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没有人把天子带来他们面前,这些人自然没有想那么多,主要也是关东军的威胁就在旁边,他们只想将长安朝廷处理之后,再劫掠一番,带领士兵回西凉老家。
    因此攻下长安之后,李傕郭汜樊稠王方等人则大肆派兵劫掠,抢夺财宝,在城内城外杀害无数百姓,史书记载“关中无复人迹,长安化为废墟。”
    这场动乱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整座城市才彻底安静下来,除了偶尔的惨叫与哀嚎,便再也没有了喧嚣与吵闹。
    熊熊的火焰还在燃烧,各处宫殿沦为废墟,街道上、百姓家中、宫殿内,四处都是尸体,鲜血像是染红了整个长安城。有些杀红眼的西凉人,甚至在劫掠财宝的时候,连身边的同伴都开始下手,以至于发生了很多起为了财物而引发的西凉军内乱。
    骚乱持续了一整夜,或者说,现在的局势已经不是李傕郭汜他们所能够控制得了的,士兵们到处散落,即便他们想要约束,短时间内也根本无法命令他们,像破蜀之后,钟会之乱,士兵杀疯了,在成都杀了好几天才平息。
    由此可见,乱兵之中,除非现在李傕郭汜王方樊稠他们立即去召集各级军司马、曲军候、裨将、裨将等中级军官,勒令各自部下平息骚乱,不然至少在短时间内,这场杀戮还得继续持续。
    未央宫中,城内依旧是水深火热。而他们这些主要高级将领则根本没有约束部下的想法,而是继续让他们劫掠财富,为将来逃回西凉的时候再做打算。
    现在他们坐在这里开会,则是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毕竟皇帝死了,王允也死了,就得想想将来他们要怎么办了,是继续留在关中,还是西去回凉州老家,这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西凉军中,五大中郎将地位最高,李傕郭汜当初也不过是牛辅的左右校尉而已,没那么大地位。
    而除了五大中郎将,就是阎忠作为董卓的谋主地位最高,被众人追捧。
    因此阎忠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
    左右两边则是李傕郭汜,然后依次是樊稠张济王方贾诩等人,最后还有一人,那就是李儒,他被放了出来,也因为是董卓的谋士而可以继续坐在这里。
    “诚汉先生,天子真的死了?”
    这是贾诩问的第三遍,刚才是私下里问了两次,现在是当着众人的面问。
    阎忠翻了个白眼道:“诸多将士亲眼看到的天子与王允的遗体,其中还有李校尉的侄子李利,这难道还有假?”
    贾诩眼珠子乱转,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看向阎忠的目光闪烁,本想提问天子的尸体现在在何处,可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没有问出来。
    阎忠一直在盯着他的脸色,见贾诩没有说话了,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贾诩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怕得罪自己幕后的人,如果换了李儒的话,也许自己可能就要糟糕。
    说起李儒,李儒现在面目憔悴,脸色苍白。在董卓死后,关中失去了一名领导者,作为一名有眼光的谋士,他自然很清楚董卓死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西凉军中诸将没有人能够取代董卓的地位,众人谁都不服谁,哪怕是让阎忠坐在主位上,也仅仅只是看在他的威望和名气,而不是畏惧他。
    所以现在的李儒根本没有心思放在皇帝身上,而是在考虑自己将来该怎么办,是找个雄主辅佐,还是隐姓埋名了此残生。
    “诚汉先生,现在我们已经反攻长安。天子与王允都死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李傕忧心忡忡地问道:“是不是应当回西凉老家了?”
    接下来?
