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谋伐-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派人以你的名义去玄德营中一趟,让他休书一封即可。”
    阎忠笑了笑。
    这样的话又得耽误一天功夫,刘备的粮草逐渐见底。
    到时候仓促之间,哪怕刘虞他们选择帮忙,也不可能弄到太多的粮草。
    所以只需要控制住时机,让刘备军中的粮草处于见底,却又完全断的情况,暂时稳住军心就行。
    而根据军情司和阎忠在朝堂上李儒徐荣的分析来看,刘备的第一批粮草,大概要在五六日之后,才会抵达华阴县。
    从华阴县再到左冯翊,又得花几天时间。
    这几日如果刘备猛攻,打不下长安,就必须要撤兵了,不然士兵饿个两三天,恐怕就会变成一场溃败。
    所以阎忠就得想好怎么把握这个度,既要刘备的粮草勉强可以供应,又让他不能吃饱。
    为了完成陈暮交代的这个任务,阎忠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利用刘虞他们,想办法让刘备多撑几天。
    几天之后再给他断了粮。
    这样刘备军中就有个两三天要断粮,那么军心涣散,刘备只要明智,肯定会选择撤兵。
    而徐荣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肯定会选择追击。
    一边军心涣散,一边士气正旺,那么刘备必然会出现败局,即便再如何应对得当,小败在所难免。
    但由于多拖延了几天时间,关中军的第一批粮草已经运过来,那么等到刘备撤回郑县的时候,粮草差不多刚好能供应上。
    如此,就能完成陈暮交代的只能小败,不能大败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得不说,阎忠还是有点本事的,想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这一策的核心,就是时间!
    我们来重新梳理一下从刘备进攻函谷关的时间线。
    打下函谷关后,刘备抛弃了辎重,只带了十日粮草,一路奔袭,每日行军四五十里,过五关斩六将,连克函谷关弘农县湖县潼河华阴等地,只花了七八天时间。
    而在路上由于打胡珍董悦有所补充,到华阴的时候,还能让他剩十一日食物。
    这些粮草省着点吃,是能够支撑个十二三天的。
    因为陕县到华阴,总共约二百汉里。运粮队每天以十多里速度龟速前进,穿过秦岭的时间,约二十天左右。
    而刘备抵达华阴的时候,他们身上还有十一日粮草,所以运粮队那个时候同样是走了大概七八日路程,离华阴还有十二三天路程左右。
    十一日粮草坚持十二三天。
    刘备军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在华阴等,有充足的时间等到后续的第一批运粮队抵达华阴县。
    但徐荣用计,将长安空虚的情报故意传给了刘备,利用刘备救汉少帝刘辩急切的心理,再给予牛辅回师的压力,引刘备来长安强攻。
    这个时间节点,是发生在四天之后。
    那个时候运粮队离华阴还有八九天路程,刘备身上同样也只有七八天粮草。
    所以奇袭长安计划,就彻底让他走了一条九死一生的绝路。
    因为刘备去打长安了,运粮队才刚到华阴,这样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抵达,就有了一段华阴到长安的时间差。
    华阴到长安的距离同样是二百里,但由于已经处于平原地区,不像山区路途那么难走,所以刘备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左冯翊,杀到长安,应该也就四五天左右。
    此时刘备军还有两三日粮草,运粮队还要五六日才能到华阴。
    但运粮队抵达华阴,还得往长安走,且运粮队肯定比不得轻装简行的步兵,所以要慢一些,以每日二三十里速度来行走,那么等运粮队到长安的时间大概在十二三天左右。
    从刘备断粮,到运粮队开始往长安送粮食,这中间的十二三天,就是致命的十二三天。
    虽然长安确实空虚,但要守住几日,还是可以做到。
    如此一来,只要拖住刘备五日左右,刘备的粮食会提前用光,粮食才刚到二百里外的华阴,哪怕刘备此时撤兵,华阴的粮草也开始往长安运,两方同时移动,缩短距离和时间,也得四五日。
    这个时候刘备军都饿了一两天了,又如何还能跟西凉军作战?
