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如果现在就暴雷出来的话。。。。。.
    一时间,陈暮的脸色相当不好看,满脑子都是思考,该怎么狡辩。。。。。哦不,解释。。。。.
    典韦拎着陈暮,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了州牧府,来到了大殿外。
    殿外全都是人,青州大小官员,甚至泰山学宫郑玄管宁邴原王烈这些学院派人士,也都聚集在于此。
    见到典韦拎着陈暮进来,一个个面目严肃,认认真真地看着他,目光十分诡异。
    而殿内则黑魆魆的,竟是没有点灯,里面空落落,没有旁人,只有在大殿尽头的主位之上,刘备高坐堂上,脸色黝黑,低头俯视着他。
    从摄像镜头语言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叫审判视角,比如一个人拍摄采访镜头,机位特别高,以俯视的角度去看被采访者,让看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被采访者是在被审问的感觉。
    这种视角在古代,往往都是官员审问罪犯,官员坐在位置比较高的台阶之上,下面的罪犯要跪着仰视官员,会显得官员比较高大,十分有权威,令人感到畏惧。
    所以陈暮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问题比较严重了,连忙在心里把准备好的狡辩台词又过了一遍,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能表现得太心虚。
    人要是太心虚,是很容易被人诈出很多东西来的,作为优秀的高智商人才,他很清楚这一点。
    “明公,子归带过来了。”
    典韦走进来,将陈暮拎在了台下,这样子,还真有点像是刘备在审问他。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呀?”
    陈暮还在装无辜。
    哪知道刘备一板脸,严肃道:“明知故问。”
    “我是真不知道。”
    “还狡辩!”
    刘备见他这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他道:“你是不是对我隐瞒了什么?”
    陈暮心里咯噔一声,立即开口否认道:“绝对没有隐瞒。”
    “还说没有,人家都告到我这儿来了!”
    刘备恨铁不成钢。
    陈暮皱起了眉头,心理防线隐隐有些松动。
    不是说当初陪着刘辩的那些宫女太监,一起都给送走了吗?
    难道阎忠侯栩太史慈他们手脚没做得干净,跑了一些宫女太监,告到了刘备这?
    一时间,陈暮额头微微落下汗来,吱吱唔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呀。”
    刘备见他那样子,摇摇头,忽然站起来,叹气道:“四弟,即便为了家国大事,也不能耽误了婚事呀。”
    “啊?”
    陈暮当时候人就傻了。
    刘备从主位台阶上走下来,黑着脸道:“若不是那日出城巡视,秦氏族人向我说明此事,我还不知道,你竟然已经耽误了人秦家小娘两年。”
    “是啊子归,你这就不像话了,初平元年定下的二年春的婚礼,你就这样爽约,岂不是让秦家人笑话你们陈家人?”
    典韦也搭腔说道:“这两年城内流言蜚语可不少,很多人都说秦家罗敷嫁不出去,是因为你嫌弃她。秦家人也都在劝她死心,干脆搬离青州,回冀州算了,是人家女子死活不愿意。你这样,可是连我都看不下去了。”
    “元始三年,平帝命刘歆制婚仪,谓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又有《诗经》曰: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子归你既以执雁请期,却不亲迎,此非礼也。”
    “虽然大丈夫之志在于平定天下之乱,然不尊小礼,又如何守大节?子归你这有些过分了,明明都已经择定成婚吉日,应以雁为贽见礼,却推辞婚约,让人家女子怎么办?”
    “是呀,这六礼都完成了大半,怎么到了最后婚礼却停了下来?数年不归家,有你这样做丈夫的吗?成何体统?”