    接下来当然是看你们自相残杀了。
    阎忠在心里冷笑一声,表面却摆摆手道:“回西凉老家做什么,西凉乃贫瘠之地,又如何比得上关中富裕?当年始皇帝与高祖一统天下,就是靠着关中。如果要想有所作为,自然要占据此地,先平灭了韩遂马腾,雄踞关中之后,才能放眼天下。”
    “可是。。。。。。”
    几个人互相对视,都不说话。
    放眼天下当然是件好事。
    可问题是这里谁做老大,谁当小弟,就得分个子丑寅卯出来。
    以前董卓是老大哥,他们是小弟。
    现在董卓死了,连名义上的老大皇帝也没了,那他们各自领兵,谁统领他们,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了,我也只是个建议,听不听就在你们自己。”
    阎忠淡淡地说道:“而且我也知道你们现在是什么顾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兵锋回转西凉,现在劫掠了关中之后,大家有钱有粮有兵,如果能够击败韩遂马腾,在西凉招募大量的羌人和凉州人为士兵,坐拥那么多兵马,再杀回关中夺取粮地,则将来雄踞一方,成为诸侯王,也不是不能了,现在路指给你们,剩下的就只能看诸位手段。”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王方等人眼里闪烁,目光都忌惮地看着对方。
    而贾诩和李儒却颇为惊愕地看着阎忠。
    阎忠当着众人的面,将这么好的战略方案分享给他们,摆明了是在二桃杀三士,在玩离间计。
    不过贾诩和李儒的想法不同,贾诩是先入为主,隐隐猜测到阎忠已经早投了他人,这一招恐怕是在为幕后之人扫清关中障碍,为将来夺取关中做足准备。
    而李儒则是以为阎忠在用一招狠毒的计策,选出一名雄主来辅佐,说得难听点就是在养蛊。
    等这些人互相厮杀之后,剩下的那人,就可以取代董卓,成为雄主了。
    因此两个人在听到阎忠的计策后,居然都没有说话。
    贾诩是明哲保身,他怕自己泄露秘密之后,就被阎忠幕后之人记恨上,从而招惹杀身之祸。
    李儒是觉得阎忠这个计策不错,如果真能选出个雄主出来,他就去辅佐,岂不美哉?
    所以一时间,智力低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王方这些人猜不到阎忠的心思。
    智力高的贾诩李儒二人,则是心有顾虑或者心中赞同。
    双方竟是都隐隐默认了阎忠的想法。


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
    初平三年五月,是汉朝历史上又一个黑暗的时刻。
    天子罹难,江山社稷濒临瓦解。
    当关东军抵达长安的时候,对长安发起了猛攻。
    按理来说,李傕郭汜这些人已经聚众起接近二十万的兵马,击退关东军并不是难事。
    但他们一个个为了保存实力,根本就不愿意出去死战,最终在关东军围城半月之后,他们答应了关东军的要求,将留在城内的朝廷公卿送出了城。
    接到满朝公卿之后,关东军就立即撤退了,毫不犹豫地开始往洛阳方向撤离。
    这也是阎忠早就给予李傕郭汜他们的判断。
    皇帝一死,关东军就没有了奋斗目标,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关中。
    毕竟现在刘备还在攻打冀州,关东军自己的粮草压力也很大,不可能再继续长时间留在这里,这样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正如之前阎忠说的一样,现在关中空虚下来,如果有雄心壮志的人,就应该占据关中,虎视天下。
    至于现在西凉军那么多将领,谁当老大的问题,那就只能看自己的本事。
    也许有人说关东军就在旁边,多蠢的人才会内讧?
    可问题是在天子死后,没有了目标,关东军有多蠢才会留在关中这片远离本地上千公里的地方继续作战?
    青州现在的情况确实好了很多,可也不是金山银山,支持不了他们两面作战。如今关东军还能够留在关中,已经是因为洛阳现在可以供应粮草,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州集团已经天下无敌。
    所以关东军撤退是必然的事情。
    六月初,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穿过秦岭,回到了洛阳。
    如今的洛阳已经开始屯田,王匡在“民变”中死后,他的部下投靠了赵云。
    其中有一名叫韩浩的将领对种田颇有心得,因此被赵云任命为典农校尉,而赵云本人则领军屯于林虑、荡阴、朝歌一带,也就是后世的鹤壁市。
    后世的鹤壁市在汉朝属于河内郡与冀州的交界处,这里是一片平原地区,很容易遭到冀州来的伪汉军队攻击。
    刘备现在跟王芬已经处于敌对状态,而洛阳地理位置很关键,赵云自然要小心防范。
    事实上当刘备准备进攻王芬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从河内郡直扑邺城。
    但王芬在伪汉政权建立之后,就开始大肆征兵,其中又以魏郡的军队最多,足足有七八万之众。
    如果从河内郡强攻的话,有些拿头去和人家的钢板硬撞的意思。
    因此当时他打的旗号是回青州休整,想要从冀州借道。等大军路过邺城的时候,再突然袭击,打王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王芬又不傻,自然是不允许,且还以伪帝的名义让他解散军队入邺城担任公卿。
    这一招是试探,如果刘备答应,那就皆大欢喜,如果刘备拒绝,那就是在不认可冀州的皇帝,双方自然要转变立场,从原本的友好变成敌对。
    刘备自然不可能解散军队跑去冀州当官,因此当场拒绝了伪帝的诏书,双方就算是撕破脸皮,正式陷入战争状态。
    只是让刘备想不到的是,战争还没开始打,公孙瓒的老家幽州就被中部鲜卑偷了屁股。
    无奈之下,公孙瓒只能向刘备告辞,从兖州进入平原国,再从平原找袁绍借道渤海郡,一路北归,回到了幽州去守自己的老家去了。
    也许有人问,袁绍会那么好心放公孙瓒回去?
