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一开始,你的战略目标就是个错误。
而我们有直接接触到你粮仓的内应,可以送回来正确情报。如此进行精准打击,袁绍这要是还不失败,那陈暮和刘备未免也太无能了些。
“那具体要该怎么做呢?”
刘备又问。
陈暮便与他趴伏在桌案上,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开始制定详细计划。
那边诸葛亮等人则马上侧耳倾听,这可是关键的积累经验的机会,在学院里学一辈子,也可能不如在战场上亲自实习来得成长多。
每一个实习研究生,都不愿意错过一个被顶尖教授亲自示范的机会,因为往往一次学习,就有可能终生受益。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诸葛亮喃喃自语:“师君曾经说过,战术是为战略服务。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击败袁绍。而击败袁绍的关键,要么在战场上决一雌雄,要么捣毁他的粮草。看来师君已经找到了击败他的方式呀。”
。。。。。。.
。。。。。。.
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郭图终于找到了一支在清河西岸巡逻的冀州军。
他在昨日傍晚时分就抵达了清河附近,但想要找到渡口可不容易,而且从前天夜袭临西开始,他就没怎么休息,徒步一天之后,终于坚持不住,找了一处农户家睡一夜,第二天才出发。
第二天到了渡口郭图才知道,因为战争的原因,渡口已经停摆了。为此急得郭图焦头烂额,四处寻找,花了重金才找到一家愿意冒险带他渡河的船家渔夫。
等到终于过河的时候,就已经是奇袭临西之后的第三天下午,顺着岸边北上,又走了十多里路,才最终靠近了袁绍大营。
差不多是两天路程,不过相比于从北面走,这已经算快的了,如果他选择广川回去,最少四五天。
袁绍得知郭图没有死,大吃一惊,随即怒气冲冲,立即让人把郭图带来。
郭图被带到了大营内,袁绍主帅帐篷很大,他进来的时候看到袁绍盘腿跪坐在主位上,其余审配、刘惠、许攸、荀谌等人也都在,袁绍铁青着脸,正怒视着他。
“明公!”
郭图连忙上前行礼。
“啪!”
袁绍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你还有脸回来?”
许攸一脸幸灾乐祸。
刘赫和审配则是脸色平淡,不置可否。
荀谌目光微微担忧,他们都是颍川人,为颍川派系,郭图家族与荀谌家族亦是颍川著名的家族,也有联姻关系。
所以郭图要是被盛怒之下的袁绍给治罪杀了,颍川派就得少一名得力干将了。
然而郭图却是不紧不慢地问道:“明公,怎么了?”
袁绍大怒道:“你还敢问怎么了?我把冀州所有骑军全部交给你,你却大败而归,你还有何脸面来见吾?”
郭图却叫屈道:“明公冤枉,此战非图之罪也。青州军暗藏了上万骑兵,我们才刚刚焚烧了临西粮仓大营,他们的骑兵恰好前来督运粮草,结果刚好遇上,这怎么能怪图呢?如果早出兵一天,都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
许攸顿时觉得不妙,立即怒视着他道:“郭图,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之前就说过,临西可能是个陷阱,你却不听,我甚至怀疑临西根本没有粮草。现在导致骑兵全军覆没,反倒怪起我来了?”
郭图立即道:“临西全都是粮草,怎么没有粮食?那些青州骑兵就是刘备派来督运粮草的,我们全都烧掉了。只是运气不好恰好遇到了他们的骑兵,如果早一天,怎么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明公,图句句属实,那冲天的大火难道明公没有见到吗?”
临西粮仓是个陷阱的消息,绝不能说出去。现在赵叡蒋奇他们已经被全歼,死无对证。
只要咬死行动成功,只是运气不好,那便是还有回旋余地。
“这。。。。。。。”
袁绍一时迟疑,临西粮仓大火冒出的浓烟十几里外都能看到,冀州探子早就上报过。只是等了两天骑兵们还没回来,听闻已经被张飞歼灭,这才以为行动失败,现在看郭图的意思,好像行动没有失败,只是刚好遇到了青州骑兵,似乎也不能怪他。
这时许攸马上说道:“既然你说行动成功了,把青州军的粮草全部焚毁,那为什么他们还不退兵?我们与他们都僵持近一月了,他们的粮草早该见底了,临西粮仓被烧,他们前线没有粮食,士兵难道还不哗变?”
