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坎跨不过去,胜捷军就无法升华,想来当初岳飞决定硬刚金军重甲铁骑的时候,也是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的。
固然有一定的把握,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上了战场就一定可以活着下来,岳飞也有可能会死。
但是他还是去做了。
岳家军能办到的,他的战士也一定要办到!
胜捷军彻底脱离了河道水军的支援范围之后,完颜阿邻观测到了这一情况,下令军队缓缓停止后退,然后让两名部将各带领一支军队切断胜捷军的退路。
还是两面一起切断。
不管是南面的滹沱河还是西面的滋水,他都别想离开这里,除非彻底战胜。
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大概率可以宣布这支军队的死刑了。
这就很让人感到愉快。
完颜阿邻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觉得战场局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这还是出兵以来的第一次。
脱离了河道的保护和弧形阵的优势,胜捷军四面临敌,外无援军,真真正正的陷入了死地。
除了战胜,就是死。
作为全军主帅,苏咏霖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当金军骑兵从数个方向开始向胜捷军发起威慑冲锋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战注定艰苦卓绝。
完颜阿邻还是老战术,想着一招鲜吃遍天。
骑兵打步兵无非那么几招。
威慑冲锋不在于直接杀敌,而在于消耗胜捷军士兵的体力和精神力。
完颜阿邻相信经过方才的六次威慑冲锋,尽管金军折损数百骑兵,但是胜捷军也一定极大地消耗了体力和精神力。
他们要是见好就收,自己一时半会儿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是他们偏偏没有见好就收,直接冲了过来和他决战,那他自然要全力发挥他的优势。
足够数量的战马可以让他进行很多次的来回冲锋,还能不断更换冲锋士兵与战马,保持充沛的体力。
胜捷军则不然,很有可能在这个无尽的轮回之中被拖垮。
双方的决战将持续到终有一方坚持不住为止。
是我先,还是你先呢?
骑在战马上,苏咏霖高高举起战刀,战鼓声随即隆隆响起。
大战开始了。
肉搏部队谨守第一线,弓弩手们轮番上阵,向外围,向四面八方发射箭矢。
一轮又一轮的箭雨,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挑选合适的时机,对准合适的方向,给冲过来的金军骑兵一个大大的惊喜。
金军骑兵并没有真的冲击军阵,而是贴着军阵来回冲刺,同时用骑弓射箭攻击军阵内部。
他们往往以一往无前之势冲过来,冲到军阵近前则调转马头绕开军阵,几乎与军阵擦着过去,冲击的同时不忘放箭进攻,展现他们良好的训练成果和高超的骑术。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如此反复循环。
苏咏霖有了战车作为外围物理阻挡的存在,不需要士兵用自己的体力筑成外围防线,这将在无形之中大大缩减抵抗骑兵冲锋需要的体力和精神力,让步军更加持久。
同时凶狠的弓弩火力也在不断地收割着金军骑兵的生命。
与之相比,因为有着较为精良的铠甲装备,胜捷军的损失较为轻微。
尽管是一个四面临敌的状况,尽管金军骑兵正在对军阵进行迅猛的冲锋,但是这场最终对决才刚刚展开。
第231章 那要是我死了呢?
