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曹操孙坚他们吞并,这些人再巩固一下势力,积攒出能够威胁到我们的实力,恐怕绝非是一件好事。”
“这倒也是。”
听到四弟的话,刘备止住笑容,细细思索道:“从整体天下大势来看,如今没有第二个特别强悍的诸侯出现,确实对我们很有利。那从冀州与青州局部分析,四弟觉得现在是一个好时机吗?”
“是也不是。”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冀州确实强大,如果袁绍一直不死,那我们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所以才说这是最好的时机。”
陈暮解释道:“大哥应该知道,冀州起家是因为王芬担任冀州刺史多年,自黄巾之乱后,多年治理,民富州强,但王芬只是增强了经济实力与粮仓储备,等到袁绍接手,军队实力才强悍起来。”
“是啊。”
刘备感叹道:“可惜当年我们因为要拯救先帝,而无法兼顾讨伐王芬逆贼,错过了时机。那个时候的冀州,确实只有钱与粮,军队战斗力,与我们差距显著。”
“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关键是现在。”
陈暮淡淡地道:“袁绍虽然接手冀州之后,兵马强悍。可他也埋下了祸根,因为他是党人出身,却排挤党人,独揽大权,因而老派冀州党人对他深恶痛绝,这些党人在冀州依旧有影响力,如果此时进攻冀州,则可以拉拢他们。若是再等些年,等这些老党人死的差不多,我们的胜算自然要降一成。”
刘备诧异道:“你拉拢了那些冀州党人?这些人可都是出了名的老顽固,他们会答应?”
陈暮笑道:“大哥别忘了,现在朝廷中也有很多党人,如那位太仆赵岐,比之冀州那些党人的资历还要老,满朝上下党人的门生故吏无数,同情党人,并与党人暗中结交为友的同样不计其数,只要朝廷答应赦免党人,你猜他们会不会答应?”
之前说过,党人求政,他们可不在乎皇帝是谁。只要能够答应他们的政治主张,就算让他们造反都敢。王芬当年不就打算趁着汉灵帝回河北探亲的时候囚禁汉灵帝,逼迫他禅位吗?
所以对于党人来说,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世界能不能出现。
而刘虞这个皇帝是亲近党人的,再加上冀州伪帝已经被袁绍给废掉了,党人已经没有了可以侍奉的天子,在冀州也没有了可以期盼的对象。那荀和陈逸那些人,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乖乖当袁绍的臣子,回洛阳朝廷难道不香?
基于这个原因,党人绝对可以轻易拉拢。
听到陈暮的话,刘备明白了原因,感叹道:“还是四弟深谋远虑,想得周到。”
陈暮又道:“除了党人以外,黑山军亦投靠朝廷,一旦我们与冀州开战,黑山军可以从后方偷袭。若是时间过长,难保生变,恐黑山军被袁绍拉拢,那就得不偿失。”
“嗯。。。。。。”
刘备又问道:“还有吗?”
陈暮继续道:“此时天子派亲信前往幽州为护乌桓中郎将,执掌各地乌桓,伯圭兄性格刚烈,短时间内还好,时间一久,恐他怨恨天子亲信分了他的幽州牧权力,到时候双方内讧反而不妙。因此趁着伯圭兄对袁绍仇深似海之时,与伯圭兄以及天子亲信联手,则胜算大增。”
“唔。。。。。。”
刘备又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陈暮笑道:“此时冀州内有党人为内应,外有青州、幽州以及洛阳三方同时进攻,再加上张燕黑山军从后方背刺,可谓是四面楚歌,群敌环伺。所以我才说现在确实是最好的时候,如果拖得太久,党人年岁都已经很大了,张燕和伯圭兄那边,也有可能生变,因而我才说越拖对我们越不利。”
“我明白了。”
刘备被陈暮一番言语说得心服口服了,连他自己都觉得现在或许确实是对付袁绍的最好时机,不由自主地感叹道:“看来公与元皓文若他们还是不及四弟目光长远,如此一看,此时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陈暮立即站起身,认真拱手道:“大哥,开战吧。错过了这一次,以后就再也难打了,现在召集公与他们,立即就做战术部署,至少在两年之内,我们要夺取冀州!”
“好!”
刘备也激动地站起来,仿佛压抑许久的一声呐喊,高昂的说道:“我早就在等这一天了,这一次,不是我死,就是他袁绍亡。许褚何在!”
