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是要制作这个地暖几乎是需要把整个房子翻新一遍,而且锅炉还得二十四小时烧水,保证虹吸效应持续存在。
当然。
这个缺点在现代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在古代肯定是件好事。
之前也说了,以工代赈。
范仲淹是利用佛寺官署仓库等房屋修缮,大兴土木来刺激经济,达到恢复经济流通的目的。
而陈暮则是利用地暖来做同样的效果,只要汉灵帝下令皇宫中装上地暖,那么全洛阳的官员都会看到,如此无数人效仿,很多房子都会重新翻整。
如此大兴土木之下,买材料要不要钱?请人工要不要钱?二十四小时烧热水三班倒要不要花钱请人烧?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去处,如此一来,那些买在地里发霉的铜钱金银就会被有钱的官僚们挖出来,重新流入市场,刺激市场经济。民众有钱就可以买粮食,可以养家糊口,可以生存下去。
可以说,一旦这个地暖经济效应在洛阳传开,那么有钱人家家家户户都得翻修房屋,洛阳城外数十万青壮劳动力就有工作,就有钱赚,就不需要朝廷救济。
对于学经济出身的陈暮来说,这都是必学功课,即便与经济学无关,罗斯福新政也是高中历史必修,刺激经济的道理应该都懂。
只是汉灵帝哪里懂什么经济,只听说可以让房屋变得温暖,不由大感兴趣,问道:“此物真的有那么神奇?”
“天子可以试试。”
陈暮笑着回应:“找一间较小的房屋,让暮亲自改装一番,成功之后,再将宫殿翻新一次,带着朝堂上诸多大臣来体验一番就知道了。”
汉灵帝很感兴趣,立即下诏道:“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让毕岚和宋典协助你,需要什么,吩咐他们便是。”
毕岚曾经做掖庭令,宋典做钩盾令,两人都有修缮宫殿,建造新奇事物的经历。
陈暮拱手领命。
本来这个办法他之前就没有想过要帮汉灵帝弄。
毕竟他原来是想祸乱天下来着。
但一时间动了恻隐之心。
也不知道是他隐藏的天性没那么糟糕,亦或者是受了老大哥刘备的影响,最终还是化所有遗憾为一声叹息,决定最后再帮这腐朽的汉帝国一把,至少要把洛阳这百万灾民安置好。
地暖经济一旦启用,这个冬天被冻死的灾民要少九成以上。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必也圣乎。
陈暮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圣人行为,但至少这一刻,他选择了这么做。
之后汉灵帝又问了一些治国方法,陈暮一一作答,一直到傍晚天子才意犹未尽,放他离开。
张让陪着陈暮出了宫殿,一路上十分高兴,说道:“子归,今天出的办法天子觉得很好。你是有大才之人,不该被埋没,等从鸿都门学结业之后,就去尚书台吧。”
尚书台别看不如三公九卿官高,但权力极大,有点相当于明朝内阁的意思。明朝内阁大学士只有五品,却实际上拥有接近宰相的权力。
汉朝的尚书台最高长官尚书令只有千石,可天下往来文书,天子批阅奏折,全都要经过这里。
汉献帝时,曹操执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在外征伐,荀彧常居中持重,以尚书令的官职统领整个朝堂大小事务,可见此官地位之重要。
从这也能看出,汉灵帝和张让是真心想要培养陈暮。
可惜。
最后还是只能道一句可惜。
如果汉灵帝能活到七老八十,那自然皆大欢喜。
既然活不到,就只能道一句再见。
所以听到张让的话,陈暮也是笑着说道:“直接去尚书台也不好,若是张公和天子真想要暮好好为国家效力,就先让我去地方任职,一步步走上来,只有观察过地方生民百态,才能想出更好的治理国家的方针,张公觉得呢?”