    郑玄邴原管宁王烈等学院派老夫子一个个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上来戳着他的脑袋教育他不该失礼。
    荀彧简雍华歆孙乾氏仪孙邵左继刘谦等官员幕僚则一个个憋笑。
    要知道这些学院派老夫子可不好惹,一个个脾气不仅倔,还没人敢招惹他们。
    因为青州很多官员都是出自他们的门下,别说陈暮,就算是刘备见了他们,也得恭恭敬敬执弟子礼。
    到现在陈暮自然也该清楚并不是刘辩刘协的事情暴露了,而是自己在两年前回青州的时候,带着罗敷在乐安一带视察晒盐法,顺便就把婚礼的事情处理了一下。
    当时按照《仪礼·士昏礼》,以及平帝命刘歆制的汉代结婚六礼,完成了前五礼,通俗来说,其实就相当于后世两人结婚之前的订婚环节。
    最后一礼则是确定结婚日期,然后去迎娶新娘,相当于后世举行婚礼的环节。
    结果因为长安那边的事情,自己带着两万人驰援老大哥,导致按照原本计划第二年,也就是初平二年春天的婚礼并没有举行。
    算算日子,五礼是在初平元年,也就是190年下半年完成,而现在已经是初平三年,也就是192年年末。
    确实是耽误了人家秦罗敷两年了。
    想到这里,陈暮耷拉着脑袋,吱吱唔唔地道:“此事,是我错了,大哥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
    刘备环视一圈,看向众人,就看到众人也跟他一样,都面露微笑地看着他。
    主臣之间相视一笑,刘备站在台上,右手一扬,朗声喊道:“还能怎么办,成~~~亲!”
    随着他这一声高亢的呐喊,殿内两侧呼啦啦就走出十余位侍女,将陈暮团团围住。
    郑玄站出来说道:“后日为壬申子月定日,黄道大吉!”
    “始礼,四弟新婚,阖城大庆,传我命令,命人在城内外道路旁挂上缣绢,迎亲队连续两日在来往于秦家庄与临淄城,沿途撒钱,官府休沐三日,全城大摆宴席,与民同乐!”
    刘备大手一挥,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簇拥着陈暮往后院而去。
    前面五礼其实已经完成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汉代结婚的最后一步,亲迎,也就是后世的迎亲环节。不过由于黄道吉日是在后天,所以这两日陈暮就必须待在家里,焚香沐浴,不能与新娘子见面。
    其实陈暮已经跟罗敷都快两年没见了,罗敷当初第一次见的时候,才年不过十五六岁,现在却已经等他等到了二十一岁,在汉代这个年纪,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
    这一片痴心,也确实是让陈暮感动。今年他自己也已经二十六岁,虽然上面还有个没皮没脸的张飞一直拖着不结婚,可他确实不行。
    毕竟张飞连个结婚对象都没有,而他已经定婚,所以既然现在回到了青州,完成婚礼也实属应当。
    因此陈暮也不反对,默认了老大哥为自己做得一切,静静等待婚礼的举行。


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倾城
    在刘备的强权之下,直接下令,婚礼定于后日,而从今日起,大摆筵席,全城欢庆,与民同乐。
    当下陈暮被簇拥来到后院,洗刷干净,换上了一身新衣服,阖府酒宴纷纷开始摆出来,大厅内外,俱都是宴席桌案,府邸内外,流水席一桌一桌地上来。
    临淄城内外的百姓纷纷听说了这件事情,蜂拥而至,州牧府的人沿街撒币,老大哥要为小老弟的这场婚礼,变得热热闹闹。
    其实古代的婚礼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隆重,双方成亲,如果两边都有意,算算八字,看看日期,差不多也就定下来,男方只需要准备几只大雁,一些价值不算贵的聘礼就行。
    西周时期,就已经确立了婚姻礼仪,秦汉继承周制,以六礼中纳征为例,就是送聘礼,一般只需要准备一些丝绸彩带绢帛,越多越好,这也是彩礼的由来。
    如果是富贵人家,除了丝绸彩带以外,还可以准备羊、香草、鹿等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再有钱一点的,或者达官贵人,可以用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等用来象征夫妇好合之意。
    而世代耕读家庭,也就是所谓的世家子弟,往往会取各物的优点美德以激励劝勉夫妇,如蒲苇、卷柏、舍利兽、受福兽、鱼、雁、九子妇,礼品并不需要太贵重,更在乎心意。
