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芬在清河国的大军一动,刘备军必然也会动,则他们鹬蚌相争,正是我们渔翁得利之时。”
    “诸君想想,此时陶谦已经被我们击败,东平国与济北国重新落入了我们手中,如果此时我们从东平国南下,占据任城国与山阳郡,来到济阴郡的后方,则顺势就将吴资击败,此时再联合刘备,与洛阳一起出兵,将吕布赶出兖州,则整个兖州将都归了明公。”
    “到了那个时候,危机也会变成机遇。原本我们碍于情面,不好对张邈吴资下手,现在他们反叛,则刚好名正言顺地处置他们。如此明公坐拥一州之地,整顿兵马,屯田积粮,严正以待,先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其实一开始张邈和曹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只是后来两人发生问题,是因为张邈在讨董的时候,跟袁绍决裂。由于曹操跟袁绍的关系非常好,而且袁绍在讨董之时还撺掇曹操把张邈杀了,导致张邈一直在提防曹操。
    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间隙,现在张邈毫不犹豫接受了王芬的召唤,起兵反叛。以至于曹操现在十分被动,不过郭嘉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之前两人的关系流于表面,曹操也找不到理由处置张邈。
    而现在张邈公然反叛,与洛阳朝廷背道而驰,选择迎合王芬仕冀州伪帝,那曹操当然可以向朝廷上书,一边请求朝廷派刘备去支援他,一边名正言顺地把陈留济阴等地收回来。
    所以郭嘉为什么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就是在于以前曹操碍于双方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张邈没有背叛朝廷,不好对他动手。现在可以动手,就能把兖州全面收复。
    当然。
    这个前提条件还是曹操能够击败吕布,不然的话,什么都是空谈。
    听了郭嘉说的话,众人暗暗点头。
    现在也确实只能这样。
    当下曹操便道:“好,那就依奉孝之言,我们先向朝廷上书,再向青州求援,今年之内,务必要将兖州拿回来!”
    “唯!”
    众人拱手一礼,各自去做自己的事了。


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
    郭嘉的乐观精神传染给了曹操,让他振作精神,重振旗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期的曹操心理素质远没有那么强大,在陈宫叛逃事件发生后,沦落到极为悲惨的地步,以至于他差点去投奔袁绍。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程昱戏志才荀彧等谋士力劝,这才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最终坚持到击败吕布夺回兖州的那一刻。
    还有后来很多时候,每次进攻敌人打不下来,曹操想要撤兵的时候,都是这些谋士在鼓励着他。
    像郭嘉就曾经数次劝说,程昱荀彧也曾经给予他顽强的信念支撑。
    可以说,这些人影响了曹操一生,也让曹操从屡次受挫中,获得了和刘备那样,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愈挫愈勇的强悍心理素质,以至于哪怕赤壁大败,他也能稳定局势。
    相比之下,现在的曹操也同样在向着历史里早期那个屡败屡战,一直不服输的曹操在努力演变着,不断地在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
    反而现在的刘备,却因为顺风顺水,倒是差了那么点意思,以至于总是做出不少随心所欲的事。
    在这一点上,倒是怪陈暮了。
    不过人的心里素质,本就是靠人的境遇来产生的变化。或许现在的刘备还不如曹操,但谁又能保证,将来在战争中不断磨砺自己,他也能成长到这一步呢?
    。。。。。.
    。。。。。.
    兴武元年五月初,就当曹操击败陶谦,兖州暂时恢复平静的时候。
    豫州战场,却依旧处于僵持阶段。
    袁术的兵力其实是优势,只不过分兵太严重,导致正面战场的兵力反而比刘备孙坚刘表的联军更少。
    但随着张勋回防,袁术的兵力得到补充,便立即渡过澺水,准备先消灭赵云。
    袁术本部人马就有四五万,加上张勋的部队,足有七八万。
    赵云只有一万多人,如何能匹敌,便趁着袁术渡河之际,立即率领兵马撒丫子跑路,撤回了征羌。
    解决了澺水北岸的赵云部威胁,袁术马上挥师北上,兵进定颖,要处理黄祖。
    黄祖只有三万多人,没办法和袁术打,便决定撤兵。
    但袁术怎么可能放他走?
