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陈暮下一句话,顿时就扭转了局面,将冀州远火问题,变成了一团难以解决的近火。
    他说道:“大哥不要忘了,如今青州力量极为空虚,若王芬立伪帝之后,立即出兵占领青州,坐拥天下两大富饶之州,人口千万,则天下诸侯即便联合起来,怕也不能挡,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青州?
    陈暮的话顿时让刘备惊起一身冷汗。
    他只想着先攻取长安救回天子拿到大义的问题,却忘了老家还有被偷塔的危险。
    要是趁着他在关中对付董卓的空档,王芬真的对青州动手,那青州恐怕绝对无法抵挡,因为大部分青州的兵力,几乎都被他带了出来。
    现在青州只有各地郡兵,加起来也只有两三万人,而冀州自古以来就是最富饶的土地,足有九郡,人口也最多,随随便便拉个十万人马出来根本不是问题。
    要是王芬有不轨之心,确实不堪设想。
    在发现冀州问题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之后,刘备深锁眉头,低声问道:“若王芬立伪帝之后,取了青州,那我即便是迎回天子,也不能相抗吗?”
    陈暮苦笑道:“家都没了还怎么抗?拿司隶七郡这点土地人口跟冀州青州十五郡千万人口打吗?”
    刘备沉默片刻,又问:“那关中。。。。。。”
    陈暮笑了起来,说道:“如今董卓覆灭在即,关中只需数万兵马足以控制局面,大哥尽管前去,有我在,必会让朝廷万无一失。”
    嗯。
    只保朝廷万无一失,天子有没有事,那就另当别论了。
    刘备当然没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听到他的话,安心了许多,松了一口气道:“有四弟在,我还是很放心。既然如此,那我便立即启程,准备回洛阳向王芬兴师问罪。”
    “大哥别急。”
    陈暮微笑道:“我们还要等一份东西。”
    “什么东西?”
    “刚才我不是说奉诏讨贼吗?”
    “难道是?”
    “不错,朝廷的诏书。”
    “朝廷的诏书?”
    刘备纳闷道:“我之前倒是接到过几份,都是董贼以天子名义呵斥我的,难道他还会好心给我讨伐王芬的诏书?”
    陈暮笑道:“自然,这个时候,董卓跟我们,可是有同一个敌人。”
    “明公,明公!”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石拱门处忽然传来了声音。
    刘备转头一看,是田丰,便招招手道:“元皓,有何事?”
    田丰匆匆而来,近前拱手道:“天子又来诏书了,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刘备看向陈暮,惊讶道:“四弟早就向长安上了奏折?”
    他还以为自己要在华阴留几天,等他亲自上了奏折,等长安那边回信之后才能走呢。
    陈暮点点头:“此事刻不容缓,一旦王芬立下伪帝,又以伪帝诏令讨伐一切不臣,反而让他们占了先机。”
    田丰看看刘备,又看看陈暮,便问道:“明公与子归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不错。”
    刘备道:“刚才四弟已经跟我说过了,我即刻就准备启程回冀州讨伐王芬。”
    听到他的话,田丰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正应如此,冀州虽远,可青州近。若我是王芬,立伪帝之后,必然夺取富饶的青州,加上本就强大的冀州,坐拥二州之地则天下可定,明公万不能让他得逞。”
    这就是在战略上看待问题。
    刘备看待问题是觉得自己只要迎回天子,就掌握了大义,就可以用天子的名分去恢复汉室江山,诏令天下。
    而田丰和陈暮的眼光更加长远,早已经看到乱世将至,哪怕得了天子,天下各路诸侯也不会臣服。
    所以与其要一个只有名分而没有实际意义的天子,自然是一州之地作为根据地更加重要。
    听到田丰和陈暮一样都是这么认为,刘备也就放心下来,起身道:“那我就去接这份诏书吧。”
    说着,便起身,穿过了拱门往前院去领诏书去。
    而陈暮,坐在亭中饮酒看雪。
    天色还未暗。
    可阴沉沉的乌云遮蔽了漫天,簌簌的雪花纷落,来到了这繁杂的世间。
    看着这白茫茫又冰冷冷的世界,陈暮心中思绪千万。
    王芬这个人。
    还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个虎视眈眈的袁绍在旁边盯着还不自知,结果偏要站出来兴风作浪,惹到刘备头上。
    难怪你历史上会落得一个自杀的下场,看来刚愎自用也是个大问题。
    现在是你自寻死路,就怪不得其他人了。
    陈暮眯起眼睛。
    不过袁绍这厮,倒也会算计。
    选的真是时候。
    刚好青州空虚,加上老大哥主力需要一定时间回师。
    不然肯定顺手就把你给宰咯,绝对不可能让你这么顺利地把冀州取到手。
    只是虽然现在青州没有吞并冀州的实力,而且老大哥现在肯定也只想着迎回天子,不想闹那么多幺蛾子。
    但想借我们的刀取冀州?
