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的重镇也被很快攻破。
  像曲阜县城这种并不高大宽深也不是军事重镇的城池,配上并不多也并不精锐的杂牌部队一千余人,面对一万多杀气腾腾的胜捷军,其结局可想而知。
  苏咏霖是真的决定攻克曲阜县城的,于是一声令下,军队不得留手,全方位攻城。
  飞石乱砸,火器乱飞,曲阜城墙头上一片狼藉。
  不说巨大的石块对城墙的冲击,使用改良后颗粒火药的霹雳炮威力大增,声音更响,爆炸威力更大,扔到城头轰隆一声巨响,就是烟雾缭绕气流乱冲,很多守城兵丁从城上被炸了下来,死伤甚众。
  既然不留手,远程打击部队也不会有任何的怜悯,各种武器不要命的往城内砸,砸的城上守军部队连头都抬不起来。
  孔拯和孔摠在战斗开始之前都下了城楼躲在安全的地方,等攻城开始之后眼见胜捷军如此凶猛的攻势,当场就被吓住了。
  真的敢动手啊?
  而且还那么凶?
  孔拯吓得一动不动,孔摠则面色惨白的看着孔拯。
  “兄长,这就是你想要的?他们攻城了!真的攻城了!”
  孔拯一句话都不说,大概是被吓得过分了。
  剧烈的响动和大量的硝烟让宁静的曲阜县城不再宁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久违的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怖和威胁。
  他们似乎有那么几十年未曾感受到什么叫强权,什么叫肆无忌惮了,也是时候应该重新了解到实力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生存准则这个事实。
  因为人被杀,就会死,人一死,万事皆休。
  苏咏霖看着在飞石和霹雳炮的攻击下摇摇欲坠的曲阜县城,下令步兵进攻。
  完整的步兵军阵在壕桥、云梯、望楼车、扬尘车的陪同下开始向城池接近,步兵利用壕桥度过护城河,一边前进一边用大盾顶着向城池靠拢,他们随着云梯一起前进,准备蚁附登城,攻击城池。
  加固型望楼车上的弩手和扬尘车上的士兵相互配合,一边用弩箭压制城上的弓弩手,一边喷洒各种粉末阻碍守军视线、干扰守军的呼吸,让他们无法顺利守城。
  城上的守城兵丁被彻底的压制住了。


第174章 被刀架在脖子的感觉就真的那么好吗?
  这一整套攻城战术胜捷军总共也没有演练过几次,各方面的配合上都有一些衔接方面的问题。
  不过在素质过硬的基层军官的引领下,各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契合了军令上的要求,顺从鼓声号声的指令,向城池发起进攻。
  而反观曲阜守军,则显得非常拉胯。
  弓弩手射击不能成群结队,基本上是单个人进行反击,稀稀拉拉几支箭根本不能和胜捷军成群结队的弩手相抗衡。
  城下进攻火力强大,城上防御火力则相当拉胯,他们过于业余的行为使得胜捷军的进攻看上去是那么的专业,尽管胜捷军也刚刚经历过扩编,根本不是什么天下强军。
  很显然,这场根本没得打。
  开战不过半个时辰,胜捷军已经完全越过护城河开始蚁附登城环节的进攻了。
  他们完全没有阻止胜捷军进攻的步伐,就已经死伤惨重,而面对着胜捷军的蚁附登城,看着那些红着眼睛杀气腾腾的胜捷军士兵,他们直接溃散了。
  整个城楼一片慌乱,胜捷军的士兵迅速登城,登上城墙后便挥刀砍杀那些守军,守军不能抵抗,纷纷逃窜,或者把战友推到前面送死,自己趁机逃跑。
  稍有一些训练有素个人战斗力不错的士兵,也不能集合起来使用,不能全部发挥实力,而被裹挟在乱军丛中不能发挥最强的力量。
  胜负已分。
  开战不到一个时辰,西城门楼已经被胜捷军全面占据,城门洞开,战线快速往前推,进入了巷战阶段,而苏咏霖已经大大方方的纵马而入曲阜县城——作为一个征服者而来。
  好言好语不听,剩下的当然就是刀子和弓弩。
  由于城池四面被围困,城中人想逃跑也逃不走。
  孔拯和孔摠带着整个北宗孔氏宗族躲在了孔家大宅里,集合了城中最后的武装力量保卫孔家大宅,做出誓死一战的架势,但是他们本身已经没有什么胆气了。
  孔拯正在被其他年纪比较大的长辈围着痛骂,所有还活着的老人都在对孔拯愚蠢鲁莽的行为表示痛恨,一个接一个的指着他痛骂,唾沫星子乱飞。
  孔拯瘫坐在地上不知所措,方才的胆气荡然无存,心里除了懊恼,就是悔恨。