尽管战前的准备时间非常稀少,但是苏咏霖依然为了这一战集中了几乎全部的箭矢和神臂弓、强弩,连很少用的床弩都搬来了。
可以说眼下整个胜捷军的军阵就是一个移动军械库,但凡那可以携带的武器装备都被他带来了,就地使用。
不仅如此,他还把军队里全部的肉食准备妥当,火头营都有一批人被投放到了军阵当中,现场准备热食给士兵紧急食用。
在最后决战到来之前,苏咏霖安排士兵轮番上阵,轮番休息吃饭,以此维持体力。
他已经做好了这一战从天亮打到天黑的准备。
金军想必也是如此。
现在就是拼体力,拼耐力,拼双方的定力,看看谁最先撑不住,看看谁最先露出破绽。
苏咏霖的确有点着急,因为他非常希望金军尽快发起大规模冲阵,这样他就能和金军展开肉搏,最大限度的杀伤金军。
而完颜阿邻也有点着急,他非常希望胜捷军露出破绽,这样他就能让铁甲重骑展开迅猛的冲刺,这样就能尽快终结这场战争,乃至于这场光复军大起义。
而且要是继续下去的话……
他真的很担心箭矢会用完。
箭矢要是用完了,场面就会非常尴尬。
明明已经把对方包围了,但是却无法更大的杀伤他们,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冲阵。
完颜阿邻非常后悔自己不能争取带一些步军来参战,如果带来的话,至少可以一边正面怼一边用骑兵包抄,效果肯定更好。
眼看着金军进行了十三次冲锋却依然不能动摇胜捷军军阵,完颜阿邻真的急了。
伤亡数字不断增加,受伤的死亡的马匹也越来越多,这场仗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他的心里预期了,要是继续打下去,就算最后可以获胜,从经济成本上来看,这也是一场败仗。
对方损失的都是步兵,而自己损失的是精锐骑兵和战马,这损失对比简直不能看,负责财政那帮人要是有力气,肯定会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战马太贵了,不能继续损耗下去了。
左右为难之后,完颜阿邻做了一个决断。
他要让一部分骑兵下马成为步军,用同样的方式攻击胜捷军的军阵,与之对拼,大量吸引胜捷军的肉搏军力,然后为骑兵的包抄和重骑的冲阵创造机会。
只要可以正面钳制胜捷军的主力,就可以用骑兵冲击胜捷军侧翼,从而更大概率打破缺口,一举击溃胜捷军!
眼下唯有如此了。
完颜阿邻立刻把命令传递下去,下令调集五千骑兵下马,转为步军,结成军阵向胜捷军军阵发起进攻。
接到命令之后,金军方面迅速安排起这个事情,一阵安排之后,越来越多的骑兵从马背上下来结阵,手持长枪或砍刀,气势汹汹。
身为一个骑兵,不代表没有步军的战斗技能,甚至可以说身体更加强壮一些,战斗力也相对更强,气势上也绝对比那些步兵要好。
而且他们也有甲胄,甚至还有盾牌,稍微整顿一下就是一支不错的重步兵军团,战斗力非常可观。
一般的军队序列里,一线肉搏士兵是地位最低的,骑兵、弓弩手等技术兵种地位则很高,吃穿用度也更好,身体更加强壮,所以他们往往看不起那些肉搏士兵。
可以说只要遇到不是那么强大的步军,骑兵就算没有马也能打赢。
可是问题在于,胜捷军不强吗?
金军怕是不太明白什么叫专业。
眼见金军居然折腾出了步军军阵来对付他,苏咏霖心中一喜。
他意识到胜捷军的坚决反击给金军带去了很大的伤害,以至于金军主将判断自己无法承受继续损失骑兵和战马的代价。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战马。
战马远比士兵本身值钱,所以金军主将选择保全战马,让骑兵客串一把步军来作战。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金军主将是真的想要和他决一死战的。
这样就好,只要他们不撤退,不跑,不等着河水结冰,那么他就有获胜的希望,就有极限一换一把他们彻底击溃的希望。
他立刻传令下去,下令一线肉搏部队打起精神来。
大的要来了。
与此同时,他把辛弃疾叫到身边,让辛弃疾带着赤斧营做一下战斗准备。
“金贼会用重甲骑兵冲阵吗?”
辛弃疾有些疑惑。
苏咏霖点了点头。
“他们既然已经准备用步军了,就意味着金军主将认为用传统骑兵战术已经不能顺利打破咱们的军阵了,而且他们也承担不起那个损失,所以决定用步军。
步军可以和我们正面抗衡,这个时候骑兵就会转为两翼辅助,从侧后方包抄我军,策应步军的进攻,让我军不得不分心,一边应对骑兵,一边应对步军。
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在我军一心二用疲于应付的时候,金贼忽然投入强大的重骑针对某一点的位置进行冲阵,你觉得我军能否妥善应对,能否挡住他们的冲阵呢?”
辛弃疾想了想,觉得苏咏霖的顾虑很有道理。
“所以,将军希望我带着赤斧营,随时准备对抗金军的铁甲重骑?”
