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暮笑道:“如果压力不大的话,你会让士兵在城楼上不断来回晃悠,探头察看,给予外面敌人一种,我们时刻在监视你们的动向,你们不要乱来的感觉吗?”
    张飞眺目远望,的确如此,城里的人将城楼上的火把全部点燃,光照明的火把就用了上千之多,城墙下附近灯火通明,显然是在害怕敌人夜半强行进攻,不得不每个地方派人巡逻。
    反观黄巾军就悠闲许多,虽然也有巡逻的队伍,却像是例行公事,在外围转两圈就回去了,根本不仔细检查周围的环境,甚至连暗哨都没有。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黄巾军是皇甫嵩和朱儁的十余倍,如果长社县城被攻破,那几乎可以算是一场歼灭战,一万多将士无一生还,对于城里的士兵来说,是生死考验,压力的确如排山倒海而来。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张飞问道。
    “等。”
    “等?”
    “不错。”
    陈暮说道:“再等一两个时辰。”
    “然后呢?”
    “然后劫营。”
    “我们三千人。。。。。。”
    张飞瞠目结舌。
    三千人劫营人家十多万?
    就算自己能以一敌万,还有十余万咋办?
    “所以得等。”
    陈暮淡淡地说道:“午夜三更时分,是人最疲倦的时候。黄巾军围困长社那么久,必然也是人困马乏,锐气尽失。此时是他们警惕心最低之时,正好劫营。”
    “劫营之后呢?”
    张飞又问。
    “当然是进城。”
    陈暮理所当然道:“我数过,北面黄巾军只有千余帐篷,说明他们在这里顶多只驻扎了一万多人马。东西南面的三路兵马没那么快赶来,必须要在他们的援军到来之前,速战速决,然后撤入城内。”
    张飞迟疑:“万一长社城门不开。。。。。。”
    的确。
    他们这边三千人攻打一万多人的营寨,肯定会非常顺利。
    因为黄巾军已经围困了长社一个月了,一直以来都是黄巾攻打皇甫嵩,皇甫嵩从未敢派兵出城,所以警惕性非常低。
    当年甘宁百骑劫营,也是同样的道理。
    曹军攻打东吴,在濡须口号称步骑四十余万,营帐连绵数十里,成群结队的士兵像海边的沙粒一样密集,夜晚点起的火把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浩瀚。
    正因为曹军觉得自己人多势众,安营扎寨之后,放松警惕。结果被甘宁一百多骑兵轻松闯入营寨,杀死数十人后扬长而去。
    问题在于,甘宁是孙权派过去的,所以甘宁回去的时候,孙权肯定也会打开城门放甘宁进去。
    而他们虽然是援军,可跟城里的皇甫嵩朱儁没有任何联系。
    一旦劫完营,四面八方的黄巾援兵赶到,而长社城门不开的话,他们这三千人马,就会被淹没在十多万大军的海洋里,掀不起半点浪花。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不派人去城下联系长社城里的人?
    原因很简单,长社城被四面团团包围,城里的官军在盯着城外的黄巾军,黄巾军又何尝没有在盯着城里?
    在长社城如此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下,大摇大摆地来到被灯火笼罩的城门口,就相当于在黄巾军的眼皮底下过去,傻子都知道朝廷来了援军,不立即警惕才怪。
    “所以只能赌。”
    陈暮摇头说道:“赌皇甫嵩现在无比盼望援军为他整顿士气,赌他会为我们开门。曹操的兵马有辎重,他们可以作壁上观。我们不行,要么只能回新郑,要么就想办法入城,别无它法。”
    张飞低声道:“非得用命去赌吗?”
    陈暮笑了笑,回头看了眼士兵们,同样低声道:“不是我们的命,是士兵们的命。我不会上战场,三哥你有马,劫营之后,如果长社城门不开,也可以来去自如,至于士兵们。。。。。。”
    那就各安天命吧。
    饶是张飞心坚如铁,向来不把士兵们的命当命,也是毛骨悚然,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千人惊动十余万敌军,与蚍蜉撼树没什么区别。
    如果长社城门不开,这三千人除了那五百有马的骑兵以外,其余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这是在用三千人的性命去赌。
    自己这四弟,何止是不把人命当命,简直是除了他以外,人皆蝼蚁。
    “为什么要这么赌呢?”