门外许褚走进来,瓮声瓮气道:“明公!”
“去,召集城内城外,各军师以及将领前来议事,在前线各县城和营寨驻扎的将领就不用派人去了,只召集平原周边的即可。”
“唯!”
许褚应声出门。
各路将领和沮授田丰荀彧荀攸他们都并非天天在这里,而是常有军务在外,现在终于要开大会,正式开始商量对冀州开始决战的议题。
第一百一十一章 群狼战术
趁着等待各路将领谋士往相国府赶的间隙,陈暮和刘备研究起周边地方的舆图规划。
目前青州整体布防已经大规模开始收缩,主要区域以平原县城西部的绎幕县为前线,然后是北部的鬲国、高城等地。
而西南面主要区域则是黄河沿线,其中还有一部分属于兖州,为东郡北部的博城、聊平等地。
这样布置防线的理由跟曹操在官渡之战当中布置在官渡的防线是一样的。
曹操之所以选择官渡布防,是因为他的地盘太大,导致袁绍如果想进攻,整条黄河都可以成为进攻点,如此多的渡口,他根本无法全部防御住。
但这一点不适用于青州,看青州地形就知道,位于黄河下游阶段,西面有高耸入云的泰山山脉,南面有沂蒙山,东面是大海,只有北面一条入口,而且还被滔滔不绝的黄河拦住。
那么袁绍如果想要进攻青州,唯一的道路就是杀入平原国,接着渡过黄河,从济南等地进攻齐国,也就是历史上战国时期乐毅伐齐的路线,联合五国联军,过黄河攻占高唐,从济南杀入临淄,然后荡平整个齐国。
既然历史上已经有乐毅这么个例子,那么以陈暮为首的青州谋士团,自然会对青州北面的黄河沿岸进行严密布防,确保即便是袁绍想要进攻青州,浩浩荡荡的黄河也一定会成为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可比曹操好布防得多,因为曹操当时的首都在许昌,黄河从司隶到青州,足足七八百公里的区域,除了在东郡甄城、白马、延津等地有布防以外,其它地方几乎不设防。
而青州这边的黄河段只有茌平到利津约二百公里的区域,其中又因为黄河支流众多,后方又有古九河防线,漯水防线以及济水防线等,可谓是层层叠叠,地形只会越来越狭窄,战略纵深并不大,几乎是卡住了一个瓶口在作战。
当初布置这条防线的时候,陈暮可是下了苦功夫,在大汉多年,天下各地南来北往,每年路过黄河或者官渡河这些地方的时候,他都会去瞧一瞧,看一看,通过研究在这一世不存在的官渡之战,来经略防线。
历史上他对于官渡之战的详情记忆已经模糊,毕竟没有仔细研究过。但到了实地观察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袁绍晚年到底有多蠢,郭图这样的一个神人,到底为曹家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官渡之战,曹操最大的劣势是兵力太少,战略纵深过大。黄河天堑形同虚设,外无强援,内部也是人心浮动,摄于袁绍淫威的官员不计其数,想要投降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然而这一场战斗结果却出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反转。
正常情况下,战略纵深那么大,兵力越多,占得优势肯定越大。曹操兵少,袁绍兵多,他完全可以分兵袭扰,从四面八方包围敌人,慢慢蚕食。
田丰就基于这一点,给了袁绍自己的意见,认为应该分兵袭扰更好,不该火急火燎地大举进攻。
沮授也提出了三年疲曹的计划,不应该立即和曹操展开决战,而应该缓步徐图。
当然。
田丰的计策确实已经被曹操谋士团识破,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在河内和青州布防,就是为了防止袁军分别从司隶以及青州发动迂回钳形攻势。
问题在于,识破归识破,可硬实力差距摆在这里。
当时曹操可谓是四面楚歌,不仅要跟袁绍决战,还得在南面布置兵力防止刘表跟孙策北上,导致正面战场的兵力捉襟见肘,哪怕是在外围布防的兵马,也是少得可怜,寥寥数百上千人而已。
但凡袁绍聪明一点,听沮授的意见应该“事需缓图,欲速不达”,再听田丰的扰敌之计,四面出击打牵制,以冀州的底子,拖都能把曹操拖死。
