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虞道:“我才疏学浅,不能够与他们相比。”
    陈暮继续道:“在宽厚仁爱,容纳人才,使天下人归附方面,宗正比起其他诸侯国子嗣来怎么样?”
    “我不如也。”
    “面临危难出奇制胜,智谋勇气远远超出常人,这方面宗正比起来诸侯国子嗣又怎么样?”
    “不如。”
    几乎每一个问题,刘虞都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但他却不知道,陈暮每这么问一次,其他公卿的眼睛就会亮一分。
    因为这都是在强化他们的感觉,虽然刘虞嘴上说自己不如,可大家又不傻,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陈暮看向杨彪等人,微笑道:“威望品德能力非自视之,而是要他人视之,宗正曾经只身平幽州,能力高低,威望大小,我相信满朝公卿自有公论。”
    “嗯。”
    “听陈子归一言,确实有道理。”
    “不如伯安你便。。。。。。”
    陈暮的话说完,杨彪等人便不由自主地点点头,纷纷开始附和。
    现在汉室宗室当中,除了刘虞刘备刘焉刘表三人还能勉强有作为以外,其他的宗室确实不怎么样。
    而在这四人当中,刘备威望小,资历浅,又是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后代,首先被排除。
    而刘焉虽然威望高,可他本身就有篡逆之心,当然不能当做皇帝继承人。
    至于刘表,刘表倒是可以考虑。可跟刘虞比起来,就差远了。
    毕竟刘虞可是忠心耿耿跟着刘辩一起进关中的老臣,一直陪伴在皇帝左右,他们这些大臣也都相互扶持,患难与共,关系也非常好。
    如果他们真要选一个人支持,杨彪马日磾种拂赵温这些人,绝对百分百支持他。
    因此一时间满朝公卿看向刘虞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了起来。原本是同僚,如果他真的变成天子,目光中就得饱含尊敬了。
    刘虞感受到众人眼神中的变化,顿时急了,忙不迭道:“我年岁已高,如何担当起大任?”
    “正因为宗正为长者,又素有威望,才能服众。”
    陈暮心道你要不是年岁已高,我还不选你呢,嘴上却继续道:“想那东海国济北国彭城国的子嗣,我等都不了解,谁知道选出来的皇帝是否顽劣之徒。宗正品德威望众人皆知,必是明君,我相信宗正也不会弃江山社稷于不顾吧?”
    刘虞汗都快下来了,吱吱唔唔说不出话,半响,才又说道:“当年桓帝与康帝,也都是经过梁太后与窦太后及诸多大臣经过多番选择才选嗣出来,各诸侯国子嗣品德好坏,不如遴选一番再做议论。”
    陈暮无语道:“宗正可知在天子驾崩后,冀州伪帝已经是现在唯一的皇帝。还有益州刘焉,早有篡逆之心,恐怕第二个皇帝,第三个皇帝马上就会接踵而至,等我们选出一个优秀的天子来,天下的皇帝怕是不知多少,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知道吗?”
    刘辩“死”了,天下就彻底没有了一个正统皇帝。
    王芬在冀州立的伪帝虽然不得朝廷诸公的心,被他们这些正直官员斥责为伪帝。
    但一来刘陔的血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出自河间王一脉,跟桓帝康帝都是关系非常近的亲戚。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只有刘陔一个。
    一旦时间拖得太久,王芬昭告天下,宣布了刘陔的正统性,万一天下人捏着鼻子认了刘陔,那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所以这件事情拖不得,必须要尽快处理。
    历史上韩馥和袁绍就曾经想立刘虞为帝,其实也是看中了刘虞本身威望摆在这里,想要借刘虞的名望来招揽人心。
    但刘虞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大臣,严词拒绝了他们,将他们痛骂了一顿,坚决不受。
    而且韩馥袁绍推举刘虞为帝的时候,是刘协当皇帝,虽然当时人的心中嫡长子刘辩才是正统,可刘协也是刘宏的儿子,比刘虞更加得人心。
    先不说刘虞自己的品德非常高尚,不愿意在当时有皇帝的情况下被立为新皇帝。单说即便他有野心,天下人也不会允许。
    所以刘虞严词拒绝非常合理。
    然而眼下的局势已经跟历史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统皇帝刘辩“死”了,天下无主。
    刘虞有足够的理由上位。
    更何况他还是会得到满朝公卿的支持,毕竟这些公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同样也是代表了汉室正统的延续。
    作为刘秀的直系后裔,还是东汉初代皇太子的后代,刘虞如果登基为帝,阻力绝对小很多。
    因此被陈暮一通忽悠,包括杨彪马日磾等三公九卿,纷纷都认可了起来。
    “子归说得有理,如今之天下,除了冀州伪帝,狼子野心之辈汹汹当道,若再不尽快确立正统,怕是诸多皇帝都会冒出来,损害朝廷威严。”
    “伯安威望甚高,又素来忠诚于汉室,确实是担任皇帝的不二人选,若伯安委实不愿,不如先代为天子,以立朝廷正统。等将来平定了冀州,咱们再从河间清河渤海之地选出新皇如何?”
