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东军素来忠君爱国,又有袁氏为掣肘,想来刘备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司徒主簿知道王允的担忧,迟疑道:“况且此时刘备还在冀州东讨伪帝,无暇西顾。此时在关中的只是原来的白波军而已,若司徒能够拉拢这些白波军的将领,以天子诏书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封赏,他们必然感恩戴德,愿意为司徒效力。”
    白波军?
    王允眯起眼睛,细细思量起来。
    白波军只是一群起义盗匪出身,若说对朝廷对关东军有多忠诚,那显然是抬举他们。
    可如果以朝廷的名义对他们进行拉拢封赏,显然要比待在刘备手下更舒服。
    人往高处走,水王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之理,毋庸置疑。
    只是。。。。。.
    白波军也好,刘备军也罢,摆在王允的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今长安城的实力并不强大。
    之前王允就曾经考虑过拉拢白波军,然而他还是在害怕如果十多万白波军涌入长安城,那掌权者又得换一个人来坐。
    现在城内只有吕布数千并州军,王允不担心吕布造反,是因为哪怕吕布造反,他也没有实力将城守住。
    到时候各路人马群起而攻,吕布必然死路一条,所以只能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而反观徐荣李傕郭汜这些人,各个都有数万兵马,再加上白波军,实力都不容小觑,没有一路是善茬。
    这些人王允是根本不敢让他们入城的,哪怕徐荣已经明确表态愿意与胡轸一起投靠朝廷。
    谁知道他们入了长安城会做什么呢?
    因此想到这里,王允只能摇摇头道:“拉拢他们倒是可以,但不能让他们进城。这样,我今日就去一趟皇宫,以天子名义下诏书,封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人为中郎将,命令他们去追击西凉叛军。”
    在挑拨离间这件事上,王允还是相当内行。你关东军不是撤兵吗?那我现在就挑拨白波军不服从你们关东军的领导,到时候看你们关东军还有什么资本继续搞事。
    不得不说,王允这一招还是很厉害。因为陈暮手底下自己的青州本部人马只有一万多人,再加上孙坚的兵马,总共才两万左右。
    而白波军占了大头,如果王允这一计成功了,那会让陈暮手下无人可用,对他接下来的计划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么充满了戏剧性,令人捉摸不透未来会发生什么。
    李傕郭汜的兵马以逃亡为名,跑到了左冯翊。
    一路上过了数个县,沿途不断有西凉人加入他们,想跟着他们一起逃跑。等到武功的时候,人数已经达到了七八万之众,全都是因为“朝廷要杀尽西凉人”这个传言而跟着他们逃跑的西凉人。
    这个流言自然是贾诩向李傕郭汜他们建议,派人传播出去的,经过一个月的发酵,早就已经在长安周边各地郡县流传开来,使得各地西凉人都极为恐惧,害怕被杀。
    到了武功县,李傕郭汜王方等将领召集士兵,站在高台之上,台下数万人。已是到了夏日,烈阳高照,所有人都嘴唇发白,脸色难看。
    李傕看着众将士,用最大的力气喊道:“将士们,相信大家也都听说了,如今朝廷要杀尽西凉人。”
    台下鸦雀无声,众人都抬起头看着他。
    “我本欲解散军队,带着大家逃回西凉家乡。可是最近有传闻,朝廷已经派来了追兵,甚至已经勾结了韩遂马腾这些人,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设伏,要将我们全部杀光。”
    “这些年来,我们只不过是跟着太师奉命行事而已。主之罪,吾等又有何罪?可朝廷还是不放过我们,大家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傕的声音自然没有张飞那么洪亮,可以传出去的话,也就台下几百人能够听得清楚。
    但经过台下数百亲信口口相传,不断地往后递话,渐渐传播开来。
    过了约数分钟,台下忽然有人喊道:“既然朝廷不让我们活,那我们就打回长安去,谁要杀我们,我们就杀谁!”
    “打回长安去,谁要杀我们,我们就杀谁!”
    “打回长安去!”
