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霖说起来,耶律成辉也是无言以对。
于是苏咏霖的论据就更能站住脚了。
“他不能团结部下镇压反抗,而反抗者却能万众一心应对暴政,这是我之所以可以拥有人和的原因。”
苏咏霖接着说道:“再说天时,近年来,蝗灾、水灾、旱灾不断,流民遍地,饿殍遍野,当此时,完颜亮不仅不赈济,还继续横征暴敛,推行括地之策,逼得百姓没有活路。
百姓没有活路,又不想饿死,那么只能造反,都不用我怎么煽动,他们直接就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兵源,完颜亮用不得,我能用得,这难道不是天时吗?”
耶律成辉还是不说话,等同于默认了。
“你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吗?”
苏咏霖说完,看向了耶律成辉。
耶律成辉沉默片刻,默默摇了摇头。
“将军所言句句属实,我无话可说,但是我依然不认为将军能够击败金国主力,如果将军不能击败金国主力,那么一切都是空谈,除非将军击败金国主力,则大有可为。”
“我当然知道不能击败金国主力则一切都是空谈。”
“那么将军打算如何击败金国主力?”
耶律成辉抬起头看着苏咏霖:“金国天子一声令下,中原、燕云、辽东之正兵立刻聚集,各地官府奉命,则立刻签发签军参军,不多时,可得数十万大军,将军如何对之?”
苏咏霖笑了笑。
“数十万大军?其中真正可以用来战场争锋的女真正兵又有多少?大部分都只是临时签发的汉人壮丁,战斗力几何?我和他们打过仗,你签发过他们,他们究竟有什么战斗力,你我还不清楚吗?”
耶律成辉有点尴尬。
“就算只是壮声势,也不是将军可以对抗的,数十万签军本身只要存在,就是极为可怕的战斗力,将军再神勇,难道能以一当十?”
“为什么你觉得我会乖乖在这里等着完颜亮来打我?”
苏咏霖在耶律成辉诧异的注视下伸手指向北方:“不用他来,我先过去。”
“过去?”
耶律成辉感觉苏咏霖在说笑话,居然笑了出来,笑道:“将军难道打算以区区两三万兵力北伐中都,覆灭金国?将军麾下士卒莫不是天兵天将,力大无穷且刀枪不入?
若将军之兵都是天兵天将,别说金国,宋国、夏国还有大理国加在一起,都远不是将军的对手,将军可以纵横天下,毫无顾忌!”
“谁说我只用两三万兵力北伐?谁说我只有两三万兵力可以北伐?还有我什么时候说了我要北伐?”
“啊?”
耶律成辉更加迷糊:“将军在说什么?为什么我听不懂?”
“你以为光复军是如何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从无到有,从一万多人发展到将近二十万人,靠的是什么?是金国暴政带来的压榨啊!”
苏咏霖摇了摇头:“你不懂,你不知道人们畏惧金廷的时候,也在憎恨着金廷,你不知道那些表面恭顺的人到底多想让完颜亮去死,你不知道我大军一到究竟可以促成多少人跟我一起造反。
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他们听我的号令,起兵跟我一起造反,只要愿意起兵造反,都可以当官,县令,刺史,高官显贵,只要跟我一起造反,全都可以得到。
我一万人过去,每攻下一个县都会有更多的人跟随我,反抗势力会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人会越来越多,到最后,会形成声势极为浩大的反抗狂潮!”
第179章 耶律成辉在利益上的立场相当清晰
耶律成辉被苏咏霖描绘的这一幕吓得很厉害。
他感觉到如果这一幕真的变成真的,那么金国真的很危险。
到处都是起义者,到处都是造反的武装团体,单说兵分几路去应对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皇帝完颜亮固然英明神武,但是眼下金国人才凋零,能撑起场面的名将根本也没有几个。
完颜亮杀戮过甚,闹得金国统治集团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面对这些犀利的起事者,金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时慌乱之后,耶律成辉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那又能如何?不说能不能如此顺利,单说你这边就算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一旦战事不利,立刻就会溃败、惨遭屠戮,根本看不到获胜的希望!
