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老颤颤巍巍上前说道:“刘使君仁义之名,我们早有耳闻,使君奉朝廷之命征讨袁绍,我们也无话可说,但还请使君莫要惊扰地方百姓,我们过得已经很惨了。”
“还望老大人知晓,青州军乃是仁义之师,绝不会动百姓一针一线。”
刘备连忙拍着老者的手道:“此战过后,冀州重新回归朝廷,届时朝廷会分发田地,让各地百姓休养生息,我也会向朝廷上书,若有饥困郡县,免除朝廷赋税,将来也绝不会再燃起战火。”
“能得使君此言,老朽就放心了。”
“还是刘使君仁义啊。”
“我儿为防止强征为丁,逃去了常山国,该叫他回来了。”
诸多乡老得了刘备承诺,一个个高兴不已。
等送走了本地乡老,众人才进来。
刘备坐在亭舍当中对陈暮张飞许褚沮授等亲近之士说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乃是国家根石,若是不能善待百姓,则天下会乱,将来诸位治理地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一点。”
“唯!”
众人纷纷拱手应是。
在亭舍当中又坐了一会儿,外面忽然有人来报道:“明公,关将军来了。”
“二哥来了?”
张飞大喜道:“我都已经数年没见过他了。”
刘备立即起身道:“走,前去迎接。”
众人浩浩荡荡一行百来人,出了亭舍站在了西面官道上眺望。
就看到一支千人军队正从西往东而来,已不足一里。
关羽大军本来就正在攻打邺城,离此地不远,听闻刘备东来,连忙过来相会。
在队伍最前面的人穿着绿色鹦鹉长袍,脸如重枣,二尺胡须在胸前飘荡,远见刘备,脸色大喜,连忙催促马匹奔驰。
刘备张飞陈暮三人也是催促着马匹疾驰,四人双向奔赴,很快越来越近。
“二弟。”
“二哥!”
“二哥!”
“大哥三弟四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人到了近前,纷纷翻身下马,搂在一团。
刘备拍着关羽的肩膀,上下打量道:“二弟,数年未见了,壮硕了不少,你在洛阳还好吗?”
关羽笑道:“托大哥洪福,天子还算器重我,现在洛阳军队多由我执掌,又在四弟谋划之下,屡次击败袁军,立下微末功劳,没有给大哥丢脸。”
陈暮含笑道:“二哥自谦了,若非二哥在安阳力战颜良文丑,我们在青州想要抗住袁绍的压力也没那么容易。能战胜袁绍,二哥居功至伟,当然,三哥也不差,若非三哥,我们也破不了袁军。”
张飞原本还有些苦大仇深的脸色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其实几个人也不是在邀功或者谈谁功劳大,只是关羽太傲了,屡次击败袁绍,又看到刘备,忍不住骄傲了一下。
这句话里的意思并不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大功劳,有多受刘虞器重,而是告诉刘备,自己在洛阳混得很好,在对战袁绍上没有给刘备丢脸。
只不过光想着让刘备高兴,却忽略了张飞的感受,毕竟张飞一直跟着刘备作战,功劳就没有关羽那么多。
好在陈暮情商高,帮关羽圆了回去,不然张飞可能会闷闷不乐。
“哈哈哈哈。”
刘备真心为兄弟高兴,大笑着说道:“二弟能够立下不世之勋,为兄甚是欣慰,来来来,我们先去亭舍坐坐。”
几人相拥着一起往回走。
周围诸多将领和谋士便跟在他们身后,因为亭舍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因此刘备就令各将领先去统率自己的部队,亭中就只留下刘关张陈以及沮授牵招许诸关平管亥等人。
