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互相帮助的,我们是共同进步的,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一起跨越无数艰难险阻,从最开始的数百人发展到如今的数万人,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我们一起创造了奇迹啊诸君,因为我们一起,我们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少了你们任何一个人,我可能都走不到今天,你们之所以觉得我无所不能,是因为我有你们,是因为你们在我身边!”
苏咏霖举起了苏海生和韩景珪的手,看了看他们两个,又看了看其他人。
“你们才是我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
第224章 这群人里面,绝对不会有人背叛苏咏霖
整个军帐内静悄悄的,一时间除了炭火盆发出的声音之外,只有静静的呼吸声。
厚实的军帐隔离了外面的寒冷与风声,帐篷里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身上暖暖的,心里热热的。
苏咏霖会说出这样的话,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完全是靠着自己拼搏出来的,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归功于苏咏霖的正确指导,是因为他们跟对了人,面对庞大的金帝国的时候,才会有如此的优势。
主要功劳肯定是苏咏霖的,而不是他们的。
可是苏咏霖好像不是这样认为的。
“再怎么神机妙算,金贼和我们之间的差距也是肉眼可见的,当一切计策都失效的时候,我们只有依靠我们自己。”
“你们在我身边,我才无所不能,你们跟随我,我才战无不胜,把大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就能办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只要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怕!”
“两万骑兵也好,十万大军也好,金主举国之兵来攻也好,只要你们在我身边,我,我们,就永远也不会失败!”
说完,苏咏霖松开了苏海生和韩景珪的手,后退几步,望着所有人。
“河对岸,是装备尽量战斗力强悍的金贼两万骑兵,天气正在变冷,很快,河水就会被彻底冻住,他们可以轻松越过河流,而我只有三千骑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靠着骑兵战胜他们。”
“他们很强大,非常强大,战力堪比十万大军,曾经一战歼灭孙子义将军一万精锐军队,孙将军数万大军被困,无计可施。”
“我们没有援兵,不会有人来救我们,我们只能自己面对那些凶悍的骑兵马队,说不定他们当中还有铁甲重骑的存在。”
“失去河水的阻碍,河北大地上,他们纵横驰骋,没有任何敌手。”
“而我们,就要和这样一群凶悍的敌军交手,正面交手,我们所面临的结局可能远远不如孙子义将军曾经面对的。”
“很多人会死,很多人会死的很惨,很痛,或者永远的伤残,再也站不起来,你们,包括我在内,都可能会死在那里。”
“但是我已经决定了,正面交手,绝不退缩,迎难而上,夺取最后的胜利!你们,愿意跟随我,在我身边和我一起战斗吗?”
苏咏霖话说完,不再说话,只是看着他苦心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军官们。
这是一场号召,甚至可以说是请求,本来完全不需要出现的,只需要苏咏霖下达指令,将军们一定会按照他所说的去办,这是胜捷军的惯例。
但是苏咏霖却说出了这样的话,这让作为旁观者的辛弃疾感到万分的疑惑和不解。
帐中有了短暂的一阵沉默。
这阵沉默真的很短,短到辛弃疾都没有反应过来,苏勇已经面向苏咏霖行了军礼。
“苏勇愿随阿郎血战金贼,绝不后退!”
苏海生紧随其后也向苏咏霖行了军礼。
“苏海生愿随阿郎血战金贼,九死不悔。”
魏克先抢在韩景珪之前表明了态度。
“魏克先愿随阿郎血战金贼,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被抢先的韩景珪紧跟着行了军礼。
“韩景珪愿随阿郎血战金贼,不胜,则死!”
