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同于这些百姓,长安本身就有五六十万人口,刨除掉存在于城中的豪强、世家以及他们的奴仆,住在宣平门外的长安常住人口达三四十万。
他们的手中,大多都有粮食。
曹操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七万大军直扑长安,不管是用买还是别的办法,从这些人手中取粮。
可现在看来,显然董卓技高一筹,比他们想象地还要狠辣十倍。
只是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董卓似乎也不是没有做过。
在洛阳的时候,就曾经焚烧了整个城市,把所有的百姓迁移到了长安。
如今,不过重演了一遍而已。
曹操铁青着脸色,叹息道:“可惜刘玄德妇人之仁,若他在的话,七万大军现在就猛攻长安,胜负未尝不是五五之数。”
“孟德,也不能怪玄德,他应当也只是不敢再冒险,想要等粮草抵达,与卫将军会合再一同出兵。”
孙坚帮刘备说了句话。
曹操却摇摇头:“长安城宽,董贼兵力空虚,不可能把所有城墙全部守住,只要他在,我军分兵而击之,则事尽可成矣,刘玄德瞻前顾后,怎么能大事!”
鲍信说道:“话还是不能这么说,玄德还是吸引了徐荣段煨的兵马去追击,方才有我们能到长安城下,不然徐荣段煨守城,怕也是难攻。”
“所以我才说是五五之数。”
曹操解释了一句:“即便徐荣段煨的兵马入城,城内的守军依旧不如我们,若能联系上朝廷诸公为内应,则事半功倍,打下长安,五成之机足矣。”
这就是要把锅甩给刘备。
但刘备却不得不接这个锅,因为曹操说得没错。
如果他们集中兵力,七万大军立即猛攻长安,在长安兵力十分空虚的情况下,确实有五成机会打进去。
徐荣是觉得他们的粮草已经到了极限,这才设计诱敌深入,想要拖垮关东军。
可朝廷诸公的援助,让他们最少能支撑四五天。
要是能够打到长安城下,兵力对比要强一些,再加上长安城里有内应,以及其它各种各样多方面因素,关东军不是没有机会。
但现在。。。。。。.
当然。
若是虎牢关那样的地形,或许曹操就不会这么说了。
只是长安毕竟比不得虎牢关。
虽然城池高大,城墙纵深极长,可这是长安的优点,也是长安的缺点。
不像虎牢关只需要防御一面,假如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围攻,那么以董卓现在手里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将所有城墙面面俱到,很容易就被破。
毕竟长安城的城墙长度,是以公里来计算的。
根据史料记载,西汉长安城墙的长度加起来达25.7公里。
这意味着整个长安城,东南西北每面城墙平均下来,长度能达到6。4公里。
想要在这么长的城墙上进行防御,而没有任何漏洞的话,城内守军力量最少要在二十万以上。
像西汉末年赤眉军打长安的时候,就是因为更始帝刘玄的兵力太少,难以防御,最后又有城门校尉打开城门投降而满盘皆输。
所以这次事情,刘备确实要负很大责任。
因为如果他不走的话,那关东军就有七万人,长安城内董卓的老兵只有两万人。
兵力对比情况,基本就是董卓两万人守卫七万人,顶多加上徐荣的三万兵马,差不多是五万对七万。
因此在如此长安城兵力空虚,关东军在牛辅和吕布回师之前,是真的有五成机会打下长安。
现在他走了,面对已经有所准备的长安城,曹操鲍信孙坚兵少,就一成机会也没了。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确实招募了一些新兵。
比如城内目前有两万西凉军老兵,以及四万三辅之地的新军。
可这些新军其实是不稳定因素,他们没有任何忠诚可言,且很多士兵都为了一口饭而参军,甚至恨董卓的也不少。
一旦关东军打过来,这些新军说不好就会立即投降叛变,打开城门给关东军引路。
所以徐荣根本不敢把战火引到长安来。
一旦关东军抵达长安城下,也许城内到处都有可能出现暴动,到时候董卓手里的五万人马,又得防御城外七万关东军,又得防着城内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确实会出现内部问题。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关东军真的能够顺利抵达长安城下。
毕竟徐荣的计划是在渭桥做决战,只要能够多抵挡几天,关东军缺粮的问题,总归会暴露出来,到了最后关东军还是会败退。
所以刘备的忽然撤退,不管是打乱谁的计划,最后的结果,大抵都不会改变。
“孟德,如今董贼已经有所防备,徐荣段煨虽追击玄德而去,但随时可能会回师,我等应当如何?”
