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8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他也只能尽量为未来奠定基础。
    很快到了章武十二年年中,西域又传来新的战报。
    关羽在高昌大捷之后,稍微休整两日,然后趁胜追击,直扑交河城。
    由于匈奴人和鲜卑人失去了伊吾方向的援军,被关羽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不得不往北逃窜。
    结果在北面的东且弥和务涂谷一带,张飞绕后的部队成功截断了他们的后路,把北匈奴人和西部鲜卑顺利拦截住。
    一场大战之后,张飞斩杀了匈奴单于呼衍王,大量匈奴人和鲜卑人投降,自此北匈奴和西部鲜卑成为历史。
    而西面贵霜帝国的军队也得知了盟友遭到进攻,于是立即出兵援助,大军出征,向东进攻龟兹国。
    龟兹国在班超之前属于二五仔,班超平定西域的时候,拒兵要与大汉做抗争。
    作为西域七强之一,龟兹国人口超过十万,兵马数量超过三万。
    但班超乃是天降西域的猛男,轻松平定龟兹叛乱,废除了当时的龟兹国王尤利多,立了心向汉室的龟兹国侍子白霸为国王。
    所谓的侍子就是汉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
    白霸在长安待过,清楚大汉是怎么样的一个强国,因此在被班超立为国王之后,马上成为了大汉忠犬,子孙后代皆以大汉马首是瞻。
    此次贵霜和匈奴鲜卑人来袭,这一代的龟兹国王白什罗根本不敢做墙头草,一边派人抵御,一边向尉黎汉军求援。
    张郃部驻扎于尉黎,得知此事之后,知道龟兹国是有几万人马的,如果这些人被消灭,对抗敌人的力量就又少了一份,于是亲自领军向西,直奔西域都护府它乾城。
    龟兹国的国都在延城,西汉时大汉在龟兹国境内,延城西北三十公里处铸造它乾城,自此它乾城便成为了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都护治所。
    到汉朝后期,由于国力衰弱,大汉再难以控制西域,因此西域都护逐渐无人任职,但它乾城却并未荒废,被龟兹控制。
    此城位于延城以西,横在龟兹国和温宿、故墨等国之间,乃是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的堡垒城市。
    贵霜帝国要东征西域,就必须要经过它乾城,所以张郃才直奔此地。
    到达它乾城之后,张郃就立即把龟兹国兵权要了过来。
    张飞北上的时候是带了一万五千骑兵去。
    毕竟是千里奔袭,绕后断匈奴人和鲜卑人的退路,所以利用骑兵机动性,每个骑兵背负大量干粮以及大豆,沿途寻找水草喂食马匹,一路奔袭东且弥。
    所以留给张郃的是两万步卒以及五千骑兵,这样加上龟兹国的三万多人军队,他的总兵力不到六万,只有五万八千多人。
    对手贵霜帝国的总兵力则超过了十万,这对于张郃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但总归是五子良将之一,曹魏后来的车骑将军。
    张郃抵达它乾城,就立即观察地形,调整战术,设置埋伏点,准备以逸待劳迎接这份挑战。
    而贵霜帝国虽然兵力很多,但一来是劳师远征,攻城能力有些不足。二来他们的攻城器械发展远不如大汉,什么投石车、井阑、冲车之类一概没有。
    虽然西域的城池简陋得跟汉朝一座乡镇没什么区别,有些地方是黄土垒砌,有些地方干脆就是用木质栅栏,防御力差得可怜。
    可在张郃精妙的安排之下,重新得到了修葺,恢复了一定防御能力。
    很快不久之后,贵霜帝国就从尉头国一路过来,轻松踏平了温宿、故墨等沿途小国,来到了它乾城外。
    张郃在这里给予敌人迎头痛击,阻拦了二十多日。
    就在贵霜帝国进攻的军队十分疲惫的时候,驻扎在延城的大汉骑兵突然袭击,里应外合,趁着敌人攻城之际,骤然杀出,大败贵霜帝国前军。
    虽然没有将他们直接杀败,但却把他们逼退回了温宿、故墨等城,并没有让龟兹国沦陷在贵霜帝国的铁蹄之下。
    把敌人拦在龟兹国外,对于大汉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只需要等到关羽张飞回防,鄯善国、龟兹国以及大汉的联军再次出击,那么贵霜帝国的远征军全军覆没的日子,也将指日可待。
