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7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怪之前黄盖部没有任何反抗意图,纷纷丢下武器。
    按照当时的观念,作为孙坚的家将,别说把他绑起来,就算是把他砍了,他也无话可说。
    在抓了黄盖和韩当之后,孙坚马不停蹄,又直奔程普与祖茂的营寨。
    整个过程顺利得不像话。
    除了祖茂毫不犹豫地向孙坚投降以外,程普黄盖韩当三人都被孙坚给绑了。
    倒不是三人不忠心孙坚,而是他们确实有一些顾虑。
    毕竟孙策是干的谋逆大事,他们也怕朝廷骗了孙坚,利用完孙坚之后反手就把孙坚害了。
    只是孙坚态度坚决,说绑就绑,即便劝说也无用,因此他们三人也没有办法。
    至于祖茂。
    历史上他佩戴孙坚的红巾把敌人引走,牺牲了自己,就可知他忠心耿耿。
    所以即便是有顾虑,孙坚命令下达,他也是义无反顾。
    而此时。
    孙策根本不知道,就在他追击武安国的时候。
    自己家都快没了一半了。


第七十九章 无敌的神威少将军跑了
    此时孙策正在追击武安国。
    正是下午晡时三刻,也就是四点钟左右。
    恰逢晚秋初冬季节,昼短夜长,太阳已经接近西山。
    虽然可能还要再过一个半时辰才会天黑,但已经有傍晚日暮的迹象。
    火烧云席卷了整个西方天空,绚烂的霞彩美得像是一幅画卷。
    平原上密密麻麻的人潮涌现,虽然大家并不是拥挤在一起;  但旷野之上,全是追逃的敌我士兵。
    孙策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目光直指正在疯狂奔逃的武安国背影,要将他刺于马下。
    好在颜良文丑死于马比关羽的慢,而作为朝廷将领,现在刘备又掌控了北方,得到了马匹来源;  手下高级将领的马都相当不错。
    因此即便是孙策的马也非普通战马;  但并没有赤兔、的卢、爪黄飞电、紫影、绝影之类的马匹那么快;  一时追不上。
    迟迟没有追到武安国,孙策本就易怒的性格就更加暴戾,心烦意乱,完全无法冷静头脑,停止继续追击。
    而就在他战意盎然,全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嗜血冲动的时候。忽然隐约间,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他。
    “伯符,伯符!”
    这个熟悉的声音很快让他冷静下来,勒住战马,扭过头观望。
    就看到远远的周瑜骑着快马一路狂奔而来。
    孙策连忙勒马驻足等候。
    待周瑜到了面前,他就问道:“公瑾,怎么了?”
    周瑜急切道:“快下令收兵。”
    孙策纳闷道:“公瑾,我已大胜,正准备趁胜追击,何故收兵?”
    “恐敌人有伏兵。”
    周瑜解释道:“伯符出来得急,没有勒令中军前来,一旦敌人伏兵出现;  则我前军必败。”
    “伏兵?”
    孙策顿时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头上,熄灭了心中满腔热血与兴奋的神情。
    他跟他爹一样,打起仗来就只剩下冲动和勇猛。
    一时间居然忘记了他率领的只有前军五千人,若是敌人此时来攻,岂不是前军要全军覆没?
    正愣神间,忽然听到前方有人喊:“敌人有伏兵,快撤!”
    “先往后撤,我来殿后!”
