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是没有他在河北这边打得风生水起,扛住了金军的进攻,赵开山还能如此安稳的在这里围城作战吗?
  很难了。
  局势改变了。
  苏咏霖原本希望留着赵开山帮他分担来自金国的压力,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想法有点一厢情愿,赵开山才想让他来分担压力。
  不过这种局面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因为敌人并非只有金国,南宋也是敌人。
  现在赵开山存在的意义已经从帮他分担金兵的压力转变为了他和南宋之间的缓冲。
  赵开山现在最大的作用就是拦住南宋对山东地区可能进行的渗透和进取,阻止南宋势力北上,趁机在他的后方搞事情。
  在掀翻金廷之前,苏咏霖没有和南宋产生冲突的想法和打算,留赵开山在南边搞事情,也好帮他分担来自南宋的压力。
  至于赵开山会怎么做,他不清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把权力和自身地位看得那么重的领导人,苏咏霖相信他不会任由南宋摆布。
  所以赵开山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苏咏霖从真定县城内出来,回到了水坝上的军营内,思考着之后该做的事情。
  只要气温不进一步降低,河水不上冻的情况下,那么就只有一个字。
  等。
  和金军拼后勤,拼时间,拼耐心,拼定力。
  这个时候谁主动发起决战级别的进攻,谁就会落入被动,而苏咏霖十分相信自己在这个层面上绝对比金军有耐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完颜阿邻面对着完颜亮的压力,脱离速面临着完颜阿邻的压力,他们层层施压,试图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是这却造成了事实上的反弹。
  从脱离速打算对完颜阿邻阳奉阴违开始,战局就很难逆转了。
  除非河水上冻。
  十二月二十二日,辛弃疾从孙子义那边归来,带来了孙子义的通知。
  孙子义说之前撤退的金军骑兵再次向鼓城靠近,但是却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而是安营扎寨,大有就此在这里形成对峙的架势。
  他们的后勤绕了一个大圈子,从水上转移到了陆上,用足够的军队护送,避开了水军的袭击范围,于是得到了较为稳定的供给。
  现在他们已经基本摆脱了水军的阴影,很有可能就此发起进攻。
  但是孙子义表示自己虽然战败过一次,这一次绝对会非常小心谨慎,不会给他们第二次击败自己的机会,让苏咏霖放心。
  “虽然孙将军的确战败过,但是这一次各方面的准备都十分齐全,只要我军不主动出击,金军也不敢贸然进攻,大体上,侧翼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将军可以放心。”
  辛弃疾笑着说道。
  苏咏霖点了点头,对此怀有期待,希望孙子义可以顶住那支金军的进攻,不然他这边也会面临较大的麻烦。
  “既然如此,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老天了,但愿老天继续眷顾我们,别让河水那么快上冻,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只要能对峙下去,赢得一定是我们!”
  辛弃疾也认同这个看法。
  时间,天气,温度,俨然成为主导战场局势的重大因素,乃至于决定性因素。
  只要河水不上冻,光复军水军就能死死把握住河道,让金军无法渡河,空有强大的兵力而不能发挥出来。
  但是如果河水上冻,金军铁骑就能轻松渡河,光复军将被迫直面金军铁骑。
  此时此刻,光复军和金军双方的高层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都在焦虑的等待着最终的结局。
  大自然在这个时候向人类展现了它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切似乎终于见了分晓。
  侧翼的金军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对侧翼没有造成什么威胁,但是老天爷对苏咏霖的眷顾到此为止了。
  河水上冻了。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冰层,并不能承受马匹的冲击力度,不足以支撑金军渡河,但是苏咏霖和士兵们都感受到了极度严寒的降临。
  或许就在明天,或许就在今天稍晚些时候,河水将彻底上冻,冰层厚度将足以支持金军骑兵渡河。
  苏咏霖攥紧了拳头,暗叫不妙。
  跟着胜捷军一起作战的地主豪强武装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了很大的震动,苏咏霖派人安抚,赐钱,才勉强控制住了躁动的军心。
  另一方面苏咏霖则下令水军不断在河水上游弋,摧毁冰层,不让河水快速上冻,希望以此争取时间。
  但是大自然的伟力并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这一点,苏咏霖十分清楚。
  哪怕到了人类可以毁灭地球的时代,人类依然不能控制大自然,控制气候和温度。
  人类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金军方面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完颜阿邻闻言狂喜,亲自领兵到河岸边观察情况,看到光复军水军在河面上急匆匆的破冰,大喜过望。
  “哈哈哈哈哈哈!天佑大金!天佑大金!这一战,我军必将取胜!!”
  气温骤降给金军带来的不仅仅是严寒的体感,更有灼热的情感,因为气温骤降,金军士气大振,欢呼的声音响彻云霄。
  完颜阿邻下令整军备战,让士兵们吃饱肚子,然后拿出精饲料给战马食用,让战马也吃得饱饱的,养足力气。
  最后的决战很快就要来了。
  就算真定损失掉了,但是只要能全灭叛军主力,稳定河北,依然是大功一件,最差也能功过相抵!
  完颜阿邻顿时扫清一切迷惘,斗志满满。
  金军士兵们也斗志满满,抚摸着自己的战马,给它们喂上精良饲料,看着它们大口大口的吃着,心中无比激动。
  金军的士气不断攀升。
  而与此相对的,是受到震动之后士气低迷的联军。


第223章 你们才是我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
  面对寒潮来袭的突发状况,苏海生、韩景珪和辛弃疾等将领急匆匆地来到了苏咏霖的军帐内,求见苏咏霖。
  他们希望苏咏霖对此已经有了对策。
  整个胜捷军的中高级将领全部集中在了苏咏霖的帐篷里。
  他们看着苏咏霖正蹲在火盆边暖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文化水平最高也最会说话的辛弃疾站了出来。
  “将军,天气骤然转寒,滋水、滹沱河往后数日必然上冻,水军无法使用,金贼重骑必然渡河来攻,我等该当如何?”