  恨自己为什么一时间鬼迷心窍居然选择和这支贼军开战。
  这下可好,本来能谈的现在也不能谈了。
  双方武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经承认了孔氏的失败,而武力不能办到的事情,谈判当然也办不到。
  曲阜县城不可能还有其他的武装力量可以和军队抗衡。
  事实上也是如此。
  县令匆匆集合起来的武装力量很快就被胜捷军歼灭,那个主张抵抗的汉人县令被苏咏霖押到了孔氏大宅门口亲自斩首,把血淋淋的人头丢到了孔氏大寨内。
  “一炷香内开门投降,否则当我破门而入之时,宅内众人的命就不好说了。”
  苏咏霖充满杀气的最后通牒直接击穿了孔氏众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一群老家伙根本不管孔拯怎么想,直接成群结队冲出孔宅打开大门,向苏咏霖投降,放弃抵抗,动作十分迅猛,非常干脆,毫不拖泥带水。
  他们交出了全部的武器装备,护院家丁被全部解除武装,成为俘虏被送到胜捷军的军营里等待安排。
  苏咏霖则作为征服者进入了孔家大宅,一群孔府老幼对他低眉顺眼,和声细语。
  刀子果然比嘴皮子好用,哪怕是在嘴炮成精的孔府内,也是如此。
  孔家大宅据说有一百多亩大,是历代衍圣公的府邸,孔家其他族人并不都居住在这里,只有最核心血缘最亲近的才能居住在这里。
  其余血脉较远的住在城内,乃至城外,甚至是其他州府。
  孔氏传承至今血脉繁多,何时何地迁移出去开枝散叶的宗门也数不胜数,留在曲阜的只是主脉一支。
  而眼下,因为南宋那边有个南宗的存在,北宗孔氏也不再是唯一受到读书人尊崇的孔氏主脉。
  但是孔家大宅是真的不错,古色古香,书卷气迎面扑来。
  看上去很名贵的花花草草被修缮的非常优雅,没有一丝多余的枝叶,仿佛多修剪那么一刀都会破坏它整体的美感,让它变得毫无意义。
  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书法画卷,一定都是些当代或者前代大家的作品,放在和平时代,这随随便便一张画或者一幅字都是千金难求的宝物。
  没有金银器具,没有珠光宝气,但是随随便便一样东西的价值都不会比金银珠宝便宜。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整座孔府就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奢华都奢华的很有内涵。
  但是那又能如何呢?
  苏咏霖可不是一个客人,而是以一个征服者的身份来到这里的,这里的一切,在现在,可以说已经属于他。
  而孔氏众人都要仰仗他的鼻息才能得以生存,他一个不高兴,想要杀掉谁,就算之后苏咏霖需要付出代价,他们也的确是现在就会死。
  这笔买卖怎么算怎么不划算,所以他们坚决不做。
  于是苏咏霖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正堂客厅的首位上,看着站在面前的孔拯和孔摠两兄弟,摇头叹息。
  “好言好语不听,非要和我打,打赢了也就罢了,偏偏还打输了,你们让我怎么办?我也很难办啊!”
  孔拯面色灰败,孔摠低头叹息。
  他们的身份尊贵——也仅仅只是身份尊贵而已。
  真要是苏咏霖混不吝下令杀了他们,他们也是哭都没地方哭。
  只是一刀子的事情而已。
  而他们现在确定苏咏霖武力强悍,本身也是个混不吝的大胆之辈,所以大气不敢出一口,只能等待他的发落。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孔氏素来都是识时务者的典范,可为什么这一次你们却栽了呢?是感觉光复军是一群叛军,并不能击败金军夺取天下吗?
  须知凡事无绝对,你们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往往真的会发生,而你们觉得会发生的事情,可能又不会发生,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呐!”
  孔拯和孔摠不说话。
  “你们不说话我也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但是你们更应该考虑一下什么叫远水解不了近渴,变通都不懂,可不要被渴死吗?