陈暮并没有拒绝,只是说想去地方历练一下,反正就是拖。
张让哪里知道汉灵帝再过几年人要没了,点点头道:“这样也不错,明年你就可以结业,想要去哪个地方,天子必然可以安排。”
“青州吧。”
陈暮想了想:“刚好有一些治理百姓的实验想在地方去做,青州百废待兴,是个好地方。”
张让叹道:“那我到时与天子去说,子归,你可知朝堂诸公若有你一半的才华,天子又何必需要我等敛财,又何必需要我等背负如此骂名。”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陈暮若有所指,话里有话。
张让当然不知道他是从史书和如今现实的结合做的回答,欣慰道:“你能如此想,我就很高兴了。”
出了宫门,两辆马车各自载着人回家。
陈暮坐在马车上闭目思索。
今天自己的举动算是彻底打破了原来的计划。
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是打算把汉灵帝的江山破得更破旧一点,这样天下大乱的时候,才会更乱,也才会更容易乱中取胜。
可惜终究是狠不下心。
其实对于陈暮来说,他向来都不惧怕什么改变历史,毕竟很早之前就已经想过,聪明的穿越者从来都是一往无前,历史改变了又如何,不如自己创造历史。
只是今天这一幕,又回想起了老大哥刘备的话语,鬼使神差,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也不算没有收获,既改变了历史,又能收获官职,何乐而不为。
在历史上,汉灵帝要求天下田税收10钱。
现在则只收田税而取消算赋和口赋,那么天下百姓会安生许多,被豪强隐瞒的人口不用说,他们不需要交税。
即便是自耕农,相比于每年要交的数百钱田税算赋口赋,再加上各种徭役苛捐杂税,一家三口林林总总一年要交数钱,今年只需要交百钱的田税已经很好。
就算家里地多,几百钱与上千钱比,依旧十分划算。
因此陈暮改变的历史是拯救了无数黎民百姓,祸害了无数世家利益,如果将来这件事情被掀出去,恐怕陈暮就得被无数世家生吞活剥。
唯一的好消息是陈暮很聪明的用了温水煮蛙的计策,每年三州三州地要田税。
如此一来,世家豪强们醒悟过来的时候,陈暮已经在青州立稳脚跟,与老大哥刘备一起占据了一州根基,天下大乱的时候也到了。
到了那个地步,其实就已经跟什么治国政策没有什么关系,乱世中有兵有钱有粮为王,以一州之地夺天下,兵强马壮,手中磨刀霍霍,难道还怕那些世家豪强打上门去?
谁把谁当肥羊,谁是案板上的肉还不一定呢。1603464097
第二十一章 杨赐
中平元年十二月中旬,洛阳发生了一件事。
天子准备修缮南宫,大兴土木。
本来这也没什么,洛阳官员早就习惯了天子的荒唐,往年修西园的时候,耗费数十亿,现在只是修缮一下宫殿,听说只是把木地板换一遍,又花不了几个钱。
因此就连重新被天子从太学请回来做太仆的前太尉杨赐,都没有因为这件事而上书劝诫。
但让洛阳上下官员没想到的是,这次宫殿修缮,不仅仅是换一遍木地板那么简单。据说在地板下面,还会埋一些东西进去。
天子神神秘秘地,只是在小朝会上跟三公九卿透露了一番,后来事情从宫里传出去,就有人说是埋了金银,有人说是埋了宝物,还有人说天子打算把传国玉玺藏进地里,以讹传讹,众说纷纭。
这种情况下,杨赐就不得不进宫去看看天子到底在搞什么鬼。毕竟随着天子另外一位老师原来的司空张济去世,如今还能以师君的名义管教天子的也就只有他了。
杨赐的父亲是公元92年出生的杨秉,他的儿子杨彪则在142年出生,相差50年,史书上没有记载杨赐的年龄,但即便取中间平均数值,杨赐今年也已经年近七十了,皓首苍髯,垂垂老矣,身体也大不如前。
所以天子特许,他进宫时可以乘坐马车。
正在玉堂殿看地暖设备安装的刘宏听说杨赐进宫,不得不亲自走到宫殿外面去迎接。
汉朝以孝治天下,这个孝,不仅仅是对父母孝顺,对师长也得尊敬。
在那个年代要是侮辱别人的父母和师长,读书人可是会拔出腰间的宝剑与人决斗,就算把人杀了,官府和当地百姓也会称赞一句孝顺,天子还得为其加官进爵。
像董黯、阳球等人就是这么做的官,杀人之后反倒被举为孝廉,根本不存在什么违法。
刘宏出了宫殿,正看到杨赐下了马车,径直走过去将他搀扶住,略微带了丝丝心疼的语气说道:“师君,天如此寒冷,怎么跑到外面来了。”
别人他可以不管,但杨赐从他十二岁进宫就是教授他的老师,一直受到他的尊敬,哪怕杨赐在朝堂当面与他据理力争,当面指责他的不是,他也只敢罢杨赐的官,而不敢像蔡邕一样流放,就可知刘宏心里还是十分尊重这个老师。
杨赐笑道:“我这个做师长的,还不能来看看陛下这个学生吗?”