    要是徐荣再聪明一点,继续选择防守,等到刘备军开始撤离的时候再衔尾追击,只要再拖个一两天,等关东军饿个三四天左右,那时候都不需要打硬仗,没准关东军自己就会哗变。
    人只要饿个两三天就没力气,再加上徐荣不断侵扰,刘备百分百会是一场大败。
    那么阎忠该如何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呢?
    当然是缩短刘备军饿肚子的时间,比如原本会饿个三四天,现在只让他们饿一二天的时间就行,差不多帮刘备筹集个两三万石粮草,就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是和当初陈暮给卢植献的计策是一样的,都是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但陈暮是因为数学好,懂得逻辑思维,知道该怎么利用时间换空间。
    而汉朝人的数学水平嘛。。。。。.
    所以要不是阎忠九章算术学得还不错,恐怕他真的要束手无策了。
    想到这里。
    阎忠抚须微微一笑。
    幸好自己学识水平不低,不然就要出大问题。
    子归弟。
    侥幸侥幸。
    目前的一切。
    暂时都在我的计划中。
    至少眼下。
    没有让你失望。
    不知道我这一策。
    又是否惊艳了你的眼眸呢?


第六十六章 朝廷诸公的援助
    赵琳早就被陈暮拉入了军情司,目前在长安的地位,仅次于阎忠。
    太史慈和侯栩虽然在八月份,就被陈暮派往关中来,目前是在隐藏于暗处,只跟阎忠单线联系,甚至赵琳都不知道他们在这里。
    没办法,赵琳就是个普通人的智力,比不得阎忠,自然也无法担当起陈暮将来要做的一些重任。
    但长安也不是完全没有军情司的人手,只是比较少,也就那么几十人而已。
    所以赵琳就派人出了长安城,去左冯翊寻刘备。
    刘备入驻左冯翊已经两天,军中的粮草,也只剩下那么两三日。按照原定计划,这个时候应该是让大军出现在长安城下。
    但徐荣的阻击,对关东军确实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今日刘备曹操鲍信孙坚,就在商议要不要撤军的问题。
    “以我之见,还是得撤兵。我们的粮草已经见底,再不走的话,恐军心不稳,怕是要哗变了。”
    “长安近在咫尺,只要攻入城内,立即就可以就粮,到时候接管了长安,迎回天子,则天下可定,我等怎么能疑而不进,错失良鸡呢?”
    “可是这太冒险了,一旦几日之内不能攻破长安,我们怕是。。。。。。”
    “诶,二位兄弟多虑了。牛辅被困在河东,与卫将军交战正酣,董卓手中兵少,必然难以维系,长安城如此之大,总有难以防守的地方,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
    “更何况诸位没有来过长安城,不知道具体情况。”
    “孟德知道?”
    “早年跟随叔父来过几次。”
    曹操微微一笑,说道:“与洛阳一般无二,长安也分为内外城。城中以明光宫、长乐宫、未央宫三宫为主,占了绝大多数土地。其次就是北宫与桂宫,剩下的便是西北隅的东西二市,然后就是东北隅的宣平门百姓区。”
    “诸位可能不知道,长安东西二市,加上宣平门百姓区,所处占地甚至仅仅只有明光宫那么大,虽然长安比不得洛阳有百万人口,却常年也有五六十万口,诸位想想,光一个宣平门住得下否?”
    “孟德的意思是?”
    鲍信问道:“真正的百姓和集市,是在城外?”
    “不错。”
    曹操点点头:“宣平门外,直城门外,清明门外,便是主要住区,若我们能攻到长安城下,便可以就地取粮。”
    就地取粮?
    那不就是劫掠百姓吗?
    几人面面相觑。
    三月前在洛阳,还说天下五君呢。
    眨眼间就劫掠百姓,怕不是要名声臭大街哦。
    沉默片刻。
    孙坚忽然注意到刘备有些心不在焉,便问道:“玄德,玄德?”
    “哦。”
    刘备回过神来,茫然道:“怎么了?”
    鲍信有些不高兴地道:“我们在商议退兵还是继续进攻,此危机存亡之刻,玄德怎么能分神呢。”
    “额。”
    刘备歉意道:“在想些事情,诸位兄长以为现在该如何?”
    鲍信道:“孟德说可以继续打,我与文台都觉得退兵为上计,玄德以为呢?”
