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钟繇知道,刘备城府没那么深,后面的操盘手都是陈暮在做,因此与其带董昭去见刘备,还不如先带他见陈暮,只有陈暮认可之后,他董昭才能够加入青州集团这个团伙。。。。。。哦不,团队。
在听到陈暮的试探之后,董昭就明白,是该自己缴纳投名状的时候,沉吟许久,缓缓说道:“卫将军与少府虽出身于微末,然有胸怀宇宙之机,征讨董卓,营救朝廷,立有不世之勋,如今又破袁绍,河北之地已在握手中,自当能横扫寰宇,重定江山。”
陈暮却道:“可是我听闻朝廷最近有风声传出,说是有官员请奏上折,要天子召我大哥入京担任太尉,河北与青州,要重新选派州牧,二十万大军,应当由朝廷派去的将领掌管,不知道这事是真还是假?侍中听闻过此事吗?”
董昭笑道:“少府说的是光禄大夫的事吧,此言一出,满朝皆为反对,光禄大夫也已经被革职,这一点少府倒是无需担忧。只是这里面,或许有天子以及公卿们的意思。”
“那以侍中之见,我大哥应当如何应之呢?”
陈暮问道。
董昭沉吟道:“当明奏之,暗拒之。”
“哦?”
陈暮追问:“此言何解?”
董昭继续道:“卫将军可上奏朝廷,自请罪也。然冀州之事,尚未了结,袁绍仍有十余万大军,待冀州祸乱重启,朝廷自然还是要重用卫将军。”
嗯,袁世凯的玩法。
陈暮点点头:“侍中之言,倒是有理。我已书写奏折,打算让我大哥向朝廷启奏,请朝廷派遣新的冀州牧,再从河间选嗣以便继承大统。”
董昭一时疑惑,纳闷道:“卫将军为何如此?若是这样,岂不是将新得的河北拱手让人?”
陈暮淡淡地道:“我大哥乃是仁杰之辈,一生报效国家,绝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尔。朝廷虽有猜忌之心,但我兄弟四人矢志不渝,忠心不改,自当剖腹明志,向天下人证明,谁才是忠心耿耿之人。”
“原来如此。”
董昭心中快速思索,就没有说过的话。正所谓交浅言深乃是大忌,他还没有加入刘备集团,并且也没有得到信任,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朝廷的卧底,所以话说得冠冕堂皇一点,倒很正常。
三人又闲聊了一阵,陈暮便以天色渐晚为借口送客。钟繇与董昭出了院子,在回去的路上,钟繇问道:“公仁,见了少府卿,以为如何?”
“英杰也。”
董昭忍不住夸赞道:“少府卿言语之间,毫无破绽,一招以退为进,若我效忠的是朝廷,如实上奏给天子,恐怕天子也会赞一句忠心耿耿。”
“难道公仁以为,少府卿对朝廷不忠否?”
钟繇询问。
二人在洛阳也有些交情,有的时候话也可以说满一点,不像跟陈暮说的时候,即便再如何夸赞刘备集团,二人也得互相谦逊以及做足表面功夫。
董昭说道:“我以明奏之,暗拒之的策略献计,若真如少府所言,要将军队和权力交还给朝廷,少府恐怕早就呵斥,如今却是听之任之,暗地里的意思,何尝又不是在抗拒朝廷呢?我甚至怀疑,袁绍至今未灭,恐怕都是少府的拖延之计也。”
“嗯。”
钟繇点点头,二人互相对视,忽然都笑了起来。
朝廷那边先不管,但天下聪明人何其之多,又怎么会看不出青州围困魏郡,却只围困不进攻,何尝不是在拖延时间?
