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5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又如何知道,袁绍不是不想攻打洛阳。可洛阳八关,当年十九路诸侯集结三十万大军在虎牢关被那董卓不过七八万兵马挡了大半年,即便袁绍集结全部兵力,也不可能那么快攻破。
    洛阳朝会的时候,陈暮曾经提出一旦袁绍大举进攻,就立即放弃河内郡,朝廷主力大军退守平津关、孟津关以及虎牢关等地,然后公孙瓒和刘备则立即进攻,夺取渤海、河间、中山国、常山国、清河国等地。
    这样一来,袁绍立即就变得十分被动。因为公孙瓒和刘备实力合起来,一个骑兵天下无双,一个步兵精锐强悍,一步步挤压他的生存空间,再加上洛阳根本打不进去,最后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陈暮早就算出来,袁绍不管是攻打洛阳还是幽州,都是必败无疑。唯有先破实力最强的青州,北方河间国和南面的魏郡只需要守住固有地盘就行,尚有一线生机。
    没办法,青州的实力最强,袁绍去打洛阳和幽州其中任何一方,刘备和另外一方联合起来造成的破坏力会非常大,绝对会危及冀州存亡。
    而洛阳和幽州的实力稍弱,即便他先去攻打刘备,以他自身的实力,也完全可以守得住,不用担心被击破的问题。
    因此袁绍的谋士团研究许久,最终也只能得出先破青州的结论。
    好在对于袁绍来说,进攻青州的事情非常顺利,先破灵县鄃县,又利用大雪冰封,夺取了黄河九曲,然后于济北国深入济南,逼得张飞回援,又得聊城博平,危及龙凑。
    等到聊城博平被攻下,失去了战略要地,刘备在平原就变成了独守孤城,四面八方都没有了援军,只好被迫撤离,来到了最后的高唐防线。
    高唐防线是袁绍打得最艰难的地方,因为他没有水师,人家楼船每日在河面上巡逻,他甚至连偷渡都没法过去。
    如此双方陷入僵局,事情是否有所转机,最后就只能落到了洛阳与魏郡之间的战争上。
    从兵力来说,随着公孙瓒和鲜于辅被击退,公孙度立即兵进辽西,占据了右北平、渔阳等地,公孙瓒和鲜于辅只能依托广阳涿郡,与公孙度形成对峙,这样张郃高览大军就解放出来。
    他们南下支援魏郡,安阳之战损失的袁军兵力也很快得到了补充,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非常接近。
    洛阳这边有鞠义训练的黑山军加入,总兵力接近十万,而袁绍东击青州,带了差不多十二万大军去,原来魏郡这边则有八九万军队,安阳一战,损失惨重,有高览张郃补充,才勉强恢复到十万的样子。
    但不同于魏郡是全力防守整个郡,洛阳这边是进攻,必须留守一部分兵力。所以总体来说,兵力上袁军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只是士气与精锐程度,双方远不能相比。
    因此在洛阳这边,才能看到一个纵观历史,都很少见的画面。那就是兵力少的一方,主动进攻兵力多的一方,且战术得当,压得对方抬不起头。
    当然,除非双方兵力比达到绝对的十多万打几百,不然有时候两万人打四十二万,八万打八十万,也不是不能战胜。
    所以在双方兵力其实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得当的战术以及士兵的精锐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颜良文丑二人商议着如何才能打败来犯的关羽。
    在听到颜良的话之后,文丑皱眉说道:“虽说必须要救,可关羽有两三万大军,还有那孙坚也不容小觑,我们该怎么打呢?”
    “是啊,要想打败他们,可不容易啊。”
    颜良叹了口气。
    在未遇到关羽之前,他自诩天下无敌,然上次差点被三刀斩杀,已失将胆,让他心有梦魇,魂不守舍,现在面对关羽,就更加难办了。
    就在这时,门外亲兵忽然来报:“将军,明公那边传信回来了,监军让将军与文将军过去一趟。”
    “明公来信了?”
    颜良精神一振,连忙起身道:“好,我这就过去。”
    逢纪让他和文丑去解繁阳和黎阳之围,这几日都在整顿军务,准备出发的事宜,但仗具体怎么打,他心里还是没有底。
    好在从内黄沦陷之后,袁谭和逢纪就立即传信给袁绍,袁绍那边如果有了决断,他就心里有了底气。
    等到二人来到逢纪府邸,逢纪立即对他们说道:“颜将军,文将军,明公传信,让你们立刻南下,去解除繁阳和黎阳之围,将关羽和孙坚驱除出魏郡,万不能让他们威胁邺城。”
    “这。。。。。。。”
    颜良文丑面面相觑,这跟之前的命令有什么区别?
