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变得争权夺利,变得想要往上攀爬,在这乱世当中,朝廷崩溃已成定局,前汉末年的景象再次重演,世祖光武皇帝能够振兴大汉,自己,又何尝不能够做到那一步。
    只是奈何,既生我曹操,又何必生你刘备?刘氏江山已经四百年,到了今时今日,先有高祖打下江山,又有世祖中兴大汉,现在再来一位刘姓。
    难道这天下注定归你刘姓,凭什么不能轮到他袁氏,又或者我曹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怕谁都会死,亦要死得壮烈!
    曹操的表情复杂,难掩心中的情绪,长呼一口气道:“玄德,我最后再称呼你为一句玄德。当年洛阳同席,天下五君,我年长几岁为兄,你为弟。你或许也很失望明明那时我如此忠于汉室,而如今我却此般,你道为何?”
    “为何?”
    “因为我见这江山破败,所托非人。那桓帝康帝,本就是无能昏君,闹到今日这般田地,他们难道没有错?”
    “这一点我不否认,二位先帝确实有错!”
    “我世食汉禄,本该报效朝廷。但朝廷又什么时候需要过我报效?当年宦官乱政,我上书劝谏,反被呵斥,那时我就已经对朝政心灰意冷,对朝廷失望至极。”
    “所以呢?”
    “所以我才起兵讨伐黄巾,除掉董卓,想要匡扶汉室,看看这大汉新的天子,是否能够能有所作为,不像之前的昏君一般,只知道勒索钱财。”
    “孟德的意思是,伯安公让你失望了,我让你失望了?”
    刘备的目光愈发寒冷。
    从法理上来说,刘虞是光武帝长子的后代,同时也是太子的后代,可谓是嫡子嫡孙,继承大汉皇室名正言顺。
    而刘虞又把皇位让给了他,哪怕世人颇有微词,但它存在程序正义,那就是合法的。
    如果曹操依旧是朝廷忠臣,就应该效命于他才对。可现在却拥兵自固,派大军与他抗衡,就说明曹操已经没有了忠君的思想,要与他叛乱到底。
    这是刘备无法容忍的事情。
    若是曹操是因为别的而叛逆,未尝不能说服于他,就像公孙瓒那样,最终和平解决一切问题,谁也不希望大战一起,生灵涂炭。
    可现在曹操不承认刘虞和他刘备,那就意味着曹操已经生出叛逆之心,认为皇帝人人可做,要学陈涉吴广张角了。
    虽说刘邦亦是平民打下的江山,但大汉四百年,根深蒂固,哪怕如今已乱,可朝廷还在,正统也还在!
    那么在道义上,曹操就不是因为朝廷的失责而要起兵纠正朝廷的过错。而是想要自己当皇帝,这就是与刘备朝廷的在根本上形成对立。
    简单来说,如果双方是因为某些分歧,比如朝政、军事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那么都可以商量。
    曹操只要同意归顺朝廷,升官加爵,让他征战四方,都可以谈。
    可要是曹操并不是这些分歧,而是认为大汉应该要灭亡了,还不如学刘邦那样重新创造乾坤,自己再建立一个别的朝代,那双方就完全处于立场分歧,无法相容。
    正如和联胜只有一个龙头,一旦其中一个候选人要搞新和联胜的时候,那自然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公敌,因为谁也不会允许分裂。
    然而面对刘备的询问,曹操许久没有说话。
    刘备就这样看着他。
    他也看着刘备。
    只要曹操说自己是想当皇帝,那么这场战争,就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但曹操目光深邃,只是看着,过了很久,才缓缓说道:“玄德,你治理这江山,很好,我从未对你有过失望。。。。。。。只是。。。。。。。”
    只是我终究迈不过那道坎呀。
    这一刻。
    曹操的心情,无比复杂。


第五十四章 知识的力量
    曹操终究是没有给刘备一个答案。
    臣服吗?
    或许未尝不能。
    只是。。。。.
    终究是有那么一丝不甘,以及想要拼搏念头在那里。
    那么多人能够聚拢在他身边,不就是因为他曹操除了拥有着自己的个人魅力以外,还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吗?
