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尚儿!”
    袁绍一拍脑门,差点忘了之前郭图给他发的公文当中有提过,刘备派张飞北击自己的儿子袁尚,他原本是想让郭图前往救援的,但郭图却劝他趁刘备军空虚而袭击营寨。
    当时他觉得张飞部虽是大量骑兵,但袁尚那边有三万人,且占据地利,怎么样也不该会败,所以同意了郭图的意见。
    现在确实成功了,可袁尚那边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万一失败了呢?
    因此立即攻克刘备营寨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就能够逼迫北面的张飞回来,解除袁尚那边的危机。
    而且最重要的是张辽臧霸典韦三部青州军主力还在往回赶,拖得越久对袁军越不利,所以刘惠说的是正确的,确实应该立即进攻。
    当下袁绍也没有犹豫,下达总攻的命令。
    浩浩荡荡的冀州军开始一路往坡岸上发起了冲锋,陷阵军果然如刘惠预料的那样,见到后营冒烟之后,顿时一片骚动,出现慌乱的情况。
    眼见坡岸下冀州军再次发起攻势,高顺便下达了命令,让士兵们往后撤,回到了坡岸上方的营寨上利用寨墙固守。
    “刘军果然大乱了。”
    见到这一幕,袁军众将士们顿时笑了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其实坡岸上方还有大量器械没有使用,床弩就这样遗弃,一些滚石檑木也没有推下来,明明还有箭矢却不敢继续射箭,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高顺也慌了神。
    袁绍命令军官们在军中宣扬刘备后营已经被郭图偷袭焚毁的消息,又看到陷阵军撤退之后,冀州军上下士气大涨,数万人一窝蜂开始往坡岸上冲。
    这次就不是刚开始那一校人马那样分散,浩浩荡荡数万大军拥挤在一起,似乎生怕跑慢点就不能建功立业了一样,都想打顺风仗。
    只是毕竟坡岸下离上方营寨有二里,中间又有大量的沟渠障碍物,因此他们还没冲多远,高顺就已经撤回营中。
    此刻坡岸上方营寨内,旌旗招展,刘备和陈暮也恰好在此时回来,于寨墙上方寻到了高顺沮授荀攸。
    “明公,四将军!”
    高顺面表威严,只是行了个简单地军礼。
    刘备也没有在意,摆摆手道:“仲颖,局势如何?”
    “明公请看。”
    高顺指着外面道:“我已经按照四将军的吩咐,后营火起便佯装慌乱后撤,袁军已经大军压境了。”
    “好好好。”
    刘备顿时高兴起来,观望着外面形势,点点头道:“袁绍上当了。”
    陈暮也说道:“袁尚覆灭在即,郭图已经全军覆没,袁绍三路兵马齐出,已被我们逐个击破两路,最后一路也已经要自寻死路,三哥恐怕早就到了长乐,大哥可立即派人让他准备拦截袁绍溃军。”
    “嗯,我现在就派人去。”
    刘备连忙下令。
    “此战,袁绍将彻底覆灭了。”
    沮授感叹了一句。
    荀攸夸赞道:“子归计策当真是神鬼莫测,先以粮仓诱歼袁军骑兵,又利用水军冒充主力进攻魏桥,让袁军以为我们分兵,又施展巧计,破袁尚,烧郭图,环环相扣,令人钦佩呀。”
    陈暮微微一笑道:“公达过誉了,我只不过是利用了袁绍郭图这些人想尽快击败我们的心理,故意露出一些破绽引诱他们上当而已,如果来者是廉颇,我就算自己烧了我自己的粮草,估计袁军也依旧安稳如山。”
    这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如果你无欲无求,根本不想击败敌人,只想防守,那敌人露再多的破绽都没用。但如果你有所追求,看到敌人有破绽而选择主动出击,那你就得承受是不是敌人故意为之的风险。
    偏偏袁绍就是这样,见小利而忘命,不就是如此吗?
    沮授眺望着苍穹,徐徐上坡的冀州军似乎已经不在他的眼里,只望着远方云卷云舒的碧蓝天空,轻声说道:“这天下,该变天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败如山倒
    “快快快!”
