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彊是谁?
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母亲是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可谓是根正苗红,嫡系中的嫡系。
所以哪怕后来郭圣通被废,刘疆没有当上皇帝,但刘虞也是妥妥的光武帝血脉,属于东汉皇室一脉,血缘关系上,完全能够担任天子。
那么为什么刘备不行?
因为刘备一脉是西汉皇室,哪怕东汉皇室追溯起来,也是刘邦的后裔,然而在当时价值观当中,两汉其实已经算是割裂了,不然的话,为什么大家把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
所以实际上在当时人的眼中,如果要继续恢复东汉的话,皇室继承人就必须是东汉皇帝的子孙,比如刘虞可以,冀州那些章帝子孙可以,唯独刘备刘表刘焉这些人不行。
早些时候,刘虞杨彪赵温这些人或许还不会猜忌刘备,因为当时刘虞的身体还算健康,且收复冀州在即,只要把河间收回来,刘虞立即从河间那些诸侯王当中找一个比较贤明的过来收入宫中为储,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他们也不担心刘备造反,天下诸侯人人都可以造反,刘备不可以。那是因为刘备打造的人设就是忠臣,就是仁义,就是君子。
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虽然这是唐朝的诗,但也很好地解释了现在刘备的情况。那就是他的人设已经被天下人接受且固定了,人人都觉得刘备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忠臣,一旦他忽然篡位,那立即就跟王莽一样,人设瞬间崩塌,被万民唾弃。
到时候别说刘备的部下会不会分崩离析,天下诸侯也都会有借口来攻击他,一夜之间,与全世界为敌。西汉末年王莽的下场,就差不多是刘备敢于篡位的下场。
所以在刘虞身体没有出问题之前,哪怕刘备的权势再大,这帮老臣都不会去想刘备会不会篡位的事情。
但现在就不一定了。
因为刘虞生病了,老头已经年近七十,身子骨不行,谁也说不好会不会驾崩。
一旦他突然驾崩,冀州没有收复,此时整个朝廷最有权势的人就是刘备,如果刘备借口天下不能无主,他以皇室身份代之,谁能够阻止?
刘虞要是收养了一位章帝子孙还好,那样至少还有个继承人。可现在没有收养章帝子孙,没有继承人,哪怕刘备是西汉皇室出身,但总归也是个皇室身份,登上皇位,基本就是勉勉强强。
天下诸侯们或许有些人不会承认,但百姓哪里懂什么前汉后汉,说不好就会认可他。
这就是所谓名正言顺的问题。
简单来说,有点像是欧洲那边的皇位继承人排列。排在第一的肯定是皇帝的现任子孙,后面的顺序,自然是远近亲疏开始。
比如汉孝康帝刘宏死后,第一顺位继承人肯定是刘辩,然后是刘协,如果这两个没了,应该是刘宏的侄子或者汉桓帝刘志的侄子来做。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考虑另外两系,如河间惠王刘政以及安平孝王刘德的后代。
这是因为在汉和帝去世之后,由于汉殇帝刘隆早夭折,再加上后面的顺帝安帝冲帝质帝都没有活很久,所以从汉桓帝到汉康帝两代帝王,选的都是汉章帝第六个儿子河间孝王刘开的子孙。
如汉桓帝是刘开的次子,平原孝王刘翼的后代。汉康帝是刘开四子,解渎亭侯刘淑的后代。而除了这二人以外,刘开还有长子河间惠王刘政,三子安平孝王刘德。
像之前王芬立的冀州伪帝刘陔,就是河间惠王刘政的曾孙。而刘陔的同辈,以及他父亲的兄弟的儿子还多的是。
所以实际上正按照皇位继承人排序,刘辩死后,就算轮也轮不到刘虞头上。
只不过刘虞上位的时候,王芬占据了冀州,洛阳没办法从河间抱养刘开的子孙来继承皇位,迫不得已,只能无奈选择刘虞。
现在的情况又跟当初一模一样。
刘虞的身体不好,袁绍占据了冀州,一旦刘虞驾崩,朝廷还是没法从河间抱养刘开子孙。
那再看看朝廷谁能继承大统?
除了宗正刘艾以外,基本上也就只剩下刘备了。
满朝公卿,自然开始担忧起来。
第二百零二章 大决战开始
“你能做什么事?”