    “杀!”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在喊,慢慢地,所有人都开始喊起来。
    很多人一开始还不明白什么情况,西凉人将这件事情四处传播,大意是:“哪怕李校尉与郭校尉带大家逃跑,可朝廷还是不放过他们,已经派出了追兵追杀,所以二人决定杀回长安。”
    不仅是军中的士兵在喊,慢慢地信息也很快传播到了军营外跟着他们逃离的西凉人群体当中,幽凉并三州边境人本就民风彪悍,再加上人都有从众心理。
    一时间,李傕郭汜一呼百应,所有人都群情激愤,被煽动之后,现在只需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命令他们去做任何事情。
    见到军心可用,李傕与郭汜等人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道:“跟着我,杀回长安!”
    “杀回长安!”
    在他们的煽动下,所有人都开始盲目跟从。
    数万士兵加上数万原本只想着逃亡的西凉人,全都掏出了刀子,组成了一支新的大军。
    一路上继续穿郡过县,等抵达右扶风的治所槐里县的时候,他们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十万,浩浩荡荡向着长安杀来。
    而此时此刻,王允根本不知道自己死期将至,这已经是第二日,他正在皇宫之中,代替天子下诏。
    如今天子因为传国玉玺丢失,所以诏书都是盖想刘辩的私人印章,可印章早就已经不归他管,而是放在未央宫前殿,由现在的掌权者王允代理。
    因此实际上王允想干嘛就干嘛,前些日子还提拔了自己的好友宋翼以及自己的兄长王宏,分别担任左冯翊与右扶风,掌控关中局势。
    他正在写诏书的时候,外面一个小黄门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喊道:“司徒,不好了司徒,出大事了,司徒!”
    “怎么回事?”
    王允皱起眉头,不悦地道:“未央殿内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不好了。”
    小黄门哭丧着脸道:“宫门外传来士兵报信,言称那李傕郭汜领兵十余万,杀回长安了。”
    “什么?”
    王允大惊失色,汗都快下来了。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李傕郭汜居然敢如此行动,难道他们就不怕关东军此时出手?
    陈暮!
    在这一瞬间,王允骤然醒悟过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关东军会突然撤兵了。
    原来他们早就猜到了李傕郭汜会这么干,甚至很有可能李傕郭汜就是他们煽动的,就是要让他们攻打长安,然后关东军再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自己当初还想煽动关东军去攻打李傕郭汜的西凉军,等他们拼个两败俱伤再从中渔利,没想到人家居然也是这么打算的。
    想到这里,王允咬牙切齿,手中的笔几近折断,对陈暮的恨意,又多添了几分。
    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必须要解决长安的危机。
    “下令,让徐荣胡轸迎战!”


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
    下邽县。
    军情司的情报早已经传到了陈暮手里。
    此时此刻,徐荣与胡轸直接从灞桥一带撤兵,往长安城而去。
    根据情报显示,王允并没有让徐荣与胡轸进入长安城内防守,而是命令他们前往京兆尹。
    京兆尹在长安西面,为西面屏障,这么做显然是为了不让西凉军乱波及长安。
    陈暮高坐主位之上,关羽坐在旁边,孙坚为下首第一个,臧霸王朗管亥杨奉徐晃等众将士济济一堂。
    “四弟,李傕郭汜竟然反了。”
    关羽眯起眼睛,抚须说道:“趁此机会,不如我们现在就代表入了长安,保护天子。”
    到现在为止,除了阎忠以外,陈暮都没有暴露过自己的企图。
    所有人都以为,这次撤兵,只是他不想和西凉军硬碰硬,等到西凉军自己粮草匮乏时,自行溃败,再入长安城。
    哪知道西凉军居然在这个时候趁机攻打长安。
    因此关羽认为,不能让李傕郭汜惊扰到天子,应该此时前往救援,将长安拿下。
    陈暮冷笑一声道:“朝廷诸公在除了董卓之后,又畏惧我等如虎,以为我们入了长安城后,就会如董卓一般把控朝政,祸乱天下,真是大谬也。”
    “也不能这么说。”
    孙坚说道:“王司徒还是心向社稷的,只是恐为奸人挑拨尔。我等此番入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天子,为了匡扶汉室,趁此机会击败李傕郭汜,奉迎了天子回洛阳,相信满朝公卿也会明白我等心意。”
    “这是自然。”
    陈暮沉吟道:“王允虽不仁,但我等不能无义。此番召集诸位,就是为了商量出兵事宜,如果长安朝不保夕,应当兵贵神速,我率领玄甲重骑为先锋,先兵进灞桥观望形势,二哥与文台兄领大军紧随其后,务必要尽快抵达长安城下,不能让天子出事。”
    “诺!”