若不能把这些人整合在一起统一号令,是不能和真正的大军作战的,而将军又不把这些人整合在一起,让他们各自为政,只会被朝廷大军各个击破!
朝廷大军会大肆屠戮这些造反者,把敢于抵抗的全部杀光,这些人的宗族、追随者会全部死于非命,中原再也没有敢于抵抗金国的人,将军千万不要以为金国天子不敢这样做!”
“这……似乎是个问题,但是,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苏咏霖忽然露出了耶律成辉怎么看也看不懂的笑容。
“啊?”
耶律成辉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苏咏霖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吗?
自己的追随者被全部干掉,被屠戮,活下来的人再也不敢反抗……
苏咏霖笑了一阵,便收起了笑容。
“我的意思是,造反的人多了,就算战斗力微弱,但是只要数量大,一样派的上用场,可以消耗金军兵力,可以分散金军兵力,还能给他们巨大的后勤压力,更重要的是……”
苏咏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跟着我造反了,就不会再被金国签发了,这是人力之争,也是人心之争,造反的人越多,金国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资就越少,我这边的助力就越大。
只要他们不成为金国的助力,那么就可以算作是我的助力,只要金国不能调遣这些人力物力对付我,我就能反过来利用这些人力物力对付金国,这就是我的办法!”
耶律成辉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想让自己尽快的平复下来。
“将军的设想很好,但是不会那么容易的,绝对不会那么容易,一定会有很多问题发生。”
“当然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我别无选择!我要迎难而上!和金贼不死不休!你就看着好了,看着我是怎么成功的!”
苏咏霖一声断喝,吓得耶律成辉一个激灵。
“当今天子智计非凡,手腕强硬,绝非南朝皇帝可以相比!将军不要小觑天下英雄!”
他只能搬出这种话来自我安慰。
但是苏咏霖还真没有什么可说的。
“是啊,赵官家要是有完颜亮十分之一的气势,也不至于处处退缩,缩到了这个地步了。”
虽然如此,苏咏霖也不会认怂。
“但是我和赵官家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我才离开南朝,来到这里造反!我已经有了必死之决心,哪怕被金贼五马分尸,我也绝不后退!”
苏咏霖面色狠厉,厉声道:“耶律成辉,现在,我不杀你,也允许你不投降,但是当契丹人集体起事造反时,我需要你成为我和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什么?契丹人起事?”
耶律成辉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契丹人会起事?契丹人为什么要起事?和你有什么关系?是你策动的?你怎么可能策动?”
“你别误会,我没那么神通广大。”
苏咏霖连忙否认,又说道:“但是我会推波助澜,更会合纵连横,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家一起反金,你看着好了,看着我是怎么把这貌似强大的金国搅得天翻地覆的!”
说完,苏咏霖转身离开了关押耶律成辉的牢房。
留下耶律成辉一个人待在牢房里皱眉苦思。
他不知道苏咏霖的胆子为什么那么大,那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都敢做,行事作风天马行空,让人根本不知道他下一步想要干什么,并且能想出什么办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事情要是真的让他做了,还做成了,大金国可就真的大事不好了。
完颜亮扛得过去吗?
别人不知道,耶律成辉可是清楚金国朝廷内部对完颜亮不满的人大有人在,而宗室内对完颜亮感到不满的人就更多了。
他杀戮宗室太过火,埋下了很多仇怨的种子,现在还好说,苏咏霖要真是搞成了什么举世皆反的战略,难保完颜亮不会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从而整个金国都会摇摇欲坠。
真要到了那种情况,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呢?
做苏咏霖和契丹人之间的桥梁?