    如果就因为敌人实力强大而选择投降,那就不是他敢打敢拼的曹孟德了,部众也不会追随。
    就好像历史上袁绍势力强大,周围又群敌环伺;  也没见他因此畏惧一样。
    所以正如那句话说的,不拼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
    曹操也是如此。
    他选择了拼,自然也就无所谓与刘备决裂的勇气。
    哪怕胜算渺茫,哪怕最终可能会失败。
    至少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这就足矣。
    “走吧。”
    曹操看着刘备离开的身影;  亦扭头离开。
    二人结束了会晤,就这样各自回去,没有太多的话语;  两边都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打算。
    “陛下。”
    典韦已经冲到了近前,见刘备无事,放心了许多,连忙说道:“是否下令进攻?”
    刘备摆摆手:“先等等,此战是试探性进攻,我刚才离近观察了一下,敌人在周边布置了大量陷阱,别让士兵们做无谓牺牲。”
    “唯。”
    典韦拱手退下表示明白。
    天子仪仗又浩浩荡荡回了自己阵型当中去,大军早已经摆开阵势。
    刘备仪仗来到了附近一座山坡上观望,山下大军环绕,随着号令旗招展,一辆辆木幔投石车推了出来。
    之前二人聊天的时候,后方大军自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工匠早就已经在进行零部件组装。
    汉代的大型攻城器械其实都十分粗糙,但青州物理学院;  在对机械、零件、杠杆等物理学东西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
    齿轮、滑轮、杠杆、扭盘等等零部件发明出来;  在攻城器械上有了很大进展,包括组装以及拆卸。
    平时那些投石车、木幔都是以零件的方式运送,打起来的时候,临时再进行组装。
    比如投石车由车身、车架、扭盘、牛皮筋、投杆、吊篮等物品组成,如果整车的话会十分笨重,拆散了的话,自然轻便许多。
    士兵们如蚂蚁搬家一样把这些大型器械的零部件运到河对岸,在刘曹会晤的时候,已经组装了不少东西出来。
    大概有二十多辆木幔,七八辆投石车,在大军的保护下,已经抵达了射程之内,准备投掷石头。
    投石车曹操也有,但射程和威力不如朝廷军,不过营寨可能会受到敌人投石车的进攻这一点,他自然早就想到了。
    因此他在寨子里堆建了数个二十多丈高的土山,在上面布置了总计三十多辆投石车,既然平地对射我的投石车性能不如你,那我就站在高处。
    “放!”
    随着一声令下;  曹军在土山上的投石车直接开火。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数十个破空声音袭来;  在朝廷大军的注视当中,三十多块巨石在空中划过一个绚烂的弧线,落在了朝廷军的木幔车群里。
    木幔车可以理解为一辆平推车上面吊一块大型挡板,后面陈暮在上面有铺了一块铁板,用来防箭矢。
    但这种东西有些像钓鱼一样,是吊在车上,以提高防御面积,并不是固定在车上。
    所以当石块砸来的时候,根本防御不住,直接把前面木板砸穿。
    砰砰砰砰砰砰!
    就听到剧烈的响声不断,远方灰尘满天,几乎所有的木幔车都全军覆没,甚至被木幔掩护的投石车也未能幸免。
    好在前线指挥的将领见形势不妙,立即下令让士兵后撤,不然的话伤亡就不止是这点攻城器械。
    “曹操很聪明啊。”
    山坡上董昭观望道:“他们的投石车射程不如我们,就造了土山增加射程,陛下,现在他们的投石车可以打到我们,我们的却打不到他们,只能被动挨打了。”
    刘备环顾左右问道:“敌人居然早有对策,诸位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众人互相对视,皆没有说话。
    唯有喜欢搞发明创造,经常没课的时候去物理学院蹭课的诸葛亮说道:“回陛下,马师曾经说过,站在高处往外面扔东西远,是因为随着高度越高,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增加了抛射距离的缘故。所以要想必敌人射得更远,我们也必须增高。”
    刘备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造土山,我们也造土山?但曹军的土山是在营寨之内,非常安全。且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最远射程有多远,这些石头都是大石头,如果放小石头肯定更远,我们造的话,会不会不安全?”