    张飞不理解,劝道:“回新郑或者和后面那姓曹的一起不好吗?”
    陈暮伸出两根手指头:“两个原因,一,新郑太远,一旦发生战事,计划赶不上变化。二,皇甫将军和朱将军现在压力无比大,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援军。如果有援军到,我认为他们开城门的可能性高达九成。所以我们全军覆没的概率很低,这才是我愿意赌的原因。”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果和曹老板兵合一处,就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起点。到时候他就得跟着老曹屯兵在附近,等待着战事发生变化,一旦皇甫嵩定下了火攻,那么他能捞取的功劳,也就只剩下追击黄巾残兵。
    而如果能够进城,以援军的身份必然会得到皇甫嵩和朱儁的重视。只要在他们之前,就提出火攻的计划,那么这泼天大的功劳,就会按在陈暮的头上。
    到时候不说扬名天下,也相差无几。
    这么大的好处,才是陈暮愿意拿自己手下这三千人去赌的原因。
    至于自己手下的士兵。。。。。.
    慈不掌兵,狠辣是狠辣了一点。
    但行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这世上拿命去赌的战役多了去了。
    巨鹿之战,如果没有项羽破釜沉舟的豪赌,又哪来百二秦关?
    井陉之战,如果没有韩信背水一搏的勇气,又哪来天下大汉?
    更何况,陈暮觉得最坏的结局,也就是他和张飞狼狈逃走,骑马远遁。
    只要自己不死,那一切都可以重来。
    他陈暮,输得起!


第四十七章 进城
    夜幕降临,星垂平野。
    夏日微凉的风徐徐拂过山岗,山林微微荡漾,驱散白日的暑气。
    已到二更天,黄巾军大营早已经寂静。
    长社城中,无数将士却难以安眠。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心情起伏,戚戚难安。
    县衙府大厅里,皇甫嵩与朱儁分列而坐,点燃蜡烛,同样无法安睡。
    朱儁叹气说道:“朝廷精锐全被卢植带走,我们只有万余人马,如今被围困至此,怕是凶多吉少。”
    皇甫嵩自然也知道眼前的困境,但作为主将,只得强自镇定道:“前些日子派出去的信使应该早就已经到了洛阳,援军许在路上,公伟当耐心一些才是。”
    一个多月前,朱儁的军队先一步赶到颍川,在颍阳等地和黄巾波才部交战,结果被波才击败,损兵折将,一路撤军,一直到长社才算勉强稳住。
    皇甫嵩后一步入驻长社之后,知道敌情,趁着黄巾还没围城,派了信使去洛阳求救,算算日子,援军也该到了。
    “万一。。。。。。”
    朱儁迟疑:“三河精锐全在卢植手里,万一朝廷现在手里也没了兵马怎么办?”
    皇甫嵩沉声道:“现在天下大乱,各地流民逃向洛阳。如果朝廷没有兵马,自流民中募选即可。我们这些兵马不也是这么来的吗?”
    严格来说,朱儁和皇甫嵩的军队只有小部分是精锐。因为东线战场是主力,贼首张角聚众二十多万,号称百万,在冀州掀起腥风血雨。所以朝廷只能把精锐力量全给卢植,给予朱儁皇甫嵩的很少。
    因此他们从洛阳南下的时候,军队大部分都是募集而来。很多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总计有四万人马,每人各领两万,浩浩荡荡南下杀贼。
    结果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敌人的人马居然有这么多,才刚进豫州,朱儁就被波才迎头痛击,两万人马死伤惨重,所剩无几。
    皇甫嵩虽然没打败仗,但波才这一个多月来疯狂攻城,还是损失了不少士兵,使得如今整个长社只剩下一万多人,守住城池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突围甚至打败黄巾军。
    特别是现在城里气氛紧张,全军上下十分惶恐,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发生营啸或者哗变,让皇甫嵩和朱儁压力很大。
    朱儁思忖道:“我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不管朝廷有没有援军,我们自己也得想想办法才行,城里的情况已经很不好,再这么下去,士兵们恐怕难以承受,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发生营啸我们就全完了,届时万事休矣。”
    皇甫嵩从桌案后站起来,背负双手走下大厅,颇为烦躁地道:“我又何尝不知如此?可如今被困在城池里,出又出不去,想做点什么也是兵少将寡,难以有所动作,能有什么办法?”
