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摠弟,要不然,你来做这个县令吧。”
  “啊?”
  一旁的孔摠一愣,压根儿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问道:“我来做?”
  “对,你来做。”
  孔拯握住了孔摠的手:“你是我的弟弟,你来做这个县令,也是孔家人担任县令!”
  孔拯又把目光投向了苏咏霖。
  “苏将军,这样可以吗?摠弟是我的弟弟,是我的同胞兄弟,他来做曲阜县令,应该也可以,是吗?”
  苏咏霖倒是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转折。
  准确的说,他最开始只是想恶心一把孔氏,纯粹看他们不爽,想教训他们一下,结果没想到孔拯还真就跟他蹬鼻子上脸了。
  这能忍?
  他决定动用一些资源收拾孔氏。
  现在资源消耗了,兵力也有了略微的损失,当然要从孔氏身上获得收益弥补损失,不然就是白打了。
  但是他也不认为孔拯会答应出任曲阜县令,因为衍圣公和曲阜县令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也很难说让他答应。
  而苏咏霖当然也不会在现在杀了孔拯灭了孔氏,那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苏咏霖心理预期的目标是讹孔氏一笔。
  他认为孔氏肯定不会答应出任胜捷军的官职,所以退而求其次,狠狠地刮一块油水下来,既然自己退了一步,孔氏自然也会答应这件事情。
  这一块油水可以让自己吃的美美的,一口气把这些天为了孔氏耽误的损失都弥补回来。
  然后就当孔氏不存在,反正他们不能从军事层面给自己找麻烦。
  可是,不知为何,孔拯却突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孔摠虽然不是衍圣公,但是却是孔拯的弟弟,孔氏核心集团当中一员,身份绝对不一般。
  这样的人出任他胜捷军控制区域当中的曲阜县令一职,象征性意义就非常广大了。
  所以别说孔摠和孔氏老老小小们愣住,苏咏霖也没太反应过来。
  “兄长,我?做曲阜县令?你认真的?”
  “认真的,摠弟,这个职责只有你能担当,只有你能做到这件事情。”
  这样说着,孔拯又看向了苏咏霖:“苏将军,你以为呢?”
  “我……”
  苏咏霖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衍圣公不愿放弃大位,倒也是人之常情,令弟若愿出任曲阜县令,我以为,并非不可。”
  孔拯放松了下来,点了点头。
  “好,苏将军,那我等便约定了,由孔摠出任曲阜县令,听从将军的训令。”
  “甚好。”
  苏咏霖点头认可。
  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问题,孔拯很上路子的表示愿意赔偿胜捷军的损失,出一大笔钱和粮食来犒劳军队,让苏咏霖的胃口得到了满足。
  他发现孔氏认清现实之后的种种举动非常符合一个征服者的心理预期,能很好地满足征服者的需求。
  不得不说,孔氏能生存那么久,不单单是名声大关系硬那么简单。
  作为征服者,苏咏霖无需对城中数百名因为战争而死的死者和受到损伤的伤者负任何责任,这是孔氏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所以他尽管把这里的善后事物交给了孔摠。
  这位由他颁布任命任命的曲阜县令。
  孔摠的表情一直都不轻松,送别苏咏霖之后就更是如此。
  他送走了苏咏霖和胜捷军,目睹他们往西去,并且也没有见他们留下军队“守城”,等于还是把曲阜交给了孔氏。
  对于此,孔摠倒是略有些宽心,可随之而来的紧张让他难以自持。
  “兄长,你到底在想什么?让我做曲阜县令,把我推出去满足这些反贼的需求,等天子来问罪,再把我推出去顶罪?你我血脉亲近,我事事以你为主,你怎能如此待我?”
  孔摠怒气冲冲地来到孔拯面前,情绪非常激动。
  孔拯倒是显得颇为冷静,和之前那很刚的模样判若两人。
  “激动会让你失去理智,我吃过亏了,你还想再吃一次吗?”
  孔摠一愣。
  “什么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叫做苏咏霖的将军,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超乎常理,让我不由得担心未来究竟会不会顺着我们之前的预测那样发展。”
  “这就是你让我身陷险境的原因?”
