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眼下由于孙坚从长沙太守变成了豫章太守,出兵的时候是从豫章北面的庐江郡进入汝南郡,并不路过荆州,所以自然出现了历史进程变动,让刘表现在还被困在长安。
    不过袁术的野心不小,为了谋夺荆州,依旧催动了这一历史进程。
    直接明抢,名不正言不顺,还容易被世人攻讦,因此在谋士的建议下,袁术想了个办法。
    早在初平元年八月,他就暗中密谋策划,派遣刺客在荆州治所武陵郡的汉寿县,袭杀了荆州刺史王睿,然后又派使者向朝廷进贡,想让朝廷封他为荆州牧。
    如此只要朝廷政令下达,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整个荆州,到时候与汝南老家相连一片,人口、地盘、物资就全都有了。
    可袁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自己只要带着金银珠宝送给董卓,就能够得偿所愿。
    却不知道,董卓又不傻,明知道袁家基业在汝南,还将荆州送给他,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就把刘表给派了出去,让他担任荆州刺史。
    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就在初平元年九月到十月之间,正是关东军与董军休战的时候。
    刘表接到命令,单人匹马走过武关来了荆州南阳郡,抵达了襄阳之后,秘密会见了本地世家豪强代表蒯良蒯越蔡瑁等人。
    不得不说,刘表选的时机也很好。
    因为此时此刻,荆州本地豪强也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前任荆州刺史王睿虽然死得神不知鬼不觉,但只要不是傻子,很多人都猜得到是袁术干的。
    王睿的死,并不代表什么。但通过此事,能让世人看出,袁术之心,路人皆知。
    荆州地方世家豪强都已经明白,袁术必然是打算要吞并整个冀州,一时间荆州内部局势相当不稳定,很多豪强世家都纷纷聚众相抗,妄图自立。
    也许有人说,袁家四世三公,名望满天下,这些荆州本地豪强为什么不选择归附,而要选择与他抗衡呢?
    原因很简单。
    袁术出身汝南袁氏,为豫州世家豪强代表,汝南等地世家皆愿意依附于他。他染指荆州,就意味着荆州本地世家豪强要被挤占生存空间。
    而刘表呢?
    孑然一身,要想在荆州有所作为,离不开荆州本地世家豪强的支持。
    换而言之,如果袁术取了荆州,那么荆州地方世家豪强就很难在袁术手底下拿到更多的利益,反而要被豫州世家豪强夺走他们的利益。
    所以哪怕明知道袁术现在实力强劲,占据着荆南,在汝南又有根基人脉,荆北世家豪强也完全对他不感冒,转而支持刘表。
    这一点在历史上,就已经有了明证。
    当时袁术占据了豫州汝南,荆州的南阳,妄图继续南下占领整个荆州,最后却被荆州本地世家推出来的刘表击败,连孙坚也死在战火里。
    可见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世家豪强可不管你的家族是否四世三公名满天下。
    如今历史虽已经有了大量改变,但现在刘表来了之后,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同样是毫不犹豫支持刘表,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投靠袁术。
    刘表到了荆州之后,并没有前往武陵郡。
    武陵郡就是后世的常德市一带,当时荆州的治所汉寿县就在这里,然而刘表很清楚,此时的荆南大部分都已经掌握在袁术手里,他跑去武陵那是自寻死路。
    所以他首先来的地方,自然是荆州重镇襄阳。
    因为蒯良蒯越当初在何进帐下的时候就与刘表有旧,刘表就想先获得蒯家支持,哪知道此时荆州世家也在暗中抵触袁术,一时间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意识。
    当刘表隐晦地表达了对荆州形势的担忧,对袁术日益膨胀的野心表示不满的时候,蒯良蒯越蔡瑁等人便立即献上计策和兵马,帮助刘表建立自己的势力。
    刘表也马上接受了他们的计策,一边诱杀了南郡、南阳、江夏等地不服从王命的宗贼,一边大肆拉拢世家豪强,很快聚众数万兵马,与袁术相抗。
    如此到初平二年的时候,刘表已经差不多平定了荆州北部三郡,手中掌控了南阳郡、南郡以及江夏郡,在云梦泽一带布下了重兵。
    袁术见如意算盘打空,竟然中途冒出个刘表摘了他的桃子,顿时勃然大怒,派遣兵马去攻打江夏,想要先打通汝南——江夏——长沙这一条线的通道。