“这就是我斥巨资训练你们的原因。”
苏咏霖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这三百条大汉,将是我军彻底获得胜利最重要的一支精锐,甚至你们的表现能主导整个战场的走势!”
辛弃疾顿时感到身上责任巨大。
他认真的点了点头。
“蒙将军如此信赖,弃疾岂能不以死相报?”
说完,辛弃疾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就走。
“幼安!”
苏咏霖忽然喊住了辛弃疾。
辛弃疾转过了身子。
“我相信你。”
苏咏霖朝他笑了笑。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儿,也露出了笑容。
“属下必竭尽全力!”
而后辛弃疾转身疾走,很快消失在了苏咏霖的视野里,被其他急匆匆的士兵身影遮挡住了。
苏咏霖收回了视线,看了看最后陪在他身边的苏勇。
“所有人都到一线准备死战了,只有你和我还在这里。”
苏咏霖笑着拍了拍苏勇的肩膀。
苏勇憨憨一笑。
“阿郎,你一声令下,我也会带着虎贲营死战的。”
“当然,不过当你们需要死战的时候,也是我死战的时候,阿勇,你跟了我那么多年,多少次我都说要死,但是都没死成,只是这一次,搞不好是真的要死了。”
“那也无所谓,能和阿郎死在一起,我这辈子值了。”
苏勇捶了捶自己厚实的胸脯:“我苏勇过去不过是个快要饿死的乞丐,没有阿郎救活我,我早就死了,这条命是阿郎给我的,阿郎什么时候想要,我就给,绝不推辞。”
“只要有希望就给我拍好好儿的活下去!”
苏咏霖拍了一下苏勇的脑袋:“把你救活就是为了让你活下去,你给我记住,你有名字,你叫苏勇,你是虎贲营指挥使,你不要为我而死,如果一定要死,就要为我们的念想而死。”
苏勇愣愣的看着苏咏霖,良久,露出了憨憨的笑容,直摇头。
“阿郎,我笨,我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你给我说了许多,我到现在还是似懂非懂,但是我知道你肯定是懂的,所以我就对我自己说全都听你的,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也可以,对吧?”
“那要是我死了呢?”
苏咏霖被气笑了:“教了你那么多年,你现在才跟我说你似懂非懂?你现在当然可以听我的,可是要是我死在你前面,你怎么办?你听谁的?干什么?”
第232章 此刻,正是彻底毁灭胜捷军之时!
苏咏霖死在自己前头?
苏勇摸了摸自己的大脑袋,感觉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苏咏霖要是死了,自己该怎么办呢?
有了!
苏勇咧开嘴笑了笑。
“要是我死在阿郎后面,当然是听阿郎的儿子的话办事了,子承父业这不是很正常的吗?我这条命就是苏家的,阿郎指定谁继承,我就跟着谁,绝无二话。”
“你啊……”
苏咏霖为自己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部下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部下而感到忧伤。
“有机会的话,我会再教你,我教你的东西,远比我自己的命重要,我需要继承者,但是那个继承者未必是我的儿子,更别说我现在还没有儿子……不对,我都还没结婚呢!”
苏咏霖捏住了苏勇的肩膀,再次说出了让苏勇听不太懂的话。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但是很快他就没有心思再去想了,因为金军军阵已经怼到面前了。
苏海生韩景珪张越景等指挥官已经身在一线亲自指挥军队防守反击。
他们下令弓弩手放箭,用箭雨攻击金军军阵,金军在箭雨之下损失不少,也用箭雨还击,杀伤了一些胜捷军的士兵。
箭雨当然没能挡住金军军阵的进攻,所以很快,两大军阵开始了硬碰硬。
那一刹那间就是天雷勾动地火,两大军阵同时嘶吼着刺出自己的长枪,狠命的互相怼,红着眼睛要杀掉对方,眼中除了对方的漏洞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胜捷军的步军长枪比金军使用的骑枪要长一些,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两军军阵互怼的时候,胜捷军的步兵长枪是占据优势的。
尤其胜捷军还有盾牌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