    然而袁绍的计策就是要削弱刘备的力量,怎么可能不会放他走?
    而且袁绍现在的兵力还没有能力阻拦得了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北归,自然就只能看着公孙瓒离开。
    一时间,从战争刚刚开始,刘备就已经处于兵力上的下风,他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且还是在外征战多年的疲惫老军,而王芬在冀州拥兵十多万,还是年轻力壮的新军,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战争从一开始就十分吃力,幸好王芬本人不修兵事,哪怕拥兵十多万,指挥能力和调度能力都极差,仅仅只是靠着兵多在勉强支持而已。
    实际上刘备军如果是当初从青州出来的六万兵马,靠着精锐和高级将领比较多,几乎可以摧枯拉朽般击溃王芬。
    可现在跟当初完全不一样。
    一者他当初的六万兵马,一年征战死伤近万人,只剩下五万。而这五万还得分兵给陈暮留一万,又在洛阳等关键地区留一万,自己手里只有三万多人马,兵力严重不足。
    二者他的士兵都已经出来征战三年了,思乡情绪和厌战情绪比较严重,导致战斗意志不高,往往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会出现崩溃的情况,使得刘备无可奈何,只能停止攻打冀州,从兖州借道回了青州休整。
    刘备主力回师青州,王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在魏郡与河内郡的边境,以及清河国与平原国的边境处布置了大量的兵马,防备洛阳和青州的进攻,至于让他出动出击,他还没有那个胆子。
    主要也是王芬手下诸多谋士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关中跟青州在刘备手里,北面还有个公孙瓒,冀州现在的位置就非常尴尬,处于被三面夹击的状态。
    一旦王芬进攻洛阳,那么关中的关东军回师,此时青州和幽州再一起对他进攻,则形势就会瞬间逆转,同理不管打青州还是幽州也一样。
    所以王芬只能保持一个龟缩防守的状态,根本不敢主动出击去找刘备的麻烦。
    天下大势,在初平三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刘辩死了。
    没有了共主,各路诸侯的心思,就纷纷开始活跃了起来。
    冀州,渤海郡,太守府邸。
    袁绍召来诸多手下议事,意气奋发地看着众人。
    “冀州,马上就要到手了!”
    兖州,东郡,太守府邸。
    曹操听闻刘辩驾崩的消息,眼角落下两滴眼泪,哭诉道:“是臣之罪也。”
    益州,蜀郡,州牧府邸。
    刘焉狂喜。
    早在去年他就曾经造作乘舆车具和天子服饰,准备为称帝做打算,只是因为被朝廷下达的诏书谴责而一直不敢。
    现在正牌天子没有了,他这个汉室宗亲,且堂堂的益州牧,终于可以更进一步,称为天子了。
    除了这些人以外,荆北的刘表,荆南的袁术,还有徐州的陶谦,面对这个消息的表现不一而足,有些高兴,有些悲伤,天下大势,总归是在这起起落落中开始了。


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
    洛阳,曾经的皇宫之中。
    太尉马日磾,司空杨彪,太常种拂,光禄勋赵温,宗正刘虞,太仆鲁旭,大司农士孙瑞,大鸿胪周奂,卫尉张喜,以及其他朝廷元老大臣,满怀悲戚地看着这保存完好的德阳殿。
    大殿的主位是曾经天子之席,没有人坐,马日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