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6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常侍确实为人忠厚刚直。”
    王植随口附和了一声,便低着头继续跟着陈暮往前走。
    陈暮没有说话。
    场内一时变得安静了起来。
    两个人又走了一会儿,王植抬起头,忽然看到陈暮正扭过脑袋,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王植一时莫名其妙,但转念一想,骤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紧接着心中一寒,苦涩道:“植知道该怎么做了。”
    “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陈暮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说说看,你准备怎么做?”
    王植看向一旁的护城河,惨笑道:“植以死报效司命与齐王,只望司命与齐王能善待植的家人足矣。”
    “我什么时候要你死了。”
    陈暮笑了起来,回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决定你命运的是陛下,不是我。我这人虽不是什么好人,但对忠于自己的下属,也不会下什么毒手,放心吧,我刚才只是在想,陛下既然没有对你如何,甚至连圈禁都没有,就说明陛下对此事的态度。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将来是跟着我出宫,送你回青州与家人团聚,还是继续留在宫中伺候齐王,你都可以自己选。你是我信任的人,也是我军情司的人,你叫我一声司命,我亦会护你周全。”
    “多谢司命。”
    王植惴惴不安的心总算放心下来,不由感激涕零,轻声道:“植在宫中待了一辈子,伺候了一辈子人,即便回去了,也不知道做些什么。”
    陈暮笑了笑,点点头道:“那行,你就继续留在宫中吧。有你在,将来齐王入主洛阳,宫中大小事宜我也能放下心,多与家人写写书信,实在不行以后我给你弟弟在洛阳谋个官职,家人也能团聚。”
    王植大喜,连忙躬身感谢。他已经听出弦外之意,将来如果刘备登基为帝,入主洛阳皇宫,他便会成为宫中的宦官常侍,到时候皇宫内的大小事宜,恐怕就是他做主了。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那边玄武门急匆匆过来一名宦官,向门侯传达了天子旨意,门侯便忙不迭躬着腰,到陈暮面前点头哈腰请他进去。
    陈暮笑了笑,没有难为门侯。这些宫门侍卫都是虎贲军与羽林军,大概四五千人,由刘虞亲信鲜于银统领。然而当初刘虞刚刚在洛阳登基的时候,手底下无兵无将,所以这些军队几乎都来源于青州军。
    这些年下来鲜于银自己招募了一些士兵,但人数依旧不及当初留下的那一批青州军队伍。所以别看虎贲军和羽林军是由鲜于银统率,手下校尉门侯都是他的亲信,可那些士兵就不一定。
    一行人进了皇宫,到了西宫所属的嘉德门外,解下武器,又浩浩荡荡地进了西宫,一路过了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最终在西宫门口停下,门外吕强已经在等着他。
    “吕常侍。”
    陈暮上前拱手行礼,跟吕强打了个招呼。
    吕强斜着眼睛看他,没有回礼,而是冷哼一声,说道:“进去吧,陛下在等着呢。”
    “有劳了。”
    陈暮礼数周到,没有让人挑出毛病。
    他知道吕强是什么人,性格刚直,自己行为与逆贼无异,哪怕自己对吕强有救命之恩,也不可能让他心向自己。
    所以只要吕强不捣乱,他对自己态度好不好倒是无所谓,反正将来让他告老还乡就是。
    进入了宫殿,里面充满了汤药的味道。
    陈暮进去之后,吕强也跟进来,大门关闭,在这一瞬间,陈暮的心情略微有些紧张,他怕左右门帘后面忽然冲出五十刀斧手把他砍为肉酱。
    这算是最冒险的一次。
    但好在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吕强领着他穿过西宫前殿,来到后殿天子寝宫,他看到了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刘虞。
    “陛下。”
    陈暮在宫外就脱了鞋子,轻步走过去,跪在刘虞面前磕头。
    刘虞看着他,半天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他才轻声说道:“起来吧。”
    “多谢陛下。”
    陈暮从地上站起来,一脸人畜无害地站在床榻边。
    吕强也站在床榻边,但吕强是站在刘虞那一侧,面对着陈暮,而陈暮则是站在二人对面。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审问加对立的一个站位,如果陈暮是刘虞的人,这个时候应该是像吕强那样站在刘虞床榻侧面而不是正对着刘虞。
    “少府,英雄出少年呐。”
    沉默了许久,刘虞才缓缓开口说道:“你愚弄了天下人,当初扶朕继位,恐怕就是在为今日做打算吧。”
    陈暮笑着说道:“陛下,臣并非是在愚弄天下人,而是在拯救天下人。”
    “你拯救了什么?”