军官们接二连三的向苏咏霖行了军礼,接二连三表明自己的态度,接二连三的告诉苏咏霖,他们愿意跟随在苏咏霖身边,绝对不会离开他。
他们的声音低沉,冷静,清晰,并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满满的都是作为一名苏咏霖的追随者的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
他们已经敢于直面金军铁骑的威胁了。
他们敢于在没有其他辅助力量的前提下直面金军铁骑的冲锋陷阵了。
于是苏咏霖笑了。
笑的非常开心。
因为只要他们在他身边,他们依然相信他、愿意按照他所说的去做,把所有力量拧在一起,那么他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而对这一幕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辛弃疾来说,苏咏霖所做的事情和他所看到的景象让他觉得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场大戏一样。
他从没有想过一个领导者可以对自己的部下如此敞开心扉,然后完完全全得到他们的追随。
刚才发生的一切,甚至让辛弃疾感觉是在做梦。
但是这又不是梦,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苏咏霖真的说了那样的话。
这是一场战前动员会议吗?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辛弃疾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感觉今后,在这群人里面,绝对不会有人背叛苏咏霖。
就算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比如被敌人大军团团围困,性命堪忧的时候,他们也绝对不会舍弃苏咏霖,一定会拼了命的救出苏咏霖,然后带着他一起跑。
甚至可以说这群人会愿意为了让苏咏霖活下去而自己慷慨赴死。
自己的命可以不管,但是苏咏霖必须要活着,他们必须要亲眼看着苏咏霖活着,然后才能安心。
辛弃疾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这是一定的。
因为他自己也在刹那间有了类似的想法。
这个人必须要活着,必须要由他来带领大家,必须要由他作为那个主导者引领大家一路往前,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和他一样。
他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他和他们在一起,他们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只要站在苏咏霖的身边,就绝对不会被困难击倒。
不管那是两万铁骑,还是完颜亮的数十万大军。
辛弃疾的眼中,苏咏霖甚至在发光。
苏咏霖拍了每个人的肩膀,握了每个人的手,最后走到了辛弃疾面前,握住了他的手,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辛弃疾感觉苏咏霖的手掌很大,很温暖,也很有力道。
“幼安,我们这群人里,你的出身最高,也不是最开始就跟随我起兵,尽管如此,我并不把你当做外人来看,因为我觉得你有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我们志同道合,所以,你也愿意在我身边,与我们一起面对金贼吗?”
辛弃疾看着苏咏霖脸上的笑容,几乎是立刻就把想说的话脱口说出,生怕迟缓一会儿让自己失去了加入这个团队的资格。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辛弃疾愿随将军赴汤蹈火,九死不悔!”
“好。”
苏咏霖重重拍了辛弃疾的肩膀,握紧了他的手。
“只要有你们在我身边,我就绝对不会被任何敌人打倒!”
苏咏霖举起了拳头:“诸君,咱们过河,随我过河!”
说罢,苏咏霖越过人群,当先掀开了厚重的帐帘,迎着越发冰冷刺骨的寒风走出了帐外,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望着他的背影,帐内的人们情不自禁地跟上了他的脚步,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一步都不愿意远离。
苏咏霖的军令很快传向了全军。
那些大为动摇的地主武装团体无不感到愕然。
主动进攻?
这不是自杀吗?
