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6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现在继承皇位,那就属于继承刘秀的政权,属于非法。除非他废掉刘虞,把洛阳的公卿也废掉,自己重新再开一次国,那就另当别论。
    只是那样的话,就如同王莽一样,很有可能陷入骂名当中,因此刘备不会那么做而已。
    然而郭嘉苦笑道:“明公想想,如果刘虞此时忽然死了,河北未定,朝廷上下兵权都握在刘备和关羽手里,以借口如伯安公那般,先行天子之事,等河北收复之后再传位,登基为帝再说。只要登了天子,刘备会下来吗?”
    曹操目光微微凝聚,仔细想想,以他对陈暮的了解,那人还真有可能这么做,先盖棺定论,让刘备登基再说,至于所谓禅让给刘秀后裔的事情,以后总有解决办法。
    最简单的操作,那自然是在收复河北的过程当中,没有想到袁绍如此残暴,居然将章帝子嗣全部“剪除”掉。
    没有了章帝子嗣这个障碍,他继续保留帝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想到这里,曹操脸色阴沉下来,对郭嘉说道:“奉孝,你以为,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他们这样规模的战争,我们至少目前来说很难插手进去。”
    郭嘉缓缓说道:“静观其变吧。”
    “子脩,你说呢?”
    曹操忽然看向自己的长子曹昂,曹昂在一旁只是听,没有插半句嘴,显现出极好的修养。
    听到父亲突然让自己答话,曹昂沉声道:“父亲,现在情况不明,袁公虽败,树却未倒,他与刘公之间,依旧还存在无数可能,过早下结论恐怕为时尚早,我也觉得先观望一阵,静观其变再说。”
    “嗯。”
    曹操点点头。
    其实他最希望的是两败俱伤。
    但这种局面目前看来已经是奢望,所以也只能先看看再说。
    毕竟正如郭嘉说的那样,人家都已经几十万规模的大型战争,而他现在兖州全部兵马也不过五六万人,还不如人家一个零头,什么事情都做不了,那自然也只能看着。
    “吕布那边如何了?”
    曹操又问。
    自己前几年一直对吕布穷追猛打,奈何吕布如打不死的蟑螂一样,四处顽强作战,跑到了徐州之后,占据了广陵下邳等地。
    前年年末,发生了谷阳之战。袁术与吕布联军,被他与孙策联盟打得大败而归。
    吕布也丢了下邳,龟缩广陵。
    无奈广陵有淮水天险,加上那厮占了占城稻的便宜,明明是自己好不容易从青州弄来的占城稻,结果让吕布摘了桃子,让广陵水稻一季双熟,粮食产量大增。
    如此有天险又有粮草的情况下,吕布招兵买马,增添了几分实力,勉勉强强抵挡住了曹军进攻。
    曹操不可能一直待在前线,因此让戏志才程昱和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屯兵下邳一带,与吕布形成对峙,同时又派陈宫曹仁等南下九江,表面上说是支援孙策,共击袁术,实际上是害怕孙策吞并江东,派人来掣肘。
    曹操也知道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整个豫州徐州扬州等南方之地吞并,所以打算步步蚕食,先取沛国下邳等地,再图谋广陵与江东,只要这些地方到手,未来也不是没有机会与刘备抗衡。
    郭嘉说道:“吕布采取全面防守姿态,元让那边难以有所作为。”
    “意料之中吧。”
    曹操点点头,又问了一些问题。
    郭嘉都一一作答,包括军队里的事以及自己领地的一些事情。
    两人聊着聊着,已经接近中午,曹操便喊他们吃饭。
    几乎就在他们准备动身去吃饭的时候,外面的士兵忽然进来了,对曹操说道:“明公,有人求见。”
    “是何人啊?”
    曹操问。
    亲卫答道:“他说他是南阳许子远。”
    “谁?”
    曹操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说他叫,南阳  许子  远!”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
    南阳许子远?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都能出对方眼中的疑惑。
    许攸来这里做什么?
    按照常理来说,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抛弃袁绍,来投曹操。
    二是来做袁绍说客,求曹操出兵相助。
    但这两个情况都不太现实。
    因为前者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后者则是用脚指头想都不可能。
    相比于投奔曹操,投奔如日中天的刘备不好吗?
    至于求曹操出兵,曹操连徐州都没拿下,光靠兖州这一亩三分地,有几分实力?
