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金军的骑射还不能展开,还没有抵达他们需要的射程范围之内。
人仰马翻的场面第一次出现在了完颜阿邻的眼前。
大量金军骑兵遭到强力箭矢的射击而坠马,一轮箭雨就造成骑兵很大的损失。
完颜阿邻一愣,随即怒火腾的窜起,他意识到自己给耍了。
苏咏霖故意用软弓短箭还击,就是为了让他的骑兵在再次进攻的时候放松警惕。
没有足够重甲的前提下,神臂弓和一般的强弩是可以在一定射程内击穿正常铠甲的。
大量金军骑兵翻身落马,或者骑兵并没有被击中,但是战马被击中了,战马倒地,顺带着把骑兵摔在地上,不是重伤就是死。
一阵人仰马翻之后,金军的前进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前面倒下的人多多少少阻碍了后方冲击的骑兵,又是一阵人仰马翻。
第229章 完颜阿邻决定后撤
面对胜捷军的突然强势反击,金军颇有一阵手忙脚乱。
不过好在骑兵军官素质过硬,及时调整战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力绕道而行,继续接近军阵,并且准备进行射击。
但是他们没想到胜捷军弓弩手的射击频率相当不错,一阵一阵又一阵。
连着四阵箭雨以很高的射击频率发射过来,射的金军骑兵们抬不起头,不得不伏下身子抱着马脖子,以减少被击中的可能性。
虽然骑兵速度很快,对于目标,可以说是转瞬即至,但就是那么一段距离和短短的时间,却让胜捷军的弓弩手们四轮箭雨怼脸。
完颜阿邻感觉自己遭到了愚弄,火气越来越大,若不是部下劝阻,他都想直接投入重甲铁骑们狠狠的给胜捷军一个教训。
不过这远远未到决胜的时候。
尽管胜捷军利用河水的存在竭力扩大了打击面,让自己只有一面临敌,整个军阵就和扇子一样张开,这样可以让弓弩获得更多的发射角度,覆盖几乎整个金军骑兵的冲击角度。
金军需要面临更大的箭矢威慑,而胜捷军方面则能相对缩小自己的损失。
这一点对金军骑兵很不利。
但是弓弩的射击频率和射击密度是有上限的,就和人类拥有极限一样,需要消耗更多体力并且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准备发射的弓弩不足以创造更多的奇迹。
金军骑兵们还有很多冲到了可以反击的位置,用骑射和来回奔驰对抗胜捷军的强弩与神臂弓。
胜捷军的守阵士兵利用战车和盾牌作为掩护,努力维持阵型,只要前排肉搏部队保护好自己,弓弩对射阶段,胜捷军怎么也不会吃亏。
反而能依靠巨大的打击面给金军更大的杀伤。
这一阶段中,大量金军骑兵被击中,坠落下马,快速失去生命,骑兵赖以威慑步兵的冲锋势头等心理战术的效果在接受过训练和教育的胜捷军士兵面前大打折扣。
胜捷军的士兵们知道他们的主帅就在他们身后,和他们在一起,大家约好了同生共死,绝不后退,精神防御力直接点满。
加上大车和盾牌的物理防御效果,金军的心理威慑战术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就是冲到近前被胜捷军的弓弩手们收一波人头,然后退回去重整队列,再来一波。
然而依然不能摧毁乃至于动摇胜捷军的物理防线和精神防线。
尽管胜捷军也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是他们是步兵,不是骑马的骑兵,就算一换一,乃至于一换二,都能算赚翻了。
就目前苏咏霖所估算的,金军的损失不会比他少。
并且他还有更强的杀招没有用出来。
除了强弩和神臂弓,苏咏霖还携带了一批射程更远、动能更强劲的床弩。
当金军开始第四波冲锋的时候,他下令把步兵用长枪截断,选取枪头部分当成大箭置于床弩之上,好几个人一起上手上劲,最后由一名力气大的士兵持铁锤锤击发射床弩。
射击强度远超强弩和神臂弓的床子弩随即发射,直接怼向迎面冲来的金军骑兵。
效果非常好。
