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便又说道:“有一点我不理解,丞相为什么要弃定陶于不顾,直奔甄城呢?定陶乃是曹操的老巢,粮草物资多有囤积,何不攻城?”
陈暮说道:“有句话叫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子龙你要明白,战争的意义不在于抢夺到多少地盘,而是要尽快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或者达到你想要的战略目的,光抢地盘有时候其实没用的。”
“是吗?”
赵云听得云里雾里:“收复失地的最终目的不就是抢地盘吗?”
陈暮笑着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当年乐毅伐齐,几乎整个齐国都差点被灭,只剩下莒邑和即墨,眼看齐国即将覆灭。结果在即墨之战当中,田单击败了骑劫,眨眼睛就收复了整个齐国。若地盘有用,为何两城之地,能赢下两国之力呢?”
“额。”
赵云似懂非懂。
“地盘固然重要,但要更在意人心。齐国之所以剩两城还能恢复全境,是因为齐人心向齐国,不接受燕国的统治。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才最终扫六国统一天下,可打下江山却不懂如何治理,最终还是狼烟四起,国家破灭。”
陈暮继续道:“打下地盘容易,可安抚人心却太难。秦灭之后,高祖一统天下,宽松法制,减免赋税,以文景之治七十余年的时间,才安定了人心。所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就是这个道理。”
赵云顿时听明白了,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丞相是想跟我说,现在河南人心未定,光夺取地盘无用,应该先消灭曹操的兵马,然后慢慢治理,是这个意思吗?”
陈暮回答道:“不是。”
赵云:“???”
陈暮笑道:“自六国之后,汉人早就统一了标识,人心向背,自然是愿意归附大汉的,我要人心做什么。”
“那是?”
赵云就更听不懂了。
既然人心是稳定的,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陈暮就解释道:“我是打算肢解曹军实力,把曹操往绝路上逼而已。”
“不明白。”
赵云摇摇头,这些东西他很难理解。
陈暮笑道:“无妨,你只需要知道,曹操的力量越来越小,他就会被迫向我们投降。”
赵云看着他高深莫测的模样,不太理解,但恍惚间又觉得,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人家才是丞相,而自己只是战场上的将军吧。
临近中秋,气候依旧炎热。烈阳高照,到了傍晚时分,秋天的清风徐徐吹过,抚平了惊涛拍岸的大河,吹过莽莽森林,飘过一望无际的麦田,最终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曹操站在封丘城头上,已经是傍晚时分,夜色下垂,夕阳西下,天边绚烂的火烧云染红了半边天空,回旋的暮鸦吱吱作响,聚作一团,落在城外林里。
晚风吹过了他的鬓角,拂过他额头的白发,身边的郭嘉曹洪等人都是目光担忧地看着他。
这些日子,曹操的头发正肉眼可见的地变白。
在封丘城外,刘备大军于昨日渡河,在西城约四里外安营扎寨,连绵营寨多达数里,浩浩荡荡,仿佛要把封丘推平。
若是这样,曹操不一定惧怕。野外扎营都不怕,在城池当中防守,难道还怕刘备大军攻城不成?
但令人恐惧的是,斥候来报,在濮水北岸,发现了打着张辽高顺旗号的部队。
夏侯惇那边发来的情报显示,围攻甄城和禀丘的是黄忠与徐正部。
这说明河北的援军已经过来了,他们的压力更大。
“文谦、曼成、文则那边怎么样了?今夜守城的兵马已经安排好了吗?”
曹操忽然开口询问。
曹洪答道:“他们都决定每日亲自守夜,军情司暗间遍布天下,谁都担心我军有内应,因而不敢松懈。”
“嗯。”
曹操点点头:“文谦、曼成、文则皆是老成持重之辈,我对他们很放心。”
除了夏侯氏与曹氏两族最亲密的人以外,乐进李典于禁就算是仅次于他们的心腹大将了,把守城门的任务,也都交给了他们。
曹洪说道:“大兄,马上就要入夜了,西城由我来值守,你先回去休息吧。”
曹操目光忧愁,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子孝现在怎么样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忽然沿着城内街道疾驰而来,快速来到西城城下,拾阶而上,大声喊道:“明公,出事了明公。”
三人回过头,看到来的是把守东城的于禁,就看到他脸色忧愁,冲过来单膝跪下道:“明公,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情慢说,休得惊慌。”
曹操注意到周围士卒目光纷纷看过来,连忙提醒于禁注意影响。
于禁满头大汗,靠近过来低声道:“刚刚有信使从定陶发信件,戏军师说陈暮亲领大军,北上往甄城去了。”
“什么?”