    结果战场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袁术派去的兵马就被刘表派往江夏的江夏太守黄祖击败,一时间荆南荆北局势十分紧张,双方彻底撕破脸皮。
    而就在袁术与刘表僵持的时候,远在冀州的袁绍,就过得十分凄惨。
    袁术再怎么样,也掌控了荆南数郡,又与汝南袁家遥相呼应,随时都有可能南北夹击刘表,获取巨大的利益。
    可他同父异母的亲哥哥就没那么好运气了。
    王芬不死,袁绍就永远都是个弟弟。
    论名望,王芬为八厨之一,素有贤名,比之袁绍强得多。
    论能力,王芬在冀州五年,成绩有目共睹,整个冀州百姓全都信服于他,威望与权势都非常大。
    所以哪怕袁绍回了冀州之后,就立即广招贤良,对冀州垂涎三尺,觊觎已久。
    但只要有王芬在,他就连半点想法都没有。
    毕竟王芬可不像韩馥那么软弱,作为党人中少有的实力派,王芬不仅有能力,识大体,脾气也不是很好。
    最重要的他更袁家没有关系,并不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所以袁绍根本没有在王芬手里夺过冀州的能力,只能伺机而动,想办法找合适的时机动手。
    实际上陈暮倒是想要影响王芬,让他小心袁绍,尝试阻止袁绍拿到冀州基本盘。
    但王芬此人也有些刚愎自用,除了只结交荀爽陈逸之类的党人以外,其他人的话根本听不进去。
    因此陈暮也只能暗中在冀州发展军情司地下情报,并没有节外生枝,做其它部署。
    只是即便如此,袁绍现在的日子也够呛。
    现在包括荀和荀攸荀爽陈逸襄楷周旌等人在内,都依附于王芬,压制得袁绍有些怀疑人生,脑子里已经在考虑回汝南夺豫州的心思了。
    不过逆风战神毕竟是逆风战神,虽然如今的局势对于袁绍来说,简直是地狱难度开局,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因此在许攸和逢纪的策划下,一场针对王芬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至于是什么阴谋,暂时不提。
    如今天下格局,暂时还未明朗。将来的很多霸主,到现在甚至都只是一个小角色,比如曹操孙坚,连自己地盘都没有,相当可怜。
    而真正拥有一州之地作为根据地的,整个东汉目前只有四人,一个青州牧刘备不用多说,现在是最大的势力。另外三人,则是益州牧刘焉,兖州刺史刘岱,以及徐州刺史陶谦。
    历史上,陶谦是在中平五年十月,也就是188年的时候因为青州黄巾攻打徐州,于是朝廷派他去做徐州刺史。
    但现在青州黄巾都被陈暮扫荡得差不多,导致陶谦晚了一年才去徐州。
    他去徐州的契机也很简单,青州黄巾虽然被平定,但徐州本地的宗贼、黄巾、山匪、强盗势力依旧存在,只是闹得动静不大,一直没有人去收拾而已。
    结果到189年十月份的时候,徐州黄巾的声势也越闹越大,再加上各地盗匪势力割据纵横,局势越发混乱,朝廷只好把陶谦派了过去。
    这个时候刚好是刘备被董太后任命为青州牧的时候,陈暮那个时候也刚好弃官逃回青州。
    陶谦抵达徐州后,哪也没去,同样也是直接跑到青州来了。
    是的,你没看错。
    陶谦在中平六年十月,跑到了青州找刘备。
    目的很简单,就是找刘备借兵。
    刘备什么人?
    那是会小气的人吗?
    当时就借了三万兵马给陶谦。
    带队的还是关羽。
    结果青州兵摧枯拉朽一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轻松把徐州给平定了。
    所以现在的徐州彻底掌控在了陶谦手里,地位相当稳固。
    不过刘备大方,但不代表陈暮就会不埋地雷。
    陈暮很清楚,陶谦能够入主徐州,除了刘备派兵帮忙以外,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徐州士族的支持。
    原理跟刘表入主荆州一样。
    徐州本地世家豪强需要的是一个维护自身利益的统治者,而不是一个挤占自己生存空间的统治者。
    如同袁绍在冀州的时候,冀州本土派,颍川派,豫州派打得不可开交一样。
    因为豫州与颍川派是外来者,袁绍又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这样挤占了冀州本土派的生存空间,自然就会出现内讧,导致分歧的产生。
    所以徐州本土世家豪强,其实是会比较排斥像袁绍、袁术这种自身带有某地世家豪强利益代表印记的统治者过来。
    但陶谦和刘表一样,都是孑然一身去赴任,背后又没什么势力支撑,自然就得到本土派的青睐。
    只是既然陶谦可以,为什么刘备不可以?
