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唇寒齿亡的道理,北宋和南宋不懂,不代表曹操不懂。大概率,那时曹操也只能联合他们对抗北方势力。
这个策略,可谓是“榻上策”与“二分天下论”的结合体,趁着北方刘备和袁绍大打出手的时候,先破袁术,再取刘表,联合曹操对抗北方,同时西取巴蜀,战略眼光非常长远。
然而听到鲁肃和周瑜的话,孙策却一时犹豫,看着他们二人忍不住问道:“公瑾,子敬。我觉得。。。。。。你们会不会想得太简单了些?”
“哦?”
周瑜笑道:“伯符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孙策沉吟道:“攻打袁术没什么问题,他为当今朝廷奸逆,讨伐他师出有名。可如果攻打刘表的话,恐没有出兵理由,皆时恐为朝廷所不容。且刘表此人可不好对付,袁术与他交战多年,寸土未得,多次大败而归,他占据荆州,有大江天险,想要攻破他,绝非易事。”
这就是现在很多诸侯面临的问题。
洛阳朝廷并不是被谁掌控在手里,有独立自主权。各路诸侯虽听调不听宣,俨然一方霸主。但表面的尊重还是要有,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供以表心意。不然的话,其它诸侯就有理由来攻打你。
包括周瑜鲁肃为什么认为曹操不敢来攻打他们?
就是因为孙坚是洛阳朝廷的铁杆拥护者,一旦曹操攻打孙坚,那无疑就是去选择袁绍阵营,到时候别说现在朝廷册封的徐州牧吕布有借口,就连刘表都可以来打他了。
所以孙家去攻打袁术天经地义,但去攻打刘表的话,至少刘表现在明面上臣服于朝廷,他们一动手,无异于授人以柄,曹操也有理由来攻打他们。
听到孙策的担忧,周瑜赞同地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与子敬也考虑过,攻打刘表确实不易。但如果是道义上的事情,倒也不必担忧。等到我们击败袁术之后,北方战事也差不多已定,若是袁绍获胜,我们也无需再理会洛阳朝廷。若是刘备取胜,他到时篡位,洛阳朝廷亦一样也再无权威。”
“关键还是刘表不易攻打。”
鲁肃补了一句。
“是的。”
周瑜说道:“刘表确实不好对付,然事在人为,当今天下纷乱,唯有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方能鼎足,若我们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则如何壮大自身?”
“嗯。。。。。。。”
孙策默然点头,陷入了沉思。
不管是现在还是历史上,刘表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先不谈孙坚进攻江夏被黄祖暗箭射杀,以及孙策也讨伐黄祖,最终并没有成功的事实。
历史上在鲁肃制定“榻上策”的战略之后,孙权就数次进攻荆州的江夏,结果都被黄祖击退,甚至还导致大将凌操、徐琨被射杀。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二人制定的策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刘表迅速拿下的问题。
不过周瑜和鲁肃分析得也没错,撇开刘表的问题不谈,现在确实是攻打袁术,壮大自身的好机会。
包括曹操跟吕布之间的恩怨,也到了关键时候。
北方陷入战争泥潭,刘备和袁绍自顾不暇,南方各路诸侯自然也想着伺机而动,努力发展自身,避免将来刘备和袁绍其中任何一方成功之后,南下把他们吞并。
所以不管是曹操还是孙家,都会积极寻找突破口来解决未来出路的问题。
与此同时。
不止是孙氏,兖州的曹操,也在与谋士们展开会议。
济阴郡,定陶县。
曹操府邸之中,郭嘉、戏志才、程昱、陈宫等人济济一堂。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还有荀彧荀攸董昭这些后来的重量级谋士,不过荀彧荀攸在青州,董昭在洛阳,所以此时的曹操,其实非常缺乏战略型人才。
众人分列而坐,曹操环视四周,沉吟说道:“诸位,如今袁刘已经时势如水火,双方已经处于激战当中,我军应当何如?”