  曲阜是孔圣人的家乡,天下文脉,所有读书人都很向往这里,把这里看作圣地,所以,我本不想攻打曲阜,是你们逼着我打的。”
  苏咏霖站起身子走到孔拯和孔摠面前,审视着他们。
  “被刀架在脖子的感觉就真的那么好吗?”
  孔拯不说话。
  孔摠却抬起了头。
  “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并不好,但是刀也并不能办到所有的事情!阁下看起来很年轻,谈吐不凡,应该是读过书的,所以更应该知道曲阜孔氏意味着什么。”
  苏咏霖“哦”了一声,看向了孔摠。
  “对,我知道,我不仅读过书,读的还很好,差点就要参加科举考试了,当然不是在金国,是在南边宋国,我原先是宋人。”
  孔摠一愣,孔拯惊讶的抬起头看向苏咏霖,周围孔氏老老小小们也惊讶的看了过来。
  “我的祖父是山东人,靖康年,因为不甘受辱,所以跟随宋廷南下,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只为北伐恢复山河,他曾跟随岳飞将军北伐,岳将军含冤去世之后,他出任过州刺史的职位。”
  苏咏霖稍微说了一下家世,便笑道:“所以严格来说,我虽然现在是一个反贼,但是曾经也是个官宦子弟,官场上该知道的事情,我也都知道。”


第175章 你的一切不单单是你的!更是孔氏的!
  得知苏咏霖原先是南宋的官宦子弟,出身不错,也曾读书,孔氏众人就更惊讶了。
  “你……”
  孔拯情不自禁的指着苏咏霖,脑补了一出大戏,一出相当狗血的大戏。
  “那你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事情?你到金国来……难不成是赵官家的命令?要覆灭北宗吗?”
  “啊?”
  苏咏霖一愣:“你为什么觉得这会是赵官家的命令?这和赵官家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觉得那个赵官家会有胆子让我来做这样的事情?”
  “不是吗?那难道是南宗主导的?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孔拯有些愤怒了。
  “不是,这和南宗有什么关系?你这颗脑袋成天都在想些什么?”
  苏咏霖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那你为什么北上?”
  “因为我不相信赵官家能光复中原,能恢复故土,我不信,所以我要自己来,岳将军的事情告诉了我,靠宋国北伐是死路一条,所以我想北伐,只能靠我自己。”
  苏咏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懂吗?靠我自己,不靠任何人,我要靠我自己拿下中原,拿下燕云,收复长城,把金人驱逐!在此之前,我不会考虑其他任何影响!”
  孔拯和孔摠都愣住了。
  孔家的老老小小们也差不多都愣在当场。
  听一个反贼诉说自己心中的大计,怎么听怎么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可这偏偏就是真实的。
  这个反贼刚刚攻下了曲阜,证实了他的武力有一定的水准。
  虽然孔氏众人依然不相信这个年轻的反贼能驱逐金人,但是总感觉他的出现很让人意外。
  岳飞死了以后,已经很久没有人说要驱逐金人恢复中原了。
  大家都默认了接受了金国对中原的统治,接受了异族人的统治,而渐渐放弃了使用武力推翻金国的统治。
  只要他们尊奉儒家治国理念,采用科举和地主阶级的读书人们分享权力,那么一切都好说。
  什么民族情感都比不上权力和利益来的实在,只要他们可以继续当官,继续把持权力,谁当皇帝并不重要。
  而这个年轻的反贼,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驱逐金人,光复中原呢?
  “你们当然可以不信,倒不如说你们如果相信,那肯定是假的,是在骗我,我是不信的。”
  苏咏霖环视着孔府中的老老小小们,开口道:“但是你们必须要做出一种假设,拥兵数万的我,成功了,你们不能否认这种可能的存在,哪怕它实现的可能微乎其微,却也是可能的,不是吗?”
  老老小小们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有出言,只把目光投向了衍圣公兄弟两人。
  孔拯望着苏咏霖的面容,后他突然转过头,看向了孔摠。
  “摠弟,要不然,你来做这个县令吧。”
  “啊?”
  一旁的孔摠一愣,压根儿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问道:“我来做?”
  “对,你来做。”
  孔拯握住了孔摠的手:“你是我的弟弟,你来做这个县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