曹操骤然色变,他立即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陈暮出现在定陶,根本没有被拖住,那南面刘表的军队岂不是?
郭嘉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皱眉道:“要么刘表退兵了,要么他派的兵马已经被陈暮击败。”
“嗯。”
曹操沉吟道:“当初我派人向刘表求援,他虽然怨我背盟过一次,但也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派文聘三万人北上驻扎扶沟,还是我看他们远道而来,粮草运输补给困难,给他们送了一批粮草。现在看样子,文聘怕是已经全军覆没了。”
曹洪惊诧道:“这太夸张了吧。我记得颍川出兵只有两三万,陈子归即便是再强,正面对垒,也不关任何计谋的事情,荆州军怎么可能会败得这么快?会不会里面有隐情?那文聘怕了,退兵了?”
“不太可能,刘表已经得罪死刘备,在这件事上不可能不出力。文聘若是逃跑,必为刘表所不容。”
郭嘉叹息了一声,对曹操道:“明公,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朝廷兵马的实力以及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的影响。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恐怕文聘是在野外的时候,被陈暮正面击溃。”
“我想听听伱的分析。”
曹操说道。
郭嘉道:“刘表荆州军擅长水师,陆军久疏于战事,本身精锐程度就不比北方兵马。且青州军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与袁绍河北精锐死战不退,最终大败袁绍,刘备拥有的士兵,多为天下之最。再加上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文聘缘何不败?”
曹操闭上眼睛,喟然长叹。
事实上郭嘉的猜测是正确的,刘表的步兵与中原诸侯相比,顶多算是三流,连二流都不算。因为他的兵马主要是水师强大,步兵在湖广地区运用较少,且更重要的是荆州已经多年没有发动过大规模战争。
而中原地区天天打仗,刘备的军队从讨董开始,一直到打王芬,灭袁绍,十年时间战争就没停过。无论从军官还是士兵,都是百战老兵,精锐之中的精锐。
再加上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的诱惑,本就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强兵,若不能正面将一群三流军队击溃,那就是鬼来了。
过了许久,曹操才说道:“陈子归为什么要去甄城,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一定有原因,一定有原因的!”
郭嘉急得汗都快下来,他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陈暮既然已经击溃了文聘,为什么要去甄城呢?直接来官渡或者北上来封丘不行吗?
就算是想逐个击破,先破甄城再破定陶最后再攻打曹操,那明明张辽高顺的部队离得更近,为什么舍近求远,把河北的张辽高顺调到曹操这边,他自己跑去甄城呢?
这不符合常理啊。
“会不会是想先调走张辽高顺,让妙才仲德那边放松警惕,然后忽然袭击,出其不意呢?”
曹操猜测道。
郭嘉摇摇头:“若是如此,他就不会大摇大摆地从定陶过去了,肯定会学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那是。。。。。。。”
曹操想破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
郭嘉思索道:“明公,如果甄城被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北方彻底失守,整个北面,全都是朝廷的大军?”
“自然。”
曹操点点头,这还用想吗?
郭嘉目光深邃,长叹一口气道:“我明白了,陈子归。。。。。。是想把我们往南方逼呀。”
“往南逼?”
曹操不明所以,这是为何。
“不错。”
郭嘉淡淡道:“朝廷三面围攻我们,一开始就是个陷阱,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觉得可以逐个击破,将我们困在官渡或者封丘,防止我们集结力量,选择往北进攻,扰乱他们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冀州腹地,明公想想,若是他们一开始就集结大军,从洛阳和河北进攻,我们会如何?”