现在曹操已经隐隐是三人之首,鲍信忍不住询问。
曹操叹息道:“到了长安,怎么能不打一场。先在城外砍伐树木,制造云梯。长安的护城河只有两面,位于北部横门与西部直城门,我率本部人马与文台从东城宣平门进攻,允诚率本部人马从南面的西安门与安门进攻。”
“也只能这样了。”
孙坚也叹了口气,摇摇头:“玄德这次。。。。。。”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
刘备这次决定,确实让人出乎意料。
瞻前顾后,没有了雄主之姿。
有点像是袁绍。
前期逆风超神,后期顺风浪成狗。
可仔细想想,刘备的性格,似乎也跟袁绍有点类似。
历史上颠沛流离多年,越挫越勇,坚韧不倒。
结果好不容易发家致富,占领了西川图谋天下,夷陵一战,直接葬送全局。
如今的刘备在陈暮的帮助下,一切都太顺利了。
反倒没有了最初那种光脚不怕穿鞋,敢于豁出去的勇气。
至少在这一点上,当初在曲梁的时候,陈暮早已经预见了这一点。
他曾经想过,在自己的干预下,刘备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是会变的。
历史里的刘玄德勇敢、无畏、屡败屡战,咬定青山不放松。
现在的刘备,拥有的太多,顾虑的太多,反而摇摆不定。
若是陈暮知道,或许也会感叹自己的失职,没有好好培养好自己的这位老大哥吧。
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墙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时,王维曾写下波澜壮阔的诗句,来歌颂大唐长安的繁华。
汉代的长安城,却远不如唐时长安城的巍峨宏伟。
作为十分之八,都是皇室宫殿的一座城市,它在汉朝的历史意义,其实与洛阳一样,仅仅只是帝王的一处皇宫而已。
但随着长安周边数十万百姓被迁入城内,本就拥挤的宣平门与东西市,就变得更加杂乱无章。
混乱充斥着整个城市,就连皇宫当中,此时的气氛亦是相当凝固。
关东军虽然分兵,主力刘备的五万大军并不在这里,但董卓面临的压力依旧很大。
他在城中的兵马只有两万,城外的关东军兵马也是两万。
可长安城内部却是暗流涌动,新的那一批新军根本不足以信任,人心隔肚皮,董卓除了自己的本部人马,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在关东军与朱儁的日益逼迫下,董卓越发的暴躁,几日间已经杀了数名官员,整个朝堂局势,无比的紧张。
有点像是一个无解的环,自进入长安以来,有数名官员曾组织死士几次刺杀于他。
董卓还曾经听闻,有官员暗中勾结关东军,秘密训练奴仆死士,约定一旦等关东军杀入,就立即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甚至包括长安本地的豪强在内,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随时准备背刺。
诸多压力齐聚于身。
现在董卓已经是骑虎难下,退无可退了。
因为他的老家西凉被韩遂马腾占领,往西去凉州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任职多年,有治理基础的河东郡又被朱儁拿下。
就连牛辅都被赶走。
东面更不用说,他才从洛阳跑出来。
除非他南下打刘焉。
然而刘焉不来打他就算烧高香了,更别说跑去招惹。
所以董卓只有死守长安一条路可走。
朝堂之上死气沉沉,所有的官员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朝议结束。
今日朝议,董卓是想看看百官公卿有没有什么退敌之策。
毕竟这些人,在名义上,可都是已经投靠了他。
没想到临到此时,所有人却是一言不发,什么策略都想不出来。
也许。
他们根本不是没有策略,而是都在盼着他死。
“怎么,都哑巴了?”