    逢纪笑道:“二位将军是否觉得,这跟之前我让你们去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分别是吧。”
    二人没有说话。
    逢纪继续道:“但是明公这次却是让你们先破孙坚。”
    “先破孙坚?”
    颜良忍不住道:“可是黎阳不是在南面吗?”
    逢纪说道:“正是,明公令颜将军先率领四万步卒南下,于繁阳城外与关羽大军对峙。文丑自内黄与安阳之间穿插过去,以一万轻骑突袭黎阳,击退孙坚之后,立即北上进攻关羽,如此南北夹击,必然获胜。”
    陈暮这边设计拿下内黄,袁绍那边也不是吃素的。
    因为当时黄河北岸还控制在袁绍手里,所以送信的速度非常快。信使伪装成商人,几乎是上午坐船出发,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到龙凑渡口。
    这使得袁绍的谋士团迅速可以进行缜密分析,然后拿出对策,再由快马在短短数日之内,送到逢纪手中,命令他行事。
    颜良听到袁绍的吩咐之后,想了想,似乎确实可行。
    文丑执掌魏郡骑兵,以骑兵速度,迅速南下,突袭黎阳,孙坚兵力不过万人,且在平原地区,必然难以阻挡骑兵攻势,只需把他击溃,关羽就无法和孙坚汇合,他们的兵力就不会与自己这边更加相近。
    届时颜良文丑再南北夹击,关羽兵力远不如二人,此战必然能够将他击败。
    想到这里,颜良顿时高兴道:“还是明公英明,好,我这就率领步兵南下,叔恶,你领骑兵攻打孙坚,只要把孙坚打败,你就立即北上过来与我汇合。”
    “好。”
    文丑点点头,袁绍的命令,他们必须忠诚地去执行。
    当下,二人也不迟疑,在两日之后,他们整顿好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准备与关羽进行决战。
    内黄、黎阳、繁阳、阴安等地是魏郡南面屏障,就如同曹操选择在官渡阻拦袁绍大军,而不是利用城高墙厚的许都进行抵御一样,魏郡也决不能让洛阳大军跑到邺城城下耀武扬威。
    邺城已经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让洛阳军把外围所有城池屏障全部攻打下来,那还打个屁,即便兵力全部龟缩在邺城,谁也说不好邺城会不会失守。
    就跟邓艾偷渡阴平,跑到了成都城外一样。袁绍的所有家眷可都在邺城,前线大部分中高层将领的家眷也都在邺城,一旦失守,军心立即涣散,袁绍最终出路只有投降无疑。
    所以即便是再艰难,颜良文丑也必须把南面的屏障防御住,不能让洛阳军真的兵临城下。
    很快,八月上旬末,颜良数万大军南下,抵达了洹水北岸驻扎,与洹水南岸的内黄、繁阳一带,仅仅隔了不到二三十里,且隐隐要进攻内黄,似要夺回这座重镇之意。
    关羽反应迅速,马上不再进攻繁阳,领兵北上,双方隔河相对,形成了对峙。
    但洛阳军却不知道,在颜良的掩护下,文丑率领上万轻骑,从别的地方过了洹水之后,大军迅速南下,直奔黎阳!


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
    黎阳,坐落于黄河北岸,位于冀州、兖州、司隶三方交界处,为魏郡以及整个冀州最南端的县城。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当中,曹操哭袁绍坟的时候谈起《讨曹檄文》曾说过:“当年此文传至许都,我方患头风,卧病在床,此文读过,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才能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决一死战!”