    跟陶谦刘表一样,刘备同样不是什么某地的世家豪强利益代表,青州世家豪强本来就不多,还被陈暮杀一批打一批,所剩无几,无论实力还是势力,都不算厉害。
    因此实际上刘备的背后,并没有青州世家豪强的影子。
    硬要说有的话,那也是幽州利益代表,还是一群商人,就是苏双张世平那些人而已,对以田土为主要财富的本土派来说,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
    所以在徐州本土派看来,日益强大的刘备,其实也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至少年富力强,要比垂垂老矣的陶谦强很多。
    在这种局势下,徐州世家豪强就有不少暗中结交刘备,像这样的墙头草在乱世中无数,倒也并不稀奇。
    而陈暮自然也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通过这些世家豪强,在徐州埋了不少雷,就等着有朝一日,再现一个三让徐州的戏码出来。
    到时徐州本土派欢迎,陶谦刘备也乐意,最后皆大欢喜,挺好的一个结局。
    。。。。。.
    。。。。。.
    天下大势,左右走不开一个分分合合。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今之天下,比之历史上的天下,一样的混乱,一样的错综复杂。
    大汉十三州,俱被各路诸侯瓜分。
    西凉是韩遂马腾以及陇右诸羌,并没有一个强权人物,有些像散乱的部落结构,韩遂马腾仅仅只是势力最大的两股而已。
    然后就是司隶,司隶被平分,关中平原被董卓占据,洛阳盆地则被刘备占领,双方战局也是大汉最密集的地方,整个天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
    南面益州刘焉,北面并州名义上是朱儁,只不过朱儁现在跑到关中河东郡来了而已。
    江东荆州扬州交州,除了刘表袁术士燮这三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以外,现在的扬州刺史名字叫做陈温,下辖庐江、九江、会稽、吴郡、豫章、丹阳六郡之地。
    只不过陈温水平不怎么样,这六郡基本都处于自治阶段,不太搭理他。如豫章太守孙坚在外打仗,九江太守边让向来比较狂妄,庐江太守陆康,也就是陆议的从祖,德高望重,同样不会听从小辈调遣。
    所以现在江东的局面就是,荆州北部归了刘表,南部归了袁术。交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人觊觎,归了士燮,扬州则相当混乱,到处都有山匪贼寇,各地太守自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比于江东江南地区,江北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豫州经过黄巾之乱后,黄琬做豫州牧,治理得还算不错。
    只是随着黄琬调走,新任豫州刺史孔伷病死,豫州目前并没有州牧刺史继任,处于空虚阶段。
    而兖州、徐州、青州和冀州就不用多说,刘岱陶谦刘备王芬。
    这四地的情况总得来说还算可以,这都要归功于刘备在青州干出来的业绩。
    毕竟历史上兖州和徐州的黄巾是怎么来的?
    是青州黄巾跑过来劫掠所致。
    现在青州百万黄巾都被陈暮给收编了,曹操的基本盘都没有了,兖州跟徐州当地贼寇势力,自然也不会闹得太大,被刘岱与陶谦轻松搞定。
    最后就是幽州。
    历史上幽州形势很复杂,公孙瓒跟刘虞相互倾轧不说,还有外族势力参杂其中。
    但如今形势很明朗,就是公孙瓒一家独大。
    历史上外族势力造反,那是汉朝确实干得不地道,光白嫖不给钱,还让他们打白工,确实挺离谱的。
    现在公孙瓒掏出大笔金银雇佣这些乌丸鲜卑胡骑来打仗,双方关系不错,自然也不会闹矛盾。
    总结来说,如今的大汉一超一强多股势力的复杂局面。
    一超就是青州集团,内部稳定,稳定产粮、产盐,比较富裕,兵粮足备,实力最为雄厚。
    一强就是益州集团,占据地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