杨彪看着远方如白茫茫一片的山脊,长叹了一口气:“师弟,我太了解你了。”
陈暮笑了笑说道:“师兄请说,师兄觉得,我会怎么做?”
“你这人呐,论起才能,天下无出你右。”
杨彪说道:“便是师兄,亦差你不知多少远。若你真心为朝廷,当能保大汉五百年。”
“五百年?”
陈暮眼神当中有些恍惚:“师兄高看我了。”
其实他想说师兄低估我了。
但仔细想想,这话在古代,真的可以算是最顶级的恭维话。
什么“卧龙凤雏,幼麟冢虎”,什么“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都不如这句话的褒义。
大汉四百年,就连张良萧何韩信都得不到这样的评价。整个华夏文明历史,也只有一个保周朝八百年的姜太公,才能得到这样的赞誉。
杨彪摇摇头道:“师兄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唯独善于纳人之言,父亲曾经跟我说过,当年康帝在的时候,只要有你在,大汉天下便再无患矣,你当能保天下百年无忧,现在看来,父亲还是小看了你。”
“何以见得?”
“能将孱弱的青州治理到跟冀州分庭抗礼,能让洛阳这块弹丸之地可以抵抗冀州几十万大军。南治兖州豫州,东领青州徐州,北平幽州燕地,西取关中河东,待平冀州,这大汉天下,也应当很快回归了吧。”
“师兄过誉了,我本愚陋之人,自黄巾之乱结识三位义兄而出世,征张角,平黄巾,立下汗马功劳,得先帝赏识,承蒙恩典,朝廷征我为鸿都学生,迁为议郎,又任青州刺史。”
陈暮目光深邃地看向远方雾色莽莽的邙山:“多年努力,亦不过是勉力维持这大汉江山而已。若我真有什么才能,这大汉江山,又如何破败成这样?”
“世事本就难以预料嘛。”
杨彪苦笑道:“谁又能知道,康帝忽然驾崩,两宫政权,又引豺狼董卓入京,害得二位少帝夭折呢?不说这些了,师弟,你老实跟师兄说,将来如果陛下驾崩,你会帮玄德登基吗?”
陈暮沉默了许久,两个人就这样平静地笃步往前,邙山往南,便是西汉著名的上林苑,但此时的上林苑早就成为了一片废墟,唯有滔滔縠水,连绵不绝。
二人走在縠水河畔,看着江河过处,沿岸已开始泛绿,杂草林木横生,森林枝条葳蕤,暮冬时节,仲春将至,世界充满了希望。
“师兄,如果天子在冀州未平的时候驾崩,朝廷也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担任皇帝。”
陈暮想了很久,最终也没有骗他,而是说道:“只有大哥能担此任。”
杨彪脸色就更加苦涩:“我很高兴师弟能够这样跟我开诚布公,我以前只是隐隐猜想,现在已经确定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肯定会故意延长战期,待陛下老死吧。”
陈暮不悦道:“师兄把我想得这么卑鄙吗?我和我大哥二哥三哥,比谁都更想终结这乱世,当年我曾经视众生为蝼蚁,是我兄长劝我广布仁德于世,不然的话,这乱世江山,恐怕早就已经一片破碎。不瞒师兄,我曾经觉得不破不立,江山要想长久,首先得更加破灭。这世道,唯有以杀止杀耳。”
杨彪不解:“那为何?”
“因为大哥,那年在广年,他跟我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必也圣乎”。”
陈暮一脸敬佩道:“大哥的思想境界,便是在这乱世当中施以仁政,我虽然也觉得他有时候过于迂腐,但正所谓乱世以杀,治世唯仁。如果太平盛世,这天下本就没有比他更好做皇帝的人选。若我能够平定天下,辅佐大哥为帝,何以江山五百年?”
杨彪脸色微微动容:“师弟对玄德的评价如此之高吗?”
“只是师兄与大哥接触得少而已。”
陈暮笑了笑,又摇摇头道:“其实师兄也该明白,当年若非我和大哥,现在的江山,早就被袁绍或者曹操等人霸占。”
“袁绍我能理解,为何是曹操?”