    呵呵。
    陈暮嘴角含笑,眼中却露出冰冷的光。
    那可要看我们这把刀,到底会不会如你所愿,是帮你割王芬的肉,还是顺手再给你捅一刀了。


第十七章 调兵遣将
    司隶七郡,如今三郡在董卓手里,四郡在刘备手中。
    现在双方的焦点和兵力,基本都在渭河沿线一带,各城池驻扎兵马,相互对峙。
    如果将敌我分成红蓝两方阵营,从地图上或者天空看,就会看到,在华阴到灞桥渭河南北两岸,密密麻麻都是双方的兵马。
    然而初平二年十二月,原本驻扎在郑县下邽等地的刘备主力军,却忽然开始大规模撤退,往东洛阳迁移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原本作为后备力量的临晋、芮乡、重泉、莲勺一带的白波军填补他们的空白。
    要知道,关东军的兵力在入关中之前,其实只有七万人。但后来随着公孙瓒加入,到了十万左右。紧接着朱儁加入,兵马多达二十余万。
    哪怕鲍信和曹操不得不回兖州处理黑山军的问题,他们也只带走了本部人马大概两万多人,对大局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而如今刘备军的兵力配置,是关中有五万多人,加上陈暮当初从青州带来的两万人,差不多是七万兵马。
    洛阳属于大后方,驻扎的兵力不多,只有一万多人,基本分散在各县维持地方秩序。
    因此在关中的刘备军,大概是六万人。
    这些兵马,按照陈暮的建议,只留一万人即可,加上公孙瓒的三万骑兵,步兵五万,加上骑兵三万,应该就可以将王芬击败,夺取冀州。
    临行之前,经过陈暮和田丰的商量,认为应当以假道伐虢之计,先打旗号,说是准备撤回青州,需要从冀州借道。
    等到进入冀州境内之后,再突然袭击,最好将王芬一举击杀,将伪帝废掉,则万无一失。
    不过这些计谋陈暮也只是提了一下,毕竟现在刘备在王芬立伪帝的关口忽然回师,只要是正常人,估计都会觉得有点奇怪,所以还得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如果可以骗的话,尽量先骗过王芬。要是不能骗过他,王芬不准刘备的兵马进入冀州,则应当先从兖州借道,回青州守住地盘再做打算。
    毕竟兖州现在就是一团乱麻,到处都是叛乱,不像冀州又安稳又富饶,如果刘备要借道兖州,估计曹操一百万个愿意。
    十二月下旬,在刘备与公孙瓒大军浩浩荡荡东去的时候,剩余的十多万兵马,以陈暮关羽为统帅,继续镇守。
    如今青州军的内部职位其实很混乱,刘备是青州牧,陈暮关羽张飞都是太守,还没法确定具体职务。
    没办法,州牧又不是皇帝,不可能大封群臣,所以陈暮也只能以太守之位统领三军。
    不过陈暮也不是完全没有职务,至少在刘备走后,他被任命为督军。
    也就是都督。
    这是个临时职务,上到三公九卿,下到裨将门牙将,只要有需要的时候,都可以担任,独自统领数量不等的兵马。
    而在刘备离开之后,陈暮也很快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兵围长安,配合城中内应。
    华阴县,陈暮高坐主位之上,孙坚坐在下首第一个,其次是关羽、管亥、臧霸、王朗、杨奉、韩暹、胡才、李乐等人。
    随着曹操鲍信离开,五路诸侯也算是分崩离析。现在刘备又带走了公孙瓒,唯一还继续跟着的客军,也就只有领了五千丹阳精兵的孙坚了。
    而其他将领方面,武安国和牵招留守洛阳,赵云在河内,张飞、典韦、张辽、高顺、黄忠、徐和、司马俱、李波、管承、王丹、张饶等跟着刘备走了,目前陈暮帐下的高级将领并不多。
