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7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北面门户大开,曹操又被困在官渡,导致西北面无人防守。
    不得不说,战争形势跟曹操预想得差别实在太大。
    他万万没想到朝廷战斗力提升飞跃。
    原本还以为能够与刘备掰掰手腕,没想到大战才刚开打不到一个月,他的南面、北面两路防线都出了问题,西面自己还被刘备压着打。
    但此时曹操还尚不知道这些情况,就在他北面门户大开的时候,张辽和高顺从延津渡口过河,直奔封丘。
    封丘的地理位置这么重要,曹操和手下谋士看得清楚,朝廷谋士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荀攸的官职被刘备上提了一级,成为大将军军师,负责统筹几名上将。
    这样是为了防止张辽高顺徐荣黄忠之间统属问题。
    有了统一的指挥,问题就很好解决。
    荀攸派徐荣黄忠从东郡东北方南下,直取济阴,又派张辽高顺从东郡西南方南下,直取陈留,由于东郡的两头战线拉得太长,夏侯惇和程昱根本无法兼顾。
    此刻荀攸已经带着张辽和高顺抵达了封丘,封丘有一部分守军,固守城池当中,他也不急着进攻,只是屯兵酸枣一带,等待时机。
    这个时候对于曹军来说,已经处于相当不利的情况,张辽高顺抵达酸枣,离官渡距离不足二百里,两日可到。
    恰在此时,夏侯惇带了一部分残兵逃回曹营,将浚仪被破的消息告诉了曹操。
    “什么?”
    主将营帐内,得知此事,曹操惊得呆若木鸡,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一旁郭嘉才沉痛道:“明公,还请振作,浚仪粮草被焚,刘备还在外面继续建造土山,我们必须马上撤离官渡,前往封丘才行。”
    “公台误我呀!”
    曹操汗如雨下,只觉得头痛欲裂,头风又犯了,忍不住说道:“若非那诱敌深入之计,我们还可以继续在官渡抵抗,我的子孝啊!!!!真是痛煞我也!”
    郭嘉摇摇头道:“此事也怪不得公台,谁也没有想到刘备早有后计,恐怕也猜到我们可能会伏击。”
    曹操脸色如土,头就更加疼痛,唉声叹气,片刻后才说道:“今夜就准备撤离吧。”
    浚仪城破,他的后方粮草被烧,再打下去,士兵们就要饿死了。
    现在只有封丘有粮食,他们必须撤离到封丘去。
    当下曹军准备撤离。
    而就在曹军哀嚎遍营的时候,刘备这边却是欢天喜地。
    许褚和张郃押着曹仁陈宫,还带了两千多颗首级,抓了三千多名俘虏,除了不到两千人逃走之外,此战朝廷军可谓是大获全胜。
    事实上要不是陈暮三令五申不准杀俘虏,那就不止是三千多名俘虏了,而是五千多颗首级,哪怕俘虏与首级同功,但毕竟首级比俘虏好带,挂在腰上就行,因此士兵们宁愿杀人,也不愿意抓俘。
    刘备营寨当中,听完了许褚和张郃的讲述此战过程之后,大喜道:“不错,仲康和儁义此战表现很好,若非仲康死战集结,吸引敌人,儁义等待时机,不盲目出战,恐怕这一仗未必能取得如此胜利。功劳先记录在案,待灭了曹操,论功行赏!”
    许褚和张郃大喜道:“多谢陛下!”
    等二人退下后,刘备才转头问诸多谋士道:“诸位,曹操的粮草被烧,现在他恐怕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吧。”
    董昭笑道:“不错,曹操已经无粮食,最多数日之内,必然要转移它地。”
    刘备沉吟道:“那我们要如何应对?”
    “曹操此人尤为奸诈,如果在他撤军的时候选择追击,要小心他设伏。”
    毛玠思索道:“现在我军虽然将曹军围困起来,但在兵力上也不是完全优势,大军追击的时候不容易列好阵型,追得过近,阵型散乱反倒可能会吃亏。”
    “诸位的意思是不追,放任他离去?”
    刘备皱眉。
    这可是围歼曹操的好机会,也就是自己手头上兵力没有压倒性优势,不然把整个曹营围起来,看他往哪里跑。
    贾诩笑着说道:“陛下,二公说得没错,追击确实容易中伏,但我们可以分析曹操会往哪里跑,提前设伏伏击他,这样就是攻守互易,他逃跑的方向被我们算到,自然也就会被我们堵住。”
    “那伱们说说,他会去哪?”