    “此法虽然荒唐,但为权宜之计,何况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选择别人,如果不能尽快确定新皇,昭告天下,以塑正统,汉室江山就会崩塌,伯安怎么能忍心见汉室到这般田地?”
    “伯安。。。。。。”
    众人七嘴八舌,开始劝说。
    刘虞汗如雨下,略微有些茫然地看着众人,期期艾艾地道:“真的。。。。。。只有我了吗?”
    “只有你了。”
    杨彪认真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这里的人都不傻,他们也很清楚,刘虞的上位仅仅只是短暂的上位而已。
    当这个皇帝,确实是被架在火上烤。
    可这是无奈的选择。
    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人站出来维持汉室江山。
    如果现在不尽快选出一个皇帝来的话,那天下人心就会失散得差不多,汉室血统就难以维系。
    可以说,刘虞这个皇帝,除了需要他自身的威望以外,还得加上满朝公卿,所有人的推举,才能被天下人认可,成为正统的皇帝。
    因此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刘虞茫然地看着众人许久,头微微垂下来,长叹了一口气:“我再。。。。。考虑考虑吧。”
    陈暮微微一笑。
    他知道。
    成了。


第三十八章 合纵连横
    孙坚的大军出发了两日,就忽然停在了偃师县。
    第三日,孙坚又单人回了洛阳。
    在皇宫中找到了陈暮,陈暮有些惊讶地看着他:“文台兄怎么回来了。”
    孙坚苦笑道:“我在路上遇到了前来报信的仆人,豫章郡确实已经被袁术占据,所幸我长子孙策早年曾经与庐江郡的舒县周家有旧,已携家眷逃去了庐江,我来此,是想问子归,我该何去何从?”
    陈暮准确地预判到了袁术的动向,再加上以往无数过人的战绩,足够让孙坚信服他是一个足智多谋之辈,因此也让他对陈暮抱有期待,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
    其实也是孙坚在发现扬州已经被袁术攻伐之后,感觉自己南下无望,毕竟带着自己这几千人马,如何跟袁术相扛?
    现在江南各地都已有主,孙坚一时觉得这天下茫茫之大,居然没有自己容身之处。
    听到孙坚的话,陈暮顿时就笑了起来。
    自己合纵连横之术,早就有了想法,现在孙坚送上门,他当然很高兴。
    于是立即将孙坚拉入明光殿内,二人相视而坐,指点江山。
    “文台兄之来意,我已经清楚。”
    陈暮坐下之后,开口说道:“现在天下大乱,忠汉室者已是寥寥无几,能多一个文台兄,可谓是汉室江山之福。我大哥知道了,也会十分高兴,感慨文台兄之忠勇。”
    孙坚问道:“子归的意思,是让我往东去投奔玄德吗?”
    陈暮反问道:“文台兄不愿意?”
    孙坚摆摆手:“这倒是无所谓,反正之前也一直在玄德帐下做事,只要能兴汉室,我都行。”
    看着孙坚敦厚的面容,陈暮心里也是十分感慨。
    这世上还是有一心向汉之人。
    不过仔细想想,历史上孙坚其实到死都没有翻身作主,成为一路真正有自主权的诸侯。
    从讨伐董卓开始,他就一直是依附于袁术,属于袁术的将领。
    后来之所以会死,也是被袁术派去攻打刘表,最后在江夏中了黄祖的埋伏,被中箭而亡。
    所以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称霸的野心,一直是一个猛将型的人物。
    但陈暮却并不希望孙坚就一直跟着刘备,他有他的作用。
    当下,陈暮就笑着说道:“文台兄忠规武节,令人钦佩。不过以文台兄的勇略,一直在大哥帐下确实屈才了,我倒是有个好去处,不知文台兄愿不愿往?”