  孔摠满脑袋问号,随后满脸紧张,低吼道:“因为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兄长,我可是犯了对大金天子来说要命的死罪啊!死罪啊!”
  “你不这样做今日孔氏就要有人殉难!”
  孔拯生气了,一拍桌子道:“身为孔氏子孙,自幼享受荣华富贵,那就要随时做好为了孔氏付出一切的准备!你的一切不单单是你的!更是孔氏的!
  你都那么大人了,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孔氏花费那么多的心思把你养大,让你成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你能反哺孔氏!你所得到的一切都不是天经地义的,你明白不明白?!”
  “我……”
  孔摠顿时感觉有些底气不足。
  孔拯的话说的不假,身为孔氏子孙,自幼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成长,享受如此优厚待遇,自然要在长成之后为了孔氏的生存安稳而努力奋斗,尽可能的让孔氏不要面临那么多危险。
  必要的时候,奉献自己也要让孔氏存续下去,这就是宗族。
  而作为宗族的族长,孔拯拥有这个支配族人的权力。
  族人不得反抗、悖逆。
  “这不是可以让你和孔氏商量的事情,这是你必须去做的事情。”
  孔拯这话说的一点都没有余地,让孔摠相当的无奈。
  “若有孔氏,要我孔摠有何用?若无孔氏,孔摠又有何存在的意义?兄长,我懂了。”
  说完,孔摠叹了口气,缓缓退出了孔拯的房间。


第176章 光复军的政治正确
  苏咏霖解决掉了曲阜县的事情,整个兖州也基本上解决完毕,磁阳县和宁阳县都在之前被胜捷军攻克、占据。
  宁阳县令投降,所以没有死,依然担任宁阳县令,坐着原先的事情,生活没什么改变。
  磁阳县令也选择了投降,现在还是磁阳县令,也做着原先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改变。
  基本上可以说整个东平府和兖州的政治生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除了原先被女真人占据的土地转为胜捷军直接控制之外。
  然而这变化明面上看来属于经济变动,也就是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经济上的变动并不惹人注目,因为人们关注的大部分还是政治上的变动。
  而政治上没什么变动。
  官员投降,则继续留任。
  官员不降,那就当成上等人拉出去批斗,教育士兵、农民,公审之,然后杀掉,作为威慑官员的手段。
  接着选任当地比较有名望可以服众的长者担任官职。
  这些人要么在经济上支援胜捷军,给胜捷军提供大量粮食、钱财作为军需,要么在军事上拉起一支队伍服从苏咏霖的指挥。
  可以说都是光复军这个大壳子内的自己人,所以得到了苏咏霖的奖励。
  而那些没有及时跟从光复军或者对光复军有疑虑的,则被苏咏霖冷遇,就算金军主力崩溃之后加倍送钱送粮食犒军也不能进入权力核心,而要徘徊于其外。
  要是让这些后来者居上了,先来者会怎么看待苏咏霖和他的政权呢?