只不过人家刘备也有冠冕堂皇的借口,所以不管是朝廷还是天下人,都没有办法去指责他而已。
现在朝廷上下不少人都认为刘备未来肯定能把持朝政,包括董昭看到陈暮已经在策划让刘备上书向天子请求去河间抱养幼嗣的想法,忍不住感叹道:“少府的目光还是长远呀,让卫将军上书去河间抱嗣,未来这大将军之位,恐怕是跑不掉了。”
“我大汉所有大将军之位,一般都是外戚担任,以宗室的身份担任大将军,却是少见。不过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法嘛。当年淮阴侯立下无数功勋,被高祖立为大将军,便是明证。”
钟繇补充了一句。
他们也算是默认了将来刘备应该会以权臣的身份担任大将军,然后操持朝政。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走历史上曹操的那个路线,把持朝政,慢慢图谋才是正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刘虞一死刘备就想继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有人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因此才有很多人想加入刘备集团,看中的就是刘备的年龄和他立下的功勋足以让他将来入主朝廷之后,很快会成为一代霍光般的权臣。
如果现在大家都知道陈暮的想法,或许早就唯恐避之不及,不敢再投到刘备集团的门下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
第二日后,刘备抵达了小平津渡口。
其实四个人并不是都去洛阳,前线还需要大将坐镇,关羽和张飞只是送他们到河内。
因为魏郡离洛阳不过二百余里,因此送到黄河边上,二人就准备回去。
由于天色已晚,他们在河对面的河阳县住宿了一晚上,陈暮与三个兄弟喝酒饮宴,便准备要把自己做的事情跟刘备说一说。
正是六月盛夏,晚风吹过黄河,溅起波澜涟漪,滔滔不绝的河流奔腾,天空无数鸟群飞舞,两岸野花争奇斗艳,远远能眺望到河对岸的邙山,晚间的雾将山林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色里,宛如一张绝美的水墨画卷。
离着河滩约数公里处有一片湿地,正好位于河阳县的南面。这处别院就修建在此间,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以及成群结队的野鸭游弋,后院有个凉亭,就着晚风,兄弟几人正把酒言欢。
夕阳西下,晚霞卷着暮鸦染红了半边天空,绚烂的火烧云在天边如光波流转。陈暮提起酒壶,给三个兄长倒上酒,边倒边说道:“来,大哥二哥三哥,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张飞盯着那快要盛满的酒杯,哈喇子都快流到下巴,等陈暮倒好之后,第一个举起来道:“喝!”
“喝!”
四人哈哈大笑着,一饮而尽。
他们喝得黍酒,也就是黄米酒,夏天喝烈酒伤身,所以陈暮发明的蒸馏高度酒在冬天很受欢迎。夏天的话,除了北方游牧民族以外,大部分汉人还是愿意喝低度的黍酒、秫酒或者杜康酒。
一口干了之后,刘备擦了擦嘴角,担忧地对陈暮说道:“四弟,天子之前几次诏书,都让我们尽快将袁绍攻灭。此次回洛阳,我担心天子会申饬我等剿灭袁绍不力呀。”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如今的天子为人宽厚,终究是比不得当年康帝权势。且现在天下大乱,天子还有很多要倚仗大哥的地方,不会拿我们怎么样。”
陈暮知道应该是朝廷里最近的一些风言风语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毕竟关羽久在洛阳,在朝中也不是没有耳目,因此出言宽慰了两句。
东汉最后一个有权力的皇帝就是汉康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灵帝,卢植董卓说下狱就下狱,张温皇甫嵩朱儁这帮人说革职就革职。早年的羌乱,后来的黄巾之乱,都可以说是他平定的。
刘虞跟他比起来,差得太远。现在刘备还没有明面上跟朝廷唱反调,即便不立即进攻袁绍,也是有理有据,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如果朝廷对刘备下手,除了是自毁城墙以外,反而是逼反了刘备,让刘备有借口推翻朝廷。
所以只要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朝廷都不会对刘备动手,但暗地里的打压肯定不会少。
关羽便皱起眉头说道:“话是如此,可我有一名老部下现在就在洛阳军中担任城门司马,他前些日子给我来信,称尚书台那边对我们兄弟几人的弹劾如雪片般飞来,说我们拥兵自重,已有反意。”
“什么?”
张飞听了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道:“我们为朝廷流血流汗,拼死拼活,他们就这样对待有功之臣吗?我以前还以为伯安公是宗室长者,令人尊敬,当年在幽州之时,我也是听他的宽厚仁德长大的,却不知道当了皇帝之后,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三弟稍安勿躁,天子又没有明确说要惩戒我们,只不过是尚书台有弹劾我们的奏折而已。周公还曾经因为恐惧流言蜚语避居东国,如今我们手握大权,被朝廷一些人忌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备倒是没有把怨气撒在皇帝头上,反而帮刘虞辩解了两句。
陈暮摇摇头道:“恐怕这里面不仅是那些朝中臣子的意思,天子的态度,也是值得玩味的。”
“四弟的意思是?”