可惜袁绍自己蠢,一定要急于求成,没有派任何部队从左右两翼骚扰牵制,而是所有部队直接从黎阳进入东郡,妄图直扑许都,结果渡河后在曹操设置的第一道防线,白马、延津等地遭到曹军分段阻击,关羽斩颜良,文丑又中荀攸之计,损失了颜良文丑。
然后又在官渡强行跟曹操打阵地战,双方对峙久攻不下,不仅数次攻击被曹操打退,甚至后来还逼反了许攸,让许攸去曹营告密,被曹操抓机会火烧乌巢,完成了翻盘。
说句实话,纵观整个官渡之战,袁绍即便是战略和战术已经大失误的情况下,曹操还是赢得如此艰难。如果没有二五仔许攸,这一战的结果大概率还是曹操失败,但也不能否认,在一战当中袁绍的表现到底有多愚蠢。
飞龙骑脸都输了,几乎跟孙十万在合肥之战的表现没什么区别。
陈暮作为后来者,自然要汲取袁绍失败的教训,总结曹操成功的原因。而且官渡之战对于他的参考意义,远比历史上其它所有以少胜多的战役更大。
毕竟他现在面对的就是袁绍本人,通过官渡之战,他可以从袁绍的打法、性格、决策等等对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胜的关键。
兄弟二人正研究着舆图,最先过来的是荀彧荀攸,荀彧是平原相,荀攸目前担任平原长史,平时都在城内,不像田丰和沮授一样,一个担任抚军中郎将,一个是军师中郎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军营里,比如田丰正和张飞在博平一带,沮授和典韦在鬲国一带。
然后是高唐防线的太史慈黄忠他们,还有高城一带的臧霸,张辽高顺牵招等人则是在平原县城以西的绎幕县前线,徐荣则是被派往了三韩之地,公孙度那边是另外一招暗棋,需要他去处理。
因此别看刘备帐下人才济济,但大家并不是在一起,想要开个会,还是非常麻烦。
从午后一直到天黑,差不多三四个时辰,等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除了距离最远的臧霸以外,其他人都基本到齐,毕竟现在青州防线收得很紧,即便是博平到平原,也不过是七十多里,快马赶来,也就那么一两个时辰。
荀彧来了之后,然后是阎忠,紧接着就是张辽高顺牵招,再之后就是太史慈黄忠,这些人离得都不远,不管是从绎幕县到平原县,还是从高唐县到平原县,基本都在三四十里路的范畴。
沮授和典韦稍微离得远一点点,鬲国到平原差不多五十里左右。他们是倒数第二批到的,等到张飞和田丰抵达的时候,天自然已经全黑了。
到了差不多晚上八点多钟,张飞风尘仆仆地步入大厅,一进来就嚷嚷道:“大哥,这么急着把我从博平叫回来做甚?”
这个时候刘备陈暮荀彧沮授荀攸等人正在研究袁绍军在清河国渤海国等地布置的防线,他们把大厅稍微改造了一下,竖起一块很大的舆图贴在木板上,厅内点上了大量油灯,众将士围着听他们讲解。
见张飞进来,刘备意犹未尽地转过身,摆摆手道:“三弟回来了,大家先坐吧。”
众人便依次坐下。
按照作为排列,陈暮坐在刘备右手下方第一个,张飞坐在左手下方第一个,然后依次是沮授典韦太史慈等。许褚站在刘备身后当保镖,十多人济济一堂,开展了青州第一次重要会议。
其实刘备军队自然不止这点人,中高层军官当中,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校尉、军司马、裨将、偏将不在少数,还有手下谋士团多达三四十人,如孙乾简雍这些人,还有钟繇、华歆、王朗、氏仪、孙邵、左继、刘谦、崔琰、国渊、公孙方、王脩、毛玠等等。
但就跟曹操的一生中拥有的所有谋士多达一百零二人,骨干谋士却只有九人一样。刘备目前拥有的骨干谋士,也只有四人,陈暮、沮授、荀彧、田丰,连荀攸和阎忠都不算,因为他们二人是最近两年才加入,功劳和资历都较晚。
从泰山学宫毕业的大量士人在军中担任中层文书,各军队长史、主簿、从事达数百人,各级精锐军官由上到下多达数千人之多,连许褚现在都仅仅只是个侍卫长,可见现在刘备集团羽翼已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