼓舞各方对金廷感到不满的势力的奋起。
  而苏咏霖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心人物。
  他会成为那个广为人知的大英雄,大豪杰,而至于光复军名义上的主人翁赵开山,可能不会有更多人在意了。
  乃至于他现在的部下们,支持他的那些人们都会转而向苏咏霖递去橄榄枝,乃至于撺掇苏咏霖成为光复军的最高领导人,而不是他赵开山。
  一种紧迫感促使着赵开山向外寻求支持,寻求认同,他需要足够的支持和认同构筑他的安全感。
  否则他会失去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不行!不能这样坐视苏咏霖不断扩张势力!我必须要做点什么!”
  赵开山捏紧了拳头,看向了赵作良:“叔叔,我必须要尽快攻克大名府,这样才能告诉所有人我也很强!”
  赵开山下定了决心,再也不能被动摇。


第246章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赵开山的需求的确相当现实。
  不能坐视苏咏霖继续扩大自己的实力而己方什么行动都没有。
  但是士兵们的需求也相当现实。
  长期鏖战下来疲惫不堪,他们十分需要一次长假用来休息,并且和家人团聚,过个年,把打仗积累下来的财富狠狠的消费一下。
  多少发泄一下心中积蓄的不满,这样才能继续战斗下去。
  当现实和现实产生碰撞,赵作良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
  赵作良紧锁眉头,犹豫了好一会儿。
  他很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