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8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受到储存困扰,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而已。
    所以在20多年后,成功研究出蓄电池,解决了储存问题之后,相应的水电站也蕴育而生,到7年前洛水水电站施工结束,从发现电力到制造水电站,过程是30年。
    靠着陈暮已经拥有的知识,仅仅把这个过程加快了17年的时间。可见科学的发展也绝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
    这也让陈暮颇为感慨,以前他觉得拥有自己的知识之后,大汉的科技一定会发展得很快。
    但真到了一个一穷二白的世界之后才明白,一个农业文明想迅速进步成工业文明,如果没有前人积累和帮助,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科技的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忙活了快四十年,也仅仅只是把大汉提升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初级阶段,要想真正整个大汉完成飞速提升,至少还得五十年,甚至上百年。
    可到了那个时候,也许他的尸体都已经变成一堆白骨了吧。
    “四弟。”
    正在陈暮看着山下的满城灯火感慨之际,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醇厚的声音。
    不用回头,他就知道是自己的老大哥刘备。
    “大哥。”
    陈暮扭过头,轻声道:“还没睡?”
    刘备走在他身边,跟他一样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的洛阳城,摇摇头道:“刚才梦到良弼和子义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陈暮说道:“死亡不可避免,但至少在活着的时候,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后世铭记,那便是死而无憾了。至少良弼和子义,都做到了这一点。”
    “公达也是。”
    刘备回过头看了眼行宫,那里大堂里还摆放着荀攸的棺材,明日才会下葬。
    陈暮笑道:“大哥看看,这洛阳如何?”
    刘备答道:“从未有过的景象。”
    “单凭这一点,大哥的功绩就已经前无古人了。”
    “这都是四弟的功劳。”
    “若无大哥,又如何有我施展拳脚之处?”
    “哈哈哈。”
    刘备被他逗乐了,指着他道:“你呀,总是变着法让我开心。”
    陈暮摇摇头道:“自从这些年良弼子义元皓他们离世之后,大哥也会觉得心中忧虑吧。”
    刘备坦然道:“是啊,我也惧怕死亡。”
    “谁都惧怕死亡。”
    陈暮说道:“但大哥也不要忘记,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愿望就是匡扶汉室,如今汉室江山已定,甚至比之从前还要强大,那就又有什么遗憾的呢?万事万物,逃不过一个顺其自然与不忘初心即可。”
    相比于到老惧怕死亡的刘备,陈暮其实看得很开。一是他活过一世,二是他即便是穿越之后,这一世的人生依旧很精彩。没有什么让他感觉后悔的,自然也就没什么遗憾。
    “顺其自然,不忘初心?”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北方,轻声道:“四弟,这一次,你一定要记得跟我回一趟涿郡呀。”
    陈暮认真道:“放心,大哥,守孝之后,我们就一同回桃园看看。”
    人都喜欢回到自己最初最在意的地方。
    刘备心心念念了桃园很多年了,但这些年下来多有事情耽搁,要么是陈暮出去调研,要么是关羽张飞领兵出征,总归是没机会去看一看。
    这次刘备出巡,除了巡视天下,去看看这些年大汉各地的发展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小原因,那就是回一趟桃园。
    那里或许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一处栽满了桃树的普通庄园而已。
    但那是刘备最美好的回忆。
    他的青春。
    他的人生起点。
    也是他与三个兄弟最快乐的时光。
    “陛下。”
    正在此时,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刘备和陈暮回过头,看到沮授和荀彧站在那里。
    两个人都没有睡,不知道是睡不着,还是像刘备一样睡着了又醒来。
    “坐下看看吧。”
    刘备招呼他们一起坐下。
    夜已经深了。