“嗯?”
许攸这话很有道理,袁绍立即看向郭图。
不料郭图却好整以暇地整理了一下衣物,拱手说道:“明公,这就是图接下来要说的事了,此事事关重大,只明公一人能知。”
现在界桥以东就是个空壳,如果能够说动明公出兵,一举擒拿刘备,那自己,将是冀州最大的功臣!
只需要击败刘备,到时辅佐明公成就大业,封侯拜相,恐怕不远矣!
郭图在心中大笑!
深邃的目光。
似乎已经看到了将来在殿堂之上,自己为百官之首。
而许攸等政敌,则早已是阶下囚徒。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
事关重大?
袁绍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郭图之前因为和淳于琼屡次在青州军手上失败,慢慢淡出了冀州高层权力中心。
也就是这两年好不容易才取得了自己的信任,重新爬了回来。
结果才刚拿到军权,就导致骑兵全军覆没。
虽然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还说什么任务已经完成。但任务完不完成归一边,骑兵全军覆没,难道就没有责任?
现在还敢来装腔作势,一副有什么机密要事要与自己相商的模样,难道他已经忘了他犯的错误?
当真是欺我过于善良!
想到这里,袁绍大怒,拍案呵斥道:“郭公则,这里没有你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何机密就明言,休要装模作样,莫非你还想扰乱军心不成?”
“明公,图绝无此意。”
郭图连忙承认错误,他这人做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知道袁绍已经对他容忍到了极限,便立即说道:“图想说的是,刘备军的粮仓并不是只有临西一处,且他们已经准备充足,即将南下攻打魏桥。”
“什么?”
许攸大惊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会攻打魏桥?”
刘惠也是皱眉说道:“郭公则,话可不能乱说。刘备的主力大军明明就在界桥,他们哪里来的兵力南下?何况就算南下,那么长的粮道,自平原到魏桥四五百里之遥,不谈中间消耗,即便是他们冒险攻打魏桥,他们就不怕我们劫粮?”
之所以刘惠要帮腔,是因为当初断定青州军不会攻打魏桥的就是他和许攸,力排众议让袁绍屯兵界桥的也是他和许攸,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的话,那就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的,这怎么可能呢?
然而郭图却不急不缓地说道:“明公,此事千真万确。是图从临西逃出来之后,偷偷潜伏进了下堡、东赵、尖冢等乡亭探听回来的消息,而且还是亲眼所见。”
袁绍沉声说道:“你先说说你们去奇袭临西,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又是如何逃回来的?我如何得知你是否已经被俘虏,投降了刘备?”
郭图立即道:“明公,图若是被俘虏,刘备又怎么会派我回来?我家人都在冀州又不是青州,他拿什么要挟我?”
“额。。。。。。。。”
袁绍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愚蠢的问题,郭图的家人都在冀州,如果郭图投降了刘备,刘备有多傻才会把他放回去?
一是刘备没有什么要挟的手段,人一回来就是放虎归山,你无法保证他能够答应做卧底。
二来郭图本身确实对袁绍忠心耿耿,这一点袁绍也很清楚。
所以这话本身就不该问。
“不过我如何逃出来的,此事确实应该向明公禀报。”
郭图继续道:“那日我奉命领赵叡蒋奇等人进攻临西,疾驰一夜,于夜半时分抵达临西,见到刘备军大营外守备森严,周围巡逻士兵无数,唯有西门敞开,守卫颇为松懈。”
“为什么西门守卫松懈?”