  所有人都指着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给他们提供一条可以行得通的道路。
  就像过去的无数次危机时一样,苏咏霖总能带他们走出困境,甚至反败为胜,取得巨大的战果。
  他们希望这一次也是一样。
  但是这一次,的确不一样了。
  因为苏咏霖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一个一定可以战胜金军铁骑的策略,无论怎么想,他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根本办不到。
  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一些阴谋算计都变得很苍白无力。
  苏咏霖蹲在火盆边上暖手,一时暖手心,一时暖手背,很久都没有说话,就像没有听到辛弃疾所说的话一样,一直沉默者。
  苏海生有些沉不住气了。
  “阿郎,我们该怎么办?”
  韩景珪也沉不住气了。
  “阿郎,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
  苏咏霖抬眼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辛弃疾,看了看帐内军官们脸上急躁的神情。
  这些人里绝大部分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他给他们上课,传授给他们新思想,传授给他们新知识,又在不间断的战争和搏杀中挑选了这些活下来、脱颖而出的人们,给他们提拔,于是他们走到了今天。
  他们中绝大部分出身低微,几乎都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如果没有苏咏霖乱入这个时代,他们根本也不会有现在的地位和事业。
  他们只会和无数贫苦农民一样,失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失去一切,乃至于生命。
  他们会在某次饥荒之中失去土地,花光贱卖土地得到的钱,然后踏上流浪之旅,最后倒在某条不知名的小路上,闭上眼睛,停止呼吸,结束悲哀的一生。
  运气好的话会有人挖个坑把他们埋了,比如那个时候家人还有活着的人的话。
  运气不好的话,或者会被路过的野狼野狗吃掉骨瘦如柴的尸体,或者就这样静静的倒在地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腐烂,只留一具枯骨。
  这是他们原本的命运。
  他们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任何一点点墨迹。
  而苏咏霖的乱入,敲碎了他们身上命运的枷锁,给他们指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让他们绽放出历史上没有存在过的异样的光辉。
  出身贫苦的他们,也能因此得到青史留名的机会。
  这可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啊。
  苏咏霖于是露出了笑容。
  军官们看着苏咏霖露出笑容,更加奇怪了。
  有什么好笑的?
  眼下这个局面,很好笑吗?
  苏咏霖不暖手了,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站了起来,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我刚才没有想什么计策,我刚才是在想,你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贫苦农家出身,有从南边宋国跟着我来的,还有到了山东之后跟随我的,但是无一例外,你们的出身都很低,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我,你们会怎样?”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才加入的辛弃疾更是连话茬都没法儿接。
  苏海生左右看看,决定第一个回话。
  他上前一步。
  “没有阿郎收留我,我会饿死,一定会饿死。”
  韩景珪也上前一步。
  “我也是,没有阿郎收留我,教我读书识字,给我饭吃,我也会饿死。”
  张越景跟着上前一步。
  “没有阿郎收留我,我大概会在饿死之前就被冻死,死的一定非常痛苦。”
  苏勇也随之上前一步。
  “没有阿郎,我活不过八岁,铁定饿死。”
  魏克先上前一步。
  “没有阿郎救下我,我大概会被抢我食物的那帮乞丐打死,肯定活不下来。”
  傅宏达上前一步。
  “没有阿郎给我饭吃,我早就饿死在路边了,连我这个名字都是阿郎给我的,这条命,当然也是阿郎给我的。”
  军官们一个接一个上前讲述必然的事实。
  这或许是原本的历史中,没有苏咏霖这个异物存在的历史中他们那平平无奇的注定绝望且痛苦的人生之路。
  他们不会有未来。
  而苏咏霖的出现,给了他们未来。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
  苏咏霖于是笑了笑,站了起来,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我问你们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提醒你们这条命是谁给你们救回来的,而是要让你们想起你们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从濒死到如今成为军将,手下统领数百数千士兵,立下赫赫战功的这一路,你们还记得是怎么走来的吗?”
  苏咏霖这一说,军官们纷纷回想起了他们被苏咏霖拯救之后所经历的种种。
  从吃饱肚子到读书习字,从读书习字到练武强身,最后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逐渐成为苏咏霖身边不可或缺的帮手,与他并肩战斗。
  这样的一幕幕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让他们顿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似乎挨饿受冻的日子就在昨天,失去家人成为孤儿的日子也就是前两天的事情,而现在,他们几乎拥有了一切,拥有了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做梦都梦不到。
  他们的的确确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看来你们都想起来了。”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我想说的是,这一路走来,不单单是我救了你们,是我帮助了你们,你们也救了我,你们也帮助了我。”
  军官们为之愕然。
  连局外人辛弃疾也感到很吃惊。
  苏咏霖为什么要这样说?
  “你们不要觉得吃惊,我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固然有我自己的因素在里面,可要是没有你们一路扶持,为我血战沙场,我又如何能走到这真定城下呢?
  没有你们为我拼死奋战打败金贼,说不定我早就死了,你们被我所救,因我而走到今天这一步,而我何尝不是因为你们,才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呢?
  你们相信我,服从我,听我的号令,坚决执行我的命令,把我想要做到的一切都贯彻落实,所以,我才有今日,你们自己才有今日,胜捷军才有今日!”
  苏咏霖伸出两只手,握住了站在最前面的苏海生和韩景珪的手。
  “我不是万能者,我不是神灵,我只是一个人,一个离开你们的帮助就寸步难行的人,正是因为和你们在一起,我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和你们一起,走到今天,站在这里!
  我们是互相帮助的,我们是共同进步的,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