    “唉,也是。”
    朱儁叹道:“幸好城中粮草充足,若是没有了粮草,这仗就更难打了。”
    “只希望朝廷能尽快派来援军吧。”
    皇甫嵩想了想道:“也不知卢子干那边怎么样了,战事是否顺利。”
    朱儁也站了起来,苦笑道:“你还有闲心担忧卢植?先管好我们自己吧。今夜怕是睡不了安稳觉了,我出去巡守城门,为士兵鼓舞士气。”
    “嗯。”
    皇甫嵩点点头,抚着脑门道:“我再想想办法。。。。。。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朱儁出了县衙,一股带着干爽的夏风拂来,浸入心脾。
    夜凉如水,在几名亲卫的护送下,朱儁骑着马来到长社南城门。
    这里是黄巾主攻的方向,守卫在这里的将士也最为紧张。
    朱儁过来安抚了士兵,又一路去其它城门巡视。
    过了约半刻钟,即将到三更天的时候,朱儁来到了北门。
    北门的黄巾军人最少,也是最有希望突围的一个城门,因此被朱儁重视,时时刻刻过来观察敌人动向,看有没有突破口。
    “敌军有何动向?”
    朱儁过来巡视一番,在城楼上观望,随口询问旁边的将士。
    将士回答道:“与往日一样,并无动向。”
    “嗯。”
    朱儁点点头,他观察过,虽然北门的敌人的确人少,但只要他们敢突围,被北门的敌人缠住,那么东门和西门的敌人就能快速支援,从而将他们歼灭。
    因此那么多天,哪怕明知道这里敌人不多,他和皇甫嵩依旧不敢赌。
    没办法。
    这就是人少的悲哀。
    可惜了。
    要是他这一万多人全是骑兵,别说十多万乌合之众,就算二十万,他和皇甫嵩都敢杀出去。
    野外作战,骑兵为王!
    “咦?”
    朱儁做完例行巡视,正准备离开,忽然瞧见远方黑夜中灯火闪烁,似有动静。
    再定睛一看,只见二里外的黄巾营帐口,有人在搬运着什么。
    “有人要劫黄巾军的营!”
    朱儁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他亲眼见到数十人陡然出现在黄巾军营寨,这些人行动迅速,相互配合将守门的卫兵快速击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门口的鹿角拒马搬开。
    这其实就是后来甘宁百骑劫营的套路,一般配置齐全的营寨大门,都会有塔楼瞭望台来做制高点,上面会安排鹰眼士兵或者弓箭手窥探敌情。
    甘宁当年是先射杀了塔楼的士兵,再搬走鹿角和拒马,从而率领骑兵冲入曹军营寨。
    而黄巾营寨哪来的塔楼,只需要把门口卫兵解决就行了,没那么麻烦。
    因此借着黄巾营寨大门口点燃的火炬,朱儁清楚地看到那些人在把拒马鹿角搬走之后,黑夜里顿时响起奔腾的马蹄声,五百骑兵身后跟着二千多步兵,开足了马力,向着黄巾营地冲去。
    “敌袭!”
    黑夜中黄巾军发出长啸,但这些安稳的日子过得太久,官军被围在城里,向来都是他们打官军,哪有人料到官军敢来劫营。
    如此一来,士兵们纷纷惊慌失措,连衣服都没有穿,跑出营帐四散奔逃,乱成一片。
    在长社城门上的朱儁大喜,为了振奋军心,大喊道:“朝廷援军来了,朝廷援军来了,快,准备作战。”
    北城守卫的士兵顿时精神一振,连日来的惊恐消散得一干二净,士气大幅度提升。
    就在此时,一匹快马奔到了城楼下,有人大喊道:“我们是朝廷援军,由北军中郎陈暮率领先锋军劫营,骑都尉曹操大军就在身后,快开城门,等劫营之后让我们进去。”
    朱儁在上面回应道:“可,我这便打开城门。”
    “多谢。”
    那人勒转马头,挥舞着武器杀奔战场。
    等他走后,朱儁对身边的将士说道:“把城门打开。”
    “真的要开吗?”
    将士迟疑。
    连日来一直被黄巾军围着打,万一这是对方的计策呢?
    朱儁冷笑一声:“打开一半,让弓箭手和刀斧手准备。如果这是黄巾军用诈,等劫营之后,那群人身后必然跟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