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知道了,你去吧。”
    当得知李才的部队全军覆没,陈暮轻笑一声,并不在意。
    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一战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把徐荣的钉子给拔掉。
    洪庆山地理位置卓越,一直有一支小股部队躲在自己身边,确实挺烦人的。
    就好像蚊子一样,造成的危害不大,却扰得人心烦。要是不小心,还可能会被它吸到血,纯粹恶心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诱饵将蚊子引过来,再一巴掌给它拍死,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现在处理掉了山里的钉子,就得好好看住徐荣了,不让他有力气再搞幺蛾子。
    毕竟徐荣手里的兵马,确实是董卓的主力,唯有这里的兵马不动,公孙瓒那边迁民才会顺利。
    只是让陈暮没有想到的是,这世上的事情,往往总不会那么让人顺心如意。
    他这边才刚搞定徐荣,将徐荣困在新丰城里脱不开身,阎忠通过军情司的消息在第二日就传到了他的手里。
    看着手中的纸条上的四个字,陈暮只能感叹一句,董卓这个屠夫,果然是跟曹操属于一类人。
    不同之处在于,曹操能够克制自己杀戮的欲望,而董卓却放纵自己,不加限制。
    最终结果就是前者成为一代枭雄,创出一番丰功伟绩,受后人万世敬仰。后者作茧自缚,在自己欲望之中无限膨胀自取灭亡,受世人唾骂。
    但又不得不承认,董卓这个想法,确实打在了陈暮七寸之上。
    迁移一座城池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屠掉一座城池,却只需要数天的功夫就行。
    因为古代一座县城的人口并不是很多,普通县城一般在数千到万人之间。
    哪怕如今长安周边的县城全都塞满了人,顶多也就是数万人聚集。
    一万大军杀入城内,每个人只需要杀两三个人就能完成任务。
    像嘉定三屠中清军第一次屠嘉定,李成栋的五千人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屠杀了三万人,制造了可怕的嘉定惨案。
    所以面对董卓的心狠手辣,陈暮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暂时没有什么想到特别的办法来处理。
    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围堵董卓派去的屠城军。
    只有把这些军队全部处理掉,才能让董卓老老实实,不敢再继续在中间搞破坏。
    简单来说,就是把董卓伸出去的爪子给斩断。
    想到这里,陈暮立即取来了长安一带的舆图,这份地图还是当初他在鸿都馆的时候偷偷从档案资料库里偷绘出来的。
    大汉将天下的书籍资料文件档案全都存放在了鸿都馆、兰台、辟雍、东观、石室、宣明、太学等地。
    那个时候陈暮正得汉孝康帝的信任,可以自由出入这些地方,因此弄了很多珍贵书籍到青州去,现在都在泰山学宫里,在董卓将洛阳付之一炬后,很多书籍在青州已经成为孤本,十分珍贵。
    舆图上长安周边各处县城、地标、山岭、乡亭都清清楚楚,没有一丝遗漏。而在陈暮眼里,这些全都化成了实际的地面,构建出了他眼中的三维立体世界。
    新丰县,戏亭。
    自己的主力大军连绵数里扎营,每日隆隆的投石车对着城墙轰炸,徐荣躲在城中几乎不露头。
    而在掫城、灞县等地,自己的探马四处游弋,牢牢占住了灞桥附近的野外控制权,敌军在城外的动向,几乎一清二楚地呈现在陈暮面前。
    若是按照游戏里的术语,就是灞桥周围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全是陈暮的真眼,敌军只敢缩在城里高挂免战牌,根本不敢出城。
    毕竟董卓的兵力捉襟见肘,不像陈暮那么宽裕,徐荣手里也只有四万兵马,还得分散驻守,哪来的能力去野外?
    所以陈暮可以确定,在灞桥自己是完完全全压制住了徐荣,哪怕自己离开,应当也不会有碍。
    那么左冯翊呢?