    台词说得虽然霸气外露,但实际上曹老板其实并没有北上到过黎阳,因为当时袁绍已经大军南下,从延津白马等渡口过河,进攻沿岸城镇,黎阳已经属于大后方。
    所以实际上作为冀州进攻的前沿中枢,黎阳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不管是从兖州进攻,还是从河南郡进攻,都必须经过此地。不然的话,就只能渡过黄河,从河内郡进攻,那样难免要绕很远的道路。
    孙坚是从豫州出发,北上通过颍川郡,进入河南郡,然后从中牟县,北上到原武县,通过曾经十八路诸侯讨董时会盟的酸枣,进入延津渡口,过了河之后,就抵达了黎阳县城。
    由于缺乏大型攻城器械,孙坚虽然已经抵达黎阳半个多月,但一直没有打进城去,他的粮草供给来源是由河南尹那边拨给,因此还算充足,处于僵持阶段。
    这一日,黎阳城外临近中秋时节,气候依旧炎热,孙坚此时坐在营寨外的一处土山高橹上,正在眺望远处城池,旁边有士兵打着遮阳伞。
    但即便如此,包括孙坚本人在内,不少将领也因小冰河时期导致的气温升高,而脱下铠甲,双插叉腰,袒胸露乳观望。
    前面城外程普黄盖等人正在一箭之地外叫阵,可城中守将铁了心不战,高挂免战牌,怎么骂都不出来。
    大伙热得汗流浃背,没了法子,身边的韩当就对孙坚说道:“明公,敌人就是不出来,看来想要逼迫他们决战是不可能了,应该先大量打造攻城器械,然后再四面围攻。”
    “嗯。”
    孙坚点点头:“城里的兵力不多,我们直接用壕沟跨过护城河,再用云梯登上去,四面包围,他们必然无暇顾及。”
    “可惜这黎阳是重镇,城池比较高,如果矮一点的话,早就被攻破了。”
    韩当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惋惜说道。
    黎阳的地理位置其实非常重要,河对岸就是颜良殒命的白马县城,此地就有渡口过河。然后往西南约百里,又是延津渡口。可谓是司隶、兖州以及豫州等地南北往来车马通行的重要交通枢纽。
    再加上王芬袁绍主政之后,这里又成为冀州与敌对势力交战的桥头堡。所以黎阳城池是以郡府治所的规模打造,且位于黄河边上,从黄河引流了护城河,易守难攻。
    虽然城内只有不过三四千人,但如果强攻的话,实际上很难突破进去,孙坚哪怕再急着向朝廷表忠心,想要猛攻袁绍,也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
    制造攻城器械是一项大工程,他从豫州远道而来,自然不可能带着东西,因此只好原地安营扎寨,准备等器械造好再攻城。
    而就在孙坚准备让程普黄盖回来,大军撤回营寨的时候,忽然有数名骑兵飞奔而来,几人脸色焦急,不时回头观望身后,远处北方广袤的平原上,尘烟滚滚,似乎有千军万马席卷而来。
    “明公,出事了,明公!”
    骑兵在外围就被拦下,身份确定了是在北面三十里外的孙家军岗哨斥候之后,很快被带到了孙坚面前。
    斥候小队长单膝跪在孙坚面前禀报道:“北面有大量的骑兵向着我们杀来。”
    “什么?”
    孙坚诧异道:“是何人旗帜?”
    “上写了一个文字。”
    斥候说道:“应当是河北骁将文丑!”
    韩当马上道:“明公,文丑执掌袁绍轻骑过万,恐怕是想先把我们击退,解除黎阳之围,然后再北上进攻关将军。”
    孙坚忙道:“快,传令兵鸣金收兵,让大军撤回营寨,依托营寨进行防御。”
    “唯!”
    传令兵急忙前去敲响了金钲,片刻功夫,叮叮当当的声音惊动了整个战场,程普黄盖还在城外叫阵,听闻鸣金声虽然不知道情况,但亦是马上领军撤退。
    孙坚的大军并非倾巢而动,由程普黄盖各领两千人在城外叫阵,孙坚亲领三千在后方约半里处压阵,离城池大概是一里距离。
    而他们的营寨离城池大概是三里,这意味着大军即便现在就往后撤,也得跑那么八百多米才能回去。
    但就在他们如潮水般撤退的功夫,北方滚滚的尘烟已经袭来,孙坚站在土墙高橹上观望,下方自己的士兵还在井然有序地撤退,而远方约五六里外,地平线的尽头已经出现无数黑点。
    正常人跑步,跑二里地也就那么三四分钟时间。而战马奔跑平均时速每小时二十公里,跑五六里,差不多也是三四分钟,并且冲刺起来,速度比人快得多。
    可孙坚却不可能让自己的士兵直接跑回去,因为那样阵型太乱,大家都是穿着盔甲,速度一旦无法匀称,就有可能造成踩踏事故。
    不说孙坚也是带兵打仗多年的老将,就算是现代人,只要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也应该知道,当几千上万拥挤在一起的时候,速度是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