刘备皱起眉头。
“这背后,恐怕就有天子的指使。”
陈暮说道:“不然那些大臣,有什么胆子和面目敢来指责大哥?别忘记,当年若不是我们,他们都得死在长安!”
刘备脸色的愁容就更加深了,举起酒杯,望向远方,喃喃自语道:“难道要我在攻破袁绍,解甲归田之后,他们才能够安心吗?”
“解甲归田?”
陈暮冷笑道:“我们死得更快。”
刘备默然不语。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没有了兵权,他们几兄弟什么都不是,随便派一群刺客就能要他们的命。
“四弟,你到底是何意?”
关羽忍不住问道。
陈暮却看向刘备,说道:“大哥应该也猜到了我们这次为什么要回洛阳。”
“你说说吧。”
刘备说道。
陈暮图穷匕见,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大哥应该明白,朝廷兵马不多,他们有的只有大义。青州兵马以及洛阳兵马,多是我们的人,拥众近二十万,二哥三哥,若你们是皇帝,是朝廷大臣,担不担忧我们造反?”
关羽不悦道:“大哥一心为汉,自己就是大汉宗室,怎么可能会造反?”
“我们兄弟知道,朝廷知道吗?”
陈暮指了指自己的肚子:“人心隔肚皮,白起是怎么死的?李牧又是怎么死的?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素来被中央朝廷忌惮是常有的事情,功高盖主,自古都是如此。如果我所料不差,朝廷恐怕已经在商量如何对付我们,这次传出的风声,便是一个开始。”
刘备忍不住问道:“四弟以为,朝廷会怎么对付我们?”
“三步!”
陈暮竖起手指头:“一,催促我们尽快铲除袁绍,袁绍一死,朝廷必然会派人前往冀州担任州牧,而且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不排除是我那师兄杨彪,如今朝廷当中,也就只有他稍微年轻一些。”
“二,袁绍破灭之后,朝廷应该很快会让大哥南下讨伐河南江东等地的诸侯,乃至于关中和川蜀,哪里偏远,就让大哥去哪里,慢慢消减大哥的影响力以及咱们的兵力。”
“三,最重要的是洛阳的兵权,之前天子已经让钱塘侯取代过一次,只是钱塘侯病死让朝廷措手不及。等到袁绍死后,就是朝廷收回二哥兵权之时!”
这里面并没有去河间抱小幼嗣的策略,因为这并不算打压刘备的一个计策,相反,如果没有打压成功,反倒会让刘备成为一名权臣。
毕竟刘虞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和那位皇后基本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活不了几年的情况下,给一个手握二十万大军的朝中重臣留下一个年幼的小皇帝是个什么概念。
别说朝中那些人老成精的大人,就算是泰山书院的一个孩童都明白会是什么结果。
到时候必然是刘备上位,大将军之位跑不掉。不要以为大将军只有外戚能当,韩信和袁绍都当过。甚至到最后黄袍加身,如王莽篡位一样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刘备经营几十年,说不好真的能成功。
毕竟刘备姓“刘”,是汉孝康帝亲自录入族谱里的刘邦子孙,即便是篡位,也比王莽那个姓王的外戚要名正言顺得多,总归是天下人多的是只要皇帝姓刘就无所谓的大汉拥趸。
听到陈暮的分析,刘备端着酒杯,沉默着没有说话。两撇胡子微微抖动,显然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觉得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没有了兵权,他什么都不是。
“朝廷。。。。。。。真的会这样对我们吗?”
关羽声音有些颤抖。
陈暮叹气道:“二哥,你熟读史书,也该明白,手握重兵,如何不会被朝廷忌惮。当初朝廷善待我们,是因为需要用到我们,可如果河北平定,朝廷必然不敢让河北落在我们手中,当年世祖便是得河北而得天下,我们费尽心思剿灭袁绍,到头来不过是鸟尽弓藏而已。”
众人沉默不语。
就连一向认为刘虞待他很好的刘备,此时都没有说话。
因为他确实察觉到了危机。
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还有句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