    左冯翊的具体兵力部署,早已经有内奸头子阎忠送到了陈暮的桌案上。
    董卓自己手里有两万西凉军加上一万西凉铁骑在长安,徐荣这边四万人分散在新丰、掫城、灞县等地,而牛辅的手里则有三万人,跟张飞的两万人对峙。
    从兵力对比来看,张飞显然是落入下风。
    但不要忘记,在阳池还有个公孙瓒,骑兵来去如风,阳池离左冯翊不过三四十公里,所以面对张飞,牛辅肯定是不敢出城决战。
    问题在于,张飞同样也看不住牛辅。一来张飞没有投石车压制,二来他的兵力不足以将牛辅控制在城中。
    所以相比于连城头都已经不敢冒的徐荣,牛辅肯定是有一定的行动权力。
    陈暮作为一名统帅,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将战场上的任何可能会发生的状况提前考虑好,然后一一肃清掉,防止在关键时刻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陈暮打算去剁董卓的爪子,在主力困住徐荣的情况下,他的兵力也不多,只能从公孙瓒那里匀一些人手。
    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牛辅横插一杆子,就容易造成战场上的意外。
    任何意外都代表了麻烦,陈暮讨厌麻烦,因此他同样讨厌不确定的事情。
    所以要想剁了董卓伸出去的爪子,就必须要给牛辅一榔头。
    这样才能方便他做部署与行动。
    牛辅吗?
    看着地图上错综复杂的兵力对峙,双方敌我态势犬牙交错的环境,陈暮微微眯起了眼睛。
    一个害怕到抛弃数万大军,自己打包细软准备逃跑,却被部下谋害的无能之辈而已。
    柿子要挑软的捏,既然如此,就决定是你了牛辅,怪自己倒霉吧。
    “赵云现在在哪里?”
    陈暮忽然对身边的亲卫问道。
    亲卫有点摸不着头脑,回答道:“不是国相让赵司马去灞桥探敌吗?”
    “让他回来!”
    陈暮站起身,一边向外走,一边下令道:“召集玄甲重骑。”
    玄甲重骑是由赵云统领,但他们并不是斥候,而是作为一支预备队,常驻于后军,随时待命解决一些突发状况。
    当然。
    他们最重要的使命,还是保护陈暮。
    主将一声令下,玄甲重骑便奔涌而来,一身重甲奔驰在地上,犹如千军万马,轰鸣如雷。
    阿大阿二张龙赵虎胡平胡勇等军队骨干小将翻身下马,叩首道:“四将军!”
    “免礼!”
    陈暮跨上紫影,调转马头就奔出了大军之中,对身边的士卒道:“传令,让张辽过来,我不在的时候,由张辽高顺领军继续攻城,务必不准新丰守军出城半步!”
    “唯!”
    传令兵骑上马,转头就开始往自家营寨的方向奔去。
    反正营地又不远,两三里而已。
    过了片刻,远方一骑白马奔来,赵云到了陈暮身前,下马单膝下跪道:“国相。”
    “嗯,上马!”
    陈暮调转马头,一骑当先往北而去。
    赵云同样翻身上马,作为玄甲重骑的统领兼职陈暮的保镖头子,牢牢跟在他身后,大声问道:“国相此去何处?”
    “此去,斩将夺旗!”陈暮于朔风中高声道:“断董卓一臂!”
    谈笑间,牛辅已是死人!


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
    荒野的平原之上,千骑奔腾如雷,浩浩荡荡地向西而行。
    从戏亭南岸过了渭水,只有二十余公里就到了高陵。
    远远地就已经看到了张飞的营寨驻扎在左冯翊城外,寨中旌旗招展,骑兵游弋。
    因为已经临近傍晚,天色已黑,方便数里都是张飞的游骑探马岗哨。
    发现有骑兵奔驰而来,立即就有哨兵站出来将他们拦截住。
    “何人?”
    一小队游骑离他们约数十丈大喊询问。
    赵云道:“国相来了。”
    天还未彻底黑下去,暮色沉沉,夕阳映照着晚霞,灰蒙蒙的世界隐约能看到玄甲重骑的制式装备。
    游骑小队长一个人策马过来,近距离看到了陈暮,连忙下马单膝叩道:“四将军!”
    青州军中对陈暮的叫法并不统一,像阿大阿二张龙赵虎胡平胡勇他们这些老人一般会叫他“四将军”,还有少部分一些人会叫“尚书令”,大部分人则会叫他现在的官职“齐国相”。
    从叫法上来看,就能体现出一些人加入到青州军的时间。这名游骑小队长既然敢叫陈暮“四将军”,这就说明他也是当初跟着刘备最老一批的人。
    陈暮记忆力不错,认出这人是刘备做济南相时招募的一批老兵之一,便点点头道:“我三哥在何处?”