郭嘉思索许久,说道:“当藏气于身,待时而动。我料那袁术必不甘龟伏于寿春,必然有所行动。且吕布为人短视,反复无常,此番虽上表朝堂,得了个徐州牧,但必然又会联合袁术掀起风浪,届时明公正好可以讨伐。”
“嗯。”
曹操点点头。
戏志才说道:“公此番若能找到时机,当先取吕布,得了淮北,再图谋淮南,可千万不能让孙氏得手。”
曹操嗤笑道:“孙文台现在领兵北上,就留了其子孙策守豫州,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尔,又如何得知淮南淮北之要地,届时恐怕也不过是打退了袁术,就坐待其父归来罢了,我可尽取扬州之地,得淮望扬。”
“这是最好的结果。”
诸多谋士纷纷点头。
曹操确实比较缺乏战略型谋士。
但这一点他们还是看得出来,认为应该先拿下吕布,再夺取扬州,等到北方大战出了结果,再决定是对付孙坚还是刘表。
因为孙坚是朝廷的死忠,如果是袁绍取胜,那孙坚就有联合的价值,孙氏经营豫州也有那么七八年,根深蒂固,实力不容小觑,想要拿下他们也不容易。
如果是刘备取胜,那自然是另说。到时候曹操可以联合刘表先对付孙坚,等侵占了豫州之地,再与北方的刘备决一雌雄,图谋整个天下。
可以说,他们的整体战略目标还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先整合南方,再跟北方的霸主打决战。只是曹操的地盘毕竟更靠近北方一些,也更容易被攻击,所以刘表就在他心中远没有那么重要,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吕布和袁术身上。
只是曹操绝对没有想到,孙家的主人确实是孙坚没错。但孙策已经是少年成名,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在孙氏当中,已经俨然是二号人物,他的身边也聚集了周瑜鲁肃这等青年才俊,对于天下亦有染指的想法。
所以要是曹操还是把一门心思忠心朝廷的孙坚当作孙家的领头羊,那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也许将来会吃一个大亏。
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知晓?
除了孙氏与曹氏以外,袁术同样蠢蠢欲动。
他的主簿阎象水平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阎象曾经以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却依旧要向商纣王称臣纳贡的例子来劝说袁术不要称帝,可见他还是有些远见。
袁术在熬死刘繇,尽得扬州之地后,实力稍微有所恢复。在阎象的劝说下,最终再次与吕布联合,双方结成儿女亲家,共商出兵大计。
曹操和孙策知道,现在是他们壮大的好时机。阎象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已经是袁术死中求活的唯一机会。
很简单一个道理。
北方战事,不管谁胜,袁术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那他的下场必然是死路一条。
袁绍胜,袁绍雄兵南下,二袁本就势如水火,袁术必被袁绍吞并。
刘备胜,刘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袁术必死无疑。
那唯一的生路是什么?
当然是拳打孙坚,脚踢曹操,把河南等地全部纳入自己地盘,才有与北方抗衡的力量。
所以这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
袁术在听到了阎象的分析之后,也认为确实只能这样。
他不想成为袁绍的附庸,也不想最后落得兵败的下场,因此此时已经是绝命一博,必须联手吕布,在河南之地杀出一片天地。
总结来说。
除了吕布以外,包括曹操、孙氏以及袁术,都在抢时间来统一河南,争取在北方战事结束之前,先把河南之地纳入自己势力范围。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拥有与北方对抗的能力,不至于到最后等北方霸主出现的时候,将他们一一吞并。
各家都是阳谋,谁都知道是什么结果,最后就看是鹿死谁手,看谁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至于吕布。
吕布其实早就没了争霸的心思,他只关注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然而形势由不得他,曹操要想脱离兖州这块龙困之地,就只能把目标对准徐州。孙氏与袁术之间的大战,同样也会波及到他,他与孙氏也有不少仇恨,曾经差点杀死孙坚,所以这一战,也由不得他去逃避。
于是便在永汉元年末,河南地区,同样已经开始暗流涌动,各路诸侯,包括荆州的刘表,南阳的张绣,都蠢蠢欲动,试看今日之天下,到底谁能作主沉浮!
