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谌也说道。
    “这。。。。。。。。”
    袁绍脸色发苦,只觉得胸口气闷不已,微微咳嗽了两声,正准备说话。
    审配忙道:“明公可先派其它地方的兵马去支援,如果现在就撤兵的话,则前功尽弃。我们好不容易占据了大半平原国,眼看就要攻破平原县城,生擒刘备,怎么能不战而走呢?那关云长与陈子归乃刘玄德张翼德结义兄弟,只要擒拿了刘备和张飞,则此二人必不敢再与明公为敌,没了他们,洛阳弹指间可破!”
    “唔。。。。。。。”
    袁绍捂着自己的嘴,目光低头看着身前的桌案,三个谋士意见不统一,让他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那边刘惠还在说:“说得轻巧,如今唯一还可以去支援的兵马也就只有东郡的守军,但这些兵马又被许攸带去了济北国,北面我军还在与幽州军作战,哪还能分得出兵去?”
    “大不了就从明公麾下派些人马足矣。”
    “呵呵,青州军拥众七八万,明公也不过带了十余万大军,派出几万人去,双方兵力对等,你不会以为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能攻破青州军的城池吧。”
    “你。。。。。。。”
    “好了。”
    袁绍被他们吵得头都大了,愤然起身道:“尔等先退下,容我考虑考虑。”
    “明公。。。。。。。”
    审配近乎哀求地看着他,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如果不能战胜刘备的话,即便回了邺城,打退了四面八方的敌人,以他之前的败绩,也会被政敌攻讦,沦为像郭图一样的边缘人物,这是他所不能容许的。
    袁绍正准备发火,几乎是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又有士兵喊道:“明公,幽州急报!”
    “什么?”
    袁绍一屁股又坐回座位上,目光露出深深地骇然。
    难道幽州那边也出事了?
    还未等他反应,外面信使就急匆匆进来,单膝下跪,双手捧着战报公文道:“明公,幽州大捷。高将军与辽东的公孙度南北夹击,破掉了公孙瓒大营,公孙瓒大败而归,高将军向明公请示,是否深入追击。”
    大捷?
    袁绍瞬间从惊惧变为狂喜,连忙招手道:“公文取来看看。”
    旁边的随从将信使的公文接过,向他呈上。
    袁绍立即翻开查看。
    在迅速看完经过之后,他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早在去年,他就邀请公孙度结盟,一同进攻公孙瓒。
    但公孙度的态度一直十分暧昧,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立即反对,让袁绍一直搞不清楚他的态度。
    现在他终于答应了结盟,派出大军偷袭。
    那时刚好公孙瓒和鲜于辅连续进攻郑县多次,都没有把郑县拿下,导致锐气尽失,士兵战斗力不是特别高。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虽然公孙瓒和鲜于辅连续进攻没有攻破郑县,但高览跟张郃也守得十分艰难,士气同样不高,已在崩溃的边缘。
    当时袁军另外一股部队崔巨业是在离郑县不到四十里的葛城之中,与郭图在一起,两军相互策应,互为犄角。
    在公孙瓒和鲜于辅进攻郑县的时候,崔巨业派兵来救,最终帮助高览成功打退了那次进攻。
    后来鲜于辅就分兵进攻葛城。
    之所以分兵是一因为崔巨业和高览互为犄角,如果不管崔巨业,只猛攻郑县的高览的话,崔巨业确实是个麻烦,进可以进攻易京,威胁幽州军后方,退可以帮助高览侧面退敌,因此必须派出一部分兵力去牵制。
    二是因为公孙瓒和鲜于辅性格确实有些合不来,双方都互相厌恶对方,只是碍于大家都是讨伐袁绍的兵马,所以没有撕破脸皮而已。
    本来即便是分兵,双方依旧也是对袁军有较大的兵力优势,且在北方平原地区,幽州突骑十分厉害,高览张郃崔巨业等人也都只有招架之力,不可能打败公孙瓒和鲜于辅。
    结果公孙度背后突袭,与高览张郃约定举火为号,一同进攻。这一仗打了一天一夜,张郃最终领军杀入了公孙瓒的营寨,导致公孙瓒大败,死伤一万三千余人。若非鲜于辅派兵来救,掩护他撤退回了易京,恐怕公孙瓒这一战就直接要被全歼。
    现在高览就上书询问,要不要出兵易京,趁胜追击?
