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辰之后,走出了约五六里山路,背后已经能看见通天的火光。
    “这是张南焦触二人焚烧了营寨,看来这空营计确实有效,让敌人不敢进攻,拖延了这一个多时辰,他们必然追不上我们,我们安全了。”
    张郃看到那冲天的火光照耀了半边天空,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是营寨焚烧了起来。
    虽然是寒冬腊月,可没有下雪,只有大风。
    这样营寨的布条再加上军中存储的一些鱼糕油脂和冬柴就能派上用场,将整个营寨全部烧毁,到那个时候,敌人再想到他们早已遁入山林离开,便已晚了。
    “将军,虽然成功脱身,可帐篷和大量辎重被抛弃,若这几日又下起大雨大雪,将士们被雨雪一淋,恐怕免不了要生病。”
    马延担忧地说道。
    张郃冷酷道:“从元城到阴安,正常不过一昼夜路程,虽有风雪,可抛弃了辎重,行军速度就更快,今日急行军,星夜疾驰,到明日天黑之前,可入城。”
    元城到阴安其实就是后世的大名县到南乐县,两地相隔约三十五公里,差不多九十汉里,以每小时三公里,差不多十二个小时就能到。
    不过因为是冬天,虽未下雪,可道路全都是积雪,难以行走。行军速度慢一些也很正常,所以张郃才说一昼夜路程。
    听到张郃的解释,众将士才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便分散出去,率领各部,催促士兵尽快赶路。
    过了几道山梁,在天际微微发白的时候,他们走了三五公里山路,总算是从这片丘陵山地中走出来。入眼的是一片旷野,还有覆盖着雪的麦田,再远一些,依稀还能看到一处村庄。
    这里是元城的东北,五鹿墟的东侧。
    虽然从距离上,这里更靠近五鹿墟,不过实际上五鹿墟是位于元城北面的黄河古道处,被这片丘陵阻隔了,想要绕道过来,就得从五鹿墟与元城之间的沙亭才行。
    张郃不由得庆幸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派斥候侦查地形,且军中就有元城一带的士兵,熟悉地理,不然的话,恐怕他们真的要被困死在那处丘陵下。
    “将军,此地就是沙麓山东的沙亭,就是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村子,不过从此地南下数十里都是一片坦途,再无任何阻碍。”
    牵马的士兵是元城西面的范亭人,从军七八年,依稀还记得家乡的一些面貌,向张郃娓娓道来。
    “嗯。”
    张郃点点头,对身边的士兵说道:“派几名斥候去元城看看情况。”
    几骑飞马奔出,顺着田埂官道往南而去。
    而张郃大军则是往东面的村庄方向,要想绕开元城,就必须绕过沙亭,要绕过沙亭,就得穿过这个村庄。
    村庄并没有破落,相比于一直遭受战乱的兖州,冀州这几年除了黑山军南下的时候,在兖州与冀州边境造成了一些杀戮以外,大部分地方还是很太平。
    张郃归心似箭,不是特别想进村瞧瞧,只是官道路过这村子,他便只能率领大军顺着道路,在纵横交错的田野阡陌间往村子方向而去。
    可是随着越靠近,越觉得奇怪。
    这村子太安静了。
    汉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已经是平旦末刻,日出将近的时候,冬日麦田也需要耕作,怎么现在好像没有人烟一般?
    咚咚咚咚!
    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张郃的脸色刹那间就变得惨白。
    他们靠近村子,已经不足半里,就听到村子内发出震天的锣鼓声音,杀气冲天。
    片刻后,村中杀出了一标人马,为首的是一位长臂大将,孔武有力,高声道:“张郃,太史慈在此等候多时了!”
    “撤!快撤!”