    二人起身拱手应是。
    把军令吩咐下去之后,陈暮当即准备动身。
    玄甲重骑已经于城外一人三骑,一匹马载人,一匹马载士兵铠甲,一匹马载马具铠甲,相当于一千轻骑兵再加两千匹马,浩浩荡荡奔涌向西而行。
    炎炎夏日,烈阳高照,远方的地平线上,卷起滚滚尘烟。紫影跑在队伍最前面,陈暮长袍飘飘,心里压抑不住激动。
    谁也不会想到,军情司的情报其实早就来了两天了,但他一直隐瞒着,没有告诉大家。直到在灞桥附近的斥候正常回来禀报徐荣军的动向,这才召集诸将,将情况说明。
    两天时间。
    足够让长安发生很多事情,更何况从下邽县、郑县这一带调兵遣将,往长安方向去,接近二百里,也得走三天时间。
    中间差不多就已经有五天的时间差,这五天的时间差,足以改变关键性的战局。
    。。。。。.
    。。。。。.
    京兆尹,城下,徐荣看着远方地平线上微微冒出头的西凉军。
    他的眉宇间露出丝丝忧愁。
    别人或许会想,他麾下有三万多军队,而且京兆尹作为一郡治所,城高墙厚,理应可以抵挡外面的大军才对。
    唯有徐荣看着远处的胡轸杨定樊稠等数名将领,眼神之中充满了忌惮。
    城内的三万多军队,可也是西凉人呀。
    他自己身边,拢共就只有数百幽州亲卫而已,又如何能控制得住那么多西凉军队?
    想了很久,徐荣才对身边的亲信说道:“传令下去,出城迎战。”
    亲信愕然道:“出城迎战?”
    “嗯。”
    徐荣眉头深颦,只是点点头,没有做解释。
    亲信却还是劝道:“将军,京兆尹城高墙厚,据城而守方为上策,将军何必要出城去与他们一战呢?”
    徐荣本不想回答,但亲信也是好意,便长叹了一口气道:“现在胡轸杨定樊稠他们已经接受了朝廷的诏令,投靠了朝廷,暂时还不会想那么多。一旦据城而守,时间一长,城外西凉军派人联络他们,我们才危险了,所以只能命令他们出城决战,才有一线生机。”
    “原来如此,是属下孟浪了。”
    这个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亲信立马找到传令兵给各部传令。
    胡轸杨定樊稠他们确实没有想那么多。
    因为他们才刚刚升官。
    王允为了拉拢他们对抗李傕郭汜,统统给他们封为中郎将,而徐荣则成为了车骑将军,统领三军。
    众人还在升官的喜悦之中,哪怕同为西凉人的以前同袍杀来,也确实没考虑临阵叛变。
    毕竟朝廷现在看似是个空壳,可外面还有十多万关东军在,如果他们跟着李傕郭汜临阵叛变,也得考虑会不会被朝廷召集关东军镇压的问题。
    所以面对升官发财以及关东军的威胁,昔日的什么同乡情谊,同袍战友情谊,基本已经可以统统抛之脑后,拥入朝廷的怀抱。
    因此在徐荣发布命令以后,几乎没有任何阻碍,所有人都浩浩荡荡出城,趁着敌人还未抵达,紧急列阵。
    徐荣率领一万大军为前军,杨定樊稠为左军右军,胡轸为后军,形成了四个方阵。
    于城外列阵之后,远方的地平线上,滚滚尘烟弥漫。
    不知何时浮现出一道密密麻麻的黑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列狂奔的马匹,漫天的尘土飞扬,然后整个大地都像是在震动。
    旗帜高举,战马腾飞。夕阳映照下,连绵不绝的身影仿佛填平了整个地平线。
    李傕郭汜的叛军终于杀来了。
    等靠近京兆尹城池的时候,胡轸杨定樊稠他们才惊恐地发现,敌人根本不是情报之中的三五万人。
    要知道,李傕郭汜张济王方他们也只是接收了牛辅的遗产而已,了不起三五万。
    可眼前的大军虽没有任何章法列阵,却如海洋一样涌来,无穷无尽,整个平原之上,仿佛蝗灾一般,不断地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