    而在这种大汉上下蒸蒸日上,举国欣欣向荣,一片勃勃生机的时候,章武十三年也悄然来到。
    在章武十二年年底,洛阳城城区再次进行扩建,坊市规划面积达到了104平方公里,不仅恢复到了东汉洛阳城区面积的鼎盛时期,人口也达到了当时的鼎盛时期。
    根据后世出土的东汉洛阳遗址来看,在曹魏时期洛阳的城区面积就达到了100平方公里,而唐朝的长安城也才87平方公里。
    人口方面,永和五年洛阳所有辖区的县加起来人口超过100万,唐朝则达到了185万。
    但那是辖区人口。
    城市人口目前来说洛阳城到了100万出头,辖区总人口到了180万,差不多到了唐朝时期的数字。
    这是因为洛阳作为运河的中枢,随着南方运河开通之后,南方的人口开始往洛阳流动,还有关中的百姓也可以坐船往东去洛阳,使得商业逐渐繁荣,人口迅速增加。
    就如同后世北上广深成为人口流入的大城市一样,此时随着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心点,人口也自然而然会往这个中心点汇聚,大幅度增加了流动人口。
    人口增多,城市劳动力增加,城区面积规划自然也要开始增加。因此又建设了大量里坊,这些年来朝廷已经将洛阳城区范围扩大了近一倍。
    如果把洛阳皇宫称为一环,把原来的东西二市称为二环市中心的话。那么现在洛阳城区已经到了三环的区域,正在往周围的郊区延伸。
    到时候周边的乡镇慢慢会被城市吞并,给予城外居民百姓补偿的拆迁工作,也将首次出现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当中。
    但不管怎么样,年底到来,整个城市都一片热闹。
    各里坊纷纷挂起了灯笼,张灯结彩。
    年底的时候,青州热销的烟花炮竹随着蒸汽轮船一路往西,进入了洛阳城。
    曾经冷清的过年时间,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锣鼓鞭炮。
    与此同时,新的一年,朝廷也将举行盛大的洛阳年会。
    天子下令,大年那一天,大宴群臣和全城百姓。
    大宴群臣就是请所有洛阳官员吃饭。
    全城百姓就是发钱。
    每户大概百枚大汉铜宝,钱不多,但图个热闹和吉利。
    同时全城奏乐跳舞,有舞乐队游街。
    各州也将派出代表团队,向洛阳城的百姓以及天子进献特产和表演。
    而为了防止各地争相斗富争宠,朝廷也下令各地进献的特产不允许是贵重物品,价值不许超过百枚大汉银元。
    并且要求重在礼轻情意重,要能展现出各地州郡风貌以及地方民风习俗,表达出大汉海纳百川的气势。
    为此各州郡也是绞尽脑汁,螺蛳壳里做道场,想办法制造出符合朝廷心意的礼物出来。
    很快。
    到了大汉章武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即将洛阳年会的头一天,洛阳的热闹就更加繁华。


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
    如果从远处邙山山顶俯瞰整个洛阳城,就会看到一个无比状况的景象。
    城北是洛阳皇宫的存在,北宫因为董卓之乱焚烧过后,一直没有修补,所以大量的宫室坍塌,被推平成为一个巨大的广场。
    零星几座还保存完好的宫殿孤零零地留在北宫,现在的用途是被改造成了军营房舍;  供给宫门宿卫居住。
    在广场上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以及羽毛球场。
    橡胶在大汉已经扎根了十余年,从原来的仅供于蒸汽机,到现在发现出了巨大作用,足球篮球排球,都用橡胶作为内胆,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
    而在北宫门外;  鳞次栉比建起了无数房屋,多是砖瓦水泥结构。白墙高院;  朱门灰瓦,水榭庭院,楼阁亭台,连绵出数里之外。
    自从蒸汽搅拌机出现,国营的水泥厂也慢慢兴建了起来,其中洛阳就有两个水泥厂,慢慢在铺设新的道路。
    由于住在北宫外的多是投降的诸侯及家眷,因此修建的房屋稍微豪华一些。多是延续了以前的庄园结构,里面是围墙庭院,外面还有大量田园和村庄,小桥流水颇有些江南韵味。
    如果说北宫外的建筑还算正常,那么东西二市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南市,就是另外一番风景。