虽然说契丹人的身份让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就和徒单京一样被杀掉,但是耶律成辉的契丹人认同并不太强烈,他更加认同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除此之外兴致缺缺。
但是如果金国不行了,那么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就很有必要找个出路,好让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得到延续。
这个比较重要。
如果真的,真的如同苏咏霖所说的那样,完颜亮和金国终将败亡,那么耶律成辉也不会死忠于完颜亮。
哪怕完颜亮是第一个愿意在相当程度上重用汉人和契丹人的女真皇帝。
耶律成辉在利益上的立场相当清晰。
这一点,苏咏霖当然也清楚,所以他并未急着让耶律成辉加入他的阵营。
倒不如说等时机到了,耶律成辉自己会赶不及的加入他的阵营。
不只是耶律成辉,还有很多其他正在观望的人们,那些不同与普通地主豪强的,真正有政治视野的士人们,他们也正在观望局势。
孔氏的投资主要还是被苏咏霖用武力胁迫的,大部分具备政治视野的人并没有那么看好苏咏霖,他们总感觉苏咏霖会覆亡。
那么苏咏霖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自己是多么强大。
从八月中下旬开始,苏咏霖就大规模调动刚刚整编完毕的军队在东平府内纵横驰骋,攻城拔寨,九月上旬就已经平定东平府全境。
东平府内的女真官员、士卒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几乎被苏咏霖全部歼灭,依靠这一段时间的夺城战、野战,苏咏霖很好地锻炼了新兵们,几乎所有新兵都被投入战场,尽力了至少一次战斗。
五大主力团轮番上阵,老兵带着新兵们在战场上重温在军营内学到的知识,磨炼战阵之术,新任军官们也在战场上精进自己的指挥能力,不断的成长着。
苏咏霖通过战功战绩不断提拔优秀的新人担任军官,充实基层军官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好地整合了胜捷军的组织程度。
而在这段时间内,苏咏霖也给了辛弃疾所率领的重步兵精锐赤斧营一些战斗的机会。
第180章 他们注定是陌路人了
这一轮大战之中,因为训练的原因,辛弃疾都在率领人数只有三百人的赤斧营进行集训,没有参与进去。
面对全军各团各营都立下战功的情况,辛弃疾非常不甘心,于是请求苏咏霖给他一些战斗的机会。
“全军各营都有和金贼交手,唯独赤斧营没有,这不利于赤斧营精锐之成长,愿将军给赤斧营一个机会。”
辛弃疾数次向苏咏霖主动请战。
重斧部队的战斗主要是针对骑兵的,而金军主力覆灭之后,剩下的骑兵已经没什么威慑力了。
苏咏霖利用缴获的数千匹战马武装了三千虎贲营骑兵,在整体上已经占据了骑兵上的优势,目前山东境内的任何一支金军骑兵都不会比胜捷军骑兵更多。
于是苏咏霖就开始放心大胆的让虎贲营骑兵们纵横驰骋,和人数上不占优势的金军残余骑兵对攻,用战场和真实的战斗让胜捷军骑兵加速成熟,尽快成长。
这样来的确很容易造成士兵的折损,但是能活下来的都是高生存率的优秀士兵,是拥有成为精锐骑兵潜质的优秀人才。
而且以多欺少的情况下,胜捷军骑兵屡战屡胜,金军骑兵屡屡惨败,机动力上完全不是胜捷军的对手。
因为这个情况,苏咏霖只能安排重斧部队跟着步军一起和金军步军对战,双方正面交手,军阵对拼。
临阵经验总是要积累的,赤斧营也好,辛弃疾本人也好,这个机会,苏咏霖当然会给。
于是双方军阵对拼的时候,重斧军穿着厚实的重甲在阵内待机,等时机一到,他们就挥着大斧就冲上前开无双,在金军军阵内大开杀戒。
还真别说,身着重甲的赤斧营士兵就像是人肉坦克一样,威力十分恐怖,几乎立刻就能把金军军阵撕个大口子出来,直接搅乱他们的阵型。
赤斧营身后的步兵们会立刻跟上,彻底撕裂金军军阵,使之溃散,后方骑兵趁势压上,三下五除二就能歼灭金军,效果极佳。
一来二去,东平府的金军再也不敢出战,只敢龟缩在城池里固守。
面对这种情况,苏咏霖一面诱降一面强攻,既锻炼了军队的攻坚能力,也成功拿下了城池。
东平府顺利拿下,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