    刘虞问。
    陈暮答道:“自然是这江山社稷,陛下想想,若非我与大兄协力,于青州起兵,这大汉天下,将来会是谁的天下?”
    刘虞想了想,轻声道:“难道你觉得大汉会亡?”
    “大概数十年后会亡吧。”
    陈暮说道:“如无我无我大兄,则河北尽归袁绍,河南尽归曹操。荆楚刘表年老体衰,子孙如豚犬。巴蜀刘焉跟刘表没什么区别,董卓造逆之后,除了我大兄以外,陛下觉得还有哪位宗室能担起大任?”
    刘虞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可这并非你挟持先帝陈留王和我儿要挟朕的理由!”
    “我并没有想要要挟陛下,而是想与陛下做个交易而已。”
    陈暮微笑道:“任何事情都有价码。”
    “包括皇位?”
    刘虞问。
    “包括皇位。”
    陈暮斩钉截铁地说道:“皇帝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荒唐的制度,它的存在只会证明社稷的落后,又有什么好怜惜的呢。”
    “你在说什么?”
    刘虞和吕强都震惊了,两个人都愕然地看着他。
    陈暮继续道:“陛下,我问你一个问题。治理天下,如果皇帝贤明还好说,如果皇帝昏庸,又会怎么样呢?”
    刘虞与吕强对视一眼,过了许久才回答道:“若三公九卿贤明,皇帝昏庸又能如何?”
    “可是皇帝的权力太大了。”
    陈暮说道:“贤明的三公九卿可以随时被他换掉,换上迎合皇帝的奸臣,这样下去只会让朝堂乌烟瘴气,再加上天下到处都是土地兼并的豪强,百姓艰难生存,到最后掀起抗争,便是王朝再次覆灭。”
    “那你想做什么?”
    刘虞震惊地看着他:“你想要彻底废掉皇帝?”
    陈暮摇摇头:“自然不是,我只是想告诉陛下,这个世界很大,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很简单。发展生产力,这样即便是皇帝昏庸,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所以我需要权力,需要我大哥上位,支持我大刀阔斧地改革!”
    “发展生产力?”
    刘虞忍不住问道:“什么是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就是提高粮食产量!”
    陈暮道:“在海外有很多粮食作物,有一种叫玉米,叫土豆,叫红薯,亩产十石都绰绰有余,若能推广,百利而无一害。可是它们太远了,在十万里之外,若不能举国之力去寻找,万万找不到,所以我必须要更多的权力去做。”
    “亩产十石?”
    刘虞和吕强就更加震惊了。
    大汉粮食产量一般亩产两石到四石之间,亩产十石直接提高了数倍,这太可怕了。
    “不错。”
    陈暮继续道:“而且这些作物并不挑地,山地亦可以种植,虽不能替代主粮,却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当今大汉土地仅能维持数千万人口,若有它们,维持数亿人口不在话下,因而今日我便是在与陛下做一场交易。”
    “什么交易?”
    “以大汉将来千年之国运,换陛下这个皇位!”
    陈暮认真看着他道:“前汉不过二百余年,今汉亦不过二百年,若能让我兄登基,我可让大汉再续千年,千年不衰,此业可换否?”
    大汉千年不衰?