    在军官们的一声声催促当中,冀州军快速往坡岸上冲去。
    袁绍他们看到的是刘备军的后营起火,所有人都以为郭图得手了,且陷阵军如丧家之犬般撤退。
    但站在营寨上方的刘备陈暮他们俯视下来,看到的却是冀州军如同飞蛾扑火般来送死。
    最前面的是一排排手拿长戟的士兵,他们冲得最勇猛,嚎叫着如狼一样冲锋。
    这些人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戟士,专门用于对付玄甲重骑和陷阵军。
    因为大戟士的戟有点类似于枪上装了一把镰刀,上面有倒钩。在对付玄甲重骑的时候可以用戟上的倒钩来砍马腿,对付陷阵军的时候可以拿枪尖刺。
    所以如果真的在战场上遇到的话,只要大戟士配合比较紧密,人数多于陷阵军和玄甲重骑的话,不是没有机会击败他们。
    然而谁都知道,大戟士是袁绍的亲卫,数量并不多,根据《后汉书》记载,只有几百人而已。
    之所以人数不多的原因是因为大戟士也是重步兵,挑选的都是百人将精锐士卒,并且要想训练得配合紧密也十分困难,袁绍没了鞠义基本就没了练兵的将领。
    因此大戟士很难形成规模,无法对玄甲重骑和陷阵军造成威胁。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连大戟士都已经出动了的话,那就说明袁绍的底牌尽出,已经再也没有别的手段。这是孤注一掷的进攻,不是刘备死,就是他亡。
    因而此时此刻,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一战。
    陈暮微笑地看着下方,多年筹划,袁绍的精锐部队,先登死士、冀州骑兵皆在多次战乱当中全军覆没,剩下的只有大戟士了。
    历史上的大戟士数量不多,但在陷阵军和玄甲重骑的威慑下,袁绍也是尽力培养,所以有千余人。
    只要把这些最后的精锐除掉,袁绍便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大哥,准备决战吧。”
    陈暮对刘备说道。
    刘备点点头:“那便战吧。”
    “末将出营了。”
    高顺对刘备沉声说道。
    “嗯,去吧。”
    刘备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双股剑,说道:“我也去。”
    陈暮诧异道:“大哥何必亲身犯险?”
    刘备摇摇头:“有玄甲重骑守护,我无碍的,此战必须由我与袁绍做个了结。”
    “大哥。。。。。。。”
    “四弟,不用劝我了,我绝不能放跑了袁绍。”
    刘备目光森然,匡扶汉室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使命,北方现在就只有袁绍最棘手,如果放跑了袁绍,不知何时才能一统河北。
    因此此战他必须亲自出战,率领玄甲重骑以及后方牵招的军队前后夹攻,务必不能让袁绍从他手里逃脱。
    陈暮想了想,便也就没有再劝了,自己的大哥南征北战多年,想来应该懂得照顾自己。
    现在按照他的布局,袁尚大抵已经被击败,张辽典韦许褚他们顺利的话,已经在回来的路上,此战如果能够解决袁绍最好,如果不能解决,那便继续围堵就是。
    更何况张飞早就已经前往长乐,现在应该也已经把长乐粮仓攻陷,在他一轮一轮的策划之下,袁绍已经是十死无生,今日就是袁绍的葬身之所。
    “这沙丘,确实是块困龙之地,幸好不是困得大哥。”
    陈暮心里想着。
    浩浩荡荡地冀州军已经开始在往坡上发起了冲锋,当他们离大营越来越近的时候,刘备军营寨,忽然打开了,一列列重甲步兵迅速出营列阵。
    远处坡岸下方正眺望的袁绍等人顿时疑惑起来,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龟缩起来,利用营寨防守?
    打开大门出来决战,这是什么操作?
    袁绍诧异道:“莫非是那刘备想要从正面突围出去?他以为我的大戟士是泥捏的吗?”
    麾下几名谋士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青州军在搞什么鬼。
    倒是有一名将领说道:“许是高顺想要背水一战,陷阵军号称冲锋陷阵天下第一,出了名的擅攻不擅守,他是想正面击溃我们,死中求活!”
    “倒也有这个可能。”
    袁绍点点头,算是给青州军这个奇怪的举动找了个合理的解释。
    几乎是在陷阵军出营列阵之后,冀州军就已经杀到了面前,双方还未碰撞在一起,就已经呈现出了极为恐怖的气氛。
    “放箭!”