    刘备想了想,苦笑道:“我军已经没有粮草了,必须要撤兵了。”
    现在军中还有两三日粮草,马上撤兵的话,勉勉强强可以回到华阴县,等到第一批粮草过来。
    再打下去,就真的会出大问题。
    曹操不满道:“不是说过了吗?只要打到长安城下,就可以就地取粮。”
    “就地取粮?”
    刘备脸色微变,道:“这是何意?”
    “我。。。。。。”
    曹操一时迟疑,这才想起来刘备素有仁义,要是就地取粮,怕是根本不会同意。
    现在关东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要是内部分歧,怕是当场要分崩离析。
    一时间,曹操没有说话,场面陷入了沉默之中。
    好在沉默很快被打破。
    典韦一头闯入厅堂,大喜道:“明公,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刘备忙看过去,难道朱儁取胜了?
    典韦看到厅内众人,一时犹豫,因为这事关军情司这个秘密机构。
    但他脑子也不算太笨,想了想,马上改口道:“长安朝廷诸公听闻联军打来,派人来联络,我想军中缺粮,是不是能找他们帮忙。”
    “果真是好消息。”
    刘备眼睛一亮,问道:“人在何处。”
    “刚进城。”
    “唤来。”
    “唯。”
    典韦去把人叫过来。
    那人其实是军情司的探子,路上被典韦吩咐,知道如何应对。
    片刻来到厅中,那人行礼道:“见过诸位使君。”
    “你是谁的家奴?”
    刘备询问。
    那人回答道:“吾为宗正家奴仆。”
    “原来是族叔。”
    刘备点点头,他被录入宗室,有资格叫刘虞族叔了。
    那人又道:“宗正言,想联络朝堂内诸公助诸位一臂之力,恐不能信服,希望诸位使君能休书一封,陈述要害,看我等能否帮得上忙。”
    “粮草!”
    曹操迫不及待地道:“若有粮草,则我军可以很快就攻进城中。”
    “请休书一封。”
    那人应道。
    “我来。”
    曹操当即命人取来纸笔。
    由于青州产左伯纸,现在军中记账与文书转送,都是用纸来写。
    作为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的大文学家,曹操的文学素养还是非常高,只片刻功夫,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
    当下,众人盖上了印章。
    刘备的青州牧印章在陈暮手里,大鸿胪印章还没领取,一时间居然无法盖印。
    好在青州牧印章没带,但他的诸侯印章带了。
    要知道他还是县侯,印章是金的,可比青州牧这个银色印章更有说服力。
    大印盖上,那人小心翼翼收好,拱手道:“请诸位静候佳音。”
    “多谢壮士!”
    刘备回礼道:“请向宗正说明我等困境,若能多拿到一些粮草,就最好。”
    “明白。”
    军情司探子表面很稳,心里却是一惊。
    刘备可是军情司大boss陈暮的老大哥,现在居然向他这样的低级司卫行礼,着实让他惊讶。
    心中想起传闻中刘青州礼贤下士,仁义有加,不由确信了几分,果然如此。
    只是现在既然东西到手,他也完成了任务,该回去复命了。
    长安目前处于战争时期,可不管怎么样,现在的长安已经变为了一座极为臃肿和混乱的城市。
    军情司在其中如鱼得水,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外乡人,在城内外多得数不清楚。
    董卓没时间,也没能力去管这些,而且他甚至不敢关闭城门。
    因为城内宣平门住的都是富贵有钱人,东西市也都是繁华的商业区。
    一旦关闭城门,整个城市都要瘫痪,城外将近百万的灾民人口,如果不能全部杀掉,或者赶入城里来,等关东军打到城下,就近可以补充大量的兵力与粮草。
    所以徐荣不敢将战火引到长安来,只希望在阳陵再拖一天之后,再转战长陵,然后就是洛阳北面的渭桥附近,进行最后的决战地。
    但这一切早就都在徐荣的计划里,因为到了决战那一天,差不多也是关东军军粮用尽的时候。
    到时只要抵挡住一两天的时间,那么徐荣,就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可惜徐荣仅仅只是想到了战术安排,却忘了人心向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