    “何地?”
    孙坚询问道。
    “豫州。”
    “豫州?”
    “不错。”
    陈暮点点头,取出一张豫州舆图。
    天下舆图都收藏于兰台,董卓焚烧宫室,毁了很多珍贵资料。
    万幸的是青州还有大汉十一州的舆图复本,是当初陈暮得宠的时候,从兰台借出来偷偷自己临摹画的。
    毕竟天子喜欢写字画画,鸿都门学也侧重于书法与绘画艺术,为了讨好天子,陈暮的画画水平相当高,如果留存个两千年,卖个两三亿还是没什么问题。
    孙坚见他把舆图取出来,便凑过脑袋来看。
    陈暮指着舆图说道:“文台兄请看,这天下大势,已经各有分晓。王芬在冀州,刘表袁术占荆淮,刘焉在益州,韩遂马腾李傕郭汜这些人占了西凉与关中,陶谦在徐州,伯圭在幽州,我大哥在青州,孟德在兖州,交州就不去多说,十分偏远,剩下的,也就唯有豫州无人取。”
    “豫州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汝南郡为袁家老巢,袁术急于攻破刘表,就是想把豫州与荆州连成一块,再侵吞扬州,则占领天下三成之地,虎视江北,未尝不能成就一番大业。所以现在的汝南郡,被袁术派了从弟袁胤所取,为汝南太守。”
    “而那冀州的王芬也不甘示弱,用伪帝的调令,派遣部下赵喁自立为豫州刺史,占领了颍川,威胁洛阳。现在汝南为袁氏所夺,沛国相袁忠亦是出自袁氏,梁国与鲁国并无国相,陈国相骆俊,素来忠诚于朝廷。”
    “现在摆在文台兄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现在就带着兵马回家乡吴郡,击败吴郡太守陈瑀,自领一郡之地,再以吴郡起兵,与占据半个荆州,半个扬州半个豫州的袁术抗衡。”
    自从袁术趁着扬州没有什么强力人物,攻占了豫章与庐江二郡之后,就已经与汝南打通,派遣自己的部将担任豫州与庐江太守。
    如此一来,长沙——豫章——庐江——汝南四地就直接连成了一块。三面包夹荆北的刘表,形成夹击之势。袁术在形成这样的势力之下,至少短时间内,刘表肯定难以和袁术相抗,一旦刘表覆灭,那袁术就彻底成为最大的诸侯王,威胁北地。
    所以陈暮的打算很简单,那就是派孙坚去取了豫州北面,与刘表一南一北牵制住袁术,只要遏制住袁术往北发展的势头,等刘备这边先搞定了王芬袁绍这些人,腾出手来南下,处理掉袁术刘表这些草头王,便大势已定。
    “那第二条路是不是就是占领梁国鲁国陈国等地?”
    孙坚问道。
    陈暮答曰:“不错,梁国鲁国陈国沛国四地为豫州东北部,东连徐州,北接兖州。兖州的孟德兄与允诚兄,徐州的陶谦素来与我等友善,可为盟友。”
    “而公孙伯圭在幽州,大哥在青州,文台兄在豫州,此南北夹击王芬,先平定河北,再南下取江南。只要统一大江大河南北之地,雍凉与益州,也很快就会被消灭,如此便能尽快地取得江山,恢复汉室统治。”
    “如今我们在洛阳推举宗正为天子,便是要树立正统中央朝廷,宗正无子,待平定天下之后,再如先帝与桓帝一样,从近亲宗室之中选出一个新的天子出来继任,便又会回到从前。”
    “到时候我们几人立下这不世之功,上则为王公,出入殿堂,为三公九卿,掌控中央大权,治理天下。下则征战南北蛮夷,塞外远征,如霍骠骑一般驰骋千里。”
    “届时多年之后,我等故人或立于庙堂之上,或寄情于山水之间,或俯仰于天地,或耕耘于田野。此等闲情雅致,岂不快哉?”
    一通言语说得天花乱坠,孙坚不由心驰神往。
    作为武将,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沙场征战,为一方大将,守卫汉土。
    所以听到陈暮的话,顿时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当下孙坚高兴地道:“贤弟之言,令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那我现在就去往豫州去?”
    “不急。”
    陈暮微笑道:“如今满朝公卿正在准备宗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