董卓冷眼地看着他们,漠然说道:“平日里你们一个个都说为朝廷敢效死命,现在逆贼都快打到长安来了,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见到这样的情景,董卓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右手已经缓缓地伸向了自己腰间的刀。
看到这一幕,作为新任司徒的王允,不得不站出来,硬着头皮说道:“太师,关东军皆是狼子野心的乱臣贼子,就连天子诏令,都已是枉顾,与他们一战,势在必行。但卫将军素来忠君爱国,不若敕一道诏书,令他来长安。”
“哦?”
董卓看向不远处站着的李儒阎忠,见他二人微微点头,便说道:“好,那就请天子下诏,让朱儁来长安!”
“散朝!”
随着这句话一出,诸多公卿官员如释重负,从宫中依次退出。
出了宫阙之后,杨彪皱着眉头对王允说道:“王子师,你怎么能出这样的主意呢?万一朱儁真的应诏,岂不是葬送了一路忠君爱国的兵马?”
王允苦笑道:“文先,你也看到了,若我等再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董卓必然会把我们杀个一干二净。此人之残暴,举世罕见,你也不希望死吧。”
“哼。”
杨彪冷哼一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贪生怕死?”
王允摇摇头:“我倒不是怕死,是怕那董贼丧心病狂,伤害到陛下。”
“这。。。。。。”
一下子就拿捏到了杨彪软肋,长叹道:“唉,也只能希望关东军这一战能够攻入城内了。”
旁边包括刘虞马日磾种拂等几名三公九卿,亦是喟然叹息。
自从关东军打到长安周边以后,董卓就开始严格管控整座城市,不仅焚烧了城外的大量居民区,将长安城周边的里坊、街道,烧得一干二净,还封锁了城门。
由于内城大部分土地是皇宫,所以董卓的兵马只需要控制住宣平门的居民区以及横门与雍门旁边的东西二市,就能保证城内安稳。
因此朝廷诸公这个时候就算想要趁机搞事情,也已经很难。
一来他们没法联系城外,二来城内反董力量不足。
使得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关东军的身上。
曹操孙坚鲍信三人此时已经分兵于城外,从城外的山林,也就是后世的洪庆山一带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主要是云梯。
长安城很高,但同时也很大。
即便只攻打东面和南面,董军要守卫的区域,也长达十多公里。
西汉赤眉军打长安,更始帝单骑远逃。
唐时安禄山打长安,唐玄宗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所以为什么很多关隘特别难打,而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宏伟城市,反倒更容易?
两万人听上去很多,但相比于巍峨高大的长安城,渺小得像是无数只蚂蚁。
攻城的人少,守城的人就更少。
董卓必须要留一部分力量守住城内,使得他能够派上去守城的兵马居然只有一万多人。
这一万多人还得分到南城和东城去,每面城墙,足足数公里的长度,稀稀拉拉站着守卫的士兵,双方不像是在一场攻城战,反倒像是一幕舞台剧的演出。
到了晌午过后,攻城终于开始。
孙坚一马当先,率领着丹阳五千死士,向着宣平门外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一架架云梯搭建在了城墙上,开始向上攀爬。
董军的弓箭手如雨点一般往下砸落,惨叫声,哀嚎声,不断涌现,城下遍地都是尸体。
曹操则率领自己五千本部人马,分散登城。
由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各率领一千人,在纵深极长的长安城外,各自寻找突破点,不断发起进攻。
城墙上的董军疲于奔命,不断地来来往往组织抵抗,战斗虽然不算密集,但厮杀尤为惨烈,甚至董卓亲自在城墙上督战。
因为长安的城门太多了,一旦有任何一股关东军登城,随意打开一座城门,造成了后果将会极为可怕。
战斗持续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