事实上张辽高顺臧霸黄忠太史慈他们并不在此地,刘备只带了本部人马,将领只有牵招,还有大小校尉军司马二三十余人,除此之外,又有陈暮帐下的一些主簿、佐吏、功曹,如诸葛亮孔俭姚博黄琦等人。
大军出动,并不是十多万人马一起浩浩荡荡行军,而是有计划有分配任务的行动。
张辽万胜军渡过漳水,配合高顺陷阵军,总计两万人,由田丰做筹划,取斥章列人曲梁等县,过鸡泽乡,南下威逼邯郸。
臧霸与黄忠太史慈三万大军渡过魏桥,北上在斥丘与刘备大军汇合之后,又被陈暮指派荀攸做监军,命令他们继续北上,直取梁期县,切断邺城与邯郸之间的联系。
而关羽那边则只带了关平和管亥,赵云徐晃武安国等将领也都各自有自己的进攻路线。
如赵云原本与关羽一同攻打邺城,关羽走后由他率领部队,徐晃则通过林虑谷的漳水古道进攻涉县,以断袁绍与并州高干之间的联系,武安国则在后方安阳负责督运粮草,配合前线行动。
再加上北面的鲜于辅,可以说是四面八方,总计二十多万大军,将邯郸与邺城团团围困住,即便是太行山当中的高干,也很难对他的舅舅袁绍进行支援。
比较有意思的是,恰好司马懿、司马朗、杨修、陈群等人正好跟着关羽大军在邺城。
此番关羽过来,几人便一同过来要见陈暮,因为地位不高,只是军中记录的文书以及佐吏官员,因此大家伙都只能站在门口。八个人笔挺地立坐一排,大门口左右两边各站四个,正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对方。
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
陈群和诸葛亮他们是小学同学,按理来说是认识的。只不过诸葛亮他们在小班,和陆议陈凤他们是同班同学,陈群是大班的班长,和崔林一个班,年长诸葛亮他们四五岁,很少和他们玩在一起。
并且从泰山书院毕业之后,陈群就被家人带回了颍川,所以大家并没有一起在泰山学宫读书,又是近十年未见,现在站在一起,互相对视,居然都没有认出彼此来。
两边都看着挺眼熟,就是想不出在哪里见过。沉默了好一会儿,陈群才略微迟疑地说道:“在下陈群,字长文,几位看着眼熟得很,不知。。。。。。”
“原来是陈群学长,在下诸葛亮,字孔明,这是孔俭,这是姚博,这是黄琦,学长是否还记得,当年我们在泰山书院。”
诸葛亮这才知道对面的居然是当年大班班长陈群,因此按照学宫的习俗,称呼他为学长。
这四个人基本都在17…18岁左右,且只有诸葛亮有自己的字。
古人男子一般是二十岁及冠取字,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父母去世得早,必须早当家,所以没到二十岁也可以取字。
四人当中诸葛亮父母双亡,因而早早取字。孔俭姚博黄琦等人家中长辈还在,因此不能算成年,就并没有取字,要等冠礼之后才行。
诸葛亮给他们介绍之后,孔俭几人也是一一拱手行礼。
陈群这才恍然道:“你们是小班的,当年你们不过是五六岁,没想到一眨眼,却是这么大了。”
诸葛亮笑道:“学长离开书院早,当年大班的学长大多去了学宫,我们在书院读了五年,又在学宫中读了五年,今年刚好结业,因而跟随师君在军中做小吏,长长见识。”
“原来是这样。”
陈群努力从记忆里找出那个时候的回忆,恍惚间想起了自己幼年好友崔林,便问道:“你们认识崔林吗?大班的那个崔林,他现在怎么样了?”
诸葛亮说道:“崔林学长高我们几届,早就已经结业了,因为成绩优异,最开始是在政务司担任佐吏,后来政绩出色,被调去地方担任监察,去年被刘青州举为孝廉,现在已经是东安县令。”
“崔林都已经当县令了吗?”