    于是下达命令穷追不舍,最终在西平东面的棠溪亭追至,双方发生了棠溪亭之战。
    残阳如血,战场上没有硝烟,却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道。
    袁术志得意满地看着远处的战场。
    经过半日激战,此时已经是到了战争结尾之时,他的军队杀了刘表军五六千人,黄祖带着残兵狼狈而逃。
    广袤的大地上,黄祖军丢盔弃甲,往西平方向跑去,成群结队的袁军正在后面追赶。
    “杀,给我继续杀,我要一个刘表的人都逃不走。”
    袁术拔出腰间的宝剑,骑着一匹白马在数千亲卫的保护下,站在一处山岗俯视着远处的战场,眼中划过一丝嗜血般的冷酷。
    刘表占据的荆北虽然是人口众多,较为发达富裕之地,但他的军队其实并不多,只有五六万人。
    在历史上,刘表于建安三年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实力不俗。
    但此时毕竟是兴武元年,离他的鼎盛时期还差五六年的时间,因此实际上这次黄祖带出来的大军,已经是刘表一半的军队。
    如果袁术能够将黄祖彻底消灭在汝南,那么刘表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将会缩减一半。等袁术击退了孙坚和赵云,重新整顿好兵马,十多万大军立即就可以从三面一起进攻,消灭刘表。
    到那个时候,再处理了扬州的陈温,则整个江南之地,荆州与扬州,都归了袁术,再加上豫州最富裕的汝南郡,恐怕王芬与刘备联合起来,比之袁术也只在五五之间了。
    一想到自己的宏图霸业马上就要完成,袁术就更加心潮澎湃,挥舞着手中的宝剑,不断地身边的传令官下达指令,命令前方的将士继续追赶,务必要将黄祖留在汝南境内,不能让他逃回南阳。
    就在此时,广袤的豫州平原上,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是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不堪的袁术军斥候,他一边驾马奔驰,一边对这边大喊道:“将军,将军!”
    山下的袁军护卫验明了他的身份,由袁术的部将乐就领着此人来到山坡上,对正在山坡上远望战场的袁术说道:“左将军,平舆出事了。”
    “什么?”
    袁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转头对乐就道:“你说什么?哪里出事了?再说一遍?”
    乐就无奈,推了一下那斥候。
    斥候单膝跪下,悲戚道:“将军,扬州刺史陈温忽然进攻寿春,然后北上破汝阴固始,兵进平舆,梁将军与李将军拼死抵抗,但城中兵少,恐难以抵挡。”
    “可恶!”
    这次袁术听得真真的,是汝南治所平舆出事了,一时间气得差点没吐血,狰狞着面孔对那斥候道:“你何时出发的,走了几天?”
    “小人初三被梁将军派出来报信,已经出来两天了,同队的数人都被陈温的斥候杀死,只有小人一人跑了出来。”
    “你来时陈温已经攻城了否?”
    “已经攻了,也不知道平舆现在怎么样了。”
    “城中还剩下多少兵马。”
    “不到四千。”
    “陈温有多少人?”
    “两万多人。”
    “可恶!”
    袁术又骂了一句,红着眼睛对乐就道:“传令,撤兵!”
    “将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一旁的谋士阎象劝道:“若能歼灭了黄祖,则断刘表一臂,必能取了荆州。”
    袁术恼怒道:“陈温破了寿春,我扬州之地尽失,现在又来打平舆,汝南也快失守,等孙坚破了汝阳后,我连寸土之地都没了,拿什么取荆州?”
    “这。。。。。。”
    阎象一时语塞,嘴角蠕动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袁术说得确实没错。
    现在孙坚已经破了西华,孙策破了南顿,汝阳左右两边屏障尽失,残存两万人马固守城池,十分艰难。
    袁术之所以先破赵云黄祖,是因为汝阳毕竟隔得比较远,赵云和黄祖则近在咫尺,打仗当然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哪有先打离自己远的敌人,放任离自己近的敌人肆意破坏的道理?