  所以必须要让他们承担没有及时投靠光复军的代价,为此付出一些东西。
  苏咏霖以此拉拢一部分地主乡绅,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势,利用他们去打压另外一部分地主乡绅,使他们内部不和。
  他们的眼睛盯着县中州内的高层权力,所以胜捷军往村庄内派遣指导员的事情也没什么人在意。
  在意的只有苏咏霖和指导司主簿田珪子。
  田珪子在当前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培养指导人才的方面,具体事务都交给两个郎中去统筹安排,他自己日以继夜的安排好手给新人补习,甚至自己亲自上阵。
  他把苏咏霖的思想编纂成课本,专门在指导司内部组建了几个补习班,专门给选定的新人补习,让他们加快速度学习思想,在初步解放思想的同时,掌握可以把思想贯彻落实的方法论。
  他作为补习班的讲师现身说法,还把一些做出成绩的指导员拉来给新人讲课,然后让新人们纷纷上台给刚刚俘获的签军、民夫们讲话,一起开展诉苦大会,回忆过去的悲惨生活,展望未来的美好人生。
  通过诉苦大会培养新的指导员人才,然后把这些人才源源不断的输入被胜捷军掌握的村庄,发动农民建立农会,把他们组织起来,成为可以被胜捷军依靠的一股力量。
  只要他们可以被组织起来,他们就能办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数次战斗之后,胜捷军直接掌控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在济南府、淄州、泰安州、东平府和兖州五州府之内,光是目前被胜捷军直接控制的人口统计数目就超过了八十万。
  而东平府尚未全部被攻取,如果东平府也被全部控制住,这个数字还能往上涨。
  届时被胜捷军直接控制的人口就能超过一百万,且可以结成相当有动员能力的社会组织。
  这将在之后的战争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而随着控制村庄的增加,苏咏霖感觉直接管理这些村庄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开始思考进一步设立村庄农会上级组织的事情,用以减轻胜捷军总部的压力。
  总不能让胜捷军总部直接管理数量如此巨大的村庄农会,设立上级组织用来减轻行政压力的事情也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而在更加硬核的军事实力方面,苏咏霖也在抓紧扩军。
  这一场大作战下来,胜捷军一共俘获了超过一万人的俘虏。
  经过诉苦大会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俘虏愿意加入胜捷军,五大主力团的兵力再次得到了扩充,胜捷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三万。
  除了俘虏之外,苏咏霖也积极在村庄内动员壮丁加入胜捷军,预计把胜捷军的总兵力增加至三万人,然后开始一波集中集训,并且用东平府战场做最好的练兵场。
  攻城略地、招兵买马和练兵集训几乎在同一时刻同时展开,事情非常多。
  苏咏霖倒也不是很想做一个触手怪,主要是时间太紧张了。
  为了赶在完颜亮这个暴躁老哥做一些疯狂的事情之前把底子打好,并且进一步北上占据先机,他必须要争分夺秒的办事。
  这一段时间苏咏霖可以说是过上了零零七的生活。
  没有休息,睁开眼睛就是工作,闭上眼睛就是睡觉,累到什么都没有办法去思考,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整个人都快变成了机械的工具人。
  他处理五州之地的政治问题,军事问题,还有经济问题,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他来协调,他来处置。
  大权在握的感觉很好,但是真的也非常累,苏咏霖感觉自己的理政能力在这一段时间内有了非常巨大的飞跃,感觉自己都不太像是自己了。
  压力催人进步啊……
  军事建设就不说了,帮手很多。
  经济建设也不说了,帮手也不少,苏长生那边甚至搞定了和姚宏放的合作,让胜捷军拥有的大量珍宝古玩有了变现的渠道,这让胜捷军的军费问题有了改善的契机。
  最重要的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
  因为苏咏霖采用两套班子行政的方式,新农村就不说了,新农村之外的传统地区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在当前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的光复军大起义之中,需要讲究的政治正确是民族矛盾。
  对女真人的反抗和仇恨是光复军这个鱼龙混杂的大团体在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
  大家都是为了反抗女真人的残暴统治而奋起抗争的,不接受女真人的投降是当前状态下的常态,也是光复军最大的政治正确。
  苏咏霖不会违背。
  所以在处理旧官僚问题的时候,苏咏霖把女真官僚一刀切,全部干掉,女真军官一刀切,全部干掉。
  只有那些大头兵得以存活,但是也要在诉苦大会和危险矿洞的无限炼狱之中无限轮回,度过痛苦的时光,然后走向死亡。
  而与之相对的,非女真人族裔的投降则是可以接受的。
  汉人也好,契丹人也好,奚人也好,都是可以接受的。
  他们组成了胜捷军控制之下的新官僚团体。
  一个没有女真人的官僚团体。
  尽管绝大部分还是原先的金国官僚,但是没办法,苏咏霖还没有培养出合格的县级行政人才,当下能维持【胜捷军——新农村】这个二元行政状态就挺不错了。
  只有当农会的上级组织建设起来并且成功运行之后,才能说胜捷军组织已经有了相当的行政管理经验。
  而在官府和地主乡绅的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