    另外,白波军的组成其实是并州与河东一带的难民抱团为贼寇,战斗力十分低下,跟黄巾军有得一比,所以十多万人看似很多,但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因此现在留下来的十多万兵马,跟董卓现存的七八万精兵还是没得比不过这次出兵又不是真的打长安,虚张声势而已,因此只要不真刀真枪与董卓干上,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陈暮俯视众人,缓缓说道:“这次出兵的目的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并不是要和西凉军打仗,而是兵进长安,在灞桥一带牵制西凉军,掩护大哥兵马撤回洛阳。”
    “所以我们的任务可以说是断后,只需要大家结寨而守,并不需要进攻。而且我估计西凉军也不敢在冬日大雪与我们作战,因此这一战十分安全,不会有危险。”
    这就是先定个基调,白波军这些人战斗力不怎么样,杨奉、韩暹、胡才、李乐众人也只想升官发财,对刘备没什么忠心,所以不能让他们太害怕。
    毕竟刘备军的主力已经不在这里,没有了强大实力镇压,难免这些人可能会有些小心思。
    听到陈暮的话,这几个白波军的首领果然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关东军让他们去打董卓送死,要真这样的话,说不准当场就会哗变。
    “不过虽然只是虚张声势,但哪怕是虚张,声势也得做足,兵马进退,不能失据,要表现得是真的要打长安的意思。”
    陈暮掏出刘备给他的青州牧官印,继续说道:“现在大哥将青州牧官印给了我,命我做临时都督,就是让我来统领三军,统筹此次行动,现在我来安排事宜,孙坚何在?”
    就跟诸葛亮要找刘备讨要双股剑作为信物一样,要想号令兵马,陈暮自然也得有个东西宣示自己的身份。
    “末将在!”
    孙坚站起身,他跟刘备平起平坐,按道理不需要接受陈暮调令。
    不过现在陈暮做他的临时主官,自然要按照军中规矩来。
    “命你领五千本部人马,沿渭河兵进掫城。”
    陈暮拿出一张军令牌扔过去说道:“注意,还是那句话,此战只可给予董卓压力,不可真地进攻。要想营救天子,一定要按照计划行事。”
    “诺!”
    孙坚答地的“诺”,因为地位相同,而且比陈暮年长。
    “关羽何在?”
    陈暮又道。
    关羽起身道:“在!”
    “命你领六万兵马,进兵灞桥,于戏亭一带驻守。”
    关羽拱手道:“诺!”
    陈暮又道:“臧霸何在?”
    “末将在!”
    臧霸站起来。
    “命你领三万人马自下邽兵进左冯翊,切记,只可守,不可攻,若敌军主动发起进攻,则高悬免战牌,结寨而守,不许主动出击。”
    “唯!”
    臧霸接过军令牌。
    陈暮又看向管亥道:“管亥何在?”
    管亥一直在关羽帐下担任校尉,就跟周仓一样,现在是关羽的忠实小弟,听到自己似乎可能会独自领军,便起身道:“都督,亥愿随关将军羽翼,侍奉左右,不离不弃。”
    “唔。。。。。”
    陈暮原本是想让管亥领两万兵马配合臧霸袭扰阳陵一带,给董卓制造压力,见他这个样子,似乎没有独领一军的想法,想了想便道:“那行吧,你就跟着二哥走,王朗何在?”
    王朗何在?
    王朗左右看看,指着自己,目光充满了不可置信道:“是我吗?”
    “当然。”
    陈暮笑着点点头:“师兄,如今帐下能够独领一军得不多了,也就只有你出马了。”
    “真的吗?”
    王朗又惊又喜道:“可是我从未领军出征过,还没准备好呢。”
    作为一名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大汉,谁不想成为一名领军大将,沙场称雄?
    但文化人的身份还是限制了他不少,刘备也一直以来将他作为谋士,从没想过把他当成武将,让王朗一直颇为遗憾。
    现在机会忽然降临到他身上,简直是不敢相信。
    “诶,谁都有第一次的时候。”
    陈暮摆摆手,转过头看向臧霸道:“宣高当初领兵讨黄巾的时候,有做过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