    袁绍看了之后,举起手中的公文大声道:“诸位,公孙瓒已经被打败了,幽州至少在半年之内,没有进攻我们的能力,此战高览张郃居功至伟,传我命令,张郃迁为宁国中郎将,让他与高览领兵四万,南下回援邺城。”
    “明公英明!”
    审配大喜过望,连忙拱手。
    刘惠和荀谌对视一眼,便都不说话了。
    袁绍大手一挥,说道:“传我将令,堆砌土山,挖掘地道,我一定要攻破平原县城,生擒刘备!”
    “唯!”
    众将士纷纷应是,与青州的决战,同样是一触即发。
    。。。。。。.
    。。。。。。.
    安阳陷落,邺城动荡,洛阳军士气大增,猛攻内黄、繁阳一带。
    朱儁占据了安阳,关羽包围了内黄,赵云兵进荡阴,洛阳大军全面压进,步步紧逼,给予了邺城的袁谭逢纪极大的压力。
    之前说过,如果单拎出来任何一州,以他们的底蕴都远不如冀州,包括青州这么多年发展,也仅仅只是积攒了不到九万精锐大军,而洛阳的兵力就更少,只有六万左右。
    反观冀州的底蕴就太充足了,有总人口超过六百万的广袤华北平原背书,即便是30比1的农民和战兵比例,总兵力也绝对超过20万,底蕴实力非常强悍。
    但在陈暮的设计之下,三面包夹,牵制了袁绍大量的兵力,同时利用洛阳八关,青州九河防区,让袁绍难以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将某地突破。
    如此一来,袁绍唯一可以消灭的,其实就是北方的公孙瓒。而且哪怕是公孙瓒,也有易守难攻的易京兜底,历史上公孙瓒在易京坚守了数年之久,城中存粮草三百多万斛,若非被袁绍设计,根本没那么容易将他歼灭。
    所以现在的袁绍其实很难四面皆敌,哪边都不好攻打。即便是突破到平原城下,也是利用了寒冬腊月,九河冰封,这才勉强抵达。如果是平常时候,光密密麻麻的九河防区,估计都能拖他个一两年。
    不过虽然九河防区因为气候问题出现了纰漏,但陈暮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提前挖掘了几条河流,学曹操的打法把安阳灌成了湖泊,逼迫袁军回防,给予青州那边减缓巨大的压力。
    这就是陈暮与青州谋士团之间的默契,不管袁绍的主力进攻哪一方,另外一方都必须尽快给袁绍制造麻烦。
    如果袁绍是打洛阳,陈暮一定会放弃河内,退守孟津关,等待青州那边发起总攻。青州那边也是如此,退守平原,等到洛阳这边找到机会。
    现在一切都在往陈暮预想的方向发展,黑山军覆灭之后,他们也可以顺着太行山南麓,利用漳水古道,突破到邺城周边,洛阳军势如破竹,将邺城团团包围,一切都好起来了。
    内黄县,城池之外的关羽军营当中,陈暮正在看着从洛阳方向来的最新战报。
    李傕前段时间果然进攻华阴,但被段煨打退,朝廷派了五千人支援段煨,于潼关修筑城池,开始修建第二道防线,毕竟在朝廷的眼里,段煨还没有到那么推心置腹的程度,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担忧。
    除此之外,孙坚也领军一万北上,占据了黎阳,给陈暮这边来了书信,表示愿意跟他兵合一处,一起进攻内黄,陈暮则回信让他先等待一番,等他书信约定一同进攻。
    林林总总,还有一些事情要他处理,伏在桌案上正要给怀县的钟繇写一封信,关羽这个时候急急忙忙闯了进来,说道:“四弟,不好了。”
    “哦?”
    陈暮抬起头,笑道:“怎么了?”
    关羽说道:“孟德那边来信,说是袁术联合吕布一同进犯兖州和豫州。”
    “袁术和吕布吗?”
    陈暮摸了摸下巴,轻点头颅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已经给我那外舅写过信,让他随时关注,必要时刻,会从徐州出兵。”
    “孟德还说,前些日子,大哥把卢县与肥城忽然还给了鲍信,袁绍的人知道后,东郡的袁军南下,绕开阳平,进犯济北国,看来是想从卢县和肥城进攻济南,鲍信不能抵挡,问我们该怎么办?”