    再加上如果能够把黄祖留下来,对于刘表将造成巨大的打击,所以袁术一直在猛攻黄祖。
    反正在他想来,纪灵还有一部分残兵,借着汝阳城池再多固守一段时间肯定没有问题。而且就算孙坚想趁着他追击黄祖的时候进攻平舆,也得看看路程。
    可袁术万万没想到,之前就被他打到丹阳郡的陈温居然在这个时候偷了他的屁股,在这个关键时刻,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要知道袁术虽然从长沙起兵,可他的家底都在汝南,所以平舆城中藏有大量的粮草辎重与财物。
    一旦平舆被攻破,陈温占了平舆利用城中的粮草固守,袁术的军队就得崩溃。
    因为他出来的时候带的粮草不多,即便上蔡还有余粮,顶多能维持现在八万大军一两月,若在这一两月内没有攻破平舆,袁术就可以唱一首凉凉。
    所以平舆必须去救,不能不救。
    当下袁术紧急命令大军回师,急急催促所有的传令兵分散出去,将已经远去的自己大军士卒追赶回来。
    只是现在大军已经散出去追赶黄祖去了,导致光收拢士卒,整顿兵马就用了一日,然后西平到平舆近二百里,即便是急行军,也得走三四天,满打满算,回师平舆,已经是五天后的事情。
    在这个节骨眼下,袁术也只能希望留守平舆的梁纲和李丰坚持得住,可以拖到他顺利回师的那一刻。
    。。。。。.
    。。。。。.
    汝阳。
    纪灵已经撑不住。
    孙家父子真的是太猛了。
    孙坚就不用多说,江东猛虎。
    可那孙策,却也是不逊色其父,可谓狂狮也。
    以五千人将他来犯的两万大军击退,居然一路穷追猛打。
    南顿的陈简城中还有那么数千人,结果就被孙策带着四千人破城。
    西华的雷薄也早就顶不住孙坚赵云的压力,还没城破,就提前领着残兵逃回了汝阳。
    虽然陈简雷薄的残部逃入汝阳之后,城内的防御力量大增,已经有三万人。
    可在孙家父子的猛攻之下,汝阳城风雨飘摇,像随时都会倾覆。
    城头之上,纪灵担忧地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营帐。
    其实最让他头疼的不是连日来猛攻汝阳城,数次差点破城的孙坚大军,而是城内后勤压力。
    以往西华汝阳南顿的粮草都是通过平舆运送过来,再分派到三座城池当中。
    但陈简和雷薄逃出来就已经不容易,自然没法将城内的粮草悉数带上,现在大家就只能一起食用汝阳的粮草。
    问题是汝阳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太久了,从三月份孙坚赵云进攻,到如今已经过去两个月,由于粮道被断,汝阳的存粮所剩无几,顶多再有十多天,粮仓就得见底。
    再守下去,离城中士兵互相啖食的时候,也差不了太远了。
    纪灵眉头皱着老高,这两天他一直在考虑从城南突围的问题,城南是由孙策在进攻,他的人只有四千多人,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北面是孙坚,西面是赵云,都不好打,如果从南面趁夜强行突围,也许能跑出去。
    可即便是逃出去,也让纪灵感到十分担忧,因为那样一来就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那就是汝阳袁氏老家如果丢掉,袁术会不会大发雷霆,治他的罪呢?
    因为这件事情,这几天差点没把纪灵愁死,整天盯着城外的孙坚营帐,内心里期盼着奇迹出现,那就是孙坚撤兵。
    孙坚会撤兵吗?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会,再围困十多天,就能破城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会去做?
    纪灵觉得,如果换自己的话,肯定会继续这么围困下去。
    看来也只有突围这一条路可走了。
    纪灵在心里唉叹。
    正低着头自怨自艾间,一旁的雷薄忽然睁大了眼睛,期期艾艾道:“将。。。。将军,孙坚,好像撤兵了。”
    “哈?”
    纪灵还没反应过来。
    陈简也道:“将军你快看,孙坚真的像是在撤兵。”
    纪灵连忙抬起头,趴到城墙上远眺。
    就看到远处城外的孙坚大军营地已经在开始拔营起寨,帐篷和军械纷纷装上马车,似是真的准备要撤兵了。
    “孙坚居然撤兵了?”
    纪灵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个关口撤兵,是什么意思?
    难道明公那边击败了黄祖,来打孙坚了?
    由于道路阻塞,粮道被断,城外的人进不去,城里的出不来,纪灵并不知道袁术那边的情况。
    但他倒是知道张勋应该回来了,因为去求让袁术把张勋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