    刘虞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似乎,是在看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
    数艘楼船,数十艘艨艟千帆竟技,浩浩荡荡,顺着黄河东归。
    皇后带护卫数百,宫女宦官二三十余人,在诸多船只的护航当中,向着青州的方向驶去。
    陈暮的话虽惊世骇俗,但刘虞本身也没有第二个选择,最终只能听信陈暮的话,按照他们之前商量的计划行事。
    船队在滚滚波涛的河水中翻涌,除了皇后以外,还有常侍吕强以及少府陈暮,陈暮打算一路陪着他们前往朝鲜,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全程陪伴。
    过了八月,秋意就更加浓厚。黄河两岸已是呈现出一片黄橙橙,万物俱寂的景色,北方平原一望无际,南方却有一些丘陵山岭。
    在路过黎阳的时候,从船上往岸边观望,能看到大量栖息在河岸的村庄因为战乱而陷入了破败,沿途与河内时黄河以北的风景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宛如一片悲凉的萧瑟。
    陈暮与吕强站在甲板上,老头虽已年近七十,但精神矍铄,身子骨颇为硬朗,反倒是那位皇后因为船只颠簸,难以忍受,呕吐了一番,在船舱休息。
    老头一路上对陈暮不冷不热,既没有因为当年陈暮救过他而保持热情,也没有因为陈暮想要帮刘备夺取这大汉天下而对他十分冷淡。
    说句难听的话,刘备再怎么样也姓刘,是被录入族谱的宗室。陈暮能利用刘辩刘协刘和来帮刘备夺了这皇位,那是他的本事,老刘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他一个宦官太监来管。
    只不过这种行为确实令人不齿,因而吕强除了每日伺候皇后以外,很少与陈暮有过什么交流,没想到今日路过黎阳,却是罕见地出了甲板来找他。
    “常侍从昨日起就在船舱没出来过,今日怎么有闲心上甲板来了。”
    陈暮感受着秋风吹拂,瞥见身边忽然多了一个人影,见是吕强这老头,不由好奇他想跟自己说些什么。
    老宦官深邃的目光看向北方,淡淡地道:“袁绍还未死,你就开始谋夺皇位,你就不怕天下人心浮动,袁绍等诸侯顺势而起,让你的美梦成为泡影吗?”
    “哦?常侍也信佛?”
    听到吕强说了句佛教用语,陈暮不由来了兴趣。
    “以前去过白马寺听那些西域来的大和尚讲过几次法,倒是有些趣味。”
    吕强答道。
    陈暮笑了笑说:“那不知道常侍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却物为上逐物为下,若事事强求,则万事尽殆。”袁绍等诸侯死与不死,与我何干?终有一日,他们自然会死。”
    “嘴上说得好听。”
    吕强冷笑道:“可你不就在追逐权力,追逐天下吗?”
    “错了。”
    陈暮摇摇头:“这不是在追逐,而是顺势为之。秦失其鹿,天下人人逐之。可为什么强大如项羽没有坐稳天下,而是高祖得了天下?那是因为项羽德不配位,无论如何追逐也到不了他的手上,所以一切都是顺应天命耳。”
    吕强揶揄道:“逼迫陛下禅让也是顺应天命?”
    “自然是。”
    陈暮含笑。
    一张嘴嘛,说活说死,全靠你怎么说。
    吕强被他强词夺理弄得有些生气,便甩袖道:“我是来告诉你,在船到平原时停下,太尉要登船随行。”
    说完之后,转身离开。
    杨彪要跟着?
    陈暮心中一动,刘虞还是不放心他,给他下了一个套。
    作为保皇派,杨彪向来都忠君爱国,之前被刘虞派往河北遴选皇嗣,现在又转道过来陪皇后去日本,这证明刘虞在做两手准备。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恐怕诏书估计都写了两份,朝中尚有赵温和士孙瑞他们,说不好一旦事情发展没有达到刘虞的预期,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心腹就有可能拿着诏书前往其它诸侯那里去揭露真相。
    不得不说,老头当年在幽州能将偌大一个州打理得井井有条,也绝非良善之辈。皇后只是第一道保险,杨彪则是第二道,因为即便陈暮敢对皇后下手,也不敢对杨彪下手。
    当年杨彪的父亲杨赐见陈暮没有师承,且颇为聪颖,便收入门下为入室弟子。杨赐总共也就三个学生,一个刘宏,一个王朗,一个陈暮,独子则是杨彪。
    这意味着陈暮其实跟弘农杨氏有很深的渊源,在当时那个天地君亲师的环境下,入室弟子跟亲生儿子没什么区别,所以杨赐去世的时候,王朗就必须辞官千里奔丧为他守孝,陈暮也得为他扶灵。
    一旦陈暮对杨彪下手,那就属于欺师灭祖,代价就是被天下人唾弃,哪怕事情不是他干的,只要在海上出了任何意外,都逃不过舆论风波,恐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名声尽毁。
    至于刘虞为什么这么做,想必也是担心陈暮其实是在诓骗他,先用刘辩刘协刘和还活着的假消息,把皇后给掳走绑架,然后再利用皇后来威逼刘虞禅位给刘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