    “三将军。。。。。。”
    小队长一时迟疑,他哪知道陈暮会来查岗,犹犹豫豫道:“三将军今日在城外叫骂了一天,可能是累了,在营中休息吧。”
    陈暮是什么人?
    论起狡猾贾诩司马懿都只能望其项背,一眼就看出小队长目光躲闪脸色有异,当即翻着白眼道:“真的只是在休息吗?不会是在喝酒吧。”
    “我不知道,我今天一天都在外巡逻,没有回营里。”
    小队长慌忙解释。
    看着他前后矛盾都快口不择言了,陈暮当即脸色发黑,一拍马臀,一言不发地向着张飞营寨而去。
    大军打仗呢,居然还喝酒,实在是离谱到过分。
    联想起历史上张飞数次因为喝酒而搞出了不少问题,陈暮的脸色就更黑了。
    这要是因为张飞而破坏了他的计划,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处置吧,那是自己三哥。
    不处置吧,底下士兵必然颇有微词。
    军法不严,还怎么统领三军?
    难怪老大哥对待下属以仁慈,那估计是没办法。
    既然宽于律己,又如何严于律人?
    因为他都管不住张飞,其他将领犯错的时候自然就只能规劝,没法严格要求。
    一路奔驰,陈暮放缓了速度,干脆笃步一般慢慢走。
    别看他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张飞营寨,但毕竟是平原地区,实际看见与距离远近有很大关系,看得到,就不一定离得近。
    中间还有数公里距离,慢一点走可能需要十多二十分钟。
    陈暮很清楚游骑小队的人必然已经去给张飞报信了,他就给张飞一定的时间收拾烂摊子,给足台阶下,不然大家都看到那一幕,对谁都不好。
    这就是高情商。
    “牛辅这几日都死守城池,没有出来。”
    一路上,陈暮跟那个游骑小队长问话,询问这几天的情况。
    听到他的话,陈暮点点头:“意料之中的事。”
    牛辅不一定怕张飞,但怕公孙瓒。
    如果不能确定公孙瓒会不会及时赶来支援,他绝对不会选择出城迎战张飞。
    “左冯翊城高墙厚,怕是不好攻打,国相如何击败牛辅?”
    旁边的赵云好奇地问道。
    陈暮轻笑一声,道:“倒也简单,既然这段时间牛辅都不出城,那明日我就让三哥直接拔营起寨往长安方向去,只要佯攻长安,牛辅必然出动,则配合公孙伯圭大军,前后夹攻,牛辅必败。”
    这就是打七寸。
    长安城池太宽,比左冯翊还好打,城里还有董卓在,我去打的话,你牛辅来救不救?
    不救,那你岳父没了。
    救,那你没了。
    两难抉择,看你能怎么办。
    不过在陈暮看来,估计牛辅肯定想不到那么远。
    看到张飞去长安,他大概率就只想着准备去偷袭张飞屁股,却绝不会想到自己也会被偷老家。
    听到陈暮的话,赵云顿时如拨云见日,佩服道:“国相之计,当真是深谋远虑也。”
    “呵呵。”
    陈暮笑了笑,摆摆手:“不用说奉承话,以后遇到事情,要多动脑,不要片面去想问题,要站在另外一个视角观察全局。比如牛辅可以不出城,但他一定不能不救长安,这就是逼迫他出城决战。”
    “我知道了,云铭记于心。”
    赵云认真地点点头,这些话对于他来说还是非常重要,因为学习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与逻辑思维,有助于将来他自己统领大军的时候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出有利应对。
    过了约二十多分钟,有游骑小队长一路提供过关口令,一行人总算是到了张飞军营外,营寨内静悄悄地,除了巡逻值守的士兵,所有人像是都睡着了。
    现在的时间差不多是黄昏三刻,也就是晚上八点钟左右,冬季昼短夜长,晚上八点钟已经是彻底黑下来,只有营中火把照耀。
    如果是在后世,晚上八点钟,那还早得很,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年轻人不玩到两三点钟不会睡觉。
    但在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时间点刚好是准备睡觉的时候。
    所以看到营中已经安静,陈暮倒也并不奇怪。
    进了营门,就立即有守门的裨将过来道:“四将军。”
    “嗯,我三哥呢?”
    “在那边。”
    裨将指了指远处。
    陈暮看过去,那是前寨一处夯土矮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