    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曹操拿下司隶、兖州、豫州、徐州几乎四州之地,也差点被仅仅统一河北的袁绍打得找不着北。
    更何况现在。
    只要有点脑子,都应该明白,现在出兵去相助袁绍,那是什么下场。
    刚好刘备找不到借口收拾他曹操,借口不就来了?
    所以忽然听到许攸来访,郭嘉和曹操都觉得有些奇怪,不明白他来做什么。
    “奉孝,你说许攸来做什么?”
    曹操忍不住问道。
    郭嘉眯起眼睛:“许子远怕是来投奔明公的。”
    曹操一头雾水道:“即便是要投奔,也该去投奔刘备,来投奔我做什么?”
    郭嘉想了想,分析道:“原因有三点,一,许攸此人心高气傲,宁为鸡头,不愿为牛尾,刘备麾下猛将如云,谋士若雨。他去刘备那,不一定能得到重用。”
    “嗯。”
    曹操点点头,对于自己这个发小的性格,他还是非常了解。
    郭嘉继续道:“二,他跟刘备关系不熟,贸然前去,刘备恐会疑他为袁绍内应,必然猜忌于他,以许攸的性格,恐怕会难以忍受。”
    “这倒也是。”
    曹操笑了笑,许攸这家伙确实是这样。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郭嘉认真说道:“我曾经去过王文祖处,明公可知道,王芬擅立皇帝,是谁在背后给他出主意?”
    “莫非是许攸?”
    曹操惊诧,当年王芬忽然立伪帝,让天下人都觉得惊愕,原来里面还有内情。
    郭嘉点点头道:“乃是许攸和周旌怂恿,王芬恰好也有此意,便顺势为之,只是他太急了,如果再等一年半载,或许如今天下就有可能大不一样。”
    “难怪,许攸既然参与进去了,以他的智谋,应该不会这么愚蠢,里面恐怕也有袁绍的指使吧。”
    曹操嗤笑起来,当年王芬立伪帝其实是一招好棋,但坏就坏在他立的时机不对。
    如果晚一年,等刘辩死了,天下无主,再立皇帝就名正言顺地多。
    偏偏他早立了半年,那时刘辩还在,虽然沦陷在董卓手里,可刘辩不死,那立的皇帝就是伪帝,天下人人诛之。
    现在看来,恐怕里面有袁绍的影子,就是让王芬成为众矢之的,因为王芬不修兵事,如果被天下人指责征讨,到时候王芬也就不得不倚仗袁绍。
    郭嘉说道:“这是自然。”
    过了片刻,许攸从前门进来,还未步入厅堂,就在中庭看到曹操从院子里走出来,大笑着对他说道:“哈哈哈哈哈,子远,没想到你会来,恕未远迎呀。”
    态度不算太冷,但也谈不上倒履相迎那么热情。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有求于许攸,所以态度才那么好,后来拿下了冀州,许攸屡屡直呼他小名,被他砍的时候,可是毫不留情来着。
    许攸笑道:“阿瞒,忽然上门叨扰,有失礼节,还望不要怪罪才是。”
    曹操听到他大庭广众之下叫自己小名,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但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保持着微笑上去亲昵地揽着他的手道:“子远哪里的话,我们自幼相伴,亲如兄弟,你来我这里想来便来就是,当自己家一样。”
    “哈哈哈哈。”
    许攸也揽着他的肩道:“还是阿瞒待我好。”
    一旁的郭嘉看着他们俩肩搂着肩一起进入厅堂,眼角同样微微抽搐。
    早听说许攸此人不拘小节,现在看来,何止是不拘小节的问题,简直是目无法纪。
    曹操即便实力不如袁绍刘备,身份上总归是兖州牧,一方诸侯,坐拥数郡之地,麾下五六万精锐之士。
    你许攸之前不过是袁绍底下的一个谋士而已,还曾经带兵入侵过兖州,自东郡过河袭击过济北,现在又跑过来不先请罪,却是对兖州之主如此无礼,属实是狂妄。
    不过郭嘉也知道,曹操是在和许攸虚与委蛇,如果许攸过来不能给曹操带来什么利益的话,恐怕新账旧账一起算,许攸走不出兖州了。
    三人进了厅堂,曹昂自然认识许攸,上前行礼道:“见过叔父大人。”
    许攸惊诧道:“你是子脩?居然这么大了?”