一支大箭甚至可以洞穿三五个骑兵,把他们全部击落下马,就和烤串儿一样给他们全部串在一起钉在地上动弹不得。
三十架床子弩分别朝着不同的角度发射,面对一个扇面,几乎全角度都能射击到金军骑兵,夹杂在普通的箭雨之中,就和死神镰刀一样肆意收割着金军骑兵的生命。
骑兵冲锋的越近,就越是会遭到更加凶狠的射击,就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这让负责冲锋的骑兵有点支撑不住了。
金军前线军官终于意识到这个军阵实在是不好惹,金军用针对一般军阵的战术对付这个军阵,实在是有点不对路子。
因为无论哪里都是一个同样的面,配备着差不多数量的步军,弓弩射击频率也差不多,没有哪里强哪里弱。
反复冲锋数次之后,金军骑兵损失较大,甚至有两个骑将都中箭身亡,前线军官不得不向完颜阿邻汇报,说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让胜捷军军阵出现动摇。
如果一定需要打出缺口的话,就要派更多军队支援,用更大规模的骑兵压迫胜捷军,使之出现战略错误,否则很难打出一个缺口。
完颜阿邻接到报告的时候也在山丘上观察战况,发现这个阵还真有点邪乎。
一个弧形的阵,冲到任何一个位置感觉面对的都是一样的防守兵力,没有一个特别薄弱的点,怎么着都找不到那个足以致命的弱点。
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却月阵吗?
那个死了好几百年的宋武帝刘裕真的用这样的军阵打败过数以十倍计算的骑兵吗?
完颜阿邻思考再三,不得不承认这个军阵就算没有那么神奇,可是这个军阵和他们背后的水军却让骑兵只能正面冲锋,战术受到严格限制,无法展开,不能包围。
威慑不够,进攻强度不够,怎么看都是极大限制了骑兵,放大了步兵的优势。
能这样打仗?
完颜阿邻忽然有点后悔,觉得不该一时恼火上头就下令进攻,以至于现在损兵折将,大挫士气。
看着不断坠马身亡的自己人,听着不断增加的伤亡数字,完颜阿邻感觉不能这样打下去。
自己这边都是骑兵,死一个都要心疼好久,胜捷军那边都是步军,死一个无所谓,再招募就是了。
这年头缺什么都不会缺流民。
流民是什么?
不就是兵源吗?
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用珍贵的骑兵和战马换步兵呢?
后悔之后,他心中的怒火烧的更旺盛了。
他非常想要看到胜捷军彻底失败,然后苏咏霖被他用绳子拴着挂在马后面拖着走的场面,等折腾个半死再用磨面的石磨把他磨成渣渣。
这样才能解气。
否则真的不能解气,真的没办法让他舒心。
但是眼下的情况,真的可以继续下去吗?
完颜阿邻咬着牙齿进行激烈的思想搏斗。
最终,他感觉不能这样下去了。
骑兵远比步兵珍贵,战马更是珍贵,绝对不能被苏咏霖牵着鼻子走,必须要在军队损失继续扩大之前进行及时的止损。
如果战损继续扩大下去,就算打赢了也是惨胜,之后的战斗还有没有余力进行下去就很难说了。
虽然这仗还要继续打下去,但是不能继续任由苏咏霖在这个地形和他打决战了,必须要让他们离开河道,失去水军的庇护,四面临敌。
不跟我来,我就不和你打!
战场不能由你说了算!
完颜阿邻深吸一口气,及时的用理智压制了怒火,做出了军队后撤的决定。
然后他下令全军停止进攻,结成完整的骑兵阵,缓缓后退,远离河道,同时防备胜捷军可能进行的骑兵突袭。
他们要利用机动优势缓缓离开这个战场,不能和胜捷军继续对耗下去。
苏咏霖这边发现金军连续冲击数次之后没有发起再一次的冲击,便知道这是巨大的伤亡数字唤醒了完颜阿邻的理智,让他意识到这仗不能这样打下去。
所以苏咏霖判断完颜阿邻会后退。
不一时,情况果真和苏咏霖判断的一样,金军没有继续冲锋,而是收拢军队,徐徐后退,只在胜捷军阵前留下满地尸体,一片狼藉。
站在苏咏霖身边的辛弃疾急了。
金军怎么走了?
刚刚打出点局面,刚刚看到胜利的曙光,怎么这帮家伙就走了?
这还怎么打仗啊?