杨彪不懂。
陈暮说道:“师兄想,董贼得少帝迁关中,王允策反吕布,杀董卓于宫门。然王子师,刚愎自用,对西凉军过于苛刻,必遭反噬。若无我们,则少帝与满朝诸公,肯定会被李傕郭汜等人控制。”
“嗯。”
杨彪点点头,当年就是这样,他们被李傕郭汜控制,如果不是陈暮大军压境,逼迫李傕郭汜等交出满朝公卿,恐怕他们到现在还在长安。
陈暮继续道:“王芬立伪帝于冀州,袁绍对冀州虎视眈眈,必然图谋。曹操乱世之奸雄也,他在兖州,豫州必被其谋,陶谦无能之辈,也很快会被曹操消灭,届时他得整个河南,袁绍得整个河北,此二人便是将来天下最有力的竞争者。”
“嗯。”
这一点,杨彪也赞同。
因为孙坚是被陈暮弄去豫州的,原本豫州已经一片破败,到处都是黄巾余孽,如果没有孙坚的话,以曹操的能力,消灭这些黄巾余孽,占据豫州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而陶谦的能力确实就那样,何况他的身体不好,很快就病死了,可见如果没有刘关张陈四兄弟,未来天下或许真会像他说的那样。
陈暮说道:“江山天下,本就有能者居之。大哥又是汉室苗裔,且又匡扶宇宙,恢复汉室江山,如何不能当之大位?师兄要明白的是,若无大哥,现在的江山,恐怕就连大汉都已经不是了,而是沦为那些野心家的天下,师兄觉得呢?”
杨彪叹气道:“子归之言,我都知道。但现在既然还是大汉的天下,就应该还是奉大汉子嗣登基才对。玄德。。。。。。若他是光武子嗣,我一万个赞同,可他毕竟是前汉苗裔,非光武一脉,登上帝位名不正言不顺。”
还是那个问题,西汉和东汉,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割裂。刘秀说是续汉,但跟再造一个朝代没什么区别。当时的人把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使得光武一脉跟刘邦其它子孙彻底分裂开。
像现在的天下各地诸侯王,大多都是东汉的皇室后裔。西汉的皇室早就没了,比如刘备祖先那个中山靖王,传到现在,这个王早就不存在了,含金量自然没法和东汉皇室相比。
“我明白的。”
陈暮点点头,也知道刘备上位的阻力到底有多大。
杨彪接着说道:“所以我劝师弟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朝廷上下不会同意,即便陛下驾崩,冀州未归附,大不了帝位空悬,待收复河间之后再抱养一位章帝子嗣。若是师弟一意孤行,恐怕违背朝廷上下之意,造成天下更乱,反倒不好。”
“师兄,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你们承认当今陛下,是一位汉朝皇帝吗?”
陈暮笑着询问。
杨彪毫不犹豫地道:“自然,我们虽然与陛下恩若兄弟,然尊卑有别,大家心里都清楚,伯安公是我们尊敬的有德长者,陛下同样是我们心中尊敬的陛下。在泱泱大汉历史当中,他同样是一位名正言顺的皇帝!”
陈暮试探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当今天子,预感到时日无多。下了诏书,说立我大哥刘备刘玄德为嗣,此金口玉言,天子圣旨,你们。。。。。。会不会接受?”
“当今天子的诏书?”
杨彪当时候就笑了起来:“陛下虽然爱惜玄德,可他自己就是光武苗裔,以后帝位也必然传给光武苗裔,怎么可能会传给前汉皇族?师弟打得什么鬼主意我不知道,但你别想着说动天子。”
刘虞怎么说也是光武帝嫡系后裔,他欣赏刘备不假,但假设一下,你家祖传的产业传到了你手上,可你没有生育能力,又恰好你还有个亲弟弟以及一个远房堂弟。
等到你生了重病,要把这份家业送出去的时候,你是会把这份家业传给你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还是传给你那位远房堂叔的儿子?
这个问题,放在任何人身上,估计都不会犹豫,甚至连考虑都不会考虑一下。
而且即便想说服刘虞,乃至于威胁都不可能。
因为刘虞没有子嗣,只有一个老婆,家里也没有其他亲人,整个就是一个独夫,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收复汉室江山,然后把这份家业传给其他的章帝子孙。
刘备在他心里虽然重要,但再重要,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这位远房堂侄,在河北血缘关系比刘备近得多的人无数,能找的人也无数,何必给他?
然而陈暮却坚持说道:“我是在问师兄,如果天子下诏书传位给大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