    春风轻轻吹拂着山岗,碧草随风摇摆。
    四个都已经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坐在凉亭里,吹着风,看着山下的城市。
    这是一个由他们缔造的世界。
    不管未来它会变成什么样,但至少现在,大汉正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四月初,刘备再次启程南下,陈暮也回青州继续守孝。
    荀攸的死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损失,但没有人能永远活着,人不能只停留在回忆里,什么事情都得向前看。
    所以在为荀攸发丧,并且安排了所有后事之后,刘备也继续他巡视整个大汉的路程。
    而作为内阁次相,荀攸死后亦是入了桃园殿,谥号“敬侯”。
    开国功臣们已经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大汉的脚步不能停下,还是得继续宛如车轮一般滚滚向前。
    章武二十三年五月,刘备第一站是到了南都襄阳。
    之所以走了一个月,是因为他沿途视察了不少地方,比如平顶山的煤矿厂,河南的不少钢铁厂,了解了一些如今大汉的钢铁产量等情况。
    到了襄阳之后,他又视察了荆州的水运情况,目前京杭大运河西通川蜀,南通广州,除了关中和川蜀不能直通以外,作为整个南方航运的交通枢纽,此时的汉口地区,也就是后世的武汉,亦是得到了迅速发展。
    因为从川蜀出来的船只可不会去襄阳,他们要么南下去广州,要么东去扬州,只有北上去的时候才会途径襄阳。所以汉口就成为了三方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反而比襄阳更加重要。
    因此在察觉到这一点后,刘备与跟随的几个朝中大臣商议,认为此地更适合荆州的发展,于是便决定把荆州的治所转移至汉口,带动汉口的发展。
    这个决定无疑是个风向标,这意味着将来不久之后,襄阳就会失去它的南都地位,转而被汉口取代。
    虽然襄阳本地人可能不太愿意,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一个地域的发展需要有它的区位优势,后世甘肃某个村庄,更广州一个叫深圳的渔村比起来,没有任何可比性。
    大家都是村子,深圳只需要30年就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而甘肃的村庄也许300年都发展不起来。
    这就是区位优势带来的变化。
    把荆州治所移至汉口的事情倒是迅速定下,汉朝移动治所非常频繁,并不是个什么大新闻。
    但嗅觉灵敏的荆州各大世家,也都已经开始纷纷往汉口迁徙,抢先占领地盘。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田土越来越不重要,世家豪强们对田地的热忱亦是渐渐消散,转而代之的,则是工厂以及商品经济。
    严格来说,汉朝的世家豪强也都可以算是商人,之前是粮商。他们往往拥有大量的田地和佃户,收到的粮食基本都会卖出去,比如徐州糜家,冀州甄家都是如此。
    然而新兴产业替代了传统的农业商贸,农产品越来越不值钱,家族要想发展和延续,就必须转型。
    其中有大量落伍者,最后从原来的世家豪强,转变成了落魄贵族,除了祖上曾经阔过的名头以外,跟现在依靠工厂和商贸起家的新兴贵族完全没得比。
    有些像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那些抱着爵位头衔和一座打理修缮要花费巨额资金城堡的老旧贵族一样,他们除了贵族身份,在新时代到来之后,基本就是坐吃山空,而无半点前途。
    现在也是如此。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除了城市土地以外,农村田地不再成为财富的时候,地主和庄园主,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刘备在荆州待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他是一个做事实的君主,所以并不是走马观花一样都一个地方就四处看看风景就离开,而是会解决当地的事情,考虑当地的发展。
    在以前是陈暮干的活,但与陈暮待久了之后,一些基本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也得到了提升,再加上身边有一堆谋士帮助和策划,再怎么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包括把荆州治所移至汉口,叮嘱荆州官员要保证发展,兴建码头和仓库,还有大量劳工问题,所有码头的搬运工,在船舶公司雇佣的时候,都必须给足加钱,严令禁止拖欠工资或者不给工钱的行为。
    而且刘备还是明确了责任划分和制度,一旦发现有压迫劳工的行为,不止涉事公司会面临清算。就连相关的官员都逃不了干系,可以说非常看重底层工人的生存状况。