    刘备问道。
    “无外乎两个方向,封丘和济阴。”
    “不错,济阴方向有丞相率军过去,断了曹操后路,他去济阴就是找死,如果去封丘的话,确实有点麻烦。”
    “封丘两面临水,地形复杂程度不比官渡差,而且有一座城池,不容易拿下。”
    “谁说的,两面临水,把河水给挖了城池淹了不就行了吗?”
    “额。。。。。。这倒也是,只是水攻怕是有伤天和。”
    “火攻也有伤天和,丞相天天用。。。。。”
    “丞相那不是凡人呀。”
    谋士们顿时议论起来。
    说起来刘备手下的谋士团可比曹操豪华得多,智力高于90的就有贾诩、董昭、毛玠、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七八个,智力在70…90之间的有十多个。
    众人拾柴火焰高,别说曹操的撤退路线和撤退方向,就连曹操的底裤都快被看破了,双方的智力斗争本身就不在一个级别。
    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有士兵进来道:“陛下,陵亭侯来信,说他已经带领张将军和高将军抵达酸枣。”
    陵亭侯就是荀攸,因为之前讨伐袁绍的时候出谋划策,功劳很多,因此被封为亭侯。
    听到此事,刘备大喜道:“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曹操若是退往封丘,有荀攸可断他后路,若是退往定陶,有四弟断他后路,曹操已无路可逃了!”


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
    浚仪之战曹操失了曹仁和陈宫,又在战略上处于绝对劣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战争他的胜算已经小得可怜。
    陈暮不会犯官渡之战袁绍的错误,让曹操把他们至关重要的粮草给烧掉。
    不过即便粮草被烧掉了也无所谓。
    因为朝廷进军不是像袁绍那样集结所有力量一起进攻,而是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有粮草囤积;  烧了一路,还有另外两路。
    所以除非曹操运气逆天,三路粮草全让他烧干净,不然的话,这场战斗继续下去,也逃不了败亡一途。
    而就在朝廷大军正在展开消灭曹操之战的时候,此时天下各处;  同样在发生着其它事情。
    关中长安;  韩遂马超联合在一起,联络了一些关中不满朝廷政策的豪强,以及汉中的张鲁,掀起了一场反对朝廷的战争。
    马超跟他爹一样,满脑子军阀思想,认为朝廷要吞并他们,因此在马腾去了洛阳之后,他执掌军队,就开始逐渐不服从关羽的命令,经常违背。
    这件事情惹得关羽非常不快,不过陈暮早就知道马超脑有反骨,历史上他弃马腾于不顾,联合韩遂反抗曹操,被打败之后先是投靠张鲁,然后又归附刘备,都是迫不得已。
    包括后来刘备也是清楚马超为人,因此所谓五虎上将,其实根本不信任马超。
    除了下辨之战需要马超策动氐族的时候才让他领了一次兵以外;  其余时候基本不给他兵权,就可知刘备也明白马超是个反骨仔,处处提防。
    现在马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现在就老老实实跟着朝廷走。
    所以陈暮早就跟关羽沮授打了招呼,告知他们马超可能会反叛,因而即便是马超屡次不服从命令,关羽也是心中有数。
    只是碍于马腾已经投降朝廷的情况下,强行收拾了马超怕弄得马腾不愿意配合,坏了陈暮将来平定西凉的大计,因此关羽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并没有把心中的不快表达出去。
    如今马超自己叛乱作死,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处理他。
    得知消息后关羽十分高兴,立即开始整顿兵马,派徐晃驻守左冯翊,又令段煨进军陈仓,控制张鲁出汉中的出口。
    世人都知,从巴蜀进入关中只有四条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其中后三条十分难走,沿途都是悬崖峭壁;  道路崎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万丈深渊,因而才有了武侯否决了魏延子午谷奇谋的策略。
    不过说陈仓道好走,其实也只能说是相对好走,实际上陈仓道同样十分危险,只是跟另外三条比起来,稍微安全一点。
    因此要想保证大军顺利出汉中,基本就只有陈仓道一条相对保险,不然的话就只能走祁山古道进入西凉。
    马超之前的驻地便位于河东,他叛乱之后,带领大军从关中漆县进入安定郡的临泾一带,走的是萧关古道,也就是从后世陕西省铜川市的西北方向,进入甘肃庆阳市到平凉市一带。