    高顺立即下达指令,陷阵军由重甲兵以及强弩手组成,外围三千重甲兵,将里面的强弩手团团保护起来。
    此刻最前面的枪盾手纷纷让开位置,强弩手提着手弩出列,排列组合开始释放弩箭。
    箭矢遮天蔽日,顷刻间就把冲在最前面的冀州军射了个空。除了重甲的大戟士以外,普通士兵只要在射程范围内,生存几率很小。
    一轮弩箭射完,马上就是第二轮,强弩手拿的弩是连环弩,射程很短,但射速极快,能够组成强大的火力网。
    因为以每米站两个士兵来算,一千名强弩手横排站列就是五百米,前面的蹲伏,后面的站立,这样就能让两千名强弩手在大概二百丈的宽度范围内,向外面释放弩箭。
    连环弩在短时间内快速抛射,面对敌人大规模进攻,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短时间内甚至可以释放出一两万支弩箭,覆盖范围便是在身前四五十步内。
    想象一下你身前一百米以内被一两万支弩箭覆盖是个什么场景,地面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支,最前面的两千多名冀州军瞬间死伤了一地。
    几乎是这一轮箭雨之后,后面的冀州军看到的场景,便是前排一片死寂,东倒西歪全是尸体,有些还没有死透,哀嚎惨叫,鲜血流了一地,伤者不断翻滚,死尸层层叠叠,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愣着干什么,杀上去,他们已经没有弩箭了!”
    有将领高喊着。
    “杀!”
    大戟士们齐齐怒吼,陷阵军的弓弩将后面的士兵们镇住,正需要他们站出来的时候。
    有了大戟士的冲锋,总算是安定了军心,冀州军继续开始向前。
    确实跟那名将领说得一样,强弩手已经没有弩箭了,马均设计的连环弩跟左轮手枪一样,打完之后,就得重新装填弩箭。
    但弩箭装填十分繁琐,比火绳枪还要麻烦,需要打开弩盒上的盖子,一支一支地往里面上弦,因此在实战当中,连环弩是无法做到像火枪那样三段射击的。
    没有了强弩的压制,后方的冀州军再次涌上来。强弩手如潮水般往后退去,身后的枪盾手立即向前一步,放强弩手从缝隙中过去之后,便原地结阵,把盾牌往地上一竖,只留长枪对准敌人。
    这就是陷阵军的可怕之处,远有强弩,近有长枪,如龟壳一般难以攻破。最关键的是里面的强弩手还会重新装填弩箭,向外面不断抛射,要想打破这个龟壳,根本没那么简单。
    很快,陷阵军就与大戟士撞在了一起。戟的长度比枪稍微长一点,两边枪戟不断碰撞,大戟士用戟上面的倒钩钩住枪头连接处就会往外拉,想破掉陷阵军的阵型。
    然而双方都是精锐之师,互相拉扯没那么容易。有些力气大的确实拉掉了枪头,还有些甚至钩住了盾牌,把盾牌给掀翻在地上,打开一个缺口。
    但陷阵军配合紧密,缺口一处,左右立即就会移动把缺口补上。同时也有一些力气大的士兵,把敌人的长戟给带了过来。
    两边都处于僵持,互相用枪戟刺来刺去,真正杀到的人却没有几个,像两只刺猬打架一样,谁都奈何不了谁。
    袁绍远远观望,就看到自己大军已经和陷阵军展开决战,双方正处于角力阶段,于是便说道:“陷阵军确实非同一般,居然能够抵挡得住我数万大军的冲击。”
    “陷阵军是重甲士兵,想冲散他们没那么简单。”
    刘惠摸着自己的山羊须说道:“不过重甲步兵的弱点就在于铠甲太重,会导致体力不支,相信要不了多久,陷阵军就会因为体力耗尽而败亡,明公静等好消息便是。”
    “嗯。”
    袁绍点点头,目光中露出了笑容。
    就在此时,远处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那人身着袁军衣服,浑身血淋淋的,肩膀中了一箭,好在不致命,勉强能够支撑得住。
    外围袁军早就发现了此人,确定了身份,听闻此人有重要情报汇报之后,立即带他来见袁绍。
    “明公!”
    那人正是袁尚派出来报信的探子,总计五六十多人,仅仅逃出来他一个。
    “怎么回事?”
    袁绍眉头紧皱,他以为袁尚那边出事了。
    然而探子下一句话,就让他感觉到晴天霹雳一般,惊得说不出话来。
    探子说道:“明公,大事不好了,张辽典韦根本就没有南下,审监军说,这一切都是刘备的计,我们中计了!”
    “什么?”
    袁绍睁大了眼睛,充满不敢置信:“你再说一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