    诸葛亮想了想说道:“请陛下让臣测算一下。”
    说罢就掏出纸笔写写画画。
    众人围拢上来。
    关于如何计算敌人的抛物距离,涉及的知识是初中数学和初中物理。
    抛物线当中的匀加速运动,自由落体定律,重力加速度,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都包含其中。
    陈暮那点初中物理知识说全丢给老师了也不至于,毕竟从小到大,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次次考年级第一,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必然是远超同龄人。
    但一来时间过得太久,确实有很多东西缺失严重。二来那些物理数学定律,你直接写出来,别人也不理解,符号根本看不懂。
    比如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能量和做功的单位是焦耳,力的计量单位为牛顿,说这些东西来谁明白?
    所以本土化物理知识很有必要,甚至有可能的话,尽量引导别人发现这些物理定律,来衍生一些本土物理学家,开创出属于大汉的物理学。
    只是陈暮虽然懂不少物理学知识,但本身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展开研究。他只能做一些指导,如教会大家怎么测量距离,如何研究一些力的出现,以及发现万有引力等等。
    至于定律和公式,他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把他知道的那些定律和公式本土化出来,因此只能任由青州物理学院的那帮人自己琢磨,野蛮生长。
    实际上陈暮自己都不知道那边发展成什么样了,已经有没有人在研究电磁力等等,他最后离开的时候,只是告诉马钧,通过磁铁和铜线可以产生电,至于如何产生,产生后怎么储存,一概只能让他们自己来。
    然而让陈暮没有想到的是,哪怕物理学院的人处于野蛮生长,完全没有具体指导方向,可汉人的智慧远比他想象的还有惊人。马钧等一票物理研究的专家,已经研究出了抛物线的计算方式。
    虽然没有具体的单位,但已经有了公式。诸葛亮通过望远镜,以人为参照物,测算出土山的大概高度,然后通过研究敌人的投石车型号,摸索出了曹军投石车的最远射程。
    “陛下,算出来了。”
    过了约小半個时辰,诸葛亮坐在地上,纸张上已经写满了数字,他拿起纸张站起来道:“曹军的投石车是用的杠杆配重,受限于人力,射程大概在七十丈到一百丈之间,而增高之后,极限距离达到了一百三十丈,我们在一百五十丈处修建一座十丈高的土山就行。”
    刘备睁大了眼睛,诧异道:“孔明是怎么算出来的?”
    诸葛亮笑道:“这是马师研究出来的一些定律,由于我不知道敌人抛射的石块下落具体速度是多少,他们的具体高度是多少,所以只能进行粗略的估算,误差可能在十丈左右吧。也许会短十丈或者远十丈,保险起见,就在一百五十丈位置就行。”
    汉代的投石车非常粗糙,根据投射物品的重量射程只有40…70米。到明朝以后,投石车改为杠杆配重方式,增加了投射距离。这种方式就是陈暮当初最早改良的时候,用在攻打徐时候的投石车,射程达120…150米左右。
    后来又经过数次改良,如今的投石车已经几乎到了冷兵器时代最巅峰的技术,增加了扭盘和滑轮,取消了曾经需要用人力拉的方式,这样就能增加配重的重量,让抛射物体得到了的推力更多。
    而曹操的投石车就属于陈暮改良后的二代投石车,有扭盘没有滑轮。所以他的投石车配重不如朝廷军投石车配重质量大,投射距离也比朝廷投石车稍微短那么二十丈。
    所以曹操才需要增高来进行射程增加,只不过他的投石车又不在几百米高的地方,人工堆积出来的土山高度有限,增加的射程也十分有限。
    因此诸葛亮计算之后,确定由于他们的投石车射程本身就比曹军的要远,只要加一半距离,就完全能够超过曹军。
    “而且不只是投石车,青州研习的床弩射程最远能够到二百多丈,如果能够造个土山的话,完全不需要投石车,在上面放置大量床弩,对曹营不断射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床弩把他们的投石车给破坏掉。”
    诸葛亮指着远处的土山说道:“另外化学院发现,从松树上割下来的松脂,进行加热提炼之后,可以涂抹在箭支上面,点燃之后变成火箭,在射的过程当中,不会被风吹熄,现在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