    这些事情倒不是他自己领悟,而是陈暮经常对他灌输的结果。因此刘备也对压迫和剥削者非常厌恶,洛阳城修建的路灯,就是为他们而准备。
    到了八月份,刘备解决了不少问题,视察了很多地方,才离开荆州,乘船去了一趟川蜀,看看四川的发展情况。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各地的问题非常多,也遇到过不少棘手的情况。
    所以光一趟南巡,就花了两年的时间。
    一直到章武二十五年,刘备才从交趾回来,前往关中视察,这是一件令他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
    章武二十五年二月,刘备从四川北上去关中,视察关中发展。
    秦末汉初的时候,关中人口还是相当多,刘邦能够起家,靠着约法三章以及关中父老的帮助功不可没。
    但东汉之后,关中人口就锐减,一是小冰河时期,关中灾害频繁,旱灾蝗灾地震不断。
    二是西北羌乱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关中,其它人不说,光韩遂马腾这帮人寇略关中的次数就不下十次,每次都祸害三辅之地。
    董卓之乱后,关中人口因为从洛阳西迁而短暂暴涨,可这种人口暴涨并非良性,在这段时间大量百姓也迁移出关中。
    像汉中、南阳在这段时间就接收了大量从关中因为战乱而过来的百姓,以至于后来张鲁得人口数十万之众。
    然而如今天下太平,关中大量修建水渠,抗旱救灾,官府也会组织扑杀蝗虫,多养鸡鸭。靠着农业发展和丝绸之路的兴起,人口逐渐增多。
    西都长安,此时的长安早已经呈现出一片盛况。原来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长安西汉皇宫,但丝绸之路商贸崛起,外城也得到扩展。
    洛阳的扩展是东西南北都得到了延伸,但长安当时是建在渭水以南,城池的北面离渭水非常近,因此可发展的空间并不大。
    于是如今长安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西南东三面,汉长安城的西南面就是秦时阿旁宫,现在已经变成了集市,一片片宏大的里坊和城市在废墟中建起,甚至还有巍峨高楼。
    现在大汉还建不起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但六七层倒是可以建了。泰山学宫和太学作为大汉如今首屈一指的两座大学,都已经开设了土木工程系。
    土木牛马的搬砖生活从东汉末年就正式开始,工地上的蒸汽水泥搅拌机日夜滚动,窑砖长烧纸的红砖一车一车地送过来。
    钢铁产能日益增大之后,国内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日常生活用品不用多说,蒸汽船舶制造、火车铁轨铺设、城市建设以及武器制造。
    在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河北、山东等地的钢铁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产量也是逐年攀升。
    从打袁绍时每年约两万吨钢铁,到如今年产达到了三百八十万吨,二十多年间番了一百九十倍。
    但这跟后世我国年产十亿吨比起来连个零头都赶不上,想要满足国内日益增多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即便是钢铁产业发展了那么多年,也仅仅只有大城市有六七层高楼。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汉的前进道路也在势不可挡。
    而且经过多年寻觅,电灯泡也已经有了钨丝,等到钢铁产量更进一步,电网电力贯通整个大汉,也是迟早的事。
    五月初,长安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都长安现在整体结构呈现一个品字型,汉长安城西南从阿旁宫废墟里建起新的城市,东南则是后来唐朝长安城地址,也日益壮大。
    在继中都洛阳之后,长安成为了大汉第二个人口破百万的国际性大都市,老城区反倒空虚了许多,居民都迁居新城区去了。
    未央宫内,刘备目前就住在这里。西汉的长安宫殿其实已经有不少已经破败,但这些年也有过修缮,勉强还能住人。
    这些日子刘备在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关中各地的试验农田,视察了水泥厂、钢铁厂、去年年末完工的渭水发电站等等。
    陈暮已经结束了守孝,正在长安陪同。
    关羽张飞和沮授也在,现在洛阳留守就只有荀或、贾诩、钟繇以及新晋的华歆、氏仪、孙邵等阁臣,以他们的能力处理政务还是绰绰有余。
    何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