    视野穿过南宫无数高耸的亭台宫殿,目光投向如今无比繁华热闹的东市;  原来东市由粟市和马市组成;  靠近洛阳东城一些的地方则为商市。
    但董卓之乱后,整个东市毁于一旦。重建工作长达二十多年;  从刘虞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洛阳东西二市的重建做准备。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  因为不需要拆迁工作,所以按照洛阳城市管理规划的方案,在东市靠近东城的外围再次兴建起商市,连绵七八里,排列整齐地坊市构造。
    街道与街道之间是隔开的,形成一条条商业街,不同的商业街前后有两扇巨大的坊市门,甚至还有砖墙做的城门结构,慢慢让城池往外延伸。
    二十多年下来,东市已经建造出了六十六個坊市,混杂着居住、商业、手工制造、工坊等多个用处,沿街商铺达到了五万多家,流动摊位也设置了固定的摆摊地,每日人流量数十万。
    靠近洛阳东三门上东门、中东门以及耗门,现在被规划出了四十多个坊市和街道,东城门外的百姓和商业也基本集中在这一代,居住人口达到了四十余万。
    而更远的地方,原来的粟市如今已经是居民街;  主要是以百姓居住和工坊制造业为主。
    反倒是粟市消失了。
    因为原来大汉是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资;  集中在一块买卖,以此来控制粮食的价格。
    但如今的粮价每天跌落得厉害,国家根本不需要强行控制。
    因此现在的商业街道已经取代了粟市的功能,街道内部有大量的粮油米铺,每个坊市都有类似于这种生活小超市的地方,不再进行集中管理。
    粟市消失,马市则是转移到了洛阳城东南方向的鸿池东南角,这里地处于洛水与阳渠的夹角,且是洛阳居民用水的下游。
    马匹养殖要大量的草料和水源,这一块本来就是郊区,虽然此地的野草不足以供养马匹,但水源还不错。
    所以在如今马匹依旧需要成为主要陆地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的情况下,它依旧有存在的必要。
    原来的仓库还是在鸿池北面,当初陈暮就是在这里帮助张让找到了侯栩的踪迹。
    董卓之乱后东市仓库毁于一旦,如今也是重新建立起来,规模比之前还要大,成为了整个洛阳东市所有粮食、商品、货运的中转仓,由国企经营,不再设置太仓令管理。
    东市规模比以前还要盛大,西市自然也不遑多让。坊市有五十七个,商业上更多的还是手工制造业为主,各类银器、金器以及丝绸布匹纺织。
    而且西市多为胡人居住地,丝绸之路这些年因为战乱而凋敝,但正因为战乱而导致不少西域胡人往东迁居长安或洛阳。
    他们顺着黄河坐船南下之后,在平津渡口转道洛阳城,第一站基本就是西城,所以多在西城居住。
    胡人在这里开设西域风情的歌舞酒楼、饭店、商铺、金银器铺甚至是妓院。
    大汉目前的政策是禁止妓院。
    因为东汉时期的战乱不像一战二战那样,男人都出去打仗,把女人留在家里,然后造成欧洲二战结束后男女比例巨大失衡的局面。
    冷兵器时代,真正死于战争的并不多,造成汉末大规模死亡的罪魁祸首只有两样——瘟疫和饥荒。
    这两样灾难不分男女,特别是老弱妇孺,更容易死在这样的灾难当中。
    所以数次人口普查显示,如今大汉的男女比例仅仅是女性比男性稍微多一点点,大概多了个一百多万的样子,二者会更趋向于一个平衡的态势。
    若不是长年累月打仗再加上瘟疫和饥荒也会波及到男性,让男性减员程度多于女性,就很有可能会出现男多女少的局面。
    像后来曹操就完全没有用正常的生育政策来鼓励人口,而是采取生人妇政策,就是因为女性人口比例并不是比男性多,甚至更少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除此之外,北方纺织业如火如荼,青州和幽州地区的纺织工厂里全是女工,女性需要结婚生子发展人口,同时还需要进厂为工业发展做贡献。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的政策自然不能开设妓院。
    甚至这些年禁止纳妾以及一夫一妻的政策呼声很高,就是为了推动人口迅速恢复的发展。
    但国内不允许开设妓院,不代表外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