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
南方暗流涌动,北方的幽州,同样惊心动魄。
旷野之上,数千骑兵卷动着风雷之势,如排山倒海一样向着远方的大地上穿梭。
河流两岸森林遍地,临近早春,植物生根发芽。因为前些日子下过雨,通往雍奴县城的官道之上,沼泽泥泞。
一株碧绿的小草艰难地从泥地里冒出头,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哒哒的马蹄疾驰而过,又再次将它碾入了泥土里,践踏成了尘埃。
虽然再过两日就到一月初,可北方的天气依旧带着那么一种令人彻骨森然的寒冷,像是要把人冻成一团团僵硬的雪人。
只不过相比于辽西,渔阳郡算是好的。现在的辽西还在下雪,鹅毛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如果没有烈酒和棉衣,在那冬天雪地里是真的会冻死人。
公孙度骑在马上,他拍了拍身上的风尘,远远地看见了自己派出去的先锋骑兵已经抵达了灅(lei)水河畔,便对身边的亲信大将柳毅说道:“志坚,已到哺时,士兵们也都饿了,让大军先休整一会儿,吃些东西再出发吧。”
“唯。”
柳毅便派了传令兵,向着身后浩浩荡荡的三万多人的步兵大军下达指令。
公孙度自己翻身下马,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看到旁边河畔有一大片草地,涓涓河水流淌,河对岸原本有一群野鹿,在马队抵达之前,就已经逃得很远,又贪婪地看着河边,迟迟不肯离开。
“父亲。”
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原本是想自己带人去猎杀那群野鹿,正派人去找渡口过河,发现自己的父亲也同样抵达了灅水河边,就匆匆忙忙过来,跟在父亲身后陪着他一起散步。
“嗯。。。。。。”公孙度仅仅只是沉吟地点点头,脸色却十分凝重,似乎心事重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父亲还在想出兵的事情吗?”
公孙康问道。
公孙度不置可否地按了按手,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像是在示意儿子不要在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谈下去。
等过了片刻,他才说:“你们先散开些,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我去为父亲猎一头野鹿来烹食。”
公孙康识趣地退开。
公孙度另外一位心腹大将阳仪也跟着他走了。
等到他们离得稍远了一些,公孙康看了眼背对着他们的公孙度,在阳仪耳边悄声问道:“叔父大人,我父亲到底怎么了?”
阳仪是公孙度的谋士,此次出兵,也是他与公孙度商量许久得出的结果。
听到公子的问话,阳仪不着痕迹地看了眼远处似乎心事重重的公孙度,才低声回应道:“明公依旧未能决断。”
“父亲明明是一个果决之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如此犹豫?”公孙康忍不住说道:“现在兵都已经出了,右北平与渔阳已很快就能纳入治下,那公孙瓒的一切产业,也都尽归父亲之手,此时箭在弦上,哪能退缩?”
“你不懂。。。。。。。”
阳仪摇摇头:“明公称王于辽东,天高皇帝远,无人可以威胁到他。但若冒然插手中原战事就不一样,公孙瓒在幽州亦是势力不小,此番我们进攻他,如果不能把他歼灭,后患无穷。”
“嗯。。。。。。我当然知道,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公孙康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目光瞭望向遥远的西方:“只要能够杀死公孙瓒,整个幽州就是我们的了。”
“哪有那么容易。”
阳仪苦笑道:“我们虽然与袁绍结盟,但公孙瓒聚众十余万,实力不容小觑。且还有那青州的刘备,明公曾经还想出兵把东莱之地占据,结果还未实施,那青州的刘玄德就已经把我们在外面的海岛全部占据,甚至连沓氏县城港口都差点不保,与这些中原势力交战,绝不是那么想象中的可以轻松获胜!”
公孙康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冷然道:“刘玄德欺我父太甚,此番出兵,也未尝不是因为他大船数次兵进辽东,欺我辽东战船不利。我听闻今年袁绍与刘备已经到了大战关键,若我们能助袁绍战胜他,不仅幽州之地尽取,还能出兵东莱,一窥中原之繁华!”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既然出兵了,就无需后悔,此战我为先锋,必要为父亲开疆拓土,拿下整个幽州!”
公孙康看到远处找渡口的骑兵回来,便快步走到河边,骑上马匹,领着十余名护卫与找渡口的骑兵汇合,准备过河去猎鹿去了。
阳仪看着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