    孙策听到真有伏兵,连忙往北面观望,就看到地平线上密密麻麻已经出现了无数黑点,借着几处丘陵坡地的掩护,已经抵达了他们近前不足二里。
    追击的孙家军见到敌人伏兵前来,都是本能停下脚步,目光四下搜寻间,找到了骑在马背上的孙策,纷纷向着他这边靠拢。
    不得不说,孙坚出身于底层军官,因此对于底层军官的训练还是非常看重,这些人颇为精锐,反应也很快。
    在战场上找到孙策的身影后;  就立即招呼身边的士卒向自己汇合;  然后带着人向孙策聚拢。
    很快过了约半刻钟,方圆数百米的士兵就都靠了过来,约有不到一千人。
    整个战场覆盖的范围很大,周围一两平方公里都在战斗。
    孙策的问题在于他的大纛并没有带过来,他是听说武安国袭击他的前军,因此只有他本人以及数十名亲卫过来看看。
    结果一看就忍不住想去进攻,一进攻就追了敌人好四五里地,导致前后军有些脱节。
    前后军脱节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大纛旗帜,导致士兵们在遇到意外状况之后,不能及时向主将的方向靠过来。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区,不像山区那样可能要到近前才能发现敌人踪迹。
    离得二里地足够孙策反应过来,迅速利用这一千士兵结成阵势进行防御。
    但等到他们看清楚敌人数量的时候,就忍不住惊惧不已。
    密密麻麻的人潮涌动,不下万人。
    最前面的人白马银枪,身边有士兵举着旗帜,上书“上将军赵”四个大字,乃是闻名天下的九虎上将之一,西北将军赵云。
    见到敌人主力部队前来支援,孙策立即选择命令其余士兵撤退,自己则殿后阻拦追兵。
    赵云那边先派人收拢武安国逃散的溃卒,然后再派人进攻。
    说起来丢人。
    陈暮是安排武安国诈败,结果他打不过孙策,差点被孙策刺死,诈败变成真败,导致原本应该能够快速集结起来的队伍溃散开来,还得赵云来收拾残局。
    赵云抵达战场之后,迅速把武安国部收拢起来。武安国羞愧难当,连忙要戴罪立功,又领了两千人马前去追击孙策。
    一下子攻守易换,武安国领兵冲锋在前,孙策且战且退,掩护自己的士兵向后撤离。
    双方厮杀了一阵,又战了几回合,便在此时,后方忽然爆发出惊天喊声,原来是周瑜派蒋钦前往中军召集诸将前来救援,此时援军已至。
    见敌人援兵抵达,武安国不得不先撤退。
    击退了武安国之后,孙策一时后怕,对周瑜感激道:“还好公瑾来得及时,不然就出大错了。”
    周瑜却看着远处赵云大军,皱眉说道:“伯符还是不要过于乐观,这一战打得很突然,我并不觉得陈子归会处理得如此粗糙,仅仅只是個诱敌深入的计策而已。”
    “公瑾的意思是?”
    孙策思索道:“你是担心他们去袭击我们的后营?”
    周瑜想了想:“程普黄盖等老将素来稳重,袭击后营我倒是不怕,我暂时也不知道陈子归会做什么,先看看再说。”
    “嗯!”
    孙策持枪而立。
    蒋钦、董袭、徐盛、吕范、凌操等部已经领了本部人马前来。
    两万大军各自摆开阵型,气势恢宏。
    相比之下,赵云只有一万人,再加上武安国部,也只有一万四千余人,人数上略有劣势。
    不过本身赵云就不是来和孙策死斗的,陈暮之所以要把孙策部引走,就是为了方便孙坚去偷他老家,现在敌人都已经来到野外,拖延时间等待孙坚来就行。
    临近傍晚,快到晡时末刻,也就是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淡,不如白日那般明亮,呼啸的北风席卷着淮北,吹动枯草摇曳。
    赵云看了看时间,心里估摸着孙坚的进度,目光扫视远处敌人已经聚集成阵,策马来到阵前巡视,并没有发动进攻。
    远处的孙策周瑜等人不知道他到底想做什么,天色已经不早了,周瑜对孙策说道:“伯符,天色已晚,现在野外鏖战对我们不利,还是先撤兵吧。”
    孙策正准备答应,远处赵云已经策马奔来,手中长枪在挽了个枪花,高声道:“听说江东孙伯符有小霸王之称,我看言过其实了吧!”
    “嗯?”
    孙策霸王枪转动,疾驰出去喝道:“赵云,跟我决一死战!”
    “伯符!”
    周瑜想叫住他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赵云和孙策很早就认识,当初袁术袭击汝南,就是驻扎于颍川的赵云部帮孙坚解围。
    算算时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孙策也才十八九岁。
    二人谈不上有交情,也谈不上有仇。
    只是如今双方立场不同,赵云又出来挑衅他,自然让孙策感觉到不忿,想要出来与他一战。
    其实孙策打仗也不是不带脑子,要是敌人很明显有伏兵他肯定也不会去追,但本身这附近地形平坦,自己这边人数又多过对面,怕什么?
    最重要的是赵云早在讨伐董卓时就已经名闻天下,而孙策顶多算是最近几年才崛起的后起之秀,双方年龄差距并不大。
    如今孙策二十九岁,赵云则是三十六岁,差了七岁而已,名气却天差地远,孙策怎么可能会高兴得起来?