    张郃只觉得头皮发麻,硬着头皮举起手中的长枪迎敌,同时命令士兵们往东北面撤,绕开这座村庄。
    众人已经行军了一夜,走了十多里山路,难以死战。
    太史慈带着七八精兵从村寨中杀奔出来,张郃也领了数千亲军,二人交战在一起,打了二三十回合,没有分出胜负,最后虚晃一枪,领军突围而去。
    只是庞大的两万大军毕竟总有跑的慢的,太史慈紧随其后,大声喊投降不杀,一时间四散奔逃,跑在后面的士兵被俘虏无数。
    疯狂逃跑了半个多时辰,竟是一口气跑出了七八里地。等回过头四下扫视的时候,就看到整个平原上,到处都是溃散的逃兵,丢盔弃甲,狼狈到几乎毫无士气。
    之所以这样是一来,张郃军的士气本来就已经很低,连日行军,不论是体力还是斗志都被消耗不少,战斗意志可以说到了最低谷。
    其次是这一仗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原本以为已经逃出生天,大军可以从容离开的时候,忽然杀出一标人马。
    这种情况下,军队还有战斗力才怪。
    张郃艰难地收拢士卒,麾下已经只有一万七八千人,走失和被俘虏者,多达四五千人,可谓损失惨重。
    “将军,已经收拢了士卒,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蒋奇马延帽子也是歪的,身上还有血迹,经过一番苦战才逃出来,找到张郃,苦着脸色询问。
    张郃也是心惊胆战,但此时也不得不强撑着道:“大家不必惊慌,这必定只是那陈子归派驻在此地的一处守军而已,绕过沙亭,前方必然已经没有了阻拦。”
    众人无不心有戚戚。
    从甘陵出发的时候还有四万大军,被曹操拦截之后,还剩下三万多人,结果昨日一战,再加上今日一战,以及张南焦触流落在后的孤军,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半人马,可谓十分凄凉。
    安抚了两名校尉以及数名军司马之后,张郃也只能命令大军先原地休整一会儿,好歹喘口气。唯一的好消息是后面没有追兵,见不到有人追来。
    “此为何地?”
    趁着休息的时候,张郃问向那名范亭士兵。
    士兵茫然地看向四周,只见此地是一条小河,河对岸是一片不高的小山丘,身后则是来时的平原,有几道丘陵起伏,属于沙麓山的余脉,想了想便道:“此地,像是沙亭东面的卫亭。”
    “你确定?”
    张郃又问了一遍。
    士兵仔细回忆了一下,认真地点点头道:“确定,此河就是卫河,顺着此河的话,可以到兖州边境,再南下便是兖州的阳平了。”
    “好。”
    张郃对身边的亲卫道:“命令士兵们给水囊装上水,尽快启程。”
    “唯!”
    亲卫前去传令。
    休息了约半刻钟,大军再次出发。
    所有人都低着脑袋,垂头丧气,惨败之军,没有任何斗志。
    沿着卫河走了一个多时辰,差不多是到兖州边境的模样,再顺着平原南下,则一路往阴安方向而去。
    元城——阳平——阴安三地形成了一个三角形,阳平在元城的正东面,阴安则在元城的西南面,只要往西南方向走,就能到达阴安县。
    一路上行军还算顺利,至少天公作美,今日开着太阳。虽然那太阳射着惨白的光,没有给大地带来一丝温暖,但至少没下雪。
    又走了半个时辰,大概是到了隅中初时,将士们还没有吃早饭,又累又饿,张郃骑在马上放目远眺,就看到远处是一片荒山,山下有一片树林,想了想,便指着那边道:“林边可休息。”
    大军便开赴林间,在森林里开始生火煮水造饭。
    虽然辎重丢了,可釜不能丢。汉代做饭用的釜一般为铜或者铁釜,偶尔也用陶釜,陶釜易碎,所以军中多用铜铁釜。
    先不说铜铁釜的功能,单说它们是用铜铁制造,在此时都可以算是贵金属,自然不能轻易丢弃。
    张郃选择在林中做饭的原因也简单,因为树木可以遮蔽炊烟。
    冬季砍柴肯定只有湿柴,会有大量的浓烟,若是在野外,几公里外都能见到,在林间有遮天蔽日的树枝遮蔽,上面还有积雪,可以过滤一下烟气。
    士兵们开始造饭,各种干粮酱菜往锅中扔,等煮开了做一锅大杂烩,士兵们一股脑地开始用手抓或者用树枝做的筷子夹着吃。
    等士兵们吃过饭之后,又休整了约半个多时辰,总算是提了一些士气,张郃才下令再次启程,继续前进。
    而在此时。
    距离此地约三里外的地方,一队人马,正在缓缓而来。
    为首之人,竟是本该驻守沙亭的张辽!