    萧关从秦时就设立,一般是用于防范西北的少数民族。现在却被马超控制,于安定郡和北地郡征召羌人氐人,利用他爹这几年做生意积累的钱财,拥众数万,声势浩大。
    关羽目前不方便主动进攻,一来朝廷的重心现在放在河南,还没有条件支持关羽进入西凉打仗,二来马超韩遂张鲁皆控制关隘要塞,不太好主动进攻这些关隘。
    所以虽然整顿了兵马,却并没有进攻,而是取防守态度。
    兵力布置如下,段煨占据陈仓县,扼守住陈仓古道的出口散关。徐晃驻扎于左冯翊,防止马超从萧关南下。自己主力大军则前往雍县,控制陇关道。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与人和应用较少,因此扼守关隘要塞的地利,就成为了华夏文明最为重要的战争历史之一。
    陈仓道极为重要,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就是从汉中兵出陈仓,结果郝昭占据陈仓县城,扼守住了关隘要口,利用火箭将诸葛亮的云梯烧毁,导致诸葛亮被迫退兵。
    除此之外,陇右地区同样十分重要,古人有得陇望蜀的说法,因为除了从关中四道进入巴蜀以外,还有陇右的祁山道沟通西凉与益州。
    因此历史上曹操于潼关之战和渭南之战消灭韩遂马超的关中联军之后,基本上已经把二人势力赶出关中,同时经略关陇,平定安定郡、汉阳郡、武都郡等地,为刘备季汉政权无法北上夺取关中,以及将来灭蜀打下厚实的基础。
    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曹操在汉中之战前后的深谋远虑,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几十年后的蜀汉灭亡。即便是汉中之战失败了,可在战略上,曹操获得的是很大的胜利,唯一可惜的是被司马家摘了桃子。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在上次长安之战,关羽已经把韩遂赶出了西凉,但他的实力犹存,且马超归而复叛,导致敌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双方各自占据了一半关隘对峙,谁也没有拿下对方的把握。
    而在七月末,韩遂马超等人得知朝廷正在剿灭河南的诸侯曹操孙策的时候,意识到或许正是一个机会,于是立即集结队伍,利用自身威望,各自召集了数万羌人氐人进犯关陇。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本该跟着韩遂马超作乱的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等八人,只有成宜和杨秋两人跟着马超叛乱,其余人全都拒绝。
    当初韩遂马腾内斗的时候,这八人并不是全都在看戏,各自被联合了起来参与了这场内斗,结果关羽坐山观虎斗,一战就把韩遂等人赶出了凉州。
    韩遂在西凉有基本盘,可八名关中军阀当中,除了成宜梁兴张横杨秋四人以外,另外四人全是司隶河东人,基本盘都在关中一带。
    被赶出了关中,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领土,征兵来源,以及之前做豪强的时候拥有的田地、奴仆、势力等等。
    因此侯选、程银、李堪、马玩四人,根本不可能离开司隶,在长安之战后,就投降了关羽。
    而另外两人,梁兴和张横权衡利弊之后,最终也没有跟着马超犯上作乱。
    虽然他俩是西凉人,但恰好又是武威姑臧人,目前朝廷集团当中,由于接受了不少董卓旧部,如最早的阎忠,后来的段煨、张绣、贾诩等,导致武威姑臧人数量不少。
    之前说过,汉人同乡聚党严重,武威姑臧人抱团取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段煨劝说,二人决定真心实意投降朝廷,绝不复叛。
    相比之下,杨秋和成宜就没那么多原因,两个都是安定临泾人,基本盘不在关中也没同乡在朝中支持。
    所以在慎重考虑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马超韩遂继续造反。
    由于有羌人和氐人相助,韩遂马腾再加上杨秋成宜于西凉聚众十余万,浩浩荡荡自关陇道南下,直奔关中,双方于雍县展开对峙。
    关羽已经在雍县驻扎数万大军,他的军队总数其实已经突破了十万,最开始是八万人,后来又有不少关中军阀加入。
    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梁兴、张横六人投靠朝廷,各自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