曹操思索道:“刘备主力是从洛阳进攻,如果他们只有两路,没有第三路从颍川袭扰我们的后方,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因为北面的敌人会弱一点,我可能会选择集结力量,以大河为防御点,先破了河北的敌人,然后再去阻拦刘备的主力部队。”
“正是,也许我们没那么快击破河北的敌人,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陈子归不想去赌也不愿意去赌,所以他从颍川过来,又派青州从徐州进攻,其实根本不是绕道威胁济阴,而是牵制我们,让我们不敢北上。”
郭嘉说道:“一旦他们只选择两路进军,我们的打算必然是先易后难,运气好破了河北大军,则再派小股兵力袭扰河北,他内部不宁呀。所以才会选择分兵,让我们难以组织力量。”
朝廷说是三路大军,严格来说是四路,因为洛阳方向是分两股。一股是从河南郡进攻,另外一股是从颍川郡,一个威胁正面,一个迂回绕道袭击后方老巢。
曹操也知道刘表和孙策不太靠谱,所以他不可能把宝都压在二人身上,因此面对朝廷多路袭击,他当然不可能集结力量选择逐个击破。
毕竟一旦他选择了集结力量出击,若是孙策和刘表那边出了问题,陈暮和徐州的兵马立即可以出动灭了他老巢。
而陈暮也显然猜中了他的心里,因此故意这样打算,而实际上他却去了北面布置罗网。
但让曹操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要这么做?要把自己往南方逼?
所以曹操问道:“陈子归就不怕我南逃吗?”
郭嘉冷笑道:“他怕什么?他估计巴不得我们南下,明公想想,孙策和刘表,谁能容我们?往南,就是自寻死路尔!”
曹操听罢,顿时觉得冷汗直冒,脚底板升起一股凉气。
这个计划实在是歹毒。
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
历史上刘备就是被曹操赶去了荆州,最终战略转移至四川,平定巴蜀,建立季汉。
而陈暮的意思显然也是如此,要把曹操向南赶。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稳扎稳打,很难失败。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把曹操往死里逼。
而且这样做不会与曹军发生大规模战争,不管是自己死很多人还是杀很多敌人,都要发无数爵位和赏赐下去,增加朝廷的负担。
因此把曹操往南赶是最好的办法。
又省钱又省力。
最重要的是,只要他敢学刘备去南方,那就是找死,完全没有任何活路。
这并不是臆想。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荆州活下去; 是因为他本身有仁义的好名声,再加上他也姓刘; 是宗室人物,刘表碍于这两点,担心杀了他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才没办法对刘备赶尽杀绝。
但即便是如此,历史上蔡瑁和蒯越也差点把他弄死,最终只能伪装上厕所,马跃檀溪,才勉强逃得一条性命,可见即便是刘备在荆州,也是九死一生。
反观曹操呢?
一不姓刘,二没有刘备的好名望。
之前还曾经背刺过刘表一次,只要他敢去荆州,必死无疑。
那么可以去江东吗?
一样凉。
一山不容二虎,孙曹皆为志在天下的枭雄,孙策想夺江东,怎么可能容许曹操来抢自己地盘?
所以曹操不管是去荆州还是扬州,都只有一个结局——死翘翘。
甚至退一万步来讲; 他即便是去荆州了; 刘表没有杀他,曹操也绝不可能拿下荆州,或者学刘备入蜀得四川。
刘备在历史上于荆州名气和威望很高了,而且得了不少大族支持都只是得了荆南四郡,还打得非常勉强,更别说曹操这样无根基名望之人。
一旦出现刘表病死,刘琮在蔡夫人和蔡瑁等人支持上位的局面,刘备大军南下,荆州投降,曹操一旦敢趁机搞事,等待他的就是以蔡瑁张允等有兵权之人的反扑。
而入蜀就更不可能了,刘备能够入蜀是因为曹操自己轻视了张松,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刘备入蜀,让刘备去进攻张鲁,以此达到驱狼吞虎的目的。
但实际上张松是想帮刘备夺取四川,先不说曹操运气好没被刘表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