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
    宽阔的大道上,张辽率领着自己一万本部人马,正向着此方跋涉而来。
    陈暮当然不是神仙,他能算到张郃出现在沙麓山东面的村庄,是因为那个方向只有那一条道路可以行走,所以张郃必然会经过那个村庄。
    而到了旷野平原之上,步兵没有了辎重拖累,自然可以到处乱走,张郃要是胆子再大一点,直接从兖州境内,先经过阳平县,再从阳平县南下途径东武阳去阴安,陈暮甚至都有可能逮不到他。
    不过陈暮料到张郃已经被曹操打破了胆子,不敢去惹曹操,所以大概率还会是从冀州与兖州的边境过去,因此在这附近方圆数公里内,都布置了大量探子,侦查敌情。
    张郃一定想不到,这片森林早被陈暮安插了几名斥候,他的动向也自然被侦查到。
    也许有人说,这么料事如神,什么都算得到,太假了。
    可问题是既然猜到张郃很有可能抛弃辎重逃跑,也差不多能够知道他的逃跑路线。这附近方圆数公里,要是不安插军情司的探子潜伏起来,四下查探,那是多傻的人才不会去做?
    任何一个智力超过80以上的谋士,包括郭图荀谌这样的坑货都会这样布置。因此并不是陈暮料事如神,而是就那么大点地方,总归是可以发现他们的踪迹。
    就好像一个池塘,鱼在池塘里,用网去捞,肯定能捞着。就算再能躲,直接拿抽水机上去,立马就无所遁形,怎么样也逃不出手掌心。
    张辽得到探子的报信之后,就立即带着兵马赶来。他的军队其实这几天已经打过三仗,元城的守将赵睿严敞二人,在高览的命令下,几次想要前去接应张郃,皆被张辽以弱胜强,正面击溃。
    在经过王芬的增兵之后,魏郡东面和北面的防守力量大大增强。高览手里就有六万人马,可北面刘备与公孙瓒的大军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让他没办法分出兵力来救援。
    这使得包括元城、魏县等地的兵力,都没法增援张郃。被张辽阻拦住,如今张郃选择空营计,调虎离山之后,从沙麓山东面翻越过去,就更加没人救他。
    因此张辽在接到陈暮前来拦截的命令之后,立即起寨所有兵马,斥候已经将张郃的行踪告诉他,带着他一路浩浩荡荡,向着张郃袭来。
    此时此刻,元城方向,张郃派去的斥候也已经抵达。
    毕竟沙麓山与元城近在咫尺,赵睿严敞也不是不知道张郃已经被逼回魏郡,却因为魏郡和清河国交界处是刘备公孙瓒联军与袁绍两方角力的主战场而无法通行,被迫绕道元城。
    包括张郃撤往元城的计划,早在一个多月前他们就已经互相来往过斥候探马,写信沟通商议过。事实上袁绍也知道这件事情,早已经下令让他们尽力救援。
    所以当斥候到达元城,向赵睿严敞二人报告情况之后,二人马上商量一番,决定一边派人去魏县找何茂、王摩求援,一边派出兵马接应。
    “城中只有两万人,敌人却有五六万,那张辽又镇守沙亭,虽然要救,可也不能把所有兵马带出,还是得从长计议一番。”
    严敞与赵睿因为要带多少人而发生了一点小分歧,赵睿觉得应该弃守元城,直接与张郃合军之后,一起退往魏县或者阴安,而严敞认为弃城恐怕要受到责难,不同意他把全部人马带出城。
    “张将军是袁使君亲自下达的指令要求我们尽力救援回来,现在他人已经在元城,若是不救,恐怕我们更加逃脱不了责难,还是应该全力以赴,若是救出他,可是大功一件呀。”
    赵睿尽力劝说,其实张郃最早是跟着王芬,现在也不一定立即就投靠了袁绍。只是张郃出身于河间大族,考虑到立足河北需要世家大族支持,所以袁绍才下死命令。
    听到赵睿的话,严敞迟疑了片刻,还是说道:“虽然如此,可城不能丢,不如你领一万人出城,我留下一万人马守住城池,这样人能救回来,城也能守住。”
    “唔。。。。。。”
    赵睿想了想,觉得严敞说得有道理,便点点头道:“好,那便依你。”
    二人不知道,这一定是一个让他们无比后悔的决定。
    因为陈暮的主力兵马目前抛弃掉高顺难以迅速行动的陷阵军,以及做疑兵的管承和一部分张飞的部队,他们带出来追击张郃的兵马不是很多。
    只有五鹿墟的一万人,加上张飞的两万人,哪怕算上张辽,差不多是四万人,而且现在陈暮的主力还在围剿张南和焦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