    关羽又道。
    陈暮笑了起来:“无妨,这当是文若、公达他们的计策。”
    “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
    关羽纳闷。
    陈暮就耐心解释道:“卢县和肥城县是唯一可以绕开泰山,进攻济南的道路,此地一直是我们在控制,大哥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两县的重要性?忽然还给孟德,必然是一个陷阱,二哥莫忘了,这二县背后,可就是地形极为狭隘的齐长城!”
    这个计策陈暮并没有参与,但以他对荀彧沮授他们的了解,在兵力还算充足的情况下,不可能会没有眼光地放弃这么重要的关隘。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荀彧沮授他们设计的一招以退为进之计。
    卢县和肥城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可它们处在峡谷出口,地形较大,想绕开还是有可能。而那处峡谷越往北走,地形就越狭窄,齐长城就设立在其中,更方便伏击。
    听到陈暮的话,关羽就放下心来,摸着胡须大笑道:“那就好,孟德给我来信的时候,我还被吓了一跳呢,没事就行。”
    “二哥跟孟德关系确实好呀。”
    陈暮随口说道:“将来定鼎天下之后,也许二哥也能跟孟德一起驰骋边疆,学班超霍去病一般威名远扬天下才是。”
    “那样就最好了!”
    关羽眯起了眼睛,他跟曹操的关系,确实是非常好,相交莫逆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有士兵来报。
    “报!”
    士兵匆忙进入营寨,单膝下跪道:“幽州急报,公孙将军战败了!”
    “什么?”
    陈暮皱起眉头,说道:“怎么回事。”
    士兵道:“据信使说,那辽东的公孙度偷袭了公孙将军,公孙将军大败而归,逃回了易京!”
    公孙度?
    陈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察觉不到的喜色,公孙度。。。。。。。还真上钩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
    “连那辽东的公孙度,都与袁绍结盟了吗?”
    关羽眼睛微微眯起来,目光中似乎能透出一股强大的杀意。
    对于敌人来说,越多自然越不好,但只要与他们为敌,那么一切阻碍都将被扫除,没有例外!
    陈暮轻轻点头,给自己倒了一杯炒茶,慢慢品茗,缓缓开口道:“公孙度出兵,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我没想到他此时才动手。”
    关羽诧异道:“四弟这也算到了?”
    陈暮苦笑道:“准确来说,也算是被我逼得出兵。咱们青州大力发展航运,商船和海船南来北往,四处纵横。辽东与青州近在咫尺,走海上不过四五百里,大船一两日便可抵达,我们与公孙度之间,正如猛虎卧榻,他怎么可能会心中安宁?”
    “嗯。。。。。。”
    关羽沉吟道:“如今伯圭大败,袁绍北方安定,恐怕他派去北面的兵马,也会马上南下,现在该怎么办?”
    “公孙度那边倒是无妨,我派了人去三韩,就是为了防公孙度这一手。。。。。。。”
    陈暮把茶杯放下,闭上眼睛,抚摸着额头,继续说道:“只是我也没有想到伯圭兄败得这么快,他那边一败,牵一发而动全身,袁绍原本放在幽州的兵马就会回来,看来我们的压力会变得很大。”
    关羽沉声道:“压力再大,也得咬牙坚持住才是。”
    陈暮想了想,点点头道:“若是能够摸清楚敌人的行军路线,或可迎头痛击。可惜我埋伏在冀州的内应一不是军队高级将领,二非袁绍亲近谋士,难以掌握这种机密。”
    “我去巡视营地,加固营防吧。”
    关羽叹了口气,起身出了帐篷。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陈暮目光微凝,陷入思索。
    他在考虑两件事情。
    一件是前段时间荀和给他的信件中提到的,袁绍身边有个谋士叫做刘惠,此人或许可以拉拢。
    荀和跟他说过,刘惠其实跟党人一样,都是心向汉室。
    只是原来的天子汉孝康帝不仅伤了党人的心,还伤了天下很多士族的人,因此王芬当政的时候,不少士族才会投靠他。
    这些人从来都不在乎皇帝是谁,他们只在乎大汉是大汉的天下,只在乎皇帝能不能听他们的话,近贤臣,远小人。
    所以他们才会帮助王芬,是希望再打造一个更好的大汉。
    而这些人,便是当时所谓的很多世家、士大夫、官僚阶层、精英阶层、贵族等等。。。。。.
    陈暮很清楚,三国乱世,跟贫民阶层根本没什么关系,这就是一个精英阶层掌控的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