汉灵帝无奈,只得扶着他往宫殿里面走。
杨赐进去后果然看到玉堂殿正在大兴土木,一块块地木地板被拆除掉,工匠将原来的大殿地面下方的土地挖掘出一层深约二十公分的中空层,看上去的确像是要埋些什么东西。
因为如果一层地面被挖下去二十公分,直接铺上地板,那么殿内的高度就要比殿外的高度还要低,这样人在进殿的时候会很不舒服,还从来没听说过屋子里的地势要比外面的地势低的,所以必须要用一些填充物,不用土,用什么?
看到这个场景,杨赐皱起眉头,但他并没有立即指责,也没有质问,而是用平常的语气问道:“天子又在修宫殿吗?”
刘宏其实猜到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如果现在满朝文武还有人敢和自己据理力争,也就只有帝师杨赐了,但这件事情并不是坏事,按照陈暮的说法,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马上回答道:“杨师请看,此是为了洛阳百万百姓。”
“哦?”
杨赐不解道:“挖个宫殿也能是为了百姓?”
“是啊。”
汉灵帝看到殿内的工匠已经将殿内挖空,在毕岚和宋典的指挥下,一排排的管道开始铺设进去。
前几日陈暮命令工匠打造出一个小型的地暖设备,在北宫实验的时候可是吓了汉灵帝一跳,他怎么能想得到,那锅炉一烧水,再加入冷水的时候,明明位置高的水管居然会把位置低的锅炉里的水抽走,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术。
虹吸效应涉及的是物理学气压、水压方面的知识,陈暮就懒得跟汉灵帝解释,但以工代赈属于简单的经济学,这个可以和汉灵帝聊聊。
所以当陈暮把这个经济学道理讲给汉灵帝听后,他差不多也就懂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一旦洛阳城里的有钱人家大兴土木,洛阳的灾民就会有饭吃的缘故。
其实就是创造工作岗位,不能让那些灾民天天都闲着,得给他们找工作。而且这个政策弄下去,汉灵帝还能大赚一笔。
汉朝的时候可是盐铁专卖,虽然到了汉和帝时期开放了民营盐铁,但铁矿的产出依旧还在朝廷手里。
地暖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铁管,汉灵帝光卖铁估计都能卖得盆满钵满,再加上烧水要用很多柴火木炭,卖炭翁和樵夫也能赚上一笔。
虽然这不利于环保,但东汉时期的砍伐树木规模可不像现代,要知道当时随便哪座城市外都是山峦无数,山林中老虎豺狼豹子,甚至南方还有犀牛、大象等野生动物,可见如今的自然环境非常好。
洛阳四面环山,群山无数,各个山头里老虎豺狼无数,想要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水土流失,除非陈暮发明出电锯,否则就凭樵夫手里的斧头,砍一天也砍不了几棵。
更何况,东汉时煤炭已经被开发使用,只是煤里含杂质较多,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一般是平民百姓使用,有钱人家还是以木炭为主。
不过锅炉是在房屋外面,就算生成一氧化碳,也流不进室内,因此如果主要消耗是煤炭的话,对环境更不可能造成破坏。
汉灵帝存心有了点卖弄的意思,当着杨赐的面,洋洋得意地把这个道理讲给他。
杨赐算是如今朝廷当中硕果仅存的正直大臣,虽然刘宽也算一个,但刘宽为人太忠厚,也太老了,什么都不管,现在也只有杨赐可以跟汉灵帝对对线。
但听了汉灵帝的解释,杨赐罕见地没有再像以往那样批评他铺张浪费,反而沉思许久,点头赞许道:“此法,真乃良策。”
“如此洛阳灾民有了归宿,朝堂诸公冬天也不会再寒冷,可谓一举两得。”
汉灵帝笑容满面,对杨赐说道:“到时候等此地暖在玉堂殿安装好,朕就开一次大朝会,让洛阳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过来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