    只不过刘备对于陈暮其实是一直有亏欠的,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导致陈暮迟迟没法完婚,因此为了弥补,就决定大操大办,以诸侯之礼的规格举行仪式。
    陈暮是个乡侯,所以用诸侯之礼,倒也不算僭越。且刘备为了向女方家里表达歉意,也是准备了大量的礼物,光牛羊马就成群结队,规格很高。
    很快,第一日全城宴席结束之后,到了第二日,宴席继续,整个州牧府歌舞升平。一大早,陈暮就要准备出发前往秦家庄。
    在陈暮与秦罗敷订婚,也就是纳完了五礼之后,赵国邯郸秦家庄的庄主秦风,就带着族人迁徙来到了青州,在这里定居下来。
    一开始,秦风还是非常高兴,自己只不过是一地豪强,女儿居然能嫁给中央权力顶层的大人物,这属于高攀。
    但日子一久,随着陈暮去了长安,婚事一再拖延,秦风的心情就越来越差,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因为陈暮居然在五礼之后,到第六礼亲迎这一环节,一个拖延就拖延了两年之久。
    当然。
    秦风作为豪强出生,也算是有见识,并非不能理解陈暮大丈夫以国家为志。
    但眼见女儿年龄越来越大,周围的闲言碎语越来越多,再加上拿捏不准陈暮到底何时才能回来完婚,让秦风倍感煎熬,曾有过向刘备请辞,向陈暮父母退婚的意愿。
    只是秦罗敷死活不愿意,因为陈暮虽然人在关中,但有时候青州与关中来往粮草辎重兵马,他就会经常稍一些信件回来,给她写一些情话。
    秦罗敷自己也经常写信,托往关中送粮草的将领帮忙带过去,两人之间的感情维系得还是非常好,只是没成亲而已。
    在良好的感情基础下,汉朝的女子又不像宋明以后被理学束缚得厉害,所以面对父亲退婚的意愿,秦罗敷根本不答应,以至于就这么僵持了一年多,终于等到了今日。
    其实刘备待秦家人还是非常不错,像秦罗敷的弟弟秦琪就送去了泰山学宫,有大儒授业,有大将授武,秦风的妻弟,秦罗敷的舅舅蔡阳则被任命为安丘令,就连秦风本人也数次邀请他出仕。
    只不过秦风总觉得女儿又没有成亲,自己和陈暮还不是舅婿,却一直待在人家青州,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用人家的,还给他们秦家庄送土地,送钱财,属实有些寄人篱下的味道。
    因此当刘备早早地通知他,陈暮马上就要从关中回来与秦罗敷成亲的时候,秦风却开始装起了病,对这件事不闻不问,实际上就是拉不下脸,不想出面去答应这事。
    但他不答应,他的老婆,秦罗敷的母亲蔡氏就没那么多心理负担,面对刘备派来的使者,蔡氏当即万分高兴地同意,早早地提前开始做起了准备。
    所以当陈暮回临淄之前,他们早就已经准备了数日了,刘备发动力量,数日之内,各类婚姻嫁娶之物,皆已经准备就绪。
    第二日,陈暮洗刷干净,换上了一身熏得清香,崭新的黑红丝绸长袍,腰系玉带,头系爵弁,手里捏着一只大雁,在陈家村族人,以及诸多好友的簇拥之下,来到了临淄城东六里外的秦家庄。
    这次来并不是来迎亲,而是再来一次纳征之礼,一是为了向女方家人赔罪,二是表达对女方家人的愧疚。
    纳征之礼之前就送过一次,城外秦家庄的上万亩良田,就是陈暮上一次的聘礼。
    但毕竟放了人家两年的鸽子,赔罪还是该有。
    因此一行数百近千人,侍女高举着无数飘飘的彩带,奴仆抬着箱子,箱子里装的是金银珠宝,钱币礼物。一车一车的绫罗绸缎被马车夫驱使马匹运载,成筐成筐的礼品被脚夫担着,乐师礼乐奏响,笙箫齐鸣,锣鼓震天。
    一路上沿途所有的树木都被挂上了丝绸彩带,各乡亭村坊百姓纷纷出来见礼。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新郎官这支近千人的队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向着秦家庄而去。
    大部队经过之处,马车上的人纷纷撒出五铢钱,百姓有秩序地捡取,并不哄抢,每一段一段地捡,过了村界,就不再继续前行。
    这就是德治的好处,青州有泰山学宫,因此文风极盛,又由王烈大力推广德治,中下层官员教化百姓也以“德”“礼”为主,所以很多百姓哪怕并不识字,却也知礼,不会引发骚乱。
    很快,到晌午,众人就抵达了女方庄园之外。
    秦家庄早有准备,于家庙设筵,在门外迎新婿,庄外里三层外三层,全是看热闹的秦氏族人,将庄园外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好奇来看名震天下的陈子归到底长什么模样。
    陈暮以雁做贽礼,恭敬地双手捧上,那位丈母娘笑得合不拢嘴,收下大雁后连连招手:“贤婿快进门来。”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