苏咏霖毫不在意。
他没有动用地主豪强武装团体的兵力,而是决定集中本部胜捷军精锐主力两万人,以自己全部的家底子主动渡河向无极县的金军发起进攻。
而且一定要赶在河水彻底上冻之前和金军分出胜负,如此还能借力水军,多多少少起到一点庇护的作用。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把军中大车全部集中在一起集中改造,变成有厚实挡板的简易战车,用以结阵,以应对金军可能到来的冲击。
至于具体战法,苏咏霖也没有任何隐瞒,和盘托出。
利用地形,模仿宋武帝刘裕曾经的战法,结成却月阵,背水一战。
第225章 完颜阿邻一头雾水
对于苏咏霖的决定,在过河之前,有人赞同,但是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看法。
持不同看法的人认为这太冒险了。
“却月阵的确创下过以少数步军击破大量骑兵的战果,但是数百年来,仅此一例,再无后者,足以想见此阵辉煌不可再现,将军,这太冒险了。”
辛弃疾希望苏咏霖可以采用更加稳妥的战术。
却月阵需要河流,需要占绝对优势的水军,需要训练精良的军队,需要足够的战车和弓弩,需要悍不畏死的重装勇士。
条件太苛刻了。
张越景和韩景珪也表示这套战术的确曾经创造过奇迹,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足以为万世法。
把全军希望赌在这上面,万一失败,就没有以后了,对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来说,如果采取如此冒险的战法,很有可能把本就不多的胜率败的一干二净。
这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场面,他们希望胜捷军可以创造奇迹,可以获取胜利。
但是苏咏霖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决定。
“却月阵需要的一切,咱们都有,地形,河流,都具备了,如果不能背水一战,等待金兵越过上冻河流主动进攻,我们将面临极为严峻和被动的局面。
届时,我们还是要血战,与其到那个时候再血战,还不如趁现在咱们还能掌握主动权的时候主动出击,背水一战!”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不作声。
他们是真的希望胜捷军可以迈过这道坎,可以胜利,所以他们对此实在是太重视了。
苏咏霖理解他们的心意。
“我知道你们在忧虑什么,但是如果失败,这就是我的最后一战,我会死在这里。”
苏咏霖环视众将,开口道:“不临死地,不得生,这不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吗?诸君,我们不能主导上天,不能让它停止降温,让河水不要上冻,但是我们可以主导自己,用我们的勇气!”
众将瞩目之下,苏咏霖举起手紧握成拳。
“上天对我们已经足够优厚了,冬季快要过去,河水才上冻,我们又怎么能过度苛责上天呢?天助自助者,如果我们不敢与之正面决战,我们就什么都办不到,诸君,你们有跟随我的勇气吗?”
这种事情当然是肯定的。
众将终于不再反对,而是齐刷刷向苏咏霖行军礼。
“有!”
“好!”
苏咏霖哈哈大笑:“此战若胜,我军就真的可以向曾经的岳家军靠拢了,岳家军可是连却月阵都不用,就可以在大平原正面击溃金军铁骑的存在,我军背靠河流,只一面临敌,若不得胜,我必死于此!”
苏咏霖拔出自己的腰刀,狠狠插入地下以示决心。
众将随他一起,一起把腰刀插入地下,以示生死相随。
具体情况很快由基层军官和各军指导员们向胜捷军的精锐们阐明。
得知苏咏霖如此悲壮的决心,士兵无不热泪盈眶,纷纷表示受到胜捷军和苏咏霖恩情太重,唯有以死报之,不敢有违。
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跟随苏咏霖一起渡河,与金军铁骑血战一场,好好领教一下曾让中原宋人闻风丧胆的可怕力量。
全军层面的动员很快完成,两万精锐也随之挑选完毕,各级军官、指导员全部到位,进兵命令也传递到了每一个战术单位。
一场对于胜捷军来说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展开。
这一天,是十二月二十三日。
距离完颜亮给完颜阿邻的最后期限还有七天。
就这最后七天,完颜阿邻有充足的把握渡过河水发起猛攻,他所忌惮的水军和水攻都将不复存在,一切,就会在这几天里见分晓。
完颜阿邻不断的感谢上天,给了他绝处逢生的机会。
他感觉自己要是打了胜仗获取了功勋,一定好好好搞一场祭祀,感谢上天。
结果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他就得知河岸巡防队送来的最新消息。
滋水对岸的叛军正在大规模动员,似乎有渡河进攻的迹象。
“渡河进攻?你没有看错?”
完颜阿邻对此感到非常意外,他不明白对岸的叛军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主动进攻呢?
用步军主动进攻骑兵?
开什么玩笑?
完颜阿邻于是派人再探,这一回带来的消息更加令他意外。
叛军已经开始渡河了,他们在河上搭建了几座浮桥,大量军队正在火速渡河。
完颜阿邻终于想不通这支叛军的领导人到底在想什么了。
这是因为河流要上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