陈群有些惊讶。
当年崔林的成绩在他之下,没有想到崔林居然扶摇直上,都已经是六百石县令了。
他知道青州是公检法分离,县城当中,有县尉、监察以及律令,仅在县令与县丞之下,分别代表了抓捕权,监察权以及审判权。
公检法分离之后,对县令的权力压缩了不少,但毕竟是一方县城之主,对县尉监察以及律令有领导权,因此官职不算低,只有通过举孝廉或者茂才之后,才能够担任。
听到崔林年纪轻轻已经是一城之主,陈群还是颇为感慨。
如果不是当年天下大乱,父亲陈纪从平原相的位置下来之后,不得不跟着父亲回到颍川,兴许他也在学宫,系统地学习那些令人向往的新知识,而不是只能通过师君寄来的一些书籍,管中窥豹,只得一斑。
而更让他感慨的是,若是自己依旧留在书院的话,从学宫毕业之后,应该也早早地结业跟随着师君陈暮了,这样起点会比现在高太多,或许成就不比崔林差。
要知道,他现在也不过是在军中担任主簿书吏,跟诸葛亮他们的职位是一样的,现在年轻的学弟都已经跟他职务差不多,同班同学都已经爬到了他的头上去,这让陈群心中难免有一种落差感。
并且陈群还知道,未来人家的道路肯定要比自己宽敞得多,因为人家有泰山学宫这块金字招牌的结业证书,是泰山学宫出来的弟子。
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至少在青州政坛体系当中,他们肯定可以扶摇直上,比别人升迁速度快得多。
何况陈群也听说过,泰山学宫的结业生就跟当初太学和鸿都门学的结业生一样,刚一毕业,就能够授予一些不错的职位。
而从诸葛亮他们不过是刚刚结业,就能进入军队跟随师君陈暮来看,他们几人应该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毕竟从学宫毕业的毕业生也分三六九等,能够跟着师君,那必然是最好的几名,否则的话,根本没资格过来。只要有师君扶持,以后他们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
反倒是自己出身于颍川陈氏,靠着长辈门荫,加上小时候的关系,才能够进入军中跟随左右。而人家却十七八岁就已经做到了自己这个地步,相比于之下,确实令人唏嘘,也后悔没能够在学宫继续读书。
一时间,看到这群年纪不过十七八岁,却意气风发的少年们,陈群都有些想要找到师君陈暮,央求他能帮自己开后门,让自己重新回学宫读书的想法。
陈群是后悔没能进入学宫,一旁的司马懿司马朗杨修等人却也是颇为艳羡地看着几人。
泰山学宫,如今早已经成为天下闻名的教育圣地,比之当初的太学和鸿都门学都要兴盛。
这是因为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出现,打破了世家门阀的知识垄断,原本太学和鸿都门学典藏无数,但因为都是竹简或者石刻,导致普通人学习不易,除了那些豪门世家子弟以外,即便是寒门子弟,上升机会都非常少。
而随着泰山学宫的出现,其中典藏了无数从太学与鸿都门学运来的经典书籍,吸引了天下士子前去读书,又有大儒传授经典,广纳人才,使得泰山学宫如今极为昌盛,比之当年的稷下学宫还要繁荣。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虽然也有家传经典研习,但终究是比不过泰山学宫藏书无数,因此对于泰山学宫的学生,司马懿司马朗杨修这些人还是非常羡慕,羡慕他们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实际上最早泰山学宫开课的时候,世家子弟是不屑去的,甚至因为纸张的出现,很多有远见的世家能够见到未来必然会对世家门阀地位进行冲击。
所以很多世家对泰山学宫是抵触的形势,宁愿让子弟继续研习家传书籍,也不愿意去青州摒弃门户之见,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也仅限于此了。
也有人说,陈暮弄出纸张和印刷术,世家门阀必然会发疯一样进行抵制,并且将青州引为仇寇,疯狂进行敌对。
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东汉末年的世家门阀力量本身就不像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那么强大,影响力也有限,最厉害的就是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袁氏在和青州打仗,杨氏则在朝廷支持刘备。
除了袁氏和杨氏以外,其它世家门阀要兵没兵,要权没权,顶多就是有几百上千家族死士而已,就这点实力想动青州?
痴人说梦。
别的不说,曹操得罪的世家还少?
早期曹操是打压世家门阀的,在曹操操纵汉献帝朝政的时候,弘农杨氏有力量与他对抗吗?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就是门阀遇到有兵权的诸侯之间的现状。
因此哪怕天下世家门阀清楚纸张和印刷术会对他们的知识垄断权带来极大的冲击,最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因为他们没有十几万大军,仅此而已。
陈群和对面诸葛亮等人问候寒暄了之后,很快就又陷入尴尬的沉默,毕竟陈群读了两年就走了,远不像诸葛亮他们根正苗红,拿书院来攀关系,他自己都觉得脸红。
陈暮坐在亭舍内,刘备右手下方第三个位置,刚好能够瞥到门外八个人正互相对视,轻笑了一声,等大家都坐下之后,就第一个开口说道:“诸位,灭袁绍之战,就要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