    因此面对赵云,他早就想和他试试深浅。看看这朝廷的九虎上将,是否言过其实。
    双方战马疾驰,很快靠近。
    孙策自然不知道赵云是在拖住他,敌人要战他也是怡然不惧,两边靠近之后,挺枪直刺赵云面门。
    这一枪来势很凶猛,借着战马之力仿佛要将赵云整个人都刺穿。
    不可否认此时的孙策已经很强,无限接近超一流武将水准,可此时的赵云却更强。
    今年三十六岁的赵云距离他长坂坡的巅峰时期还差五年的时光,但并不代表他的巅峰一定要等到四十一岁的时候。
    正处于一名武将黄金年龄,无论是身手、经验还是武艺,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见到孙策一枪刺来,不慌不忙,偏头躲开这一刺,手中长枪如银龙盘旋,斜刺向孙策腰肋。
    小霸王同样反应迅速,抽枪回挡,枪杆下摆,将这一刺给荡开。
    双方马匹交错而过,顷刻间各打了一回合。
    紧接着二人调转马头,失去了冲锋之力,干脆就在马上酣战起来。五花骢和照夜玉狮子也互相撕咬,两人两马,不断旋转鏖战。
    两军将士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观看,像这样的斗将可不常见。因为乱战当中,武力值低的将领往往会被像孙策赵云这样的猛将深入其中,轻易阵斩杀之,势均力敌的情况极为少见。
    就看到二人一枪金黄,如霸王临世。一枪亮银,似蛟龙翻腾。在空中不断划过绚烂的弧度,如风火轮一样旋转,仿佛银龙与雄狮争辉,尘沙四起,天地都失去了颜色。
    战到三十回合,赵云瞅准机会,一记蛟龙出洞,中平直刺,孙策刚好处于招式用老还未收力阶段,此时回防不及,只好身躯倒下,如铁板般贴着马背躲过。
    这一手铁板桥极为考验腰力,倒下容易起来难。要是寻常的将领腰力不足,还得靠手去支撑马背才能起身,反应就会慢一拍,被人变招刺死。
    但孙策的腰力极为惊人,居然并没有完全倒下背部贴紧马背,而是在躲开这一刺之后,整个人在半空中硬生生挺起了上半身。
    见到此情此景,孙家军将士们先是发出惊叫。但很快就爆发出热烈欢呼,为自家将军这手硬功夫高声喝彩点赞。
    “将军威武!”
    “万胜!”
    “将军无敌,无敌,无敌!”
    欢呼气浪涌动,士气高涨,将士们纷纷高举武器,脸色潮红,无比兴奋。
    这就是他们的江东战神,军中的信仰,也是无敌的存在!
    “好小子,有一手!”
    这手铁板桥也让赵云赞叹,孙策还是有点东西的。
    要知道普通铁板桥,时常去锻炼身体的健身爱好者或许能够做到。
    但别忘记孙策可是穿着几十斤盔甲,做出这套动作的难度不亚于举着几十斤的杠铃跳舞。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孙策确实有猛将之风,而且年纪还没有到达巅峰期,假以时日,再过个五六年,恐怕真有无敌之姿。
    不过孙策虽猛,赵云却并不觉得自己战不倒他。
    毕竟是他主动进攻,只是被人家漂亮地化解了而已,这有什么可骄傲的?
    在这一中平直刺被躲开之后,赵云亦是立即变招,收枪下挑。
    突如其来的变招让孙策有些没有预料,仓卒之际只能以枪中的“拦”来应对,侧身双手握枪杆截在自己身下,抵住敌人的枪杆把它推开。
    被拦截之后,赵云也不恼,而是又换了一记上撩。
    传说六合枪乃是伏羲所创,但枪法自古就有,从春秋战国传承至今,练的人也各有长处。
    孙策的霸王枪就是项羽那一套盖顶三枪,讲究是的上平为主,中平为辅,专扎人面门、脖子以及胸膛,很少打人下身。
    此枪法以刚猛无匹著称,因此习练之人一要力气大;二要性格勇猛,不能畏惧敌人,如此方才有所成就。
    只是这一套霸王枪在项羽手里肯定是天下无敌,但孙策还是差了不少火候,如果吕布武力值100,项羽少说120,孙策现在才94,完全没法比。
    而赵云的枪乃是糅合了大量枪技自成一派的赵家枪,速度快、变化多、以柔为主,正所谓以柔克刚,刚好克制了霸王枪。
    换了项羽来赵云肯定克制不住,可孙策就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