于是他焦急的看向了苏咏霖。
第230章 完颜阿邻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面对如此局面,辛弃疾是真的急了。
仗打了一半,金军全跑了,这可怎么办?
“将军,这可怎么办?咱们刚刚打出了局面,他们就走了,这样下去的话,等河水结冰了,我们还是会……”
“追过去。”
苏咏霖握紧了手中刀。
“什么?”
辛弃疾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没听错,十分惊讶道:“将军,追过去?那不就是要脱离河道了吗?脱离河道的话,却月阵不就没了吗?”
“本来也没指望能用却月阵把他们彻底击败,却月阵只是我的一种尝试,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若非如此,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苏咏霖摇了摇头:“幼安,你知道为什么却月阵只有刘裕使用过一次并且获得成功吗?”
“不知道。”
“因为只有一支骑兵会莽撞到底的和却月阵死扛,只要稍稍后退远离河岸,就能让却月阵毫无意义,刘寄奴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碰上了那支不信邪的愚蠢骑兵,而咱们面对的这支骑兵显然并不愚蠢。”
苏咏霖满脸凝重。
辛弃疾愣了一会儿,感觉苏咏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
“将军,就算如此,那咱们也不能就这样追上去啊,远离河道,咱们就四面临敌了,到时候会被金军团团包围的。”
辛弃疾焦虑道:“一面临敌姑且还可以抗衡,要是四面临敌,金贼骑兵数量大,轮番冲击之下,我军能否扛住真的不好说啊!”
“没关系,只要河道还没有上冻,金军就不能威胁咱们后方,只能和咱们的军阵死战到底,这一战本就是大冒险,必须要在河水彻底上冻之前分出胜负!”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这是唯一的机会,是咱们唯一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聪明,敌人也不蠢!他们不会做对他们没有好处的事情!
若要取胜,必须要靠实力,实力!一切阴谋算计都没有用了之后,只有实力是最后的依仗!传令全军!维持军阵,前进!!”
苏咏霖的命令总是可以得到最彻底的执行,鼓声和号角声不断响起,一个又一个进兵命令也传递到了每一个战术单位,整个弧形大阵很快就开始了行动。
骑兵从阵中出来缓缓前进,为后方军阵重组建立缓冲和防备。
后方步兵军阵则在各级军官的妥善配合之下快速变阵,从却月阵变为了传统的步兵大方阵。
四四方方的传统大阵,唯一不同的就是方才用作防御的盾牌大车依然作为防御被放置在军阵外围,作为物理防御手段而存在,并不由盾兵顶在第一线。
正在缓缓后退的完颜阿邻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快产生了两种感觉。
一是感到喜悦,觉得苏咏霖是真的胆子大,居然真的敢脱离河道向他进攻,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可以在这里团灭他。
二来,他也稍微有点忌惮苏咏霖,变阵也不忘记派人建立缓冲,随时戒备金军的突然袭击,且军队变阵速度很快,并不慌乱。
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不同凡响。
从他们四月份开始起事到如今,八个月的时间,这个名叫苏咏霖的贼军将领已经带出了一支如此军纪严明的军队。
坚韧,勇敢,还有掌法,听得懂主帅的命令,大战当头不慌不乱,这是非常典型的精兵。
绝非一般的乌合之众可以比拟。
这个让自己吃亏吃大发了的家伙真不简单啊。
苏咏霖,我记住了。
所以,更要在这里把此人彻底消灭掉!
不能给他继续成长和带出更多精锐部队的机会。
这里,就是苏咏霖和胜捷军的葬身之地!
完颜阿邻咬紧牙关。
胜捷军的军阵很快排列完毕,骑兵进入阵中接受保护,大军阵缓缓前进。
在平坦的河北大平原上,四面除了稀稀拉拉的树木之外就看不到任何可以用来阻挡骑兵冲击的障碍物,偶然有些小山包一样的土丘存在,而那坡度平缓的模样也不像是可以阻挡骑兵的。
在这样的大平原上和骑兵死战,当真需要极强的勇气和坚韧的精神。
除非万不得已,苏咏霖并不想这样做,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
这道坎跨不过去,胜捷军就无法升华,想来当初岳飞决定硬刚金军重甲铁骑的时候,也是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