袁绍下意识又问。
郭图摇摇头道:“明公忘了,那日刚好是刘备派出骑兵来接应粮草的日子。”
“唔。”
袁绍这才想起来,郭图已经跟他说过了。在焚烧粮草之后,刚好遇上了来取粮草的青州骑兵,这也符合他们之前侦查到的情报。
至于刘备军夜间派人去取粮这个说法,包括许攸刘惠荀谌等人在内,都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
因为古代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断粮道,焚毁粮草,所以在运送粮草的时候,选择夜间输送以躲避敌人偷袭部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图又道:“我们那时还不知道刘备派来的居然是大队骑兵,所以见到西门防守松懈,便准备从西门攻入。我先派人从营寨东门骚扰,吸引敌人注意力,然后大部队顺势从西门破入,焚烧粮草。”
“嗯。”
袁绍点点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策略。
郭图叹息道:“可惜我们万万没想到刘备居然藏了上万骑兵,当时我们才把火点起来,大火四处蔓延,我们便打算从北门出去,奈何火势烧得太快了,北门被大火吞噬,不得已只好从南门,结果才刚出了南门营寨,就被青州骑兵堵住了去路。”
“然后呢?”
袁绍追问。
郭图道:“见此情形,将士们不得不浴血奋战,奈何我们是经过一夜驰骋,又突袭了粮仓,马匹早就体力不支,不堪驱使,比不得如狼似虎的青州骑兵,我站在马背上,从营寨栅栏上爬过去,翻越栅栏之后,躲入营寨附近的坑道之中,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青州军没有追赶?”
“没有。”
郭图摇摇头:“他们或许以为我已经葬身火海当中,因而没有四处搜捕,我不敢往北,一路步行往南,到了东赵乡,将腰间的玉佩卖掉,换了身衣服,一路东躲西藏,在河边把所有钱给了一位船家,终于逃了回来。”
他的话九真一假,真的地方在于所有的事情经过全都是真的,经得起推敲。假的地方在于青州军的粮仓里根本没有粮食,全都是稻草和石头。
但郭图不可能把真相告诉袁绍,因为这样的话,就证明他去的这一趟,不仅毫无意义,还损兵折将。同时还证明政敌许攸的判断是正确的,到时候别说他,就连袁绍自己脸上都挂不住,因为袁绍是不赞同许攸的判断的,认为许攸是自己胆怯。
所以郭图一定要咬死,临西粮仓里面有粮食,不仅有,而且很多,全都被他们烧掉了。这件事是大功一件,即便损兵折将,骑兵全军覆没,但至少把这些“粮草”烧掉了,功过相抵,好歹完成了一定战略目标。
不然的话,带着那么多骑兵去进攻一个空壳,然后还死得精光。以袁绍的性格,必然拿郭图当替罪羊。毕竟命令是袁绍下的,郭图只是个执行者,可袁绍不能背锅,你不背谁背?
听到郭图的经历,袁绍细细思索了片刻,里面没什么破绽,整个叙述的过程郭图也十分坦然,没有一丝躲闪,可见真实性应该很高。
想到这里,袁绍这才缓和了态度,缓缓说道:“既然你们成功烧毁了临西粮仓,且刚好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来取粮的青州骑兵,导致骑兵全军覆没,那此事就不该责怪公则。不过我们的骑兵也损失惨重,功过相抵,此事就罢了吧。”
“多谢明公宽恕。”
郭图拱手一礼,又继续说道:“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我看到青州军在东赵乡、下堡乡、尖冢乡等地四处运送粮草,后来我偷偷侦查过,刘备在这些乡亭周边,修建了大量的庄园坞堡,我怀疑这些粮草,就是藏在其中。”
“你不是说你把刘备军的粮草全部烧光了吗?怎么又冒出来那么多?”
许攸打岔逼问。
郭图瞥了他一眼,冷笑道:“明公,我军存粮都已经一两千万石,刘备进攻我们,难道还会低于千万石粮草吗?在临西只是烧掉了他们的一部分而已,那陈子归狡猾得很,在界桥周边修建大量粮仓,分散存储,就是为了防止我们袭粮。”
“此事如何证明?”
“我记得我军在东赵下堡尖冢等乡就有探子,不日功夫,这些消息就应该传来了。”
“哼,今日午后各地探子公文就已经送达,我怎么没见到?”
许攸冷哼一声,他最近就负责公文处理。
听到二人对话,袁绍忽然脸色一僵,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快速在自己桌案上一堆乱七八糟的公文当中搜寻,最终找到了一封公文,打开迅速查看。
众人注意到袁绍脸色不对,连忙看向他,许攸眼巴巴地望着,他记得今日公文确实应该没有这方面消息才对。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