    曹操笑道:“上次你来我家,还是在七八年前,我儿自然也已经长大了。”
    许攸苦笑道:“怨我没有与孟德多走动走动。”
    曹操坐下之后,等仆人上了酒,才开始进入正题,举起酒杯对说道:“子远,老友相聚,自要喝一杯才是。”
    “来,干!”
    许攸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等大家都喝完之后,曹操擦了擦嘴角说道:“对了子远,你不在本初那里待得好好的,怎么忽然跑到我这里来了。”
    许攸愤恨道:“孟德,我们三人也是自幼相识,多年情谊,本该深厚才是。可是本初却听信外人,那颍川人郭图,一愚陋之辈,却听他谗言,致使界桥大败,我深恨之,因而只得前来投奔,还望孟德收留。”
    曹操故作不知道:“子远,本初不重用你,确实不应该。可他如今已经大败,支撑不了多久,你即便要投奔,也该投奔那刘玄德才是,我兵少将寡,恐怕难以成事。等河北被刘备占据,雄兵南下,我到时候也得俯首称臣,子远来投奔我,恐怕是找错人了呀。”
    许攸含笑道:“孟德,我们之间,就不要再说这些话。咱们相识多年,你是什么人我自然清楚,必不甘于人下也。刘玄德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侥幸得了高位,如何比得上袁氏与曹氏?我就不信,等刘玄德拿了河北,孟德会臣服于他?”
    郭嘉和曹操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这就是很多人不愿意投奔刘备的原因,出身不太好。
    曹操虽然出身也不行,是阉宦之后,但人家世代都是朝廷大官,父亲更是坐过三公之位。袁氏更加了不得,四世三公,名满天下。
    而刘备呢?
    在被汉孝康帝录入宗室之前,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平民黔首而已。
    汉代那些所谓的汉室宗亲可不看你是不是刘邦后裔,而是要看你有没有被录入宗室,被封赐爵位。
    没有爵位,就是普通百姓,底层出身罢了。
    后世很多人都说历代帝王出身背景,朱元璋是无可争议的背景最差,但汉代那三个开国皇帝,也好不到哪里去。
    西汉、东汉、季汉三个刘氏汉朝,身世背景一个比一个差。
    刘邦不用多说,一个亭长出身,刘秀稍微强一点,父亲是个县令,家族也是南阳豪族,稍微有点家底能够让他和兄长刘縯去长安太学读书,还能够四处结交豪杰,手底下养一些宾客。
    至于刘备,还不如刘邦和刘秀呢,就一个无业游民,父亲也是个县令,可死得太早,毛都没给他留下,靠叔父资助才能上学,起兵的时候就关张,比刘邦刘秀差太多。
    所以这样的身世对于那些有家族底蕴的豪族来说,就跟累世贵族看不起乡村爆发户是一个道理。表面恭敬,内心里非常鄙夷,认为他不过是一朝发迹而已。
    虽然如今时代不同了,刘备也身居高位,但他们这些世家出身的人,如袁氏杨氏曹氏之流,依旧是打心底看不上刘备这样的人,嫌弃他的出身。
    所以让曹操将来去跟刘备俯首称臣,对于内心骄傲的他来说,真是比死了还难受,所以他才这么急着想要寻找一条出路。
    当然。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操本身就有野心,只不过既有野心,那自然也不会甘于人下,特别还是刘备这样底层出身之人的人下!
    “子远不去投奔刘备,莫非也是瞧不起他的出身?”
    曹操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许攸骄傲道:“自然,像刘备孙坚之流,一个平民黔首,一个地方豪族,也配争夺天下?如今谁人不知,他刘备战胜了本初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登基称帝了,此取死之道也,皆时便是孟德的机会!”
    曹操不置可否,虽然他心底跟许攸一样瞧不起刘备出身,但形势比人强,现在人家实力强大,如果真收复了河北,再发展几年,雄兵几十万,称帝还真是水到渠成之事。
    一旁郭嘉曹昂都没有说话,曹操想了想,才缓缓说道:“子远莫要取笑我,我现在地不过半州之地,兵马不过两三万,如何能与刘玄德匹敌?”
    许攸盯着他,直盯得曹操心里发毛,看了半晌才笑